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132章

作者:闲听落花 标签: 穿越重生

  “我根本没看上!也是,我也没看上。”晚晴拧起了眉,再次纳闷起来,“奇怪了,为什么咱俩都没看上世子爷呢?我们世子爷可是出了名的哪儿都好,多好看呢!”

  “我也觉得奇怪,不过看不上最好,看上了就太苦了。”李小囡看着空了的麻糬碟子。

  唉,吃过这么好吃的麻糬,再吃其它的麻糬就味同嚼蜡,人也是同理啊。

  ………………………………

  挑了个苗媒婆要去曹举人家说媒的机会,吴家二闺女和三闺女请阿娘出来赏秋景吃茶点。

  吴婶子照例带着眼下的当家闺女吴家四姐儿。

  这是吴家两个姐儿早就料到的,她们都是当过当家闺女的人。

  吴三姐儿挑的湖边茶坊一半儿是书场,吴四姐儿极爱听评书,吴三姐儿给妹妹要了一壶茶一碟点心,安排妹妹听书。

  吴二姐儿和吴三姐儿陪着阿娘坐在临湖的茶座上,赏着秋天的湖景,喝茶说话。

  “四妹妹越来越好看了,我瞧着比我和二姐姐好看多了,快能赶上大姐姐了。”吴三姐儿挑起了话头。

  “可不是,四妹妹看好了人家没有?”吴二姐儿嗑着瓜子儿,笑问道。

  “你苗阿妈看好了两家,正好跟你们商量商量。”吴婶子一脸幸福的笑,“一家是府学边上的赵家,赵家老爷是府学的管事儿,府学采买上的事儿,都在他手里呢。”

  吴婶子压低声音说了句。

  “你们苗阿妈说,别看赵家不显山不露水,家底儿厚着呢。赵家哥儿一直在府学附学,聪明是聪明,可离考秀才还差点儿,说这是府学董山长的话。

  “赵家老爷是个明白人儿,就让哥儿拜在齐大夫门下,前年就拜过去了,说现在已经能开小方子了,赵家哥儿眉清目秀,标致得很,我最中意这家!”

  吴婶子说得笑起来。

  吴家二姐儿和三姐儿对视了一眼。

  “那第二家呢?阿娘还是讲讲第二家吧。”吴三姐儿话里有话的笑道。

  “第二家是灯笼铺伍家老大,他家老大上过几年学,一手做灯笼的本事已经强过他爹了。

  “你们苗阿妈说,伍大郎不光手艺好,论做生意,恐怕比余大郎还强不少呢。

  “伍家在临海镇有一家灯笼铺,在杭城也有一家呢,你们苗阿妈说,论家底,伍家比赵家强多了,可伍家没有书香气,这一条不如赵家。你们苗阿妈说,赵家再有一代人,肯定就能考出个秀才。

  “我觉得赵家好,你们看呢?”吴婶子看着两个闺女。

第203章 助力和拖累

  “阿娘别怪我泼冷水,人家赵家眼看就是书香门第了,阿娘就别想着赵家了。

  “还是伍家吧,做灯笼的才跟咱们家门当户对呢。

  “要不然,就算亲事能说成,四妹妹嫁进了赵家,还不知道怎么艰难,怎么被人家瞧不起呢。”吴二姐儿凉凉道。

  吴婶子一个怔神。

  “唉,有件事儿,本来不想跟阿娘讲。”吴三姐儿叹了口气,“前天大郎跟我大发脾气,差点儿动手,阿娘也知道,大郎是个好脾气,对我又极好。”

  “那动手没有?打着你没有?”吴婶子急忙拽过三闺女的手,看向手腕。

  “是差点儿动手,不是动了手。”吴三姐儿拽回手,“阿娘不问问大郎为什么发脾气?”

  “为什么?”吴婶子心疼的问道。

  “是前天的事儿,阿娘还要问?前天苗阿妈不是去我们家里找我了么。”吴三姐儿慢吞吞道。

  吴婶子没反应过来,“你苗阿妈怕你忧心,说去交待你一声,出什么事儿了?”

