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水成觞
只是,好好地成熟经验托卡马克不去走,反倒去摸索算是冷门的仿星器装置,这就是年轻学者做项目的通病,想一出是一出吗?国家也要拿这诺大的工程陪个娃娃玩吗?凌云当年的失败,上面已经忘却了?
有那性情急躁的,已经忍不住就要脱口而出,只是被身边还算理智敏感的同伴阻拦,但是室内此刻,尽皆一片寂静,近乎质问的目光,再次聚集到吴桐身上。若是不能给他们足够立足的理由,不能说服他们,恐怕项目就到此为止了,他们绝对不会陪着年轻人胡闹,拿他们一生夙愿追求开玩笑!
“我知道,托卡马克装置对大家来说,这是研究日久的主流,大家对我有质疑,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大家作为聚变人,仿星器装置的优越性,诸位前辈应该都清楚的!或者我不礼貌的问大家一句,大家对托卡马克装置,有成功走下去,示范堆点火的完善可能吗?”
这个问题的抛出,现场更加寂静了。专业的事情,其实还是专业的人更明白。虽然国内外不乏对ITRE的吹捧,国内也不乏有诸多媒体对EAST的每一次成果的欢呼雀跃,花好朵好,似乎可控核聚变实现真正掌控就在眼前
但是,真正从事于这一领域工作的诸位院士学者,则是相对要谨慎的多。
因为很多东西,在外行看来或许是一
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但对于内行而言,甚至连阶段性的成果都不能算的。他们甚至早就不发有人悲哀感叹,多少年还是在以秒做单位的托卡马克装置,可能是一条无法走通的绝路。
“吴总更看好仿星器装置?”沉寂了好一会儿,西南研究院的贺院士率先开口,他得了老师隐晦提醒,本次聚变项目负责人可能会超出他的预料,但是,老师点明他,要相信上面,不会在这样严肃的事情上面开玩笑,必要时,务必要代表支持上面的决策。
直至现在,他才算真正明白,老师的点拨究竟为何,一则是项目负责人,超出常人所料,二则是,上面支持立项的工程选择,再次超出他们的预料范围。竟然要放弃多年耕耘的托卡马克装置,改换仿星器装置!
这也就是代表着,上面放弃了对之前诺大的科研投注,不惜沉没成本!能让上面这样不惜代价支持,是不是,上面也更看好仿星器装置?或者说是更看好提出这种提议的吴桐呢?那么,能让上面这样倾力支持,吴总所代表的份量,可能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重!
是以,贺院士在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已然带上了敬称。把吴桐,放在与他们同等的位置。本身,吴桐虽然年轻,但是的确是与他们位置平等,今年新晋增选的科学院院士,说句不客气的,吴桐在数学界的份量,比他们都更加重。
不只是贺院士想到了这点儿,嗅觉灵敏,反应快的,这会儿,心里都不约而同有了类似的思量,熟识的几位大拿,目光互相交汇,转而又把探寻的目光再次聚拢在吴桐身上。
第417章
鼎力
“是的,托卡马克,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不在少数,虽然是主流,但并不一定是最正确的路。
仿星器装置,虽然研发条件相较于托卡马克困难了些,但是优势之处,想必诸位前辈都很明晰,不需要我再赘述!
我有幸在超导材料有所进步,同时在第一壁材料上也有所进展,此次金乌工程,是走仿星器装置的路子!“吴桐并不是说她想如何,或者说她准备如何,而是平铺直述,她的决定。多个项目的沉淀,不仅铸就了吴桐的研发风格,也铸就了吴桐的经验底气。
不言而喻的坚定信心和底气,是能让与会众人轻易而举得到能够感受到。这不是轻易,初出茅庐的新手,而是如他们一般,有着足够成功经验才能奠定出来的成熟科研气质,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具备的。
“第一壁材料有进展?”万福年惊讶的重复?他耳朵没有听错吧?前面才说吴桐在超导材料上有所进展,简单的数据的确是超越性进展,这连第一壁材料,也有突破了?什么时候,突破这么容易,成了家常便饭的事情?
