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如此这般逍遥日子一过就是两年。
因着贵为公主,邓家人离的也远,上无须侍奉公婆,中无须小心伺候夫君,下无子女需要照顾,冉佳仪可谓是一人快活全家不愁。
不,要说愁,也是有的,那就是她的皇帝老子。
朝堂上一片海晏河清,皇帝的视线不由得就投向了自己的身边,嫁出三年却毫无为人妇姿态、依旧自得其乐的长公主,为人父的心不由得就沉了下来。
虽说闺女过得好,也符合自己当初将闺女下嫁的心,可是,皇帝就是再大一颗男人心也知道事情的发展不应该是这样子的哈。
这一好奇,就忍不住去打听一下亲家,结果发现亲家一家正在城郊种地,不说别的,一家人还挺乐呵,知道消息的那一瞬间,皇帝本人内心是极度震惊的。
但是吧,这事儿不是这么回事儿。他一个皇帝的亲家是个种地的,这怎么说都有些匪夷所思。
当着外人的面,皇帝不好问,打发走了其他人,将闺女留下来单独问。
冉佳仪的回答也很光棍:“他们本来就是种地的,来京城继续种地怎么了。”
皇帝都被她气笑了:“以前那是他们穷,现在你家那口子都当官了,还娶了你这个儿媳,怎么还是种地?”
冉佳仪更加有道理了:“不娶我他们能在京城种地吗?就那地还是我的呢。”
皇帝有些不知道拿这个女儿如何是好,自己教训吧,不舍得,而且他也不太懂这些道道,要给别人教吧,宫里的女人对待不是亲身的孩子,不坑害就不错了,更不可能真心教导。
虽然无奈,但貌似也就只能这么算了,皇帝最后这么想到。
冉佳仪见他这样,倒是有些不忍心。
原主的父亲可以说是世上对原主最为真心的一个亲人了,即使贵为皇帝,但对原主也是真心实意,给了原主他所能给予的最好的。
冉佳仪过来之后虽然随着自己的心意活,但是也不好做太过分的事情,就是为了减少点自己给皇帝造成的影响。
“父皇,邓翰墨在翰林院的月俸才几个钱,哪里能多养那么多人。再说了邓家人种田是他们自己愿意的,有地他们心安,这可是他们自己说的,好歹给邓翰墨捞个好名声。”
皇帝笑笑便不再说她了。
冉佳仪过了这一关,继续回去过自己的日子。
————-
两人成婚两年,也是邓翰墨在翰林院任职满三年的日子。
三年期满,翰林院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开始走起门路来。
对于京城的京官来说,当官无非两个去处,一是留京,二是外派地方,两者有好有坏吧。
留在京城,天子脚下,权贵众多,机会自然也多,而且京官向来比外地的官员要高贵上三分;而后者,能主管一地百姓的全部,是最容易出实打实业绩的地方,一步步升上来的,也最为稳当。
邓翰墨是想要留京的,因为他本就无甚根基,要是留在京城,借着公主的势还有几分面子,要是去了哪个穷乡僻壤,公主可不一定跟他去,到时候还是一个人,不白忙活一通嘛。
但是留在京城也不是简简单单都能留的。
官员升迁调动都要经过吏部的考核,类似于现在的人事部,可以说手握大小官员的命脉,腰板子自然硬的很。
这样的吏部,要是不提前打招呼,就是他是长公主的驸马,说不定也没用。
这打招呼,自然还是要求到他的公主妻子身上。
一回生二回熟,这样的事情做得多了,虽还是觉得难为情,但开口没有那么难了。
一开始只是央求给邓家人安排一处宅院,宅院安排好了又要来田地,要了田地还要时常派人去照看撑腰,邓翰墨麻烦着麻烦着,就习以为常了。
这一回,邓翰墨也没有墨迹,在他看来,这也是公主所期待的才对。
两人成婚已有两年,但是公主至今未曾诞育子嗣,让邓母万分着急,只是这个小儿媳不是她家没有身份地位的大儿媳和二儿媳,即使着急也不能上赶催着惹人不高兴。
邓母催也就只能催自家儿子,一来二去,邓翰墨就把这件事情放在了心上。
夫妻分别,可不利于子嗣,邓翰墨这么想着,就理所应当的跟冉佳仪提了出来。
“公主,如今三年期满,不知我是否能被留在京城,要是去了外地,也不知道会被安排去哪儿。
冉佳仪也是觉得好笑,这男的是什么心理,觉得她也一定要跟着他走。
作为坐拥大笔金钱和源源不断公主领地的税收的公主来说,男人和外界的流言蜚语对冉佳仪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冉佳仪私以为,古代的所谓夫唱妇随不过是基于女性弱势的前提下,男性社会赋予女性的特殊任务罢了。
现在的她有这个资本可以说,她要是不想跟,那就不跟,谁还能逼她不成。
“哦,这得看你的表现吧,吏部不是会考评的嘛。”
邓翰墨慌了:“我的公主殿下,难道你还想要跟我去外地不成。”
冉佳仪故作纳罕的看着他:“你去外地就是了,带我干什么?”
