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觉醒了 第99章

作者:不要忆往昔 标签: 穿越重生

  等到一老一小慢悠悠的办完这些事,已经快到中午了。

  老太太跟她说:“咱俩先回家吃饭吧,下午再去买东西,好吗?”

  “好。爸爸和妈妈回家吃饭吗?哥哥呢?”

  “你爸妈不回来,他们中午在学校吃饭,哥哥中午回家吃。”

  “爸爸妈妈也要上学吗?”

  “不是,他们在学校里当老师。”

  “爸爸妈妈给哥哥当老师吗?”

  “不是哟,爸爸妈妈教大学生,你哥哥还是个小学生呢,等他以后上完小学,还要上初中和高中,然后考上大学,还得正好考到你爸爸妈妈当老师的那个大学,他们才能给你哥哥当老师呢。”

  “那我以后考到爸爸妈妈当老师的大学去。”

  “有志气!他们俩工作的那个大学,听说是最好的大学呢。”

  “爸爸和妈妈真厉害。”

  “是吧,我也觉得他俩很厉害。”

  宁安牵着老太太的手,一路蹦蹦跳跳的往家走,精力旺盛,不知疲倦。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她看到了放学回来的谢晏。

  “哥哥。”

  宁安松开老太太,小腿倒腾的飞快,向着谢晏冲过去。

  “不要跑,慢一点。”

  老太太和谢晏同时开口。

  宁安嘴里答应着,腿上的动作却是没有放慢。

  “哥哥,安安想你了,你下午和我一起玩吗?”

  谢晏牵着她的手,笑道:“下午哥哥还要去上学,晚上陪你玩,好吗?”

  “那我跟你去上学吧。”

  谢晏:“……让我想想。”

  他们俩站在原地等着老太太。

  这时候,居民区里没有车,连自行车也不多,老太太也不怕她跑,除非自己摔跤,被撞的可能性没有。

  所以,她在前面冲,老太太就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走。

  三个人一起进了家,王姨已经估摸着时间把饭菜端上桌了。

  谢晏一边吃饭一边思考,如果宁安等会坚持要跟他去学校,他该怎么劝说她放弃,如果劝说不了,该怎么跟老师解释他必须得带妹妹上学这件事。

  没想到,等到吃完饭,宁安打了个哈欠,跟他说:“哥哥,我去睡午觉了。”

  然后,她就走了。

  走了。

  谢晏:“……”

  他虽然有点懵,但还是记得提醒王姨跟过去看看,帮宁安脱鞋换衣服。

  老太太笑道:“小孩子就是这样的,一会一个想法,她根本就不记得自己之前说过什么了。”

  谢晏抿了抿唇,转瞬也笑了起来。

  他要去适应小孩子天马行空的思维,什么事都不能较真。

  老太太问他:“我和安安下午要去买东西,你有什么要的吗?我好一起买回来。”

  “没有。我什么都不缺。谢谢奶奶。”

  老太太看着小小年纪就已经显露君子端方之态的大孙子,倍感欣慰。

  谢晏去上学之后,她也小憩了一会,等着宁安午觉醒来,便带着她和王姨一起去了沪市第一百货大楼。除了给宁安买东西,家里其他人也都照顾到了。

  给彭薇买了一件进口大衣,“过段时间正好穿”,给谢长德买了一套中山装,“现在比西装还流行”,给谢晏买了一套小号中山装。她自己买了一条丝巾,给王姨买了一双鞋。

  宁安从头到脚都买了不少。

  东西太多了,拿着费劲。连宁安手上都没空着,生动诠释了“购物的女超人”形象。

  宁安小小的人,抱着东西走在百货大楼里,觉得自己气场两米八。表情拽的很。

  老太太无意间一低头,看见她这个样子,笑的东西撒了一地。

  最后,商场看着这老中小三代,派了一位工作人员帮忙拿着东西把他们送上了黄包车。

  晚上,宁安开了场小小的“个人时装秀”,把下午买来的衣服都试了一遍,在大家面前转了几个圈。不夸她几句,她就不下场。

  夸完了,她就高高兴兴的去换下一件。

  谢长德小声跟彭薇叨叨:“这孩子的性格跟阿晏真的截然相反。她这小脸皮怎么就那么厚呢?非得让人夸她才行!”

  彭薇说:“你怎么说话呢?会不会说话?我们这叫可爱!知道吗?可爱!”

  老太太也说:“就是,不会说话你就别说了。这么自信大方的孩子可是太难得了。”

  谢长德:“……”

  这是自信大方的过头了吧?

  他看向儿子,寻求认同。

  谢晏也摇了摇头,说道:“您这话说的真不中听。安安穿上本来就好看,夸一夸是应该的。您正好锻炼一下语言。省得以后写完论文还得让我妈给您润色了。”

  谢长德:“……”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啊!