“还算顺利,近两日刚有突破,会议开始前,进行了中子辐射简测,无明显辐射损伤,配合我预研中以液锂层回收中子,以定向金属做反射的三明治设计,以及超导线圈强磁场、等离子体新约束程序约束、预期能够实现稳定长时间运转!”
吴桐从不打没准备的仗,孤胆英雄是很可敬,但是能够周全准备的情况下,谁又愿意做英雄!准备走仿星器装置这条路,她就已经标注出完善的攻克流程、以及技术配套突破。
没有三两三,哪敢上梁山?实打实的可实现突破,才是吴桐坐在这里,有信心说服这些业界大拿,能够信服跟着她一起攻坚这个大工程的源泉。
与坐众人,可以说凝聚着中华聚变领域最尖端的那一撮。方案可不可行,一听就能辨认,吴桐将她的设计一经宣导的,顿时让与坐众人眼中尽皆酝酿起了浓厚的思索和饶有兴趣的感悟。
多有意思的研发思路,绝了,若是如吴桐这样的去设计,仿星器装置,真得大有可为!
有那反应更快的,将这些设计思路里的依据原理反推一番,不由得近乎拍案惊绝,若是吴桐没有虚言,对于外界困扰着仿星器装置的重大难关,在吴桐手里,相当于已经重点攻克,只待装机实验。
这个思路,很有些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将阻挠他们前进的那层窗户纸突破,仔细品味,一众大拿们,都近乎陶醉拍案惊绝,若是真若吴桐所言,第一壁材料已经突破,那么这个思路绝对是可行的,他们的可控核聚变有指望了!
“干,吴总,感谢吴总不吝赐教,金乌项目务必算我老贺一个,您只管把我当成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西南研究所上下都将配合您的指挥!”贺院士第一个作为代表拍案响应,老师的指点再次在他心里划过,若是他再不能把握这个先机,那就真得是有负老师的点拨!
褚部在这里坐着呢,而且吴桐还有那样卓绝耀眼惊艳世界的数学成就托底,光明大好前途,肯定不会是虚言骗经费,既然大有可为,可控核聚变有实现实验堆,甚至是商用堆的指望,他们为什么不放下身段去配合?
“还有我老万和华南研究所,吴总只管吩咐,我们若是有半点儿虚言,您只管削我!”万福年瞥了对面老对头一眼,真是够狡猾的!
不就是仗着有个好老师,估计受到了内布指点,看那反应快的,老脸都不红!但是,即使再心酸酸,万福年也不允许他和他所属的华南研究所错失这场机会。慢一步反应,总归也表达了他们的态度,若是没有反应,那不是相当于他们把送上门的功劳往外推,成为聚变领域的笑话!
感谢上面,念在他们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在调遣人手的时候,将他们包含在内,没等吴总把一切都做出来,让他们成为聚变领域被抛弃的存在。
科研有的时候真的很残酷,撞项目了,别人率先突破,那就相当于他们竹篮打水一场空,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基本没有太大价值,除了积攒些许经验,其他都是枉费的!
“还有我们”与会众人一个个积极响应,就是反应慢的,还没思量清楚其中的关键原理,但是看到一个个顶尖大拿争相发表意见,大势所趋,这会儿也都机灵的积极举手表态。
全场百分百支持,褚恒元眉目间笑意浓厚,他就知道,吴总行的,对于如今众望所归的局面,褚恒元并不意外,这是必然的成果,吴总早就用一次次成功的辉煌,奠定了他绝对信心的来源。虽然坐在这个位置,他应该足够的理智,站在中立审判角度,但是无可奈何,吴总给的实在太多。
一般项目,今天的研讨会可能是要确定,往哪些方向研发,做哪些尝试,确定哪个方向更有可能,然后在进一步尝试研发但是,对于吴总来说,似乎一个项目,就是提出想法,然后不是被解决了,就是已经有了一个成分短时间可以突破的预研充分计划,甚至技术难关,都已经突破不少。
看吴总做项目,他真得觉得,那是美的享受,他可以再战百年的兴奋!
