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要忆往昔
宁安吃了两个,剩下的放在自己包里,实际上收进了空间,有保鲜效果。
小桔子对这些吃食没兴趣,它只喜欢系统商城出品的小鱼干。那是专门针对系统研发的产品,宁安不吝啬积分,给它买了好多。还给它开了积分使用权限,吃完了它自己就可以买。
但是小桔子没用过她的积分。它自己就有。完成任务后,系统也是有积分拿的。
小桔子对她也很大方,在那些网络发达的小世界里,它自己用虚拟账号赚钱,最后都给她买成了物资放在空间里。
购物热情连宁安这个有囤积癖的人都甘拜下风。
她今天到单位的时间特别早,比平时早了很多,但是供销社后院一直有人,有离家远的职工就在宿舍里住,所以,大门早早就已经开了。
住宿舍的同事看到她,惊讶道:“小江同志,你今天可真够早的!”
“我爸单位今天加班,他要早点过去,我搭他的车,可不就早了吗。”
“吃了没?没吃和我们一起吃点。我们早上搭伙做饭。”
“不了,谢谢,我吃过了。”
“别跟我们客气啊。”
“真吃过了。”
宁安笑着跟他们聊了两句,就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闲来无事,她把昨天买的布料从空间里拿了出来,把自己的办公桌清理干净,准备做衣服。
小桔子惊讶道:“安安,你还真打算亲自做啊?公社有裁缝,咱们找裁缝做呗。原主的妈妈习惯自己动手做衣服,是因为她做习惯了,而且她生性节俭,不愿意花裁缝钱。但是,安安就不要那么辛苦了吧!”
宁安想了想,“也行。反正我自己有零花钱,做套衣服也用不了多少。那今天午休的时候去找裁缝。”
“嗯嗯。这个时代的农村还挺有意思的,有专门的‘五匠组’,就是为了留住传承。说是五匠,其实不止。有瓦匠、木匠、裁缝、箍桶匠、竹篾匠,还有船匠、石匠、铁匠,但人家就叫‘五匠组’。他们能用自己的手艺干活赚点好处,但是不能开铺子。通常都是农闲的时候被人请到家里去做工。管饭就行,临走的时候还会让他们带一些回家。”
“公社的裁缝中午在家吗?”
“在的,这是个老裁缝,腿脚不行。他已经脱产了,不用下地干活,也没法干。他属于特殊情况,孤寡老人,所以公社特意给他开了个后门,让他能通过手艺吃上饭。他也没法去别人家干活,只能是别人来找他。”
宁安对这样自食其力的人一向敬佩。
定下了中午去找他的计划,她又把布料收了起来。
第9章
70被抛弃的原配(8)
收货出货忙了一早上,到中午才消停下来。
吃完午饭,她就拿着布料出门了。
裁缝铺离供销社不远,就在同一条路的尽头,是一间很小的屋子,里面有一台看着挺旧的缝纫机。
老裁缝的生意看起来并不怎么好,宁安去的时候,他正在用浆糊和碎布头糊袼褙,做好了就是千层底布鞋的鞋底子。
“同志,我要做一身衣服。”
“你自己的?”
“不是,我妈的,尺寸我都量好了。”
宁安说着,递上了布料和记录尺寸的纸条,还把自己对衣领的要求说了一下,那张纸条上也画了示意图。
老头戴着老花镜,仔细看了又看,最后才点了点头,说道:“能做,需要两天时间,你大后天中午来取。”
“好的。”
宁安支付了一块钱。
这个价格相当于农村人两天的劳动收入。不算贵。因为老裁缝不光要花时间做衣服,还得搭上线和扣子。
离开裁缝铺,宁安索性在公社逛了逛。
她第一次来年代世界,对这个世界的了解都来源于书面资料和小说描写,但每个世界的具体情况又是不完全一样的,还得亲身观察和体会才好。
小桔子也在采集世界信息,上传到时空局的资料库,供任务者参考。
公社有一条主街,铺的非常平整,是这个时代少见的柏油路,去年刚刚铺好。但也只有一小段,从南到北大概一千米。出了这段柏油路,就是压得很实的土路了。
这条柏油路的两边,分布着供销社、邮局、信用社、新华书店、收购站、杀猪站、国营饭店、农机站。公社管理委员会倒是不在明面上,需要从路中间的一条岔道上拐进去,隐藏在了信用社的后面。
从南到北走了一趟,看了看公社的风貌,随后,宁安进了新华书店,买了几本小画书,这时候的连环画一毛钱一本,想来也是不赚钱的。
书店里还有新鲜出炉的《十万个为什么》,10月1日刚刚出版,小桔子跟她说,系统论坛里有人发过这套书,说里面的内容特别硬核。它还调出内容给宁安看了看,确实是很实用,毕竟时代背景在那儿摆着,编书的人也是想要尽量教会老百姓如何去应对战争和核打击。
但是很显然,如果战争真的爆发,这套书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发行量太少,看到的人也非常少,普及面太小了。
1970年,还有另外两本内容硬核的书籍出版,一本是《民兵军事训练手册》,另一本是《赤脚医生手册》,都非常实用。此刻也在新华书店摆着。
这些书对宁安的意义不大,她没有买,只买了小画书打发时间。
买完书,宁安就回到了办公室,主要工作都在上午完成了,下午就没什么事情。原主是个工作认真负责的人,会在下午花时间再仔细对对账目,宁安就不费这个力气了。
她问小桔子:“村里什么情况?”
“几个知青今天不上工,就在村里转了转,从匠人们家里换了些东西,小橱柜、竹筐之类的。”
“村里的年轻人什么反应?”