  而且这小子说的也不对啊,他一个研究数学的,论文当真没什么好润色的。他只是给友人写信、开会发言的时候,会让彭薇帮他改一改,好显得他这个人比较有文学修养,而不是像个数字符号一样。

  宁安去换衣服了,不知道她爹正在遭受大家的围攻,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加入进来的。

  临睡前,谢晏拿了一本童书问她:“要不要听故事?”

  “要。”

  谢长德问他:“这本书是哪儿来的?我怎么不记得咱们家有这本书。”

  “是我问同学借的。先给安安看一下,等周日我带她去书店买书。”

  他不怎么看图画书,家里也没有。但是他也知道,像宁安这么大的小孩子,又不认识字,肯定会更喜欢看这种图多字少的。

  这个故事叫《农夫和青蛙》,故事很简单,农夫种菜,青蛙帮忙捉害虫,在蛇要吃青蛙的时候,农夫把蛇杀死了。

  这是个正能量故事,青蛙做了好事,得了好报。农夫得到了青蛙的帮助,也帮助了青蛙。

  宁安觉得挺好的,比她之前看的那些“农夫不相信青蛙帮了他,因为青蛙很吵,坚持要杀死青蛙”的故事更有趣。

  谢晏读完故事,又跟她和老太太说了晚安才离开。

  老太太依然留下来陪她,她今早听说了宁安滚到床边的“事迹”,觉得幸好有自己在,才挡住了她,没让她掉下去。所以坚持留下来给宁安当挡板。

  她倒是不怕宁安掉下床,怕的是她掉下来以后在地上睡一夜,那肯定会伤身体。

第141章

  活在男主回忆里的炮灰工具人(9)

  宁安照例先把老太太哄睡了,然后才和小桔子商讨工作事宜。

  现在才1954年,一切都还来得及。

  刚建国的时候,主席就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可见我国工业化水平之低。

  国内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国际形势依然严峻。在这个背景下,国家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决策,包括后来提出“以钢为纲”,都是有历史必然性的。

  1953年,国家制定了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并且在1957年的时候超额完成,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如果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后面就不会发生那么多问题。

  问题是,1958年,我们和老大哥关系出现裂痕,后来全面破裂。

  为了防范战争风险,1958年8月,钢产量目标一下子从最初的620万吨提高到了1070万吨。

  但是截至1958年8月,一共才生产了400万吨,还有六百多万吨的缺口呢,怎么办?

  当时的国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既然领袖把目标提出来了,就一定要完成,一定要在国际上争口气。大炼钢铁运动,可以说是有很强的民众自发性在里面的。

  而且,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发展,对老大哥的依赖太严重了。

  我们从老大哥那儿得到了156项重点工程援建项目,涉及电力、钢铁、煤炭、制铝、机械、化学、造纸、肥料、染料、医院等方面。

  这些项目奠定了国家初步工业化的部门经济基础。所以,后来关系破裂,老大哥的专家一撤走,我们就跟着抓瞎。

  早期,老大哥对我们的帮助确实挺多的,不光是经济上的,技术方面的援助更加可贵。我们的科研人员是真的把技术学到手了。当然了,老大哥的目的并不是那么纯粹,不然也不会说决裂就决裂。

  宁安和小桔子玩了一会,花一分钟的时间简单粗暴的做了决定。

  ①指引正在野外奋战,努力寻找矿产资源的地质勘察专家尽快找到矿产资源。有了铁矿,就能保住老百姓的铁锅。满足“以钢为纲”的基础条件。

  ②指引已经从农学院毕业的“当代农神”提前开启自己的研究。农业战线讲究“以粮为纲”,提高产量迫在眉睫。

  ③加快各行各业各领域的研究,包括原子弹。

  前两个都好说,只需要让几个重要的专家觉醒专业方面的零碎记忆就行。

  第三项,宁安决定借助一下国际科学家、归国人员和老大哥的科研人员。

  众所周知,老大哥之所以能在1949年就成功爆破原子弹,离不开国际专家的帮助。当时有一批科学家,坚信核武器这种危险的东西决不能掌握在一个国家的手中,这其中甚至包括参与了米国绝密计划的科学家。

  为了世界和平,他们向老大哥提供了很多核武器研究资料,使得老大哥提前好几年研究出了原子弹。

  既然如此,向我们提供一下也无可厚非吧?

  更何况,这个时候,我们和老大哥的合作也包括了核能的研究。只是后来中断了而已。借老大哥的名义提供更多研究资料也不是不可以。

  只要有了核武器,我们就有了底气,做决策的时候应该就可以更加从容不迫了。

上一篇:大明第一首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