‘感谢诸位前辈的鼎力支持,金乌工程今日就此开启,我们进入下一个议题,装置的制备与技术研发分配!“吴桐颔首道谢,感谢诸位业界前辈对她的看好以及积极响应的支持,信服力奠定成功,吴桐紧接着开始下一步会议内容,这也是今天的重点。
聚变项目金乌工程,这样的重大工程,肯定不是她一个人能够玩得转的,感谢业界前辈的肯定与信任,得了他们的支持,吴桐可以大展拳脚!
第418章
自造
“吴总,您只管吩咐,看我们适合做哪些?我们擅长的研发方向,褚部应该给您有介绍吧?”万福年这次终于赶在了对面老对头的前面,积极响应发言,他的性子就是这样,不盲目新从,耿直执拗。但是若是能够说服他,他必定是全力配合,不假半点儿虚伪。
“吴总,我们在聚变领域还算有些微末经验,水冷偏滤器这块有着还算不错的基础”贺院士脾气涵养都很不错,对于万福年的抢先,也只是厚道的笑笑,紧接着表态,就差把他们研究所每个擅长领域,一一报菜名,
国内严格来说,并没有可控核聚变这个专业。国内从事聚变方向研究的学者大拿,大多是核工程或者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方向的教授学者。
“万
院士,贺院士,我得褚部指点,您二老可是咱国内聚变领域的带头人,此次金乌工程,还需要您二位多指点!“吴桐含笑看向会议桌左右手前列的两位业界大拿,十分肯定他们的经验和位置。本次金乌工程的总工位置,吴桐准备托付给这二位。
这两位是放眼世界,都还算有着相对不错研发水平的聚变领域学术带头人。在这个领域,他们已经深耕多年,他们的经验,将会是本次金乌工程,能够良好推行的福利。吴桐主要精力,将会放在后续的难关突破上,所以,对金乌工程的实际督管,吴桐打算拜托给这两位坐镇。
有这两位做镇山太岁,下面再多人,也不必担心闹出什么乱子,没人敢在他们面前摆资历造次。
就算吴桐小人之心夺君子之腹,吴桐宁愿把一切可能想在前面,而不是研发过程中,还要顾虑那些人心复杂上面的小细节,这一点儿,虽然安全部门和褚部也会跟盯着,但终究还是能避免,就提前安置好更为妥当。
这也是,她对两位老前辈的尊重,这两位第一时间积极相应支持她,且放下身段表态的,吴桐都记在心里,这会儿也给予同等的信任托付。
“没问题!吴总,我们绝对服从命令听指挥,指哪打哪!”吴桐尊重且重视的礼遇,自然让万福年和贺院士尽皆开怀在心,他们虽然折腰在吴桐这样的年轻学者面前,是为她的研发天分和突破的希望叹服,但是吴桐这样的礼遇,没有人会不高兴的。
吴桐的尊重,让他们的服从,更加心甘情愿!
“吴总,您的设计理念没得说,但是国内并无仿星器经验,目前世界上,也就数台仿星器装置在运转,海对面的,澳洲的H1-Heliac最出名的,应该就是正在筹备制造中的?螺旋石X--7,走这个路子,我们得现有一台真家伙,供咱们研究!”贺院士很快就进入角色,开始进行参详意见。
这也是,这个议题的重点考虑问题。
“您说的是,咱们要想炒出一盘好菜,得有好家伙辅助才是。国际和国内无法给咱们太多参考意见的话,那咱就自己做,您和万院士都有着打造聚变设备的经验,虽然仿星器装置不同于托卡马克,但是在建造督管上,都是一通百通的。
咱们的设计理念,本就迥异于国际上,我这里的意见时,咱们还是得自己来,自己造一个大家伙。
边研究,边打造制备,最后统一组装!我这里,已经画出了初步的设计图,这是是个简略版本,有待于我们技术难关攻坚,继续填充!“吴桐抽出四张提前准备好的设计手稿递给两位总工以及褚恒元和陆骁。
“在做诸位,您们比我更了解大家更擅长那些,我已经将所有技术都拆分成具体对应部件分解图,还请您们安排,大家负责更擅长的部件打造,仿星器装置的等离子体的运动约束,物理学上的复杂体系难题,这个难题,我拜托了陆总,陆骁陆总在物理上的能力,您们是有目共睹的!”
