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第10章

作者:添蜜一匙 标签: 灵异神怪 美食 市井生活 成长 穿越重生

  段知微惊讶地脱口而出:“那袁都尉人呢?”

  苏莯看上去比她还要惊讶:“在平康坊附近戒严呢,段娘子难道没听说平康坊诡异的杀人命案吗?”

  苏莯左右看顾一下压低声音对着段知微道:“传闻那死去的韦郎君是《任氏传》的原型,眼下整个长安都在传是狐精鬼魂的肆意报复。”

  外面阴雨沉沉,苏莯这句话说的段知微整个人不禁打了个寒颤,诡丽的传奇故事《任氏传》,死在平康坊的巨富韦家郎君。

  苏莯吃完槐叶卷面皮站起来郑重道谢:“苏某在官署还有些文案未能整理,不叨扰娘子”他掏出钱正自准备出去,又回头说:“娘子若想做袁都尉的生意,他在平康坊南曲值守,娘子直接去便是了。”

  段知微本意是担心袁慎己吃不上饭,听他如此说却也不好辩驳,只好点点头:“多谢。”

  卷面皮生意果然不错,那放在食案上颜色鲜艳的菜码和酱料很是吸引人眼球,顾客一个接一个来。

  段知微把包法教给阿盘和蒲桃,自己特特留了一个,想去趟平康坊给袁慎己送去,刚出门便跟撑伞欲进食肆的一位娘子撞个满怀。

  段知微急忙抬头准备道歉,见到那娘子模样,不觉怔住。

第13章 第十三章承接“昏”礼花糕萝卜丝擦……

  油纸伞下,美人鬓发若浓云,红裙翠袖,一双眼眸如含秋水,眼角一点朱红泪痣,宛如从画上走出来的,当

  真是极美。

  段知微先是被此等美貌震惊了一下,而后很是抱歉道:“妾走得急了些,娘子可有冲撞到?”

  美人很是好脾气的摇摇头问道:“没有被冲撞,无需介怀。”她环顾段家铺子一圈,而后迟疑着问:“这里可是段家食肆?”

  “没错,没错。这里便是段家食肆,娘子没来错。”段大娘本坐在塌下啃一只蜜望,闻言蹭一声挤了过来,把段知微挤到后面,用抹布把食案擦得干干净净邀请她坐下:“小店残破,娘子不嫌弃的话进来坐坐。”

  段大娘最近懒惫了许多,段知微见她热情如此,很是诧异,段大娘过来压低声音说:“你看那娘子衣服料子。”

  段知微:“什么?”

  段大娘急道:“哎呦呦,那娘子身上的对鸳鸯团花锦绫纹衫子,定是东市云想夹缬里出来的,值几月菜钱呢,这是有钱人,你可千万别怠慢了。”

  段知微闻言也更来精神,当即倒上一碗酪浆递给那位美人:“娘子想吃些什么,今日店内首推槐叶冷淘卷面皮,可要来一份?”

  那娘子端坐在食案前,问道:“可有粥品之类?”她想了想道:“若再有糕,那就再好不过了。”

  段知微看一眼厨房堆得菜品,想了想觉得可行,于是点头道:“娘子稍候片刻。”

  厨房备了些绿豆粥,只是甜粥再配上甜糕反而不美,段知微想了想,目光放到角落那堆脆生水灵的大白萝卜上。

  段知微唤来阿盘,两人合力给萝卜刮去粗皮,擦成剔透的细丝。阿盘做事干净利落,很快一大盆萝卜丝像雪花堆积起来。

  萝卜丝要混上一斤猪板油,配上粗盐下锅略炒,猪板油的香气浓郁,化开来后使得萝卜丝都油润香浓了起来,再将萝卜丝与糯米粉拌在一起加水调匀,这便是萝卜糕的糕坯了。

  段知微犹豫了一会,还是去后院檐下拿了条烟熏油亮的腊肉出来,被段大娘一把拦下:“那腊肉我用柚皮松枝熏了几个月,搁西市上能卖上大几十个子儿......”

  段知微:“鸳鸯团花锦绫纹,值几个月菜钱呢......”段大娘松了手。

  腊肉表皮的黑壳被段知微细细刮掉,露出里面有烟熏香味的粉肉来。段知微想了想,还是没舍得全部用掉,只切了些薄薄的腊肉丁,拌进萝卜糕的糕坯,放蒸笼里蒸。

  等了一会,段知微拿一个筷子插入糕中,不粘,即是熟了。

  蒲桃见那蒸出来的糕晶莹剔透而且散发厚重的香气,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段知微拿着筷子轻敲桌面:“稍等等,还有一步。”

