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他不提,冉佳怡就当没看到,丝毫不受影响,五两银子花个精光,也过个好年。
-----
腊月三十大年夜,一家四口在冉佳怡的操持下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对比起去年的冷清好了不要太多。
吃完饭收拾完桌上,便又摆上了各色零食糕点,他们这有年夜串门的习俗,待会儿肯定要有不少人过来。
果不其然,等冉佳怡收拾好厨房,客厅已经坐了不少人。
虽然冉佳怡之前的操作有点惹人非议,但到底不是做坏事,村里人嘀咕归嘀咕、也没排挤,此时见崔家过年这么热闹,摆出来的点心糖果不少,就清楚是崔家媳妇娘家的功劳,听说可是赚了不少钱,这个媳妇过去一年都去帮忙,想来也没吃亏。
这么想着,崔家媳妇是个恩怨分明的,娘家给力、且自身有手段,儿女眼瞅着就有出息,是个可结交的人家,众人面上的热情都盛了几分。
这年头,指望别人接济过活的到底是少数,多数还是自己努力、钻营的,冉佳怡对众人的反馈很是满意,以前原主在的时候可没有收到这么多的欢迎。
招待了来客,冉佳怡自己带着两个孩子也出去逛逛,留下好面子的崔大有留下看家。
她出去逛也不是谁家都去,而是挑选过的,以前总是喊崔大有帮忙的、找他借钱不还的,她一概不去,这一条件首先就剔除了村中一大半的人家,她的工作量也少了不少。
剩下的人家基本都是性子老实的,即使不是,至少也没有占人便宜的坏心思,冉佳怡也乐得交往,她指望儿子读书靠功名,总不好把村子里人都得罪光,这样来,一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欢喜那些占自己便宜的人,二来告诉大家不是自己不合群,而是那些人做的实在太过分。
村里东家逛逛、西家跑跑,又吃了几顿喜宴,一晃眼正月就过去了一半。
农家人速来是闲不下来的,过年歇了小一个月已是极限,等到正月十五过去,年味儿淡了,众人也尽皆忙活起来。
地里开春地里要重新开垦种植,田里要除草积肥,积攒了一冬的床单被套也该拆洗,趁着太阳天晒干,桩桩件件都是事儿。
在村里人忙活的时候,冉佳怡也没有闲着,不过她并不是忙着家里的事,只略微收拾了下家里,将田地里的活计吩咐给了崔大有,将儿子送去镇上学堂开了学,她则带着小女儿来到了甄家。
去年没有经验,年底的鸡基本都被饭馆拖去杀了,甄家只剩一半下蛋的鸡。
冬天天冷孵蛋难,冉佳怡学着后世的模样给鸡蛋做了保温箱,每天都给箱子加热,最后一百多个蛋也不过孵出了五十只鸡,这离他们的目标还很远,如今年过了可不就要重新忙起来。
风风火火跟着甄家人一起孵鸡蛋,养小鸡,找鸡源,忙的不可开交。
-----
鸡可以重新孵,但饭馆开起来鸡就不能等,甄家老三夫妻有点愁,他们去哪里找这么多的鸡啊。
冉佳怡直接建议他们在村子里和周边村子里养鸡,如今家家户户都有养几只鸡的习惯,一家不多,可一个村子加起来少说也有小百只,足够他们用了。
甄家老三夫妻无奈,首先在村子里收购起鸡来,只是跟村人买的鸡价格可就比自家买贵了几分,老三夫妻有点心疼,可想起饭馆不开损失更大,也只得咬着牙买了。
只是这一出成功让他们对家人的涵义多了几分理解,也对爹娘的决定有了几分认同,要不是一家人,谁会便宜了你呢。
在村子里先收购了三十只鸡,饭馆里的生意好歹能做起来了。
只是这生意比起年前可就差了不少,或许是因为在家里吃了半个月好的、不再馋肉,日案例生意冷清了不少,每天生意十分冷清,叫老三夫妻十分发愁。
这一天都杀不了两只鸡,本以为买来的鸡会不够用,结果现在看来起码能用半个月,也不知道是该发愁还是该高兴。
不过做生意本就这样,有热季有淡季,看开了也就好了。
与镇上略显清闲的夫妻俩相比,村子里的甄家人就实在太忙了,刚孵出来的小鸡需要悉心照顾,又买了两百只鸡蛋回来孵,原来的鸡更需要每天喂食捡鸡蛋,直将甄家所有人忙的团团转。
他们不免又起了再请人帮忙的心思,只这种事情容易被人做手脚,他们信不过外人才只请了村里两个妇人帮忙做些杂活,现在看来远远不够。
在甄家人思忖可以请谁帮忙靠谱的时候,冉佳怡突然萌生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家里的崔大有过几天可就清闲了。
家里的活就这么多,往常崔大有干完就要去镇上找零工赚钱,只赚来的钱还没带回来就先用完了,冉佳怡也是无法。
可现在,甄家正好要请人,崔大有正好有空,这不正合适呢嘛。
而且这样一来,甄家不需要担心请来的人会有小心思了,以崔大有的性子就不是那种人,而冉佳怡也不必担心崔大有赚的钱打水漂了,因为她会直接从甄家拿来,不给崔大有过手的机会。
一举两得、一石二鸟,冉佳怡都得为自己的好主意点赞。
冉佳怡首先跟甄父甄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甄父无所谓,甄母就有些担心女婿面子上过不去:“你这样问过大有的意见了吗?”
