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她自然知道为何,当初一梦醒来,她慌张之下,担心再次被嫁入宋家,将梦告诉了阮母大半,其中也提到这场风雪。
先前阮母说相信,其实也半信半疑,等到雪花下来,她顿时信了个十成十,此刻只将这个女儿当做财神爷般。
铁、阮两家的心事暂且不提,宋家这边也没歇息
宋家,宋父宋母都是经年的老手,且宋氏族内老人甚多,一个个担忧之下,召集族人开了大会,宋村长让大家暂时缩减点开支,更不要急着卖粮。
乡下人家赚钱不易,去年收成好,有不少在收粮后就卖了些,更多却是遵循老人的惯例,等开春粮食下地后才敢卖粮,如此粮价虽低些,可至少安全,如今,是如何都不敢卖了。
该说的都说了,宋村长让族人散去,又问起宋元修县试的事。
家里如今宋父不在,宋母管着家里一大摊子事,对外却得有宋大哥这个长子出面。
“小六去县里后给我们带了封书信,一切都好,只下雪谁也没料到,且积雪难走,怕是不会再送书信回来。”
“行吧,有消息及时通知我一声。”
从祠堂出来时,宋家三兄弟都有些闷闷,宋二哥也担心道:“不知小六如何了。”
其他两人都没有回话,他左右瞧瞧,左边大哥一副神出天外的模样,右边三弟紧皱眉头,更不知在想什么,他只以二人同他一样,便也不吭声了。
回到家,与宋母一说,宋母当即依言改了伙食的规矩。且遇到难处不止得省,更要想办法赚钱。
宋母赚钱的办法只一条,男人们不能在家里闲着。
“等你爹他们回来,老大和老四待在家里伺候粮食,老二、老三你俩去镇上找活计。”
宋大哥、宋二哥毫无心理负担的应了,反正不论在家里忙春耕、还是去镇上做苦力活,在他俩看来都差不多。
老三不在,老四却是有些迟疑,“娘,要不我和三哥换一下,我去镇上吧。”
宋母先是疑惑,随即恍然,面色当即有些不好看起来。
老四为什么想去镇上,她用脚都能想明白,无非是担心媳妇一亩地的产出不够药钱,就想着去镇上赚钱。
可家中规矩,男人们不拘在哪赚的钱,都得交公。
老四明显有私心,若为他破了例,其他人跟着有样学样,家里日子也不要过了。
“你就留在家里。”她思虑再三,到底没同意。
老四顿时蔫吧,宋母却是懒得去管。
既然横竖给老四媳妇看病的钱都是公中,何必让老四去镇上浑水摸鱼。
也是老四倔,当年给他相看了多好的姑娘,偏看上个病秧子,那李家再疼爱姑娘又怎么样,一亩地是够值钱,可该掏钱不还是得自家掏。
想到这里,宋母担心之余又是气闷,看谁都不顺眼,最后担心小六的心思占了上乘,又将小儿媳喊来闲聊。
她又有一层隐秘心思,当初娶这个儿媳便是为着明悟大师口中那一句有缘人,算是赌了一把。
如今小儿媳嫁进门一个月,人倒是还不错,就是没见着有什么特殊的,难不成是旺夫?
她心里把不准,也不敢当小儿媳的面说这些小心思,只能旁敲侧击。
“二娘,也不知元修如何了。”
阮柔其实同样担心,那双“体质+2”的鞋子也不知功效如何,且宋元修对此全然不知,若贸然换下,她一番心血也就白费。
面上却得安慰,“娘,没事的,有爹和三哥照顾,元修一定会好好的。”
人应当不会有事,大不了不考了,可县试结果却不好说,这点婆媳俩齐齐略过不提。
“我这心老是不安稳,明天雪若是化了,你陪我到隔壁乐山庙拜一拜吧。”
宋母想着将人带去给明悟师傅看看,若当真是有缘人,她大可不必担心,若不是,她也不知怎么办了,娶都娶了,就是自家人,也没得把人休了的道理。
“好。”阮柔不知这回事,只当宋母求神拜佛图个心安,自然应下。
一日,地上积雪化的差不多,宋母果真蒸了几个红糖馒头,带去山上给明悟师傅和几个小沙弥。
地上依旧潮湿,路不好走,两人互相搀扶着,好容易爬上了山,一双鞋子已是布满泥土,就连裙摆处都斑斑点点。
天寒地冻,明悟师傅也不在前门坐着,反窝进了正堂做功课,听闻有人来,顿时吃了一惊,见到来人,暗暗叫苦不迭。
果不其然,开口就见其打发走了身旁陪伴的年轻女子,转而凑近低低问,“师傅,你看我这小儿媳是有缘人吗?”
