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敦煌,我在大漠种田经商 第72章

作者:久l久 标签: 穿越重生

  二兄沈衡则骑着马跟在后头。

  “爹,咱们要走几天才能到敦煌郡啊?”沈昭问父亲。

  沈昂一甩鞭子,说:“三四天就能到了。”主要是牛车走的慢,若是骑马的话,最多两天就到。

  “那咱们晚上宿在哪里?”沈昭继续问。

  沈昂笑道:“有你爹在,当然是在驿站啦。”

  沈昭松口气。

  自己真怕露宿野外。

  虽说可

  以买个集装箱出来暂时居住,但被人看到还是不太好解释。

  她望一眼爹娘与二兄,他们全都穿着体面的棉袍,头上束着方巾遮挡风沙。

  尤其是二兄,他身上背着弓弩,腰间悬挂着佩剑,器宇轩昂的样子,乍一看还以为是哪个世家子。

  果然是人靠衣装马靠鞍,狗佩铃铛跑得欢。

  沈昭想着不由噗嗤一笑。

  沈衡不明所以地望向妹妹:“好端端的你笑啥?”

  沈昭勉强收起笑意,一本正经道:“长兄打了胜仗,写信说不日便回关内,还说秦翊与高营尉被留在乌垒城驻守都护府了。”

  “真的?”沈衡挑眉笑道:“哈哈!果然是个好消息!”

  沈昂扭头问闺女:“你长兄真要回来了?”

  “嗯。”沈昭点头:“长兄说他已经是一名营尉了,手下有五十多兵卒,后又补充进去五十多人,现在率领一百多号兵卒。”

  沈昂笑起来:“如此便好。”儿子能靠军功升职,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尤其欣慰。

  不过,若不是闺女鼎力扶持,估计儿子也没这样的好运。

  沈昭又说:“长兄还说他们大将军死了,估计朝廷要问责。”

  “什么?大将军死了?”沈昂顿时心沉谷底。

  主将身死可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那位主将的身份还很特殊。

第103章

  西域女人

  沈昭又道:“不过此事应该牵涉不到长兄头上,他就是个刚被任命的营尉。”

  “事情没有你想的这般简单。”沈昂有不同看法:“据说统帅的身份不一般,若是皇帝执意彻查,你兄长也免不了连坐。”

  沈昭:“倘若真连坐了,咱们就拿钱物抵罪好了。”

  她一点都不担心此事的后果,只要不是谋反,自己一定会让兄长安然无恙。

  沈昂摇摇头,没再说什么。

  牛车走走停停,终于在四天后到达敦煌郡。

  没进城前,沈昭就购买出大批瑕疵布,还买了不少便宜好看的小饰物,以及各种各样的玻璃镜。

  这些东西都堆放在牛车上,用大包袱与大箱子盛放。

  在城门口验明身符与牛马口籍后,这才进入城内。

  沈昭还是第一次来到敦煌郡,顿时被城内的繁华惊住。

  只见满街都是各种帐篷与房屋,各色人种在帐篷与房屋前穿行。

  他们或挑担或顶着巨大托盘,上头摆放着各种食物与货品,颇具异域风景。

  张山月惊叹道:“这里为何有这么多西域人?”

  “都是来此做买卖的商贾。”大多数西域胡商都会在敦煌郡交易货物,只有少部分有人脉有实力的大商队才会千里迢迢奔赴京城。

  沈昭拿出前几天办理的市籍,跳下牛车,径直找到市吏处登记。

  同时她还将小铜镜拿出来,插在自己的肩膀处。

  肩膀那里被她缝了一个小袋子,袋子上开了一个圆洞,正好可以将镜面露出来,方便她直播。

  市吏狐疑地看一眼沈昭,又看看跟在她身后的沈昂与沈衡,问清楚他们售卖什么货物,便收了两匹布帛作为入市费。

  之后给了她一个木符:“这是丙字五十六号,你自己去安置,记得不要将货物摆过界,免得与人起争执。”

  沈昭道了谢,拿着木符去找自己的地盘。

  连续问询好几个人后,终于来到一处空地。

  没错,就是空地,两丈乘两丈的面积,足够停放驼马车辆与帐篷了。

  不过这地儿有点偏僻,人流量也稀少,一边有顶破烂的帐篷,另一边则是脏污的垃圾堆。

  “这地方怎么住人?”沈衡有点不可思议:“咱们花了两匹布就换一处空地?”