  “大郎就是听说苗阿妈找我,才气坏了。唉,这话我不好讲,唉。”吴三姐儿甩着帕子,一声接一声叹气。

  “你就实话实说吧,阿娘是个实心眼儿,你不讲,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吴二姐儿呸出瓜子皮儿。

  “我刚嫁过去,大郎就说过,他跟我这门亲事,先头他一直不肯吐口,就一条他不满意,就是因为苗阿妈,大郎说咱们家是牙媒之家,是下九流里的下九流。”吴三姐儿一边说一边盯着她阿娘看脸色。

  “大阿姐多少年都不回娘家,阿娘没想过为什么么?外头都讲咱们家是牙媒之家,阿娘从来没听说过吗?因为这个,大阿姐,我,现在还有三妹妹,不知道受了多少气。”吴二姐儿立刻接话道。

  “越阳布庄的尹婶子只要见了我,必定要可惜一句,说我们姐妹这样的人品,偏偏沾了牙媒两个字。”吴三姐儿接着道。

  “唉,这不是不得已么。”吴婶子落低声音,“咱们孤儿寡妇的,要不是你们苗阿妈,你大姐姐哪能嫁进举人家,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你们俩的亲事也是多亏了你们苗阿妈,你们也知道,为了你们,你们苗阿妈费尽了心思。

  “我也知道牙媒这名声不好,可现在,还有你们四妹妹五妹妹呢,你们先忍忍,等你们四妹妹五妹妹嫁出去,我一个人怎么着都行,到那时候……”

  “阿娘真觉得大姐姐、我,还有三妹妹嫁了这样的人家,是苗阿妈的本事?”

  吴二姐儿斜着她阿娘。

  “阿娘真是实心眼儿,大姐姐要长相有长相,要学问有学问,针线厨艺,管家待客,样样都是尖儿,人家举人家多明白的人,要不是相中了大姐姐,能听苗阿妈一个下九流的媒婆摆布?”

  “二姐姐这话极是。远了不说,就说采莲巷李家,从昆山乡下过来的,咱们孤儿寡妇,好歹还有阿娘呢,她们李家没爹没娘,你看她们家老三嫁的人家!

  “那洪家多好!从大姐姐起,我们姐妹三个的婆家,哪一家能比得上?”吴三姐儿没好气儿的斜着她阿娘。

  “要说李家比咱们家强的,就是她们家有个秀才,可她家大姐自梳,多丢人呢!

  “她们又是从昆山乡下过来的,连房子都是赁的,真论起来,哪里能比得上咱们家?跟她们家三姐儿比,阿娘觉得我们姐妹嫁得好?”吴二姐儿将一个瓜子壳儿呸得远远的。

  “你们苗阿妈说,那是因为她们家那个四姐儿搭上了世子爷。”吴婶子心虚气短起来。

  “她们家要是也有个媒婆阿妈,也被人家说是牙媒之家,她家四姐儿还能搭得上世子爷?”吴二姐儿质问道。

  “就算是……”吴婶子叹了口气,“咱们现在也不敢得罪她,她的手段,你们又不是不知道,真把她惹恼了,就盯着四姐儿五姐儿的亲事闹腾,再好的亲事,也得被她闹散了。”

  “那就看阿娘了,只要阿娘有决断,少不得我们姐妹拼一拼,我跟大姐姐二姐姐这亲事已经被这牙媒之家的名声儿祸害了,已经这样了,没法再提了。

  “四妹妹五妹妹那么好,可不能再让四妹妹五妹妹受她祸害了。”吴三姐儿紧盯着她阿娘道。

  “阿娘,苗阿妈的打算,你最知道,她年纪可不小了,这媒婆她还能做几年哪?真到做不动那天,唉!”

  吴二姐儿一声长叹。

  “我们姐妹给你养老,我家三郎也罢,她家大郎也好,再怎么不情愿,他也说不出什么来,可要是再跟一个苗阿妈,这话可就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到那时候,只怕要连累得连给阿娘养老都不行呢!”

