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闲听落花
她应该先创造需求,再推出她的织机租赁生意。
她得先去收细布,挂上牌子长年收细布,收到让大家动起织细布的心思,然后就可以推出她的织机租赁业务了。
收细布得上门收,就得走街串巷,她一个小妮子不行,不光没人信,说不定又要报官叫里正。
她得有个撑门面的掌柜,必须是个男的,最好年纪大点儿,到哪儿找这么个人呢?
李小囡愁住了。
偷偷赁人吧,她一个小妮子,肯定压不住对方,肯定会失控。
这事不能跟大阿姐商量,她试探过好几回了,大阿姐不同意她做这门异想天开的生意,再说,一跟大阿姐商量,她的私房钱就保不住了。
大堂叔?也不行,大堂叔知道了,大阿姐也就知道了。
三阿姐?三阿姐刚嫁过去,不能给她添乱。
哥哥肯定不行,梅姐更不行,还有谁呢?
李小囡背着手在院子里来回转圈。
只有一个人了。
李小囡站住,叹了口气。
………………………………
顾砚一件月白细布长衫,束着根丝绦,脚上一双半旧起筋布鞋,戴着江南最常见的宽檐遮阳草帽,坐在几棵巨大樟树下面的茶棚里,喝着茶,看着不远处的热闹。
几丈之外,昆山县黄县令和邻居吴江县陈县令又吵起来了。
顾砚抿着茶,看着斗鸡一般互不相让的两人。
片刻之后,黄县令一幅痛心疾首的模样,两只手拍的啪啪响,对面的陈县令上身微微后仰,一脸狐疑看着黄县令。
黄县令伸手拍着陈县令的肩膀,继续痛心疾首。
片刻之后,两个人你拍我一下,我拍你一下,时不时一起点头一起叹气。
顾砚颇为赞叹的看着黄县令。
这一场两县会谈,这样的吵完再和,和了再吵,已经反复三回了,是吵是和,几乎全由黄显周主导。
陈广河被黄显周揉过来搓过去。
这一回同仇敌忾之后,两个人没再吵起来,头抵头说了一会儿话之后,两人挥手作别。
顾砚远远缀在黄显周后面,等到吴江县令陈广河走的看不见了,加快脚步,追上黄显周。
黄显周看着顾砚,眉毛抬起。
又是他。
“咱们见过。”顾砚笑道。
“世子爷。”黄显周面对顾砚,恭敬拱手。
“上次就认出来了?”顾砚示意黄显周往前走。
“上次,世子爷走后,下官想了几天,有所悟。”黄显周恭敬中透着隐隐约约的疏离。
“怎么悟的?”顾砚感觉到黄显周身上那丝疏离,看向黄显周。
“世子爷这样的人品相貌,凡夫俗子中间哪有几个。整个平江府只怕都找不出一个,后来,听说世子爷到了平江府,下官就悟了。”
顾砚听的眼睛微眯。
从黄显周这话里,他听出了丝丝隐隐的讥讽。
黄显周这份疏离和讥讽,从何而来?
“怎么疏浚那条河道,和吴江县商量好了?”顾砚心里掂量着黄显周这份疏离和讥讽,面上丝毫不显。
“是。那条河道的疏浚原本没什么事。
“前年秋天,河这边的王家和河那边的张家结了亲,张家闺女嫁进王家,被婆婆苛待,大年三十那天,张家闺女一根绳子吊死了。
“王家自知理亏,托了中人登门赔礼,又风光大办了张家闺女的丧事儿。张家族长和族老已经抬手掀过,可张家闺女几个兄弟气不过,在丧事上连砸了七天。”
黄显周看向顾砚,解释道:
“这是这一带的风俗,像这种年纪轻轻死在婆家的的媳妇,丧礼上,娘家人吃过了席,要是摔碗砸盘子,算是人之常情,一般也就是砸一回,砸一桌子碗碟。
“可张家兄弟不光砸了所有桌子上的碗碟,说是还冲到张家闺女婆家,砸了所有的碗碟,砸到第六天,就把张家闺女婆家砸的卖田卖牛,到第七天,张家兄弟又开始摔碗砸碟子时,王家后生就上前阻拦了,两家后生打了起来,打得挺厉害,种了仇。”
黄显周叹了口气。
“陈县令去年秋天刚刚到任,民风民情还不大清楚,这河道疏浚的事,其实是张王两家不和,互相使绊子,甚至要置对方于死地才导致,不是疏浚的事,是怎么解开张王两家这个过节。这是大事。”
“械斗过吗?”顾砚微微蹙眉,问了句。
黄显周有几分意外的看了眼顾砚,“还没有,这是不幸之中的大幸。”
外地人,甚至是他自己,在到任昆山县之前,都以为江南民风平和柔婉,不会有械斗这样的凶残之事,到任之后才知道,江南民风之彪悍,不亚于北方。
这位世子爷看起来对江南民情颇为了解,倒是难得。
“怎么解开张王两家的过节,你和陈广河商量好了?”顾砚接着问道。
“还没有,这一趟只是和陈县令解说了河道疏浚这事儿的由来。”
“这事儿不能耽误,一来汛期要到了,二来,两家这过节,万一拖延出人命,就成了死结了。”顾砚顿了顿,看向黄显周,“这事儿就辛苦到你头上,如何?”