吴桐将分工的任务,交给了两位有经验的大前辈,她只管坐镇,每一个技术难关有什么不可解决的难题,她都可以随时腾开手,进行有效支援。
虽然没有时间直接交流的,但是,方才短暂的视线对碰,陆哥已经给了她明确的示意,他在这方面,也有了不错的突破,稍后有时间探讨对碰,他们将会再次有了个技术难关突破积累。
仿星器装置,这东西虽然自己造,花费的代价不小,但是相对的,这其中完整的技术所有权,以及装置的得心应手,都肯定是更优越。吴桐已经仔细推衍出,具体的详细设计图,且他们还有更优越的材料底蕴,吴桐有信心,打造出来一个超越世界其他仿星器装置的真家伙。
这个大家伙打造出来,日后也不会浪费,可以直接用以保密研究的小型独立发电装备嘛,肯定不会让它造出来睡大觉占用国家资源的。
“好的,吴总您只管掌握大局,专心重难关技术突破,其他交给我们,只管放心!”万福年和贺院士异口同声,齐齐应下,对于吴桐想要自己造一个,在看到吴桐这堪称详细,还被她称之为初步设计图纸的设备制造图纸,两人心中就更有底气。
是的,吴桐这个年轻人都有这样的信心,他们这两把老骨头又有什么可迟疑地!自己造一个,就自己造一个。他们也让世界看看,不是他们之前不造仿星器装置,而是他们不想造,现在他们想要建造了,那都不是问题,他们也能打造出来!
找国际上,弄一个现成的回来,虽然制造上是轻松些,但是后面的改造并不比自己造简单到那里去,还要交不少的学费。对于老一辈人来说,拿来主义绝对不可取,他们宁愿吃苦自己撸起袖子干,也不想白白把钱送给国际那些没良心的赚取。
“那咱们就自己造一个!”让那些狗眼看他们的国际客也瞧瞧,他们中华的能耐!
吴桐的蓬勃志气,爱国情怀,自信自强,越发的让选择支持她的与会众人心中更加相信且坚定!
第419章
自强
工程思路定下,自己从头搞一个的决策,通过了所有与会人员的肯定。虽然这是吴桐的倡议,但是吴桐的倡议切实,点到了要害之处,他们自然是支持的。
虽然大家都是搞科研的,政事敏感度不算高,但是所处环境,还是让他们对时政还算敏锐,别说他们想买一个现成的回来作参考的想法,是否定的提议,就是他们想,也不一定有卖方愿意卖给他们。这不是他们唱衰,而是大环境本就如此。
作为目前超大经济体,已经走在前面的那些个,可并不希望,目前正在崛起的中华,拥有超越他们的可能。他们必须自立自强,自主研发,才是他们真正的底气。靠天靠地,靠山靠水,都有靠不住的时候,他们最可靠的,只有自己掌握的,才是他们自己的,才能不被卡脖子!
吴桐这样的年轻学者,都有这样的勇气,他们作为吴桐这代孩子的前行者,又如何能够退缩?