  拿起小锅热油,放些花椒碎炒香,把萝卜糕放进去煎到两面焦黄,最后撒一些葱花。

  这萝卜糕看上去酥脆金黄,里面混着暗红色油润的腊肉,上头撒着绿色的葱花,看上去实在是好吃得紧。

  段知微见蒲桃眼睛都盯在那上面了,便给她一片试尝,蒲桃迫不及待的拿起一块,等不及吹凉就塞进口中。

  这萝卜糕表面煎得焦香酥脆,里头却仍然保持软糯口感,萝卜丝鲜嫩清甜,米粉猪油醇厚浓香,点睛之笔便是腊肉丁了,腊肉的咸味、鲜味恰到好处的融入了糕中,更添丰富层次感。

  蒲桃吃的眼泪花花:“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并且趁机表示要永远跟随段知微,才能一直吃到好吃的。

  段知微哭笑不得,但也知道萝卜糕算是成功了,便赶紧趁热送到了那位美人跟前道:“娘子等候久了吧,这萝卜糕刚刚出锅,娘子趁热尝尝。”

  那美人看上去一举一动甚是有修养,她先是用调羹舀上一点点绿豆粥尝尝,而后持箸夹上一片萝卜糕咬上一小口,放下了筷子。

  段知微对这道菜可谓信心满满,见这娘子吃一口就放下,不禁大受打击:“这菜是否不合胃口。”

  那美人拿出一块丝帕擦擦嘴角:“味道很好。”她踌躇片刻而后继续道:“妾身名唤连翘,不日便要嫁人,只是婚期已定,陪嫁的果品、花糕皆未寻到满意食肆订做,恰有一友人力荐您家荷花糕,因此妾身从冒昧寻来。”

  段知微这才松下一口气,而后换上殷勤微笑:“自然是可以,不知娘子需要哪种糕品?”

  连翘想了想道:“甜糕三品,不拘种类,只是妾身要得急,三日是否可得?”

  “当然当然。”段知微接下这桩大单子,自然满口答应。

  得到满意答复,连翘笑了,连眼角那红色泪痣都妖冶起来,她从腰间寻摸到一个荷包,双手递给段知微:“这是订金。”而后详细报了下自己的住址和需要的时间,撑开她那把油纸伞,嫋嫋娜娜走进了长安的雨幕中。

  段大娘一大步走来扒开荷包,看到一大把铜钱,很是满意的笑着说:“我的眼光自然是不错......那娘子定是大户人家出身。”

  小蒲桃扒着门缝,眼睁睁看着那女人走远,而后转头看桌子,那上头的绿豆粥剩了小半碗,萝卜糕还剩好些,很是眼巴巴的盯着瞧了一会,终是忍不住拉了一下段知微的衣角:“娘子......”

  段知微拿起那叠萝卜糕,想了想说:“似乎有些凉掉了,我去拿个小烤盆过来复烤一下。”

  小蒲桃大喜,立刻自告奋勇:“我去。”蹦蹦跳跳的去了后院。

  小烤盘生了碳,放到了窗口边,几个凉掉的萝卜糕放在上面慢慢烤,竟微微膨胀起来,蒲桃在一旁眼巴巴等着。段大娘百无聊赖的歪躺着饮一碗甜酒,阿盘坐在门槛上看雨。

  段知微坐到食案边思考,婚嫁的糕品应该选用什么才好......

  实在是想不到了,段知微决定集思广益,她先看向一旁的段大娘:“一般长安婚娶都要备些什么样式的花糕?”

  段大娘已然喝得微醺,听闻如此倒是来了精神:“那自然是要名头吉利的,莲子百合、花生红枣、红绿豆核桃。”

  她顿了顿又讲:“你之前做的槐花糕就万万不可。”

  五月槐香气扑鼻,段知微采集了开得最盛的鲜槐花,和上糯米粉加糖,蒸成槐花糕,味道是好,只是槐意为“木中之鬼”,不能出现在婚嫁的场合。

  默默看雨的阿盘突然插话道:“妾的家乡做婚嫁之饼,馅料都是瓜子仁、莲子蓉、杏仁之类的,饼皮是油酥皮。”

  阿盘想了想解释道,百合莲子酥饼寓意“百年好合”,芝麻糕则寓意“步步高升”,不同的饼类有不同的寓意。

  段知微默默从炉灶底下捡了块碳,一一记了下来。

  蒲桃终于把几个萝卜糕都烤好,一人分了几块,萝卜糕外表微微鼓起,焦香酥脆,里面软糯,吃起来竟有些烤年糕的风味。

  有个人影自雨幕靠近,坐在门槛的阿盘第一个看见人,赶忙站了起来。

  段知微估摸着已是正午,没料到这个点还有人来,不过竟然顾客来了,断没有拦着的理,于是迎了上去:“客官可是来用午食的?”

