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95章

作者:闲听落花 标签: 穿越重生

  这小丫头不管吃什么都这么全神贯注。

  安静无声的吃了饭,石滚沏了茶送上来。

  “十月底的秋闱,你哥哥准备得怎么样了?”顾砚问了句。

  李小囡一个怔神,随即噢了一声,没答顾砚的话,反问道:“为什么问这个?”

  “你哥哥上半年又是卓异,连着两个卓异,要是今年秋天有所斩获,也算情理之中。”顾砚话里有话道。

  “你想做什么?”李小囡双手按在桌子上,上身往前,压低声音问道。

  “照应照应,让你哥哥考个举人出来。”顾砚干脆直接的答道。

  李小囡慢慢长长的噢了一声,往后靠回椅背,看着顾砚,沉默片刻,拖着椅子往前挪了挪,胳膊趴在桌子上,看着顾砚道:“谢谢你,不过。”

  李小囡的话顿住,垂下眼帘,片刻,抬头看着顾砚问道:“你看过我哥哥的文章吧?你觉得怎么样?够考过秋闱的水准吗?”

  顾砚看着李小囡,没答话。

  “那些文章还是花上三五天七八天,写了改改了写,我还要帮他看上两三遍,改上两三遍。”

  李小囡垂眼看着自己的手指。

  “我哥哥的学问文章,就是现在,要考上秀才都很不容易。”

  顾砚看着李小囡,眉梢微扬。

  “当初,三堂伯怎么欺负我们,黄县尊审案那天,你听到过。”李小囡看了眼顾砚。

  顾砚点头。

  “那是大事,平时的小事更多,三堂伯一家,还有村里的人,好像没有别的事了,每天都在想着怎么样欺负我们。

  “把我们田里的水放空,不走田梗,非要从我们家田里趟过去,往我们田里扔水蛇,扔蚂蝗,大阿姐和二阿姐几乎天天都要到田里看着。

  “三伯娘只要不高兴,就跑到我们家,堵着院门骂我们,半年功夫,我们家的缸就被三伯娘砸了三回,三堂伯家几个孙子往我们院子里扔石头,撒尿。”

  李小囡的喉咙哽住,低下头,好一会儿才接着道:“大阿姐担心哥哥,我一直担心大阿姐和二阿姐,怕她俩累极了,倒下就起不来了。

  “实在没办法,我才顶哥哥的名下场考试。原本没敢想过能考中秀才,就想着,能考出一场两场,去求高先生帮忙说项,让哥哥到县学附学,我们一家卖了田,搬到县里去住。

  “大阿姐讲,只要能让我们活着,我们就能活下去。

  “当初顶替,是为了我们姐弟五个五条人命,现在,不该再做这样的事。”

  “一个秀才,实在太低了。再说,学问文章不到,侥幸得中的,每年都有。”顾砚想了想,劝道。

  “对我们家来说,秀才足够了。真要是天地照应,侥幸得中,那是时运福份,可现在不是这样的侥幸,是不是?”李小囡看着顾砚。

  “不必过于拘泥于此。”顾砚再劝道,“你哥哥不算太差,世情人情,在所难免。”

  李小囡摇头,“大阿姐早就讲过,考秀才是不得已,为了活命,现在已经活出命了,还活得这样好,就不该再多贪图。

  “世情怎么样,别人怎么样,我们就要怎么样吗?

  “从前在小李村的时候,大阿姐就经常讲:我们不能像他们那样。

  “三堂伯被族里逼的家破人亡,大阿姐就很生气,说这样欺负三堂伯,和当初三堂伯欺负我们,不是一样的吗?大阿姐要站进祠堂讲话,起因就是这事儿。

  “大阿姐讲,我们要扪着心做事做人,我觉得大阿姐讲得很对。”

  “你大阿姐令人敬佩。”顾砚提起壶,给李小囡添茶。

  “不过,现在整个两浙路,甚至整个江南,大约都知道我跟你朋友相交,或者还有别的说法以为,你哥哥进场考试,不用我说什么做什么。”

