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觉醒了 第45章

作者:不要忆往昔 标签: 穿越重生

  但是,特么的,他怎么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呢?

  太可笑了,真的太可笑了。活着的时候受罪,死了有人摔盆又能怎么样呢?

  他听着于晓红的哭泣声,知道她肯定也做了同样的梦。综合来看,老于还是比他惨。他也就是死前生病的那阵子过得猪狗不如,其他时间还能凑合,老于是一直过得猪狗不如,累死累活的伺候一大家子,带大了孙子孙女,也没落着一句好话。

  这些人不是嫌弃这个就是嫌弃那个,他那亲亲的大孙子更加可笑,不知道听谁说了他奶奶年轻时逃婚的事,就批判老于不孝,还说什么,“那个年代的女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为什么你不可以?”

  那孩子那时候十来岁,不是三岁小孩了,说出这样的话,明显是非不分。他拿着鸡毛掸子给了他几下,建国媳妇摔盆砸碗的闹了好多天。

  甚至连已经嫁了人轻易不登门的赵建兰也回来指责他们两口子,“一把年纪不懂事,竟给儿孙添麻烦!”

  可去他大爷的!

第62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22)

  赵大志说道:“行了,别哭了,上辈子过得那么惨,这辈子就好好过。”

  于晓红抽泣的声音停了一瞬,她问道:“你说,老三是不是也做了这个梦,所以她才会闹起来?”

  “应该是吧。上辈子为了这个家付出一切,没落着什么好,这辈子可不就得好好为自己活吗?老三只是重情义,她又不是真傻。人家现在把情义放下了,瞧这日子过的,多好。不对,她也没完全放下,她对老四还是很好,连带着老四都过得比上辈子好了。”

  于晓红哭道:“是我对不起她。是我错了。要不是我跟她哭诉,她也不会答应替老二下乡。我跟她说,要是家里交不出人,我不但会丢掉工作,还会被人拉去游街,那我就没法活了。老三是心疼我才答应的!我错的离谱,我该把心疼我孝顺我的孩子留在身边,而不是把她推出去。破坏上山下乡的是建兰,就算要游街批斗,那也是批斗她,根本就斗不着我。”

  赵大志叹了口气,说道:“现在说这些都晚了。人呐,就是这样,建兰知道我们疼她,不管她干了什么事都会尽量给她兜着,所以她做事毫无顾忌,想怎样就怎样。你跟她也是一样,你知道老三心疼你,就算你把家务都交给她,就算你让她下乡,以后只要你说几句好话,她还会照样心疼你。所以出了事,你首先就想着拿她顶缸。”

  “当然了,我也不是个东西。我是一家之主啊,除了上个班,把工资拿回来,别的事都没管过。也怨我。”

  于晓红一直哭,“可我真的没想害死她。”

  “我知道,老三也知道。所以她也没找咱们报仇啊,她只是疏远了咱们,不再对咱们掏心掏肺了,这就是说,她也没把咱们当凶手。不然的话不直接捅咱们两刀啊?她连老二都没捅,就是让她按政策下了乡而已。”

  于晓红:“……她到底还是个老实善良的孩子。”

  停了两秒,她问道:“那你说以后该怎么办啊?”

  赵大志又叹了口气,说道:“老三不是把路都安排好了吗?她搬出去了,以后跟咱们就当亲戚一样不远不近的处着。需要咱们帮忙咱就帮,没事别去给她添乱,也别管她的事。她自己有工作,有能力,能活的好好的。老四也有工作了,人家也能活得好好的。咱俩都有工作,不管老大和老二的事,咱俩的工资自己花,那日子得美成什么样啊!你也不用把工作让给别人了,不用睁眼干活干到天黑还被人挑三拣四指桑骂槐了,有这好日子,你还想啥啊!好好过就行了!这辈子,什么都跟上辈子不一样了。”

  “那以后谁给咱们养老啊?”

  “你怎么还那么想不开呢?上辈子谁给咱养老了?”

  “上辈子老四不愿意理咱们,是因为老三的原因。这辈子,事情还没有发生呢,老四是个好孩子,咱们和他一起过,应该没问题吧?”

  赵大志想了想,说道:“要是老四也跟咱们一样,梦见上辈子了呢?”