  这回来的是个年轻的书生,生的还算白净,只是脸上透着些怯懦的神色,他把伞放到角落,扶了扶被风刮的东倒西歪的幞头,眼神闪烁了半日,而后说道:“随便来些吃食便可。”

  既然没提要求,段知微便包了个槐叶卷面皮递给他,那书生接过,漫不经心地吃着,眼睛却在四处转着。

  怕不是盗贼提前来踩点的吧,段知微见他如此,倒是起了些疑心,长安几日下雨,蒲桃也不归家了,就跟着段知微一起睡。

  现下段家铺子只有四个娘子,老的少的,若被贼人盯上了是不太安全。她琢磨着是否要去找下坊正,告知下情况。

  那书生味同嚼蜡地吃完那个槐叶卷面皮,而后道:“结账。”

  一个槐叶卷面皮是十文,那书生却从荷包里掏出五十文铜钱。

  段知微迟疑片刻:“您这是?”

  书生站起来郑重行完一礼:“在下河间刘氏刘真中,前些时日未婚妻在长安泾河河畔失踪,在下寻了好久,皆未寻到,直到今早见到她进到段家食肆......”

  “你未婚妻?”

  “她名唤连翘,眼角一颗泪痣 。“刘真中急忙道:“若是娘子知道连翘下落,请一定告知在下。”

  “抱歉啊”段知微很是歉意的福了福身:“确实有位娘子今早来用朝食,不过只是饮了一碗粥便离开了。”

  轰隆隆,连绵不断的雷声降下,一道闪电如利剑划了下来,刘真中脸上竟然浮了一道阴沉的暗影。

  “是吗?”

  他沉默片刻,又换上那副怯懦纯良的表情:“那便不打扰娘子了。”他规矩行礼道别,而后打伞离开了店。

  蒲桃被刚刚的雷电吓到,整个人埋在段大娘怀里,段大娘一边搂着她一边奇道:“这是怎么回事,一边三日后便要嫁人,另一边说未婚妻失踪许久了。”

  段知微看向雨幕,这刘真中既然知道连翘进了食肆,为何不主动进来问她......或许是一直在跟踪她,在连翘离开食肆后,因为大雨跟丢了?

  还是另一边的连翘其实并没打算嫁人,订花糕只是个幌子?

  谁在说谎?

第14章 第十四章制作喜饼喜糖中多芒小丸子……

  这两日,做饭的事情全部交给了阿盘和蒲桃,段知微全神贯注在如何给连翘娘子订上满意的嫁娶花糕。

  西市的书肆有本隋朝古籍名叫《糕经》,因为残破缺页所以卖的也很便宜,只要十个铜钱,因此段知微在西市买菜的时候便顺手买了下来。

  书里专门讲各类糕品,什么汉宫棋、玉露团、见风消、七返膏......

  种类之繁琐,材料之离谱,印度的曼陀罗果,大食的蔷薇水,波斯的辛香料,甚至还有去北庭的天山采悬崖边的雪莲做馅料供给皇室的雪莲糕。

  看得段知微眼花缭乱,瞠目结舌。

  这边段知微还在研究古籍,那里段大娘就提着裙子冲了进来“快快快,老陈头又在那卖老冰了,赶紧的。”

  此话一出,段知微抄起篮子就拉着蒲桃、阿盘跑了出去。

  古代没有制冰技术,所有的冰块来源都依赖于冬日渭水河上的藏冰,往往头一年冬日藏下的冰到了第二年只剩一半,因此冰价昂贵。

  只除了搁置了几年的老冰。官宦富贵人家嫌弃这冰不新鲜,因此老冰价贱,平民百姓这才买得起。

  老陈头照例在坊内的小巷子里推了个大车,上头并排放着红黄熟透的蜜望、紫水晶般的葡萄和一大篮子用棉布包好的老冰。

  老陈头被无数银红绛紫的妇女团团围住,段知微快速说道:“蒲桃,你在右边围堵,阿盘,你去钻左边的空隙。”说着,自己快速冲进了妇女堆里面了。

  段知微好容易抢了一大块冰,头上叶脉簪子都歪斜了。她从大队伍里退出来,正好一辆散发香气的华盖宝马车从面前走过,车后恭恭敬敬的跟着两位身着华服的侍女。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段知微看着那车,不禁念诵到。

  “长安如此繁华美丽、恢弘气象。我却在坊间小路跟一群人抢冰,真的是......”段知微扶正自己的簪子“真是一点都不优雅。”她自嘲着想。

  身后却传来极其讽刺的一声:“大唐的诗风真是堕落了,就连愚钝妇人都能念诵卢升之的诗了。”

  段知微正因刚刚人挤人而生气,闻此言蓦地转过身,见一月白色澜袍的文人骑在马上,嘲弄着看她。

  她也不动气,只是同样露出个嘲弄的神色来:“大唐的私塾真是堕落了,文人不学《礼记》,跑来对妇人评头论足了。”

  那文人闻言脸色即刻难看了下来,后面跟着骑马的几位爆发哄堂大笑。

上一篇:怂包女配缺德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