  “我回去跟大阿姐和哥哥商量,我们不考了。”李小囡沉默片刻,看着顾砚道。

  “何必因噎废食。”顾砚有些哭笑不得。

  “等哥哥的学问文章足够一个举人的时候,再去考就是了。做人,先要心能安,否则,美食食不知味,美景视而不见,没有心情啊对吧。”李小囡笑道。

  “怪不得你吃什么都那么香甜,受教了。”顾砚拱了下手,笑道。

第146章 认知统一

  李小囡回到家,堂屋里,李玉珠和梅姐对着半匹细布来来回回的比划,商量着怎么裁最划算,李金珠纳着鞋底,时不时建议一句两句。

  “哥哥回来了?”李小囡看向东屋。

  “回来了。”李学栋答了句,探身出来。

  “没什么事儿吧?”李金珠仔细看着李小囡。

  “哥哥要去考秋闱了?”李小囡没答李金珠的问话。

  “刚刚还跟大阿姐讲这件事。”李学栋从屋里出来,“原本是想去考考,我肯定考不上,就是想看看秋闱怎么考,经经场。

  “可今天董山长找我,问我今年考不考秋闱,让我赶紧去考,说是趁着世子爷这会儿在江南,两浙路学政又是尉学政。”李学栋看向李金珠。

  “我让你哥哥别去考了。”李金珠干脆直接的接话道。

  “哥哥想考个举人出来吗?”李小囡看向李学栋,笑问道。

  李学栋犹豫了下,“想是想的,可我学问文章都不行,至少现在不行,虽然教授们都夸我,董山长也夸我,可我自己知道,同窗们,”

  李学栋的话顿住,“洪二哥讲,不要理会同窗那些闲话,说他们是吃不着葡萄就说酸,可确实是酸的。

  “我想凭自己的本事考上。”

  “要是你的文章一直写不到那么好,一直考不上呢?”李小囡追问了句。

  “那就一直想着,我还想着自己要是个大才子,那该多好,就像府学里的陆学长那样,可我这辈子都当不了大才子。”李学栋笑道。

  “世子讲要帮哥哥考个举人出来,我回绝了。”李小囡看向李金珠。

  “这死妮子这小心眼!”李玉珠抬手在李小囡头上拍了下。

  “世子讲,不用他做什么,只要哥哥下场考试,就会有人主动照应,像哥哥现在在府学这样。”李小囡挨到李金珠身边。

  “那就等你自己觉得学问文章够到举人的地步了,再下场去考。”李金珠看着李学栋道。

  李学栋连连点头。

  隔天傍晚,李金珠几个刚刚到家,李银珠就急匆匆到了。

  李银珠先到厨房,把一包白切羊肉递给梅姐,进到堂屋,把一包梅花糕放到桌子上,再把一包蜜渍山楂塞给李小囡。

  “怎么这时候过来了?”李金珠拿了块梅花糕。

  “二郎让我回来的,我说吃了晚饭再来,二郎都等不及,一个劲儿的催,他可烦人了。”李银珠倒了杯茶喝了。

  “哥哥考试的事吗?”李小囡咬着蜜山楂,含糊问道。

  “对!我就知道你们肯定知道,二郎非说你们肯定不知道,说机会难得,说学栋竟然说不考,你们没看到他那个样子,急得转着圈乱跳,说什么。”

  李银珠把头伸到李小囡和李金珠中间,压着声音。

  “世子爷哪能哪能,要借世子爷的光哪能哪能,我当时就讲了,这个光不能借,二郎说我不懂,让我回来跟大阿姐讲。世子爷这光真能借?你们怎么商量的?我觉得就是能借,这个光也不该借。”

  “大阿姐也觉得不该借,我也这么觉得。”李小囡赶紧点头。

  “我就讲嘛!”李银珠松了口气。

  “你回去说说二郎,别总想着借别人的光,凡事还是靠自己最踏实。”李金珠道。

  “嗯!我回去教训他!”李银珠拉了拉袖子,哼了一声。

  李小囡扬眉看着她三阿姐,李玉珠从后面拍了下李银珠的肩膀,“你看你虎的,有洪家老太爷呢,别张嘴闭嘴教训人。你婆婆走了没有?”