理直气壮,气的邓翰墨一时气结,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公主,是我想要留在京城,还请公主帮帮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邓翰墨最后还是低下了高贵的头颅,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看着男人那屈辱的表情,冉佳仪颇觉玩味。
作为尊严,其实从每个人的角度来说,都是有些不同的。
搁在原主身上,作为公主还被妾室庶子压在身下是一件难以释怀的事情,甚至怨气达到要来到系统空间进行交易,觉得自己对于驸马一家太过仁慈。
但对于邓翰墨来说,弯下那文人的腰就是一件丧失尊严的事情,即使除了这一点,他一丁点挫折都没有受过,也还是觉得很懊丧。
两相比较,也不知道哪个的痛苦程度更高一点了。
其实,冉佳仪内心已经决定把邓翰墨留在京城了,不是为了别的,主要是人在眼皮子底下好掌控,要不然,人在外面,就是再次弄出了妾室庶子,那她任务不就失败了嘛。
--------------------
第168章 第十个世界
戏弄够了邓翰墨, 冉佳仪身心舒畅,终于松了口:”我可以帮你留在京城,但可不保证品阶。”
虽说京官比较金贵, 但那是在品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差的大了, 京官还是不如人。
邓翰墨本也没抱多大希望,现在一次达成目的,也就满足了。
“多谢公主。“邓翰墨这么说。
冉佳仪答应了自然回去做, 不过一件小事,甚至不用她亲自去和皇帝陛下说,给吏部的官员递个话, 事情也就解决了。
冉佳仪很奇怪。这个身份的先天优势在这里。不管是她还是原主,其实做到这些都是轻而易举的, 但是原主依旧不愿意回来, 这实在很令人疑惑。
不过原主不回来,这一次任务又是难得的轻松,冉佳仪也不在意多待。
搁在其他人身上,这样的生活久了或许无聊至极,但是冉佳仪穿越过那么多精彩纷呈的世界, 也在只余自己一人的系统空间里度日,相较起来, 这一次的平淡至极,但是冉佳仪却一点也不觉得乏味。
顺心顺意的日子过得飞快。
邓翰墨顺利留在了京城,进了户部做一个六品小官, 每日的工作不忙也不清闲, 正正好。有时间了, 他也会城郊看一看自己的家人们, 那群进京后被安排在了城郊的家人。
邓翰墨还偶尔回去看一看,但是冉佳仪是从来不去的,就是见面,也是邓家人来公主府这边,也几乎不会全部人都来。
这一天,邓翰墨休沐日,照例打算去城郊看看家人。
冉佳仪正好在家里,起了兴趣,便也想跟着去看看,两年多的时间,她知道邓家人大概的近况,但是,具体邓家人如今生活如何,她还没有亲眼见证过。
”走吧。”冉佳仪坐在轿辇上,看着门前屋子发呆的邓翰墨,颇有些调笑意味。
邓翰墨呆滞的回了一声“哦”,有点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几年间,他的父母家人也隐晦的问过,他和公主相处的怎么样。
他的回答都是“很好”,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在那双眼睛里,他看不见一丁点的感情,有的只是戏谑和观察,不像是对自己的夫君和家人,更像是对一个屋檐下需要警惕的陌生人、甚至敌人。