明悟师傅愣在当地,只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将庙门关上,如今可怎么回答是好。
如今正是县试最后一天,能不能考中他又不知道。
若说是,人最后没考中,岂不是跟前面自相矛盾。若说不是,人又考中了,那他就更亏了。
顿时那叫一个左右为难,瞧着年轻女子远去的背影,心内不停呐喊,希望对方赶紧回来解救自己。
可惜,阮柔压根没有察觉,去前面恭恭敬敬上了两炷香。
落在宋母的眼里,那就是明悟师傅正在用火眼金睛观察,热切更甚。
第56章 良久的沉默,阮柔点的两柱香已燃掉不少,炉子里落了厚厚一层香灰。 那边,明悟师傅馈?
良久的沉默,阮柔点的两柱香已燃掉不少,炉子里落了厚厚一层香灰。
那边,明悟师傅拉着小沙弥,将宋母带到隔壁一座空旷的小殿堂。
“既说了有缘人,那自然你看她是有缘人,她就是,你若看着不是,那便不是。世间万事,皆有因果缘法,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胡乱扯了一通,明悟师傅都不敢去看宋母脸色。
正心慌间,却忽然听得对方欣喜道:“大师,我懂了。”
明悟师傅愕然,不明白这是懂什么了。
“我会好好对她的。”
大师说的那些话,入了宋母的耳,便自动转化成自己能理解的。
她看小儿媳是有缘人,那她就是。至于能不能福泽儿子,得看他们一家怎么待小儿媳,那自然得好好待。
这也能理解嘛,有缘人又不是菩萨,当然是你待她好,她才会对你好。
明悟师傅瞧这模样,得,多说多错,他还是闭嘴吧。
宋母自以为理解,又回想了下小儿媳进门来的一个多月,自觉没有亏待,可要说有多好也没有,顿时不由一阵心虚。
“大师,这是给庙里的香油钱,不多,是个心意,您千万收下。”
宋母给的是比前次更多的香油钱,足足一百文,看的明悟师傅双眼发亮,顿时觉得这是个美好的误会。
可不美好么,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这宋家婆媳和谐了,可不是好事一件,他做了好事,得些香油钱又怎么了。
“施主客气了。”明悟谦虚道,又指点几句,“与人为善,与己为善,为人处事留一线才是。”
“知道了,大师。”宋母此刻已是信了,一副全然拜服的模样。
“雨天路滑,我就不多留了,还是速速回去吧,也不必常来,心中有佛祖,佛祖就在身边。”
宋母连连点头,出得外来,见小儿媳安静等待,不骄不躁,更加满意。
“回吧。
这一趟,送掉了一份供品、一百文香油钱,却收获了一份安心,宋母觉得十分值得,回去的路依旧泥泞崎岖,也不觉难熬了。
尽管有着重重担忧,可宋家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阮柔的屏风又好了一扇,可惜没有属性,这种东西又不能拆了重来,只等再多绣几幅一起去镇上售卖。
县城,初十这日,随着考场大门的再次关上,宋元修跟着同行人回客栈。
郑滔经过几日的休养,如今已经能正常起身,只面色依旧有些发白,且眼底有着难掩的黯然,想来是看着同窗们能继续参加科考,心里不大好受,众人是安慰也不好、不安慰也不好。
他们一行来了七八人,此番能坚持到最后一场的,也不过三人,宋元修便是其一。
出发前,天气尚且晴好,那时一行人商量的是等县试结果出来,再行返回,毕竟也就一日左右的路程,可如今情况有了变化,四场考试皆已考完,天寒地冻的一来县城花费高,二来郑滔的身子不好,其他几人的精神头也不大好,便想着早点回去好好休养。