  “大前天一早走的,送走她那天,我一口气睡到太阳偏西,中午饭都没吃。

  “我可一句都没顶过她,她说什么就是什么。”李银珠对着大阿姐表白了句。

  大阿姐不许她当面顶回她婆婆的话,这一回,她是真的一句话没顶过她。

  “你婆婆走的时候高兴吗?”李小囡笑眯眯问了句。

  “我觉得还好。”李银珠瞥了眼李小囡。

  “你婆婆是有事过来,还是就是过来看看你们?”李金珠问道。

  “她讲她就是过来看看,可周嬷嬷说,她跟老太爷讲她夜里睡不沉,要来平江城找唐大夫号号脉,开个方子调养调养。”李银珠嘿嘿笑了几声。

  周嬷嬷是已经故去的老太太陪嫁的八个丫头里最小的一个,陪嫁到洪家时,只有八九岁,跟在老太太身边,由跑腿传话的小丫头,做到老太太身边的总管事娘子。李银珠嫁进洪家后,洪老太爷就让周嬷嬷到李银珠身边做了管事娘子。

  “你们家里,有周嬷嬷不知道的事儿吗?”李小囡语调惊叹。

  “我觉得好像没有,周嬷嬷太厉害了。”李银珠一脸赞叹,“对了,这蜜山楂是周嬷嬷让我带给你的,她自己做的。”

  “我吃出来了。”李小囡又递了一只山楂给李玉珠。

  二阿姐最喜欢吃蜜山楂,大阿姐嫌酸。

  “没什么事儿吧?”李金珠关切道。

  “她能有什么事儿?给了我一堆催生的方子,我都接下了,她给我就接着呗。”李银珠嘿笑一声,“还给我拿了一堆书,一大堆,我全都接下了,全都堆到二郎书房里去了。

  “我说我肯定好好看,要是有不懂的,就让二郎讲给我听。她讲不行,说不能打扰二郎念书,又开始跟我念叨,让我回昆山县,她教我,我说行啊,挺好的。可我过来照顾二郎,是老太爷让我过来的,我要回去,也得老太爷发句话,我可不敢擅自作主。

  ”她就让我去找老太爷,还教我怎么说,这样那样,我说我不去,我怕老太爷,要去她去,她就开始说她胸口痛。

  “后来她再问我看不懂怎么办,我就讲我问阿囡,她说阿囡一个小妮子懂什么,我说阿囡学问比二郎好,这话是老太爷说的,老太爷还说,黄县尊也夸过阿囡学问好。她又开始说她胸口痛。”

  “你婆婆找唐大夫号脉没有?”李玉珠忍着笑,问了句。

  “找了,我陪她去的,她跟唐大夫长篇大论的诉苦,周嬷嬷偷偷跟我讲,说她一个人占了至少三四个人的功夫,让我送她回到家,赶紧再过去一趟,给唐大夫陪个不是,再包份谢仪,那份谢仪足足五两银子!五两!我还左一个福右一个福,搭了四五个福!”

  李银珠一脸忿忿然。

  “你多担待,别生气。”李小囡拍着李银珠。

  “我不生气,我就是心疼银子。”

  “吃饭了!”梅姐喊了一声,端了饭菜上来。

  一家人吃了饭,外头来接李银珠的大车已经等着了,送走李银珠,李金珠和李学栋道:“你明天备几样礼,后天去一趟高村集,跟高先生说说今年不考秋闱的事,就说你自己觉得学问文章都不行,晚几科再考。”

  “好。”李学栋赶紧答应了,露出笑容。

  “你买几斤松子糖拿着。”李小囡跟着交待了句。

  李学栋顿时红了脸,不知道嘟囔了一句什么。

  “艾叶也喜欢吃松子糖,你去问一声,平江城里哪家的松子糖最好吃。”李金珠笑着交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