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岩炎
崔竞温和地答应:“好,一定不让你久等。”
孟取善从墙头下去,崔竞在原地待了会儿,弯腰捡起刚才孟取善砸他的小枇杷。
刚直起腰,他又听头顶传来一阵细碎的笑声。
“你要吃枇杷吗?”刚才已经下去的孟取善,又趴到墙头上。
崔竞将手里的青枇杷收起来,见她举起手探过墙头,手里一串五六个黄澄澄的枇杷。
“是我院子里枇杷树结的果,其他都还没熟,只有这一串成熟了,给你。”
崔竞伸手接住那串枇杷,孟取善又捂嘴偷笑地缩回了脑袋,崔竞听到她和侍女在墙另一边小声说话,接着两个脚步声跑走了。
拎着那串枇杷,崔竞看见其中一个梗上有被摘下来的新鲜痕迹,像是有人已经尝过了一个。
他也尝了一个,入口之后,忍不住用手指捏住了眉心。
怪不得刚才二娘笑得那么开心,这枇杷真是酸得人牙齿都要掉了。她是真的喜欢捉弄人。
崔竞果然说到做到,没两天,孟取善听说崔二叔家的两个小娘子邀她去崔家玩耍。
崔二叔与崔四叔同为庶子,但崔二叔官职不高,在崔家没什么存在感。他的两个女儿崔若和崔茹也很低调,先前孟取善去崔家,还和两个小娘子一起踢过毽子。
这次明面上是两个小娘子请她去玩,但孟取善清楚,是崔竞借着两人的名义,接她去参观府邸的。
果然,孟取善成功过了家中长辈的那一关,坐进崔府接人的马车,就看到崔四叔骑着马,护在马车一边,朝她笑了笑。
崔茹和崔若姐妹两个坐在车里,看上去有些局促,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她。
毕竟上次见面还是堂兄的未婚妻,这次见面就变成未来四婶了。
孟取善没发现两个小娘子的局促似的,坐到两人中间,一手拉一个:“好久没见你们了,我上次教你们做的毽子,你们会做了吗?”
崔竞在马车旁边,透过晃悠的窗帘,听到马车里隐约传来三个小娘子清脆的笑声和交谈声。
二娘是喜欢说话的,但他的两个小侄女很是沉默寡言,平日见到他,喊一声四叔就不敢再开口了,没想到在二娘面前,倒是挺爱说话。
马车到了乐临街,往渭桥边,崔竞的府邸转去。
崔竞听马车里小娘子们说了一路,到了地方下马车,他还听见侄女们在和二娘说:“就是过年那会儿,衡哥把人带到府里了,大伯母当场就晕了过去,然后黄娘子也晕了……”
二娘哇了一声:“那不是很热闹吗?后来怎么样了?”
崔竞不得不提醒她们到了:“待会儿你们一边逛园子一边聊吧,准备了茶点,地方也大,可以一起好好玩。”
原本是准备今天自己领着二娘去看园子,但看她这个样子,恐怕更想和两个侄女一起玩。
果然,听他这样安排,二娘毫不犹豫地点头:“嗯嗯,好,四叔你去忙吧,我们自己玩!”
崔竞:“……”
崔若和崔茹两人等崔竞无奈地走了,才再次开口:“二娘,你还跟我们一样叫四叔啊?”
“我叫习惯了。”孟取善承认,她现在每次喊他四叔都有故意的成分在。
第67章
崔竞这座御赐的宅子很大,从前是有名的芙蓉园,建筑精而少,都分布在园子里,翘檐青瓦都掩映在树木中,形成错落点缀景物的效果。
院中不少有些年头的古木,奇松香柏和老银杏,崔竞住进来后都没怎么动 ,但那些需要时常维护打理的草木被他铲了一片,修了个小校场。
孟取善上回来只在前院和厢房,没能仔细看,这次进了后院,才感觉到这处宅邸的妙处。
哪怕如今的主人没有用心打理,也能看出当初修建园子之人的用心。
这里有参天的藤萝和几乎爬满了墙面的薜荔,道旁老树的根都长成了台阶,水边柳树卧进了水里,好似正在浣发的婀娜女子,湖与假山奇石,树木花草与其中的屋舍,都浑然一体。
整个园子充满了一种古朴的幽趣。
只有少数几处可以看出新翻修的痕迹,阳光很好的一处院落里外有大片新栽的植物。粗略一看,栀子茉莉与蔷薇,还有紫苏木姜子等常见不常见的花木。
以及一株很大的枇杷树。
“这棵枇杷树就是昨日下午移栽的,结果早,现在已经成熟了,果实很甜呢。”伺候的侍女端上来一大盘枇杷,殷勤地请她们品尝。
比起上次来时满院子把守的士兵,现在院里多了些侍女,但她们显然也没来多久,对这个园子不是很熟悉。
孟取善说想去观景亭俯瞰园子,结果两个年纪小的侍女领着她们走错了路,观景亭就在脑袋上,却找不到上去的路了。
看她们小心翼翼的样子,孟取善让人取来宅子的地图,自己认路领着两个小娘子和几个侍女,从头到尾把园子逛一遍。
“我还是第一次逛这个园子呢,这里真大,真好看。”崔茹说。
“你们过年的时候没来给四叔拜年吗?”孟取善问。
“来了的,父亲带着我们特地过来给四叔拜年,但稍微坐了坐就走了,没逛园子。”崔若低声说,“祖母和大伯他们对四叔搬出来住的事都很不满,没少怪四叔不顾家里,还特地叫了父亲过去,不让多亲近四叔这边。”
“是啊,祖母是想逼四叔回去认错呢。昨日四叔上门让我们今日请二娘来玩,祖母还说了些难听的话。”
说他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了才想起来家里还有兄弟。
“我知道祖母他们是在气什么,是四叔的婚事没让他们插手,祖母大伯他们前两天准备等四叔请他们去孟府商谈婚事,结果四叔自己去了,只派人来通知了一声让他们不必出面。”
这两府崔家人关系不和都快摆到明面上来了。
从前还能维持一个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现在四叔好像不乐意了。
“我觉得四叔好像有些变化。”崔茹也有这种感觉,“他从前对祖母和大伯母他们都很客气,逢年过节没少送礼物,还会帮大伯找关系办事,可是现在,四叔都不理他们了。”
孟取善问:“那四叔对你们呢?”
