女配觉醒了 第41章

作者:不要忆往昔 标签: 穿越重生

  宁安表示:“他这回下乡早,还能赶上过两个月他所羡慕的那种知青生活,等到上山下乡运动正式开始,他就会和其他人一起,被打散,被重新分配,去生产队插队落户了。”

  小桔子的口气里透着幸灾乐祸:“他上辈子被分配的地方离家不远,条件还可以,这辈子被他这么一折腾,还指不定被分到哪儿去呢。”

  要是被分配的地方太好,它就做点手脚,给他扔到条件差的地方去艰苦奋斗。

  上午十点多,赵建兰终于从“鬼压床”中醒过来,整个人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浑浑噩噩,走路打飘,看什么东西都雾蒙蒙的,眼睛好像糊上了一层膜。

  赵建国报完名又在外面溜达了一圈才回来,看到昨天之前一直都青春靓丽的二妹坐在堂屋的门槛上,双眼无神,整个人看起来恍恍惚惚,好像随时都能摔下去。

  他心里也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一天之间,一切都变了。

  赵建国在自己房间的门槛上坐下,说道:“我三天以后就走,去知青农场。”

  赵建兰眼皮都没抬,“哦。”

  赵建国:“以后再见面就不容易了。”

  赵建兰:“哦。”

  她迟钝的大脑根本反应不过来赵建国究竟在说什么。

  赵建国看出来了,二妹根本不在状态。他没再说话,起身越过她去了堂屋。早饭还没吃呢。

  小桔子没再给柴火做手脚,赵建国终于顺顺利利的点着了火,又煮了一锅杂面疙瘩,分了一碗给赵建兰。

  “吃吧,吃完了去刷锅洗碗。我做饭,你洗碗,很公平吧?”

  赵建兰:“……”

  她好像终于回过神来了,扭头看了一眼赵建国,什么也没说。几口扒拉完面疙瘩,就去刷锅洗碗了。

  要是她不刷,晚上大哥可能就不会再分给她一点吃的。

  宁安在赵建华的房间里看电影,偶尔看看外面的情况,看到赵建兰乖乖的去洗碗,她跟小桔子说:“这人还是识时务的。”

  小桔子说:“连赵建国这个大哥都认命的烧火做饭了,她知道自己躲不过去了。精致利己的人都是能屈能伸识时务的,这几乎是一种本能。”

  晚上,宁安拉着赵建华在门口等着下班回来的赵大志和于晓红,没让他们进家门,就给拐到国营饭店去了。

  赵建华一路上就叽叽喳喳的说话:“大哥已经报完名了。他真的一点也不体谅爸妈,养他这么大,说走就走,真是白养了。”

  宁安说道:“让他去锻炼锻炼也好。爸,妈,你们可千万别心软,又给东西又给钱的,那他下了乡根本吃不了苦头,不让他在外面吃点苦,怎么能对比出来在家里的日子过得有多好呢?”

  赵大志:“你们说得对,我和你妈这次也得狠下心来,让他去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苦日子。”

第55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15)

  于晓红一言不发,脸上的失望和落寞清晰可见。

  今天白天,她还跟老赵说,大儿子可能只是赌气说说而已,不会真的报名下乡,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打脸了。

  她不是反对子女出远门去闯荡,只是大儿子在目前这种状态下出去,的确让她伤透了心。就因为父母让他做点家务,他就要一走了之,甚至连一句好话都不跟他们说!没有跟他们商量,也没有跟他们心平气和的交流,堵着气就要走。

  他是不是真的以为,无论他做了多么过分的事,父母都拿他没有办法?