“搞仿星器装置,这是在托卡马克迟迟没有更高进展,或者想要进聚变领域大展拳脚,又不想拾人牙慧,再重复搞托卡马克,咱们国内高校或者独立研究所,也不乏有人想要另辟新径,想要搞仿星器装置,企图双面开花。”话题谈开了,与会人员也不介意自爆,说起了国内之前的境遇。
仿星器装置,国内并不是完全不知道,在托卡马克装置这么些年一直没有成功进展,已经有人在思
考这个倾向,不管是取巧也好,还是真得纯粹努力也好,总之是在思量变化。
就是一时半会儿没做出来成果,但是这个新的尝试,比重新搭建托卡马克装置,更容易被上面通过,好讨科研要经费一些。
“南华那边有想法,想要引进一台仿星器装置,海对面和欧盟法、德那边基本没什么指望,他们打的主意,是想要从澳洲那边着手,对碰的正是那部H-1。只是,这个目前还只是存在于有所提议的想法,澳洲那边到时候,肯定是狮子大开口。”
有人笑着,点了点南华团队,这也是国内可控核聚币领域的一支强劲研发力量,。
想用退役的技术换个好价钱,若是他们真得是无可选择,必须要一台仿星器装置做参考,指不定,上面捏着鼻子也得忍下,为了国内技术崛起,交这笔学费。
但是,如今,可是不一样了,他们有新的选择。吴桐有了堪称详细的仿星器装置研发设计,且还有了新材料,新设计思路的突破,他们就没了必须引进这个需求前提!
“与其把学费便宜给海外,国内从上到下,都更愿意,自己撸起袖子加油干,把那笔学费,用于给吴桐试错尝试,自己打造。”南华团队代表直接发言,他们之前是在寻求变革,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这个需要。
就设计图纸和设计思路而言,不仅作为在这一领域极有经验的贺院士和万福年两位总工有判断,他们对仿星器装置有这个研发决心,对于仿星器装置的研究了解,可以算是与坐众人经验最丰富的。这份设计理念,让他们来说。他们制备成功地可能性,很可能不小!
就是不能达成长时间运转的决定性突破,但是让它能够打造出来,且能服役运转,应该还是没太大问题。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是傻了才会坚持继续走引进路子,不去支持国内自主研发
打造成功,能够点火运转,哪怕坚持还是以秒做单位,但是,这对于国内,就一样是打破零的突破,让国内,也拥有仿星器装置的研发经验积累,以及成功点火的经验积累。只这一项突破,金乌工程这笔巨额经费,那就花费的很有价值!
至于成功达成长时间运转,技术成熟,可用于实验堆和商用堆相继建立,这个梦太美好,他们还不敢那么大胆去想。只上面的成果达成,那都是能让人乐开花的,也能让吴桐,立马能够跻身与他们齐平,国内屈指可数的聚变学术带头人。
年轻人的潜力,还真是超乎寻常的让人震惊,若是说吴桐在数学界的一次次震撼世人的突破,让他们是隔岸观火的与有荣焉,觉得国人的姓名能够在世界数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骄傲。那么吴桐若是能够在可控核聚变这样的优异表现,可就是让他们实打实,身临其境的震撼和感叹了。
与会人员的心,从最开始的飘忽猜疑不定,到如今心悦诚服的配合,这其中的历程,都是在与,吴桐实打实的拿出了成果,且拿出了完善的研发方案,是让他们能够感觉的出,判断得出,切实可行的有希望方向。
能够看到希望的研发方向,对于与这些搞科研的大拿们来说,这才是真真正正让他们追随的,向心力,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凝聚越发浓厚,再加上,吴桐很有智慧的一笔,将万院士、贺院士两位镇山太岁拉出来镇场子,那就更加井然有序了。
两位“老对头”对视一眼,默契的明白对方想要表达的,达成共识,握手言和,万福年心甘情愿的后退一步,将主导发言权先交给贺院士,不管他再怎么心酸,贺老头有那位好老师,在整个聚变领域的人脉圈子,却是要胜过他的。
贺院士也没在这个时候,过多推辞,当即简明扼要的把任务细化分派下去,甚至具体到每个版块,每个部件的打造。
仿星器大体的打造,其实大同小异,都是来源于当年那位超前先辈的初步设计。但是怎么能够更好仿照太阳,成功打造人类能够驾驭掌控的人工太阳,这部分的重点,才是仿星器成败的关键。
吴桐的初期设计图纸,已经有了细节尺寸的规划,所有参与人员,从小到每一个螺丝钉,大到整个仿星器装置的大部件,都严格按着尺寸打造,最后,精益求精之下,组装就不会存在不匹配的问题。仿星器那样的大家伙,肯定无法一气呵成,分部打造逐渐,这本就是应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