  于晓红:“……那算了,就咱俩过吧,不强求了。咱们给老三老四攒点钱,上辈子对不起他俩,这辈子对他们好点。上辈子,咱俩的钱大部分都花在老大一家身上了,建兰嫁人的时候,为了她的面子,也没少给她嫁妆。咱们从来没为老三考虑过,为老四做的也不多。”

  赵大志:“就怕他俩不稀罕。没本事的人才会盯着父母兜里那仨瓜俩枣,有本事的人根本就不需要。”

  于晓红:“……要不要是他们的事,给不给是咱俩的事。既然知道了上辈子做的错事,怎么着也得想办法弥补弥补。”

  赵大志:“先睡觉,明天还得上班呢。咱们俩照顾好自己,别给他们添乱,就是帮忙了。”

  赵建华确实也梦到了上辈子,一个人把头埋在枕头上哭得稀里哗啦。太可怜了,三姐真的太可怜了!

  他要是早点梦到这些事,绝不会让二姐那么顺利的下乡,怎么着也得给她举报了,把她送去大西北吃沙子!

  还有大哥,这个白眼狼,娶回一个白眼狼,生了几个小白眼狼。

  大哥刚结婚不久的时候,他曾经劝着母亲把三姐叫回来,让三姐接她的班,母亲都动摇了,结果大哥大嫂加上二姐,三个人一起闹,愣是让母亲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要是当时能把三姐叫回来,三姐就不会死!

  赵建华哭的伤心极了,都是他没用,帮不了三姐的忙。

  他同时也在思考,三姐是不是和他一样,也梦见了上辈子的事。

  不太像。如果三姐也梦见了上辈子,应该不会这么平静吧?被自己深爱的家人放弃,这是何等锥心刺骨的痛苦!三姐的反应应该比现在更强烈才对!

  可是要说三姐没梦到,又无法解释她性格上的变化。

  他其实希望三姐没有梦到,上辈子太苦了,还是不要知道比较好。他三姐就该无忧无虑的生活。

  第二天一大早,赵建华起床的时候,两只眼睛肿的都快要睁不开了。

  宁安大惊:“你这是怎么了?”

  赵建华看着她,问道:“姐,你相信前世今生吗?”

  宁安敲了他一个脑瓜崩,“瞎说什么呢?哪来的前世今生?不要搞封建迷信!等着,我去煮两个鸡蛋给你滚滚。”

  赵建华寸步不离的跟着她,说道:“姐,我梦见上辈子了,上辈子我可惨了,不对,咱俩都可惨了,没找到赚钱的门路,毕业了也没找到工作,咱俩都下乡了。”

  宁安:“……”

  小桔子:“啧啧啧,这小子还挺会编,他在试探你呢,想知道你是不是也梦到了前世。”

  赵建华仔细看着宁安的反应,就见他姐一脸无语。

  宁安说道:“首先,那是梦,其次,那是梦,最后,那是梦啊。梦里的事情怎么能当真呢?咱俩现在不是挺好的!”

  赵建华笑了一下,顿时觉得眼睛刺痛,“嘶!姐,我眼睛疼。”

  他的眼睛已经肿到承受不起一点小动作的程度了。

  宁安先开火把鸡蛋煮上,又用凉水打湿了一块毛巾递给他,“先敷一下。”

  赵建华把毛巾盖在眼睛上,喟叹一声:“舒服多了。”

  宁安问他:“你这是梦见了悲惨的前世,吓哭了?”

  “嗯。我哭的停不下来。”

  他站在宁安面前,个子比她高半头,却依然像个乖乖的小朋友,问什么答什么。

  宁安:“……你还挺实诚。”

  “嘿嘿,你是我姐嘛,我跟你当然要实话实说了。”

  宁安笑道:“我跟你说,梦里的事情,不管真假,和我们的现实都没关系。咱们现在日子过得好好的,以后努力过得更好,那就行了。”

  “姐,你也梦到了吗?”