“元修,春生,子航,都是我拖累你们了。”郑滔有些愧疚,若是没有他,大家怕是能多待几天。
“没事,镇上也不过就半日功夫,差不了多少,况且也不是全为了你,我也有些染了风寒。”说着,宋元修忍不住咳嗽两句。
这倒不是假话,不知怎的,前面四天他身体很好,一点没感觉异常,偏今天早上起来有些头重脚轻,脑袋也有些晕乎,他瞒着没敢说,如常去了考场,一日下来也够呛。
他不知道的是,一切的缘由全在脚下那双鞋上,“体质+2”的效用让他成功扛过了前三天,等到最后一天,属性消磨完,没有了御寒的作用,显露的方才是他自己的身体,更是前世同郑滔一齐倒下的人。
而此番,宋元修,秦春生,与翁子航,便是此行唯三考到第四场的,至于其他人,分别在第二场和第三场落选。
三人中,秦春生的学识最好,其次宋元修与翁子航不相伯仲,书院月考各有优劣。
遗憾也有,可到底正常参加了一次,比起其他感染风寒的人来说,已是幸运。
秦春生与翁子航也连声说着不妨事,“你勿要多思,这一次是天气不赶巧,两年后还有机会的。”
“嗯。”郑滔面上应着,心内苦笑,有没有机会,他自己再清楚不过,来前家中已经说开,他这次若再不中,回去就要分家,以他的能力,养活一家老小都够呛,何谈继续科考。
他没有扫兴,安静听着其他人的安排。
“那咱们明日就先回去,下了场雪,县里花费一日比一日高,有这钱都够多买两刀纸了。”说这话的是秦春生,他出身书香世家秦家,祖父是位老秀才,父亲是个童生,家里并不缺钱,说这话显然是为了宽慰郑滔。
“就是,还是赶紧回去,我爹担心的夜里都睡不着觉。”另一名落第的同窗道,他家也是寻常农家,只家境稍宽敞些,可农人的性子就是牵挂田地,见着他爹不少受,他也跟着着急。
宋元修点头,事实上,宋父的心情也差不离,到底被他的科考按下。
“那就这么定,明天早点去联系牛车,若是来得及,明天这时候我们就能回去了。”
“嗯。”几人说定,从郑滔的客房中退出来,其他三人纷纷回了自己的房间,而宋元修与翁子航对视一眼,却是一同进了隔壁秦春生的客房。
其他人都是与前来送考的亲眷们同住一屋,唯秦春生觉浅,家中经济也不错,单独开了一间房。
三人各自占了桌子一角,一言不发,默写起自己今日的答卷,默完后互相交换了答卷,看完也就心中有数,不必多多余的点评。
翁子航苦笑,“提前恭喜春生兄与元修兄了。”
宋元修一向不是个张扬的人,闻言立马道:“都是未定之事,你何必妄自微薄,等结果出来再看不迟。”
秦春生则于学识一道上有些自己的骄矜,此刻面露微微笑意,“我有几分把握,不过也不敢肯定。倒是子航你,还在两可之间,这批倒下的学子不好,你这得有中等偏上的水平了。”
“借你吉言。”翁子航谢过,倒也看得开,“大不了两年后再来,我还等得起。”
这倒也是,翁子航今年才十六,若是家中能一直供着,且有好几年可以考呢。
互相看过试卷,又分别将自己的卷子收好,还要带回去给夫子看过,好生指导一番。
宋元修回房后,跟宋父、宋三哥说起明日回程之事,果见两人均面露欣喜。
宋父连声念叨,“哎,回去就好,也不知道今年你娘在家是咋个章程。”
宋三哥安慰,“爹,你放心,娘的性子你还不了解,春天少下几场雨都要担心,何况这春雪。”
上一篇:社牛小男配的植物人亲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