  真的,太让人失望了。

  这天之后,赵家就进入了一种新的动态平衡。

  整个家分裂成了两个部分,一方是搭伙做饭的赵建国和赵建兰;另一方就是赵大志、于晓红、宁安和赵建华。

  一方肉眼可见的变差,从气色到衣着,再到精气神。最令人无语的是,俩人都蓬头垢面,衣服也脏兮兮的。

  宁安跟小桔子吐槽:“精致利己首先得精致吧,她这跟精致可一点也不沾边。她是纯利己。”

  小桔子说:“她的精致也是通过吸血原主来实现的。没有原主和这个家,她精致不了一点。赵建兰其实不是个特别有脑子的人,就是嘴甜、自私,家里人也比较好说话,所以她才能生活的顺风顺水,要是换个家里人都心眼子特别多的,她这一套绝对不灵。”

  而宁安这一方,则肉眼可见的变好。可能是想通了,赵大志和于晓红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走路都轻快了,一种轻盈的精神面貌一下子就显出来了。

  宁安穿上了赵建华的新衣服,于晓红穿上了赵建兰那件被宁安剪坏的。她的手挺巧,把被剪的几个地方缝补了一下,看着竟然不太明显。比她之前穿的那些洗的发白,衣领和袖口都有磨损的旧衣服好多了。

  这次做新衣服,不但宁安没有,于晓红自己也是没有的。

  赵建华每天上午和下午都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捡垃圾,背回家里分门别类整理之后再拿去卖。

  赵大志第一天看见他背回来的破烂的时候,神色颇为复杂,小儿子用的还是他当年捡破烂用的背篓,一直放在小杂物间里没舍得扔,但他也从来不会去看一眼。过去那段艰苦的时光,他只想把它尘封在记忆深处,不会遗忘,也不愿想起。

  他还没有勇气去直面过去的苦难。

  对于他曾经靠捡破烂谋生这件事,他提都没提过,觉得有点丢人。没想到小儿子倒是“重操祖业”了。

  他跟赵建华说:“咱家虽然不富,但也不缺那几毛钱。”

  赵建华说:“是不缺,但是我多挣几毛不是更好吗?我一天挣一毛,一年还有三十多块呢。我和三姐的学费都够了,还能给三姐做件新衣服。”

  想想就美滋滋。

  “你去捡破烂,别人可能会看不起你。”

  赵建华疑惑道:“谁?我靠自己的双手挣钱,谁会瞧不起我?谁敢瞧不起劳动人民?”

  他姐说了,谁要是敢瞧不起他们这个捡垃圾小队,他就直接给对方扣上一个歧视劳动人民、在人民内部搞阶级对立、和国家政策对着干的大帽子,先把对方打成“人民的敌人”,吓死他们!

  国家都鼓励物资回收呢,他们捡垃圾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他们就是要气势如虹理直气壮的捡。

  赵大志:“你捡垃圾的时候没遭人白眼?”

  赵建华:“没有啊。我们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捡,不偷不抢的,人家干嘛给我们白眼啊?而且我们遇到的大爷大妈都还挺好的,还有人怕我们渴了,给我们倒水喝呢。”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规整自己捡来的破烂。

  赵大志:“……”

  不一样了,时代真的不一样了。

  他索性坐在旁边,看着小儿子整理那些碎布头、碎木头、碎玻璃,还有一小堆还能继续使用的煤球。

  看了一会,他又抬眼打量被小儿子收拾出来的小杂物间,之前这里结满了蜘蛛网,一开门就是一股潮湿腐朽的气息,现在被这孩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垃圾分门别类,码的整整齐齐。

  墙上还贴着两张旧报纸,他凑过去仔细瞧了瞧,一张上面写着《本市广泛收购废弃物资》,另一张上写着《“废物”不是废物》。

  低下头,他又看见小儿子两只胳膊上都戴着一只袖箍,一个上面写着“维护城市卫生”,另一个上面写着“为国家回收物资”。

  他上过厂里的扫盲班,字还是认识几个的。

  赵大志:“……”

  还挺会拉大旗的。

  他问道:“你这袖箍哪儿来的?”