冉佳怡满不在乎:“他的意见不重要,你们同意了我就让他来。”
甄母点点她的额头,没好气道:“你这说的什么话,夫妻俩过日子就要商量着来,你搞一言堂可不行。”
冉佳怡那叫一个冤枉,她总觉得甄家人对崔大有这个女婿还有无谓的期待,担心他们被蒙蔽,她将一切倒了个干净。
“他以前出去打零工,每回最多就带回来几个铜板,买两斤肉就没了,难道还把自己当家里的功臣不成,说难听点以前家都是靠我养,要不是他家还有几亩地,我们娘几个都要被饿死。
现在让他过来正好,钱也直接给我,我总归不会乱花,都是给两个孩子用的,他还能说什么不成。”
甄母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以前见女儿说这不好那不好,总觉得也有女儿自己的原因,现在看来,这女婿还就是该治治了。
“老头子,你看呢。”
甄父点头表示同意:“我看行,大男人就得养家,不然成什么样子。”
-----
甄父同意了,这事情基本就定下了,跟其他甄家人一说,听只要给工钱就好也没有不同意的,请人不是请呢。
冉佳怡得了准信儿,回家给崔大有一说,将刚忙完家里准备歇息几天就出去的崔大有吓得一咯噔。
他结结巴巴问:“去你娘家帮忙,这不好吧?”
冉佳怡斜睨他一眼:“有什么不好的,别人想要这么好的岳家还找不着呢。”
这话倒是真的,都说女儿是赔钱货,可见一般人家对于出嫁女儿的态度,不伸手薅两把就不错了,哪会出手帮衬,甄家这态度绝对可以了。
但崔大有不想有这样好的待遇啊,他就想去镇上打工,赚自己应得的,干多少事拿多少钱,不然去了岳家,干多少拿钱都觉得亏心,仿佛是被施舍了一般。
冉佳怡可不顾他的小心思,说完就默认他同意了,第二天早上出门就喊他一起。
崔大有生无可恋的跟上,没有好的拒绝理由,且他以前不带钱回来确实说不过去,只得认了。
到了甄家几天,崔大有很快就动摇了,虽说活是多了点、累了点,可伙食也是真的好,他在镇上给人干活可绝对吃不到这么好的饭菜。
冉佳怡发现也只偷着高兴,并不显露出来。
甄家给帮工的工钱是每个月结算一回,等干满一个月,崔大有正等着拿工钱呢,就见妻子拿着工钱出来了。
他楞在当场回不过神来,身上想要去拿,却见妻子转了个身,避开了自己。
“梅花,你这是什么意思?”
冉佳怡理所应当道:“你的工钱以后都由我来保管。”
崔大有笑的尴尬:“梅花,这不好吧,你看我一个大男人手上都没钱。”
冉佳怡斥他道:“没钱是应该的,你什么时候手上有过钱,都不知道给了路边哪个骗子,不交钱还指望我给你养儿养女不成?”
这话说的丝毫没给面子,还是当着其他帮工的面说的,崔大有顿觉面上无光,支支吾吾解释:“那不是有人遇到困难了嘛,我帮一把不是应该的。”
冉佳怡的白眼都要斜等到天上去了,“你帮人家应不应该我不知道,但你首先该养家,说的难听点,现在我们娘仨都靠我娘家养,我嫁你图什么啊。”
崔大有被臊得慌,想继续解释几句,结果一回想,自己还真的没往家里带回多少钱,即使有也很快被他大手大脚接出去。
说妻儿都靠岳家养夸张了点,可到底有几分真,崔大有反驳无能,憋屈的很,大踏步转身离开还不忘扔下一句:“算了,我懒得跟你计较。”
冉佳怡不在意他的态度,有了钱还要什么男人。
不过她知道崔大有的性子,只要让他知道家里有钱,那他肯定会做出什么烂事,冉佳怡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
如今甄家的伙食好,他们蹭吃蹭喝,回家吃几顿粗茶淡饭也不觉难熬,倒是家里的房子急需改善。
-----
说起来这房子还是崔大有的父亲在世时盖的,只几十年下来年久失修,已经有了几分破败,下雨天屋里还总是漏雨,弄得屋内潮湿一片。
冉佳怡拿着工钱请人帮忙,将屋顶重新翻修了一遍,换了一批新的茅草,又将墙壁脱落的部分补起来,院子的篱笆栅栏也重新扎了起来,屋子整体来了个大换血,看起来亮眼不少。
好歹是自己每天住的地方,环境好了,冉佳怡的心情也随之好了几分,就连家里的两个孩子都很高兴。
唯有崔大有看着焕然一新的房子心绪复杂难言,其实前几天何娘子有在路上拦住他借钱,只他手上没有钱、无奈只得拒绝,如今妻子修了屋子是好事,只不是时候,落在何娘子眼里还以为自己诓骗于她呢。
何娘子也确实这么想的,任谁看见这样的情景都会生气,你不愿意借直说不借就是了,说什么没钱,转头又花钱修屋子,当她傻子好骗呢,万没想到,原本那么老实的汉子都学会了说谎,也罢,她以后不找他借就是了。
崔大有还不知道自己再次无辜风评被害,不过他也想开了,钱在妻子手中,那他确实没钱,借不了也是没办法,要是他有钱肯定会借的。
冉佳怡还不知道男人这样的心思,否则铁定叫他一辈子都碰不到一文钱,对崔大有近期的行为很满意,恰好工钱剩了几文,她就给了崔大有,随意他怎么花用,自己花了还是借给别人都随意他。
崔大有好不容易见到钱,也不嫌少,高兴接过就往何家去,他还惦记着前几天何娘子说家里缺钱的事呢。
到了何家,他说明来意,将事情解释清楚,本以为对方会谅解自己、收下钱,没想到收获的却是对面妇人的冷面。
“崔大哥,你收回去吧,既然嫂子不愿意,我就不为难你了,家里困难我再想办法就是。”
崔大有有些尴尬,“何娘子,你这是?”
