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异界物资上交了 第63章

作者:鲜奶油面包 标签: 女强 轻松 穿越重生

  其实关于华丽巨鸟载人飞行,孟溪还有一个猜想。这个猜想是从剑圣的超凡力量出发的,孟溪见过剑圣泰国在流沙河里畅游,也见过对方将驮兽牛牛搬到空中。

  如果他能像搬运驮兽牛牛那样搬运自己,把华丽巨鸟搭载他时所受到的额外重力风阻以及重心改变之类的影响全部消除。

  那这场载人飞行也并非不可能。

  可惜要想具体证明这样的猜想,在异世界还做不到,而在蓝星世界,恐怕也要等到培养出第一批能使用超凡力量的志愿者才行。

  想到这些,孟溪想起来好久没关注超凡力量项目的研究进展。不知道白骁他们练得怎么样了,出了什么成果没有。

  与此同时在蓝星世界,一号综合研究中心里,夜幕之下的训练场上,灯光明亮,一队穿着运动服的人,手持长柄木剑,面对悬挂在单杠上的飘带,正在进行挥剑练习。

  这是超凡力量项目组的志愿者们正在进行每天晚饭后的夜间训练。

  白骁身处训练队伍之中,手中拿着长木剑,按照《剑圣训练指导手册(第二版)》的要求,他集中精神挥舞长木剑,尝试用挥舞制造的“剑气”,去推动前方悬挂在单杠上的飘带。

  “剑气”和“战吼”是剑圣超凡力量的第一层表现形式,按照异世界的修行来说,就是作为剑圣最初时期应该训练的超凡技能。

  “剑气”顾名思义,就是用剑引发的像气流一般的力量,可以远距离推动物体。

  在异世界的剑圣训练中,就是用剑远距离推动飘带,第一个级别,是让飘带发生晃动,第二个级别,是让飘带整个扬起,第三个级别,则是将飘带拦腰截断。

  达到第三个级别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位剑圣拥有了斩击的能力。之后他可以开始对“斩击”进行训练。

  不过“斩击”离他们还远,白骁他们还在进行“剑气”第一级别的训练。

  尝试用体内的超凡力量制造“剑气”,并且用“剑气”推动飘带。

  为了精确掌握是否有人掌握了剑气,除了志愿者本身穿戴了许多监测设备,就连训练场地内部也做了许多处理。

  首先是用遮罩设备做了隔离,将场地无风处理,然后志愿者和飘带的距离也做了设计,这使得飘带不会受到其他气流的影响,最后是场周的各种其他设备,用来捕获“万一没有命中飘带”的额外剑气反应。

  总之就是,只要在这个场地内,有人真的触发了“剑气”,那项目组的研究员一定会有所发现。

  然而可惜的是,三天的训练过去,不仅飘带从来没有晃动过,连从飘带周围到场地周边所有的设备,也都没有捕捉到任何疑似“剑气”的反应数据。

  这样很多研究员怀疑,是不是他们对晨间修行的判断有误。

  之前志愿者们通过白骁的“快速投入”技巧,或多或少地都在晨间训练中制造了一些异常的生理数据。

  项目组结合孟溪送回来的《沙罗剑圣修行(节点人情报部版)》讨论后,认定这些异常生理数据,正是志愿者们成功接触超凡力量的表现。

  然后按照《沙罗剑圣修行(节点人情报部版)》的内容,修行者成功接触超凡力量之后,就可以在晨间修行之外,增加额外的技能训练了。

  对超凡者来说,晨间修行是积累体内的力量,而技能训练就是将体内积累的超凡力量释放出来。

  在异世界,任何一个沙罗剑圣学徒,在感受到体内的超凡力量之后,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出“剑气”或者“战吼”的雏形。

  即便这些技能雏形不如完整版的技能效果显著,但是在沙民眼中,已经是能够肉眼观测的超凡力量了。

  蓝星世界的训练场地有这么多监测设备,没理由一点变化都捕获不到。

  比较可能的解释是,训练场地内的志愿者们,还没有任何人能够释放出剑圣技能的雏形。

  不论是“剑气”还是“战吼”,志愿者都都不出来。

  所以有研究员开始怀疑,是不是他们在第一个步骤,也就是晨间修行上就做出了错误判断。

  志愿者投入训练时的生理数据,并不能证明他们触碰到了超凡力量。

  他们体内没有积累超凡力量,自然也就无法释放任何剑圣的超凡技能。

  就在一些研究员考虑,是否要建议项目组把训练退回上一阶段的时候,训练场地内的设备传来了一条数据提醒。

  “有变动了!”

  根据设备显示,在过去的一分钟里,有两条飘带发生了微小的晃动。

  对应到志愿者身上,就是白骁和朱棋。这两人的挥剑,带动了各自的训练飘带。

  与此同时,挥剑训练还在持续着,监测设备不断得到新的变动数据。

  虽然肉眼观测还看不出两条飘带的变化,但是从设备上来看,白骁和朱棋的挥剑动作,正在不断触动各自的训练飘带,造成飘带微小的位移。

  “居然真的成功了。”

  在场的两位研究员感到难以置信。

  虽说是他们一直期待的现象,但是当这一切真的在蓝星世界发现,他们才亲身感受到这一切的不可思议。

  在没有任何东西和飘带进行接触的情况下,飘带上竟然检测到了形变和位移。

  这视觉冲击力,对研究员们来说,就和恐怖片里房门自己打开是一样的。

  当晚,项目组为“剑气”现象召开了项目会议,对本次现象进行分析讨论。

  除了就飘带本身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之外,会议还有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分析为何白骁和朱棋能够释放“剑气”,而其他人却不行。

  他们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吗?