“求之不得。”黄显周忙拱手道。
“嗯,我想想办法,把这一段河道疏浚的事,归到昆山县处置。”顾砚笑道。
“世子爷英明,这是积福积德之举。”黄显周拱了拱手。
顾砚被他一句积福积德,说的眉梢微动,斜瞥着他,突然问道:“我在这平江府小住,对你们的政务公务,可有妨碍?”
“世子爷在平江府,和在京城,和下官都是一样相距遥远,下官这里感受不到。”
顾砚斜着黄显周,黄显周迎着顾砚的斜瞥,立刻垂眼低头。
顾砚失笑摇头。
这个黄显周,可真是讨人嫌!
第103章 俊杰
顾砚回到别业,沐浴洗漱,换好衣服出来,石滚忙上前禀报:书院街茶坊递话过来,李姑娘问茶坊知不知道世子爷什么时候过去。
“她回平江城了?”顾砚扬眉问了句。
“看样子是。”石滚陪笑答了句。
都从书院街茶坊递话过来了,那肯定已经在平江城了,这个不用问吧。
“过去看看。”顾砚看了眼窗外。
夕阳已经西下,可离天黑还早呢。
她找他肯定有事儿,万一是急事儿呢。
李小囡被晚晴喊出来,十分意外。
“这么晚了。”李小囡指了指几乎没下地平线的红圆太阳。
“你跟我说这话,好像我能作主一样。”晚晴忍不住白了李小囡一眼。
“也是,你晚饭吃了吗?”李小囡和晚晴并肩往外走。
“要是不出来,现在正在吃。”晚晴拂了下前襟。
她们府上讲究饮食有度,她有点儿饿了。
“不能怪我。”李小囡咧嘴干笑。
“当然不能怪你,这怎么能怪你?”晚晴奇怪的看着李小囡。
“呵呵,是啊是啊,这怎么能怪我。”李小囡赶紧陪着一脸笑点头。
“是你把我们世子爷叫过来的?”晚晴悟了。
“不是!我没叫!我就是问了句。”李小囡果断否认。
“我们世子爷对你是真好啊!那你下次能不能早点儿?你看看,天都黑了。”晚晴一脸的没好气。
“要不咱们回去一趟,梅姐刚蒸好的韭菜包子,我给你拿一个,你吃了咱们再过去。”李小囡转身就要往回走。
“我在当差,不能吃有味儿的,赶紧走吧。”晚晴一把拉住李小囡,推着她往前走。
顾砚穿着件银白长衫,束着玉带,背着手站在窗户前,听到动静,转身看向李小囡,招手示意她,“过来看看,这一处景致养出来了。”
他买下这座茶坊之后,让人重新布置栽种了院子里的花草假山,经过一个冬春,院子里花草繁盛。
李小囡看到窗前。
院子修竹挺拔,牡丹艳丽,确实漂亮极了。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没什么事儿吧?”顾砚低头看着李小囡。
“三朝回门之后,婚礼就结束了。好好儿的。谢谢你。”李小囡郑重谢了句。
“谢什么?添妆?还是我过来了?”顾砚看着李小囡笑道。
“都有,你添了妆之后,可热闹了。”李小囡叹了口气。
顾砚笑看着她,片刻,眉梢微挑,笑问道:“热闹了不好吗?”
“有件事,不知道你能不能帮上忙。”李小囡岔开了话。
“说。”
“我的生意,我想出办法了。”
“还是细布生意?”顾砚屏着笑意,示意李小囡,“你接着说。”
“我想先上门收细布,比如还是郭巷,我隔天去一趟,或者隔三天五天去一趟,不管能不能收到细布,都去,准准的去。
“先让大家知道有人常年累月的收细布,要是提花细布更好,让大家知道织细布比织粗布多赚很多钱,这样,她们就会想织细布,想换织机,我就可以把织机赊给她们,或是赁给她们了。”
李小囡一脸严肃。
上一篇:在乙游靠破案系统攻略NPC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