“午休的时候,有年轻人去知青院附近转悠呢,想看看城里人和乡下人有什么区别。好奇心还挺重。嘿,那几个知青出门往公社这儿来了。”
“可能是在村里没买全,到公社来补货了。也可能是要给家里寄信报平安。不管他们,我妈忙完了吗?”
“完了。她趁着别人上工的时间,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把茅坑清理完了,把粪便悄悄倒在了一处空地上。应该还是挺臭的,她鼻孔里塞了两个棉花团子呢。”
宁安哈哈笑。
“我妈估计心疼坏了,要是平时,她肯定要背到队里的大粪场去,一担粪给记5个工分呢。但是她今天发烧请假了,不好干这个活,而且,她也不想被人发现这么臭,所以只好忍痛扔了。”
“我看看。哈哈哈,安安,有人发现了这堆粪,让家里人看着,自己回家去拿粪筐了,要铲了运到粪场去换工分呢。有人路过看见了,那人就说是他家的粪,临时堆这儿,正打算往粪场运呢。”
“那挺好。就当是帮村里打扫卫生了。”
“其实村里挺干净的,啥都有人捡。一点多余的东西都没有。”
“节俭是刻在基因里的。当然了,也是因为穷。不然的话,谁捡这玩意啊。”
下午回到家的时候,院子里晾满了衣服,一套她爸的,两套她妈的。赵凤霞女士又洗了个澡,头发还没干。
宁安“明知故问”,“妈,这天都凉了,你咋还在家里洗澡呢?回头去镇上的澡堂子里洗呗。”
“现在还行,还不太冷,在家里洗也能将就,等过段时间再去澡堂子里洗。”
宁安假装不知道她今天请假的事,又说道:“对了,你今天回家早啊,以后你就这么早回来,不用跟大家一样干到天黑。”
赵凤霞接着编道:“……我今天干活的时候,不小心扬了一身土,本来想着洗个头就完了,但是脖子里也是土,不洗难受,我就提前回来了,下午干了一会我就回来了,但我哪能天天这样啊,那还不被大家戳脊梁骨,说我是个懒婆娘啊。”
“理她们呢!她们就是嫉妒,她们想歇也歇不成,歇了就没饭吃。”
赵凤霞拍了她一下,呵斥道:“别胡说八道,勤劳是美德,劳动最光荣,赶紧把你包放下去洗手。”
“哎!”
宁安答应着就回屋了。
逗两句就行了,再逗下去她妈就该恼羞成怒了。
江学工两口子在院子里对视一眼,默契的没再提这件事,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是人生黑历史,不能说。
然后,俩人该干嘛干嘛去了。
当天晚上,大家都睡着了以后,宁安悄悄的出了门。
保险起见,她还是给爸妈施了个小小的昏睡咒。
一路鬼鬼祟祟,宁安在知青院门口、大队部门口、晒谷场旁边的大树上、仓库门口、下地必经之路的大树上,都贴了信息告示。
“安安,我帮你看着呢,放心大胆的贴。”
“嗯嗯嗯。”
宁安的惊险刺激感都是自己装出来的,实际上一点也不刺激。
民兵巡逻也不是一直走来走去的巡,这会那帮家伙就在大队部里面打盹呢,不是巡逻的时间点。就算没有小桔子帮忙监控,她自己放开神识也能感应到。
而且,就算被人发现,她也能立即隐身。所以,追求刺激好玩的前提是,她能兜住一切。要是没有这个底气,那肯定要尽最大可能苟着,千万不要飘。
第10章
70被抛弃的原配(9)
张贴的内容是小桔子准备,宁安审定的。
在这些告示里,详细介绍了李长卫的家庭情况和个人情况。
祖父母、父母皆被下放改造,她没提他们被打成“臭老九”,一来,她不喜欢“臭老九”这个词,二来嘛,排在前面的八种更加严重,就让大家自己去猜测吧。
【李长卫和妹妹李长玲与长辈断绝关系留在了城里。】
这一点,在这个时期算是政治正确,但是,政治正确不意味着感情正确,大家嘴上说着“断的好”,背地里都会骂他们是白眼狼。
【李长卫有青梅竹马的对象,他的对象名叫张玉洁,张家全家都被下放到艰苦的地方去改造了。】
【尽管张玉洁全家人都被下放了,但是李长卫不在乎,他非常重视和张玉洁的感情,每天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票和物资都寄给张玉洁,想要帮助她度过这段艰难的岁月。】
【李长卫和张玉洁的感情坚不可摧。希望村里的年轻姑娘们牢记这一点,千万不要靠近李长卫,人家是有对象的!】
最后这两个自然段,宁安给小桔子点了赞。
感情饱满,引人遐想。
怎么着?爷奶父母下放了,你就断绝关系,对象下放了,你就不离不弃?爹妈养你白养了呗,是给张家养的吗?怎么那么白眼狼呢?
这些事,特别容易引起父母长辈的共鸣。
另一个抛夫弃子的女知青名叫王保红,她的情况也很有意思,她在城里竟然也是有对象的,还是她的同班同学。
本来俩人是要同时下乡的,但是,男方家长临时花了点钱,找了找关系,把孩子送到东北的一个兵团去了,那边条件好,一年恨不得有半年歇着,而且兵团和生产队不一样,人家部分实现了机械化,干活不怎么累人,每个月还给工资。就相当于异地工作了。
就这样,“相爱的两个人暂时分开了”。炸裂的是,小桔子从剧情里扒拉出了细节,俩人约定好,这几年就在当地好好过,等到有机会回城了,再想办法复合。这个“好好过”,当然可以是结婚,借助其他人的力量好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