  赵建华声音带着忐忑,到底还是把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没有。我没梦到。但是,我那天早上醒来,突然有了一种预感,我觉得我要是继续和以前一样,人生就会很惨。所以我就变了。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事事为别人考虑了,我什么事都先想着我自己。”

  赵建华把毛巾从脸上拿下来,眼睛已经能睁开一条比较大的缝了。他认真的看着宁安,说道:“姐,你这么做就对了。你凡事先想你自己,你过好了,我就高兴了。”

  他松了一口气,心情顿时好了很多。

  三姐没有梦到前世,不必背负前世的苦难活着,这真的太好了。

  宁安抬手揉了揉他的脑袋,笑道:“知道了。”

第63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23)

  原主死在了1972年的夏天,暴雨多发的季节。

  不过赵建兰还好好的活着呢,因为她根本就没去抢修堤坝。

  小桔子说:“她那也不能叫‘好好的’活着吧,顶多叫活着。”

  下了乡的赵建兰没钱、没物资、没有劳动能力,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不齐全,说起来是很惨,但其实,和她差不多境况的知青也有不少,和她条件最接近的,也就比她多床被子。

  大家磕磕绊绊,都慢慢适应了。这批下乡的知青,大部分还都是热血上头的情况,带着响应领袖号召建设大好河山的雄心壮志,是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并且具备互帮互助精神的。

  这群知青里,最小的只有15岁,小学毕业,自己主动报名下乡,和她18岁的姑姑一起来的。还有一家兄弟姐妹5个,有四个都来了,只留了最小的一个在城里。

  赵建兰刚下乡的时候,得到了很多帮助。那是1月份,正是天气阴冷的时候,看她没有被子,有位女知青就主动邀请她睡一个被窝。

  但是第二天,这位女知青就放下了助人情结,因为赵建兰抢被子,害的这位女知青一夜没怎么睡,扯又扯不过来,叫醒她把被子让回一点,赵建兰还发脾气,第二天更是阴阳怪气,说什么“我今天晚上可不敢和你睡一起了,用你点被子,一夜叫醒我好几次,不愿意跟我一起睡你早说啊,别拿我挣好名声”。

  差点把那位女知青气死。

  接下来又轮转了几天,她把一起插队的女知青得罪了一个遍。

  没人肯帮她了,赵建兰只好把自己带来的所有衣服全都盖在身上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吸溜着鼻子喷嚏连连,可怜巴巴的看着大家。

  女知青们怕自己会忍不住心软,全都垂下眼不去看她。都是年纪轻轻没经历过什么事的年轻姑娘,最小的才15,最大的也不过19岁,心狠不到哪儿去。

  赵建兰惹人烦的地方还不仅仅是被子的问题,知青点轮流做饭,大家都要参与。有的人不太会做,但是人家认真学习,很快也就能上手了。毕竟也就是煮个粥、捏个窝头、切点咸菜条的事,不算难学。

  但是,赵建兰不会做,也不肯学,还净挑刺。天天抱怨饭难吃。

  这谁能受得了?

  下乡半个月,赵建兰就成了孤家寡人。

  知青们跟她说:“既然你看不上我们做的饭,也不愿意参与我们的轮流分工,那你就单独开火吧。别跟我们伙着吃了。”

  “不吃就不吃,谁稀罕。”

  宁安和小桔子看到她这个反应的时候,觉得这人是真的看不清形势,都到生产队了,还敢这么嚣张!真以为普天之下皆她妈啊?

  宁安说:“她可能还以为自己有家庭可以依靠,以为家里人会给她寄被子、寄钱寄票寄东西呢,所以才敢这么硬气!”

  小桔子表示赞同:“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哪怕父母坚持把她送下乡了,她也觉得父母不会真的放弃她。”

  它拦截的信中,赵建兰理直气壮的让于晓红每个月给她寄10块钱,给她寄点心,还要给她淘换一些全国粮票,她还说,多给她寄点东西,之前的事情她就不计较了。

  这封信看得橘猫大人脑袋上都冒出问号了。

  不过,这种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赵建兰终究是个“识时务”的人。

  随着写回家的信如石沉大海,赵建兰心里的不安渐渐扩大,她的气焰也逐渐削弱。

  终于,下乡一个月后,赵建兰崩溃了,在知青点哇哇大哭,并且跟众人卖惨,说她被家里人抛弃了。

  “我以前做的不对,是因为我是被家里人赶出来的,他们连床被子都没有给我,我心里难受,所以才说话不好听的。我跟大家道歉,求你们原谅我。”

  年轻人,心软,原谅并重新接纳了她。

  赵建兰开始去适应这个新环境,但是,特别难。

  天气渐渐暖了起来,被子的问题可以先放一放,轮流做饭、捡柴、打扫卫生,她也可以接受。干不好还干不孬吗?知青们的包容度还挺高的,只要她态度好点,肯干,大家就不跟她计较了。

上一篇:大明第一首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