这种感觉并不好受,邓翰墨甚至不知道症结在哪里,自然也无从解决,只能任由事态继续。
这一次,是否会有新的进展呢,邓翰墨不敢放太多期待,唯恐又是公主的一次戏弄。
冉佳仪自然是没有这个闲心的,去看邓家人,除了想知道邓家人的状况,顺带给系统空间内可能正在观察的原主看看之外,还是想要知道,邓翰墨那个小表妹如今如何了。
在原主的那一世,因为邓家人登堂入室,让邓翰墨成功与他青梅竹马长大的小表妹日夜得以相见,感情越相处越深,最后还利用舆论逼着原主认下了这门婚事。
单从原主的角度来看,邓翰墨简直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渣男了,当然,事实也却是如此,可若不是原主一味纵容,也养不大邓翰墨的胆子。
不是赞同受害者有罪论,但是冉佳仪觉得,恶人是需要制约的,这就是所谓法律规则存在的意义。
作为公主,原主其实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终结邓翰墨的官身,只需要指挥下人,就可以随时让邓翰墨过上他前半生过了十几年的穷苦日子。
可是她都没有,一步步的退让,换来的不会是良心止步,而是蹬鼻子上脸。
以恶制恶,虽说不太对劲,但也是很切实有效的办法。
冉佳仪来了之后代替原主继续,没有多做什么,只是疏远邓翰墨、冷落邓家人,告诉邓家人以及外人,所有的一切都由冉佳仪来决定,邓家人就什么也不敢了。
两年的时间里,邓翰墨很老实,邓家人也很老实。
邓翰墨是因为没有条件,也没有资本,作为上一届探花,邓翰墨很聪明,更加知道进退。
而邓家人,怎么说呢,有一种小市民一般的机警。
第一次登门,在门外等到深夜的邓家人就清晰的意识到,在高高在上的公主眼里,他们引以为傲的儿子不算什么,他们更不被放在眼里。
也是因为有这样的自知之明,邓家人才会默默的接受冉佳仪的一切安排,给的是城郊的房子也不抱怨什么,让继续种地也不反对,总而言之一句话,很听话。
————-
马车晃悠了半个时辰,穿梭过热闹街市的人流,往偏僻的城郊行去。
随着路上渐渐少了人的身影,终于到了邓家人所在的位置。
这还是冉佳仪第一次来到这里,准确点说,冉佳仪作为公主,除了皇宫就是在京城城内,压根没有出过内城。
虽说贵为公主,但其实也没有多少加出的权利,加之邓翰墨一直留在京城,也就没有了外出游玩的机会,毕竟不是自己的身体和世界,冉佳仪也不好代替原主太过放肆。
冉佳仪稀奇的看着外面,这里比起不过半个时辰路程的京城内来说,实在荒凉的过分,远处远远的可以看见田地里人们劳作的身影,这让冉佳仪想到了现代的一个词。
城乡结合部。
邓家人住的宅子很是显眼,在这一片里算是不错的了,当然,跟尊贵的公主府没法比。
冉佳仪这个公主经手过的东西就没有不好的,即使是一处在城郊的房子,下面的人得了吩咐也是挑选的最好的一批。
邓翰墨下了轿子去敲门,冉佳仪依旧坐在轿子里等待。
邓家这样的人家,自然是没有所谓门房的存在的。
随着厚重大门逐渐打开,露出来的是两双小小的脑袋瓜子。
冉佳仪从轿子上下来,听到的就是“三叔”“三叔”的称呼声。当即就明白,这是邓翰墨的几个侄子侄女中的两个,她也不认识到底是谁家的,那两个孩子也不认识她就是了。
上一篇:除了吃,我什么都不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