  沈昭倒是不意外,因为京城的胡商也是这样,他们很少租住房屋,都是就地搭建的帐篷。

  “胡商聚集的地方就是如此。”沈昂见多识广,解释道:“他们大多住着帐篷,只有汉人居住的地界才有屋子。”

  很少有胡商租赁汉人屋子行商,或者说有房屋的汉人也不喜欢跟胡商住一起。

  沈昂也来过敦煌郡几次,早就知道胡人的习性。

  “咱们去买一顶牛皮帐篷吧,用完还能再卖出去。”沈昭对父兄道。

  哪怕卖不出去也没关系,到时候自己就将帐篷存进商铺好了。

  沈昂赞同闺女的提议:“也好。”

  租赁房屋的手续太繁琐,他们只是暂时停留,过个几天便回去了,没必要专门去租个屋子。

  于是沈昭便向帐篷内的西域女人打听哪里有卖帐篷的。

  这位西域女子三十来岁,栗色头发深目高鼻,长得极为清瘦,穿一件脏兮兮的毛毡袍子,肩上披着一条看不出颜色的条纹披巾。

  听说沈昭要买一个大牛皮帐篷,女人当即表示可以带她去找卖家。

  随后沈昭让二兄与母亲在此看着牛车,自己与老爹跟随西域女人去买帐篷。

  没多久便找到一位胡商,对方有一顶多余的大帐篷,开口要四匹布才能转让出去。

  沈昭对这个价格很满意,但也知道胡商的尿性,于是开始讨价还价,最终三匹半买下。

  当胡商拿到三匹半颜色鲜艳的花布时,眼睛都直了,连忙表示可以购买一些。

  沈昭乐见其成,按照一千钱的价格卖给他十匹。

  不过,胡商给的却是白选钱,一枚重八两,价值三千钱。

  “不行!我不要这种钱。”沈昭当即拒绝胡商的三枚白选钱。

  这玩意造假的可多了,特别在西北边关,民间有人会将白锡冒充白银悄悄铸造白金三品钱蒙骗客商,自己可不要。

  胡商见沈昭不要白选钱,为难道:“我只有这个,另还有方马钱,一枚值五百。”

  “那个我也不要。”沈昭说:“要不你给我安息银币也行。”

  一枚银币相当于汉五铢的一千五百至两千钱之间,因流通的数量少,造假的几率也小。

  胡商只得从随身褡裢里翻找,最后找出五枚安息银币。

  这些银币一面是人头像,一面是文字与花卉飞鸟,基本在胡商中间流通,所以民间很少仿制。

  沈昭接过银币,又在市吏那里立了契,并用五铢钱结算了市税。

  这时,父亲与二兄他们已经搭建好帐篷,板车也被拉进去。

  至于老牛与马匹,则拴在帐篷前面。

  接下来就是宣传自己商品了。

  沈昭与二兄抱着一匹花布与各种小饰品去各个商铺兜售,当然也去胡商那里转悠。

  没两天,她就售出二百匹花布,好几袋子玻璃珠饰品,以及一麻袋小玻璃镜,总价值超过四十万钱。

  就连隔壁西域女子也从她这里买了不少珠串镜子等小饰品,并买了十五匹花布,给了她两枚金币。

  西域女人双手合十对沈昭说:“感谢你的到来,不然我与儿女就要沦为奴隶了。”

  沈昭不解:“为何这么说?”

  “你有所不知,我丈夫两年前便回安息了,他让咱们母子三人留在此处看守铺子,一切等他回来再说。”

  女人抹着眼泪道:“我仅剩两枚金币,根本不敢动用,可市税每月都要交,咱们娘三个穿衣吃喝都要花钱。”

  胡商在敦煌郡集市的税赋本就高,自家为数不多的货物售卖光后,女人也试图从别的商贾手里进货销售,但利润都被别人赚去了,自己根本赚不到几个钱。

  如今总算从沈昭手里买到便宜又精巧的货物,她觉得自己又可以撑两年。

  沈昭沉吟片刻道:“若你以后还需要货物,可去效谷县延泽里沈家的百货客栈,就在延泽里的亭驿附近,我家有你需要的各种货源。”

  “真的吗?”女人激动地抱了抱沈昭:“真主保佑你,等这些货卖完,我一定再去的。”

第104章

  脆香脆香的膏环

  其实女人的丈夫临走时还向别人借了不少钱,有十几个金币之多,说是回家去进

  货,之后拿货抵账,结果他一去不返。

  现在她不仅要还这些账,还得供养年幼孩子们的吃喝开销,压力非常大。

  前几日债主又轮番上门讨债,说如果不还钱,就将她母子卖了抵账。

  女人愁的不行,再次给丈夫写了信,并委托同乡回去时带给他。

  可安息国路途遥远,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信件会不会送达。

上一篇:我选的男主一定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