  “三姐给我做的。我的小伙伴们都羡慕坏了,他们回去也做一个,明天去捡垃圾的时候戴上。我姐说了,我们是游击队,但是游击队也要有排面,适当的武装一下自己还是有必要的。”

  赵大志笑了笑,突然就释怀了,觉得捡垃圾这事也没什么好丢人的,一切为了活下去而付出的努力都不丢人。

  他还不如孩子们想得通透。

  他重新坐下来,开始向儿子传授工作经验,去哪儿能捡到更多的垃圾,怎么做才能让垃圾比较压分量,哪种垃圾性价比高……

  赵建华听得津津有味,真是没想到,在捡垃圾这方面,他爸才是又说又练的“真把式”,三姐其实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

  赵大志说着说着直接动起手来,帮着赵建华把垃圾整理好了。

  赵建华笑着拍马屁:“爸,你可真厉害!这都是难得的生活经验,以后有机会你多给我讲讲,我好好跟你学学,以后一定要跟你一样,做家里的顶梁柱!”

  赵大志笑的嘴巴咧到耳后根,从那以后天天晚上下了班吃完晚饭都要帮小儿子整理一会垃圾,听他拍拍马屁,第二天就能高兴一整天。

  赵建华也很高兴,他三姐说的真真是有道理的,嘴甜果然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第56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16)

  三天后,赵建国下乡了,带着自己收拾的行李。

  这期间,赵大志和于晓红没有帮忙,但还是说了一句:“需要带什么你考虑好,要是家里没有的,你说一声。”

  赵建国没有说,大概是心里还赌着一口气呢。

  他只是把自己房间所有的东西都打包带走了。

  临走的时候,于晓红还是给了他一百块钱,又给了他一些粮票,赵建国下乡的地方就在本市,所以粮票是可以用的。有了这两样东西,起码短时间内饿不死他。

  赵建国没有拒绝,也没有说感谢,扛着行李就走了。

  这副作态把赵大志气得半死。

  “他还真以为老子离了他不行啊!还等着我主动讨好他吗?摆着张臭脸给谁看!”

  于晓红:“……”

  有本事你当着他的面骂啊,人都走了你还说啥?

  其实是有点心寒,但也有点舍不得吧。

  这三天,但凡这孩子主动和他们说说话,谈谈心,他们也不至于如此冷漠。那是疼了19年的长子啊,怎么可能说不疼就一点也不疼了?

  临时盟友走了,赵建兰更加沉默。但是没过几天,她就振作了起来。精致利己主义者能屈能伸的特性开始发挥作用。

  她开始主动做一些家务,打扫卫生,洗衣服,讨好赵大志和于晓红,希望能重新过上之前的好日子。

  至少要穿上新衣服,用上雪花膏,抹上一点头油,这些东西她原来都有,只是不知道她妈发什么疯,全都拿走自己用了,一点没给她留。

  还有她的新衣服,被老三剪坏了,现在穿在了她妈身上。

  没有这些东西,她怎么维持好形象,怎么嫁个好人家?明年她就18了,她得赶紧振作起来,找个好人家嫁了,她就不用在这个家里吃苦受罪了!

  然而,她这次的攻略并没有什么效果,赵大志和于晓红依旧冷冷淡淡,被自己的女儿瞧不起这件事真的让他们伤透了心,比赵建国的冷漠还让人伤心,听见她说话就有点反胃,觉得这个人太虚伪。

  而且,现在家里有了个说话比她好听一百倍还特别真诚的人,他们每天被哄得高高兴兴的,完全不需要这个嘴不对心的女儿再来膈应他们了。

  这个特别会说话的人,就是赵建华。

  他不但拍赵大志的马屁,也拍于晓红的马屁,把她夸成了人美心善的一朵花,夸她脾气好手也特别巧,夸她勤劳能干家里家外一把抓,夸她为了家庭奉献自己,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说她就是应该被写到报纸上进行表扬的那种好妈妈。

  “妈,这个家没你不行。”

上一篇:大明第一首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