  吴婶子脸色难堪起来。

  这是她最忧心的事,靠着闺女养老本来就不容易,再拖上苗姐姐,她真不敢想。

  “我先把话撂在前头,”吴三姐儿斜着她阿娘,“我家大郎最恨的就是牙媒这两个字,要想让他给苗阿妈养老,我就算吊死在他面前也是不成的,真到那时候,阿娘可别怪我连你也不管了。”

  吴婶子看着胳膊抱在胸前的三闺女,脸都有点儿青了。

  她早就盘算过,五个闺女里,就数三闺女家人口最简单,只有一个婆婆,到时候只要跟她婆婆陪点儿小意,就能跟着三闺女养老,帮着带带孩子什么的。

  其它几个闺女都是一大家子,必定容不下她。

  “你们四妹妹五妹妹的亲事……”

  “阿娘放心,有我们姐妹三个,还怕四妹妹五妹妹找不到好婆家?放心吧,只要没有了牙媒这两个字,四妹妹五妹妹肯定比我们嫁得好的多得多!”吴二姐儿笑道。

  “去了牙媒两个字,又不得罪苗媒婆,你们有主意?”吴婶子犹豫片刻,咬牙道。

  “只要阿娘有决断。”吴二姐儿笑道。

  “阿娘放心,有我们姐妹呢。”吴三姐儿和吴二姐儿对视了一眼,两人一起笑起来。

第204章 看帐本吧

  平江府长洲县。

  洪振业跟在阿爹洪世安身后,进了木器行。

  “您找谁?”

  正在院子里学做鲁班锁的学徒忙站起来,笑问道。

  “你们行首在不在?想找他做笔生意。”洪世安洪老爷笑道。

  “在!您稍候。”小徒弟笑应了句,扬声道:“师父,有位爷找您谈生意。”

  “你看你这孩子,就不能问一声人家姓什么!”

  随着一声责备,一个微微驼着背的老者从屋里出来。

  “在下姓洪。”洪老爷拱起手,笑道。

  “小孩子不懂事,还请洪老爷见谅。”老者忙拱手还礼,欠身往屋里让洪老爷一行人,“还请进屋说话。小老儿姓张。”

  洪老爷进了屋,两人再次见了礼,来回让了两趟,各自坐下,小徒弟沏了茶送上来。

  “我们是从平江城过来的,过来见张行首,是想跟张行首说说提综织机的生意。”洪老爷微微欠身,开门见山道。

  “洪老爷有提综织机要出手?”张行首问道。

  “不是要出手,是要买进。”洪老爷笑起来。

  张行首有些惊讶。

  临海镇上,江南丝绸行的人几乎都被捉拿进去了,朱会长已经被抄了家,他们长洲县的丝绸行也被锁拿走了两个人,到今天还关押在临海镇上呢。

  这是最近他们长洲县里最让人烦心的事儿,人人都说,这一场事儿,只怕又跟四五十年前那场税率统总成五成一样,一多半的织坊只怕是开不下去了,不少织坊已经抢先手往外转手织机,织工,以及来年的茧子和从扬州定下的丝线了。

  “新旧皆可,三综四综最好,最多不超过六综,只要价钱合适,有多少我就要多少。”洪老爷笑道。

  “洪老爷是开织坊的?”张行首忍不住问了句。

  “小号主业是茶叶,也做些木材生意。”洪老爷笑道。

  “那洪老爷打算开织坊?”张行首再问了句。

  “算是吧。”洪老爷笑起来。

  “临海镇的事儿,洪老爷听说了没有?”张行首打量着洪老爷,十分纳闷。

  “听说了,咱们长洲县的织坊可不少,都还好吧?”洪老爷反问了句。

  “怎么能好!都不好。洪老爷真打算收提综织机?”张行首更加纳闷了。

  “是。我带了契书,只要价钱合适,织机越多越好。”洪老爷指了指侍立在旁边的管事。

  “有几家织坊打算出让织机,托我留心,我想着难出手,就没问价儿,要不,我这就让人请他们过来,大家当面谈一谈?”张行首虽然纳闷,但这样的机会得赶紧抓住。

  “好!”洪老爷爽快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