  会上,很快有负责志愿者招募的研究员,回答了这个问题。

  白骁和朱棋这两个人,的确和其他志愿者有所不同。

  而且这个和众人的不同点,刚好也是两人的相同点。

  “他们都直接接触过异世界产物……”

第49章

  “直接接触过异世界产物?”

  “是的,白骁是在工作组组建之前,和孟溪送回的异世界包裹进行过接触。”

  “而朱棋则是在仙人掌培育实验的过程中,因为意外,被卷刺仙人掌刺破过防护服,划伤了手腕。”

  研究员说着,将两位志愿者档案中的接触部分调了出来,放到会议投影上。

  这位研究员观点和证据并举,看起来很有说服力。

  尤其超凡力量项目组的组长,看到接触档案的时候更是眼前一亮,觉得似乎新发现就在眼前了。

  不过现场其他人,却和组长的反应不太一样。

  有人立刻提出了不同观点。

  “我认为这个说法有待商榷。”

  “要说接触异世界产物,其实参与实验的所有志愿者都接触过。”

  “咱们的超凡石碑,不就是最直接的异世界产物么,每位志愿者都在晨间训练中和石碑进行过相处。”

  “虽然没有直接触碰,但是他们修行的时候,的确是借助了石碑的。”

  “既然我们认同超凡力量的积累和石碑有关,那能够出现异常指标的志愿者们,应当是在体内成功感应了超凡力量,那相应的,我们也该认为志愿者们都在训练过程中和超凡石碑进行了实质上的接触。”

  “即便这种接触不是直接触碰,但我们也应该把它算作接触了异世界产。”

  “所以我认为你的猜测不严谨,不能说只有这两人接触过异世界产物……”

  这位研究员的分析很有逻辑,很快也得到了不少组员的支持。

  一时间,两个观点争执不下。

  然而居中看着一切的组长,心里却非常清楚。

  直接接触异界产物,的确是白骁和朱棋和所有人不同的地方。

  因为所有志愿者一起接触的超凡石碑,实际上根本不是异界产物,他们项目组的这块石碑是伪造计划打造的,是不折不扣的蓝星产物。

  所以在组长的心中,不仅认同第一位研究员提出的猜想,甚至还在猜想的基础上,结合伪造石碑计划做了自己的进一步推测。

  也许伪造石碑,的确能替代超凡石碑在超凡力量修行中的作用,但是修行超凡力量,不仅仅需要石碑这一项内容,或许还需要接触异世界的某些产物。

  异世界的超凡修行者,每天除了面对超凡石碑,他们每时每刻也在接触异世界产物。

  喝异世界的水,吃异世界的食物,呼吸异世界的空气,晒异世界的太阳。

  也许这一切接触中,有某种东西,通过接触在异界人的身体内积累。

  而超凡者的修行,就是在通过超凡石碑,将这部分积累,在体内转化成超凡力量的积累。

  然后通过释放体内积累的超凡力量,就可以使用超凡技能。

  组长忽然有了一种直觉。

  所谓的超凡力量,会不会是一种在异世界无处不在的东西。

  它每时每刻都在异世界的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不断循环着,在不同的环境下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

  就像蓝星世界的碳元素,在大地和海洋之间不断进行着碳循环,它可以是大气里的二氧化碳,也可以是植物组成植物细胞壁的木质素,它在蓝星世界中无处不在,在很长的时间跨度里,以各种形式循环着。

  超凡力量,会不会也是异世界某循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异界人从自然界摄取这种力量,然后用技能的方式将它释放,让它重回自然。

  在异世界的自然环境,它的基础可能存在大地、雨水,甚至是一块卷刺仙人掌,一张面饼。

  所以和这些物质接触过的白骁和朱棋,在体内有了超凡力量的基础物质。

  然后再通过伪造石碑和修行过程的催化,让这种基础物质积累转化成了超凡力量的积累。

  最后是技能训练,两人将这种物质以超凡技能的形式释放了出来。

  那释放之后,这种物质,或者能量,元素,去了哪里?

  落到了测试用的飘带上吗?

  还是直接发散到了训练场地的空气和地面上?

  想到这里,组长很庆幸他们出于工作习惯,把训练场地从操场上隔离了出来。

  希望这种隔离,对异世界的超凡力量之源存在也有效果。

  “组长,赵组长?”

  研究员把赵梁从各种思路中喊了回来。

  “嗯?嗯。”

  赵梁重新回到讨论之中。

  他同意对“接触”观点做进一步的验证,同时也理解认为“接触”观点不够严谨的组员。

  为此,项目组会对直接和间接两种接触方式,都设计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