“对我们倒是没变。”今年过年,还给他们姐妹两一人送了一整套的黄金头面。
崔若悄声和孟取善说:“二娘你放心,我们是站在四叔这边的。”
现在崔府大伯和大堂哥那边眼看是没指望了,他们家本就在崔府没人在意,如今两个兄弟分府大有决裂之意,他们父亲在中间,也要做出选择。
因为父亲决定还是依靠四叔这边,她们才会来帮四叔这个小忙,今日也才会把府里的情况告诉二娘。
那边崔府的情况,孟取善听听就罢,她还是对这个园子更有兴趣。
粗略地看了一遍园子,就开始带着小娘子们上山下水。
崔竞今日是请了假才待在家里。他没有去打扰几个人,就在书阁里看书消磨时间。
手里的兵书翻了很多遍,他看得漫不经心,目光时常投向窗外。
这个书阁地势高,他偶尔能看到院子里几个走动的人影。
领头一个合欢红裙子的人影是孟取善,她好像一只头雁,身后跟着一群大雁,一会儿飞到这,一会儿又飞到那。
她钻到假山里,其他几个人犹豫着没敢上,便围在下面喊她,过一会儿她就从最顶上冒出来向她们招手。
下了假山,一群人进了树荫下,从树荫下又上了桥。她们指着湖面吱吱喳喳,最后上了船。
孟取善换下两个不得章法的侍女,自己拿着桨划得又快又好,随后换了两个侄女摇桨,船开始在湖里打转。
隔着这么远,崔竞都能听到湖上的笑声。
崔竞心里一面担心人不小心掉进湖里,一面又感到心软。她能在这里玩得开心,对他而言就是件值得高兴的事。至少她喜欢这里,婚后不至于太过无聊。
——下次还是在湖里放艘大船。
孟取善自由地玩了一天,直到落日西斜,崔茹和崔若要回家了,一天都没出现打扰她们的崔竞才再次现身,安排人送她们回去。
送走两个恋恋不舍的侄女,崔竞单独留下孟取善。
“今天玩得开心吗?看完了园子,有没有什么不喜欢想要改的地方?”
“还没看完呢。”孟取善说,“你住的地方我还没看到。”
“我住在前院,主要是为了出入方便。很普通的院子,没什么好看的。”
“是吗,那你现在带我去参观?”
崔竞觉得她真有几分像猫,换一个地方,每个角落都要看遍留下记号才行:“我的住处,还是等你下次再来看。”
“下次啊。”孟取善沉吟,忽然说,“四叔看过我们的婚贴,应该知道我快要过生辰了吧?”
“自然知晓。”这是二娘的十八岁生辰,之前两人没有婚约时,他就在考虑要送她些什么。
孟取善双手合十,对着崔竞闭上眼睛。
崔竞:“你这是在做什么?”
孟取善睁开一只眼睛:“我在对你许愿。”
崔竞背着手笑道:“许的什么愿,你不说出来我可猜不到。”
“我想要生辰那天,有人带我出去逛夜市瓦子。”孟取善说。
七里桥那边的南市瓦子,是梁京规模最大的瓦子,不仅白日有各种表演,到了晚上也是人流如织。
那里歌唱舞蹈、小说杂剧各种百戏能通宵上演,相扑还有博戏,都是夜市里最受欢迎的。
南边来的猴戏和大象表演,异域番邦的商人会带来从未见过的新鲜玩意儿……数不胜数。
孟取善小时候就听说那里好玩,却一直没有机会去。
除了一些特定的节日,她每次出门都得有正当理由,出去次数多了,家里长辈们不会答应。每次出门还有规定的回去时间,回去晚了要被问话。
她曾经借着出门的借口偷偷溜到别的地方玩,但每次都好像是偷来的一点时间,眨眼就过了。
而且还有很多地方,就算她带着侍女也不能去,不然真出什么事,她自己和身边的人都要遭殃。
长到这么大,她连白天的瓦子都没去过,更别说夜里的瓦子了。
崔竞没有立刻答应。勾栏瓦舍里三教九流都有,很多东西不适合小娘子看,而且富贵人家的小娘子,夜里逛灯会或是去一些高档些的酒楼更合适,没有去瓦子里人挤人的。
孟取善观察着他的神色,马上摆出可怜的样子:“我的两个堂弟,他们十四岁就能去夜市瓦子玩了,可我现在还不知道瓦子里面长什么样。”
“我从小在梁京长大,可是还有那么多地方没去过,他们跟我炫耀的时候我就特别羡慕。如果有人愿意带我去看一看,我一定会非常感谢他……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崔竞:“……”
他叹气:“好吧,带你去。”
他答应的下一秒,就看到小娘子雾蒙蒙充满了祈求的眼睛,转瞬变得明亮。从可怜巴巴到喜笑颜开,只用了一眨眼的时间。
“四叔太好了!”她合起的双手拍了一下。
“我不是太好了,是太好用了吧。”崔竞揭穿。
他在现实与梦境中,早早看清了她。她一生只追求自己的自在与快乐,把敏锐的感知放在自己能不能肆意的判断上,一旦被她发现破绽,就只会被得寸进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