何娘子丝毫不给面子,不管对面男子是自己不愿意给钱、假借妻子的面拒绝,还是真的做不了家里的主,这都证明以后她不能从对方的身上占到便宜,如此,她还跟对方多说什么。
只她向来是个面上客气的主儿,如今打主意不来往,可也没打算交恶,笑着用软语顶走了来人,迅速关上屋门。
崔大有稀里糊涂被忽悠着离开,刚转过身,就听见身后啪嗒一声响,回头去看门已经关上。
挠挠脑袋,崔大有颇有些郁闷,只人家显然不欢迎自己,他只得迈开脚步离开,心里不免又埋怨妻子几分,为了点钱把人都得罪光了。
吃了个软钉子,回到家崔大有就没了劲头,干活也使不出十分的气力,自家便也罢了,去甄家也是如此,就叫冉佳怡看不下眼了。
她如今料理人也有了一套自己的心得,对付崔大有这样的,不能硬着来、也不能太软,她也不多做别的、就在伙食上区分,甄家人干活吃一桌好饭好菜,崔大有就自己吃一份素菜。
崔大有抱屈,冉佳怡回答的也坦然不客气:“你干活不上心,还想吃好饭好菜,真当自己是大爷呢。”
知晓自己状态的崔大有再委屈也不敢说了,他也理亏呢,这也就是岳家,要搁在镇上这么干活早叫人赶出来了。
这么一想,在岳家干活也自有其好处。
-----
此后的几个月皆是如此,冉佳怡拿了崔大有的工钱后必定要给家里添置一番,或者是给儿子打一架新书桌、买一本新书,或者是她自己、女儿添一件新衣服,亦或者换一张新床单。
有大有小,都花在明面上,叫原本想讨回工钱的崔大有也不好再说什么,虽然他一度想要去镇上做活,但妻子一直拿岳家缺人需要帮忙的话挟制他,叫他走也走不掉,这样干就是一年,除了地理农忙的时候,其他时间都在甄家忙活,一天假都不带请,崔大有也是心累。
但这样的干活也是有成果的,一年下来,崔家上下跟以旧换新了一遍一般,家里上下焕然一新,整齐干净亮堂,成为了村子里最靓的那个崽。
到了过年的时候,崔大有竟然还收获了一身新衣服,惊喜非常。
要知道他也就是对外人大方,对家里的妻儿包括自己都是抠唆的,他上一身新衣也是成亲时候置办的,一晃眼都好几年没穿过新衣,万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
有了新衣服也就有了底气,这一年,虽然手中依旧没钱,可崔大有却又有了勇气出门贺年,且他发现了一桩奇怪的事。
往常吧,他帮了村里人那么多,可村里人待他的态度也就一般,顶多加上几分感激,可今年穿上新衣服后,再出去面对众人收获的就是羡慕嫉妒的眼光了。
村子就这么大,谁家有什么变化都被大家看在眼里,这一年大家可算见识到了崔家的改变,众人私下里都说崔家是要被甄家带起来,眼看着就要富贵了。
而崔大有呢,自从爹娘相继去世,已经很久没接收过这样的眼神,乍然看到,还颇有些惊奇,心中难免有隐隐的得意,只这份得意中又夹杂着些许对妻子的别扭。
等到儿子亮相在众人眼前,崔大有收获的就不止羡慕的眼神,还有些酸言酸语,无一例外都是羡慕嫉妒他儿子能去读书的,如今已然有了小小读书郎的气质,惹得村中人很是感叹,还夸他以后一定能考上个秀才公。
这才一年多时间,崔家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仿佛成了他们攀不起的人家。
上一篇:除了吃,我什么都不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