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牧童
“崇仁坊,方才萧郎君遣人来与我说,想出府去一趟崇仁坊,正巧我在府中也无事,打算一并过去瞧瞧热闹。”
听荷傻乎乎的问:“什么热闹?”
谢灵瑜心情颇好,手里拿着的团扇在她脑袋上敲了下:“马上三月便是会试,如今各地举子纷纷到了长安,来得早的,只怕过完除夕就到了,毕竟需得在长安适应一番。至于他们到了长安,多半会居住在崇仁坊。”
“为何是崇仁坊?”这次是春熙发问。
她们两个年纪尚小时,就跟着谢灵瑜去了上阳宫,对长安城内诸事都不甚了解。
“这里离尚书省不太远,而且又有诸多进奏院在,因此每次科举春闱,数千应举之人都会云集在附近,久而久之这里也每到春闱,便会格外热闹。”
谢灵瑜倒是耐着性子解释了一番。
听她这么说,不管是春熙还是听荷都颇为所动,哪有小娘子不爱热闹的。
但春熙思来想去,低声说:“殿下还是带听荷去吧,奴婢刚把这些物件取回来,正要布置呢,不如这次就让听荷伺候您去,下回你若是再出门,换奴婢伺候可好。”
不愧是年纪更长些的,瞬间安排的妥妥当当。
“可惜府中没有适合我穿的男装,”谢灵瑜淡然说了声。
春熙边给她梳妆边道:“殿下若是想要男装,待明日奴婢便让人来给殿下量体裁衣。”
“到时候你与听荷也一人裁制两套,这样日后出门也会方便些,”谢灵瑜随口吩咐。
待梳妆打扮妥当,谢灵瑜领着听荷一起出门。
两人到了乘车出门之处,正巧碰上萧晏行带着清丰也到了此处。
四目相对时,相较于谢灵瑜眸中含笑点点,萧晏行眼底尽是诧异。
他思量再三,还是开口:“殿下也要出门?”
“郎君不是要去崇仁坊,”谢灵瑜轻笑,眨了眨眼:“正巧我在府中无事,不如与郎君一道去。”
一旁的听荷听着两人对话,这才察觉一件事。
那就是殿下居然不是跟人家萧郎君约好的。
萧晏行垂着眼,思量片刻,这才开口道:“殿下想要去崇仁坊,我自是不该阻止,只是殿下乃是千金之躯,崇仁坊内虽多有应举考子,但也鱼龙混杂,不如殿下多带些护卫以防万一。”
“护卫带几人便好,让他们远远跟在我们后面,咱们低调行事,自是不会有事。”
谢灵瑜倒是不甚在意,毕竟坊内有巡街之人,哪怕真敢有闹事之人,她的护卫稍挡片刻,就能等到坊内巡街赶到。
见劝阻她不得,萧晏行倒没再继续。
确实像她所说的那样,这里是天子脚下,特别是崇仁坊靠近皇城附近,几乎无人敢在此地闹事。
他们只要低调行事就好了。
“郎君可是要去见见别的应试举子?”上车后,谢灵瑜主动问道。
这次她与萧晏行同乘一车。
两人对面而坐,身侧还跟着听荷和清丰二人,所以同乘一辆马车,倒也不算什么多越矩之事。
萧晏行颔首:“长安如今有很多外地应试举子,我虽不才,也想见识见识。”
谢灵瑜很赞同的点头。
“我与郎君一样的想法,”谢灵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才慢悠悠说:“况且我还可以正好借此机会,招贤纳士一番。”
招贤纳士。
萧晏行鸦黑的长睫猛地抬起朝她看去,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着。
只是他虽没问出口,谢灵瑜似乎也瞧出他的神色,笑道:“我知来应试之人皆有金榜题名的志向,只不过也并非人人都能高中,若是未能考出,被我瞧上不也是一件幸事。”
“古有孟尝君食客三千,本王不多说,门客三十倒也能养得起。”
萧晏行此刻脸上的神色越发平淡,连眼神都近乎没有任何情绪,只开口回道:“那就祝殿下得偿所愿。”
只是连他自己都没察觉,他的声音有些发紧。
第18章 这下,你可跑不掉了。……
开春将至,春和日暖,整个长安都处于一种蓬勃越发的状态。
碧空之上云蒸霞蔚,风和日暖,如碎金般的灿烂日辉凌空倾泻而下,长安一百零八座坊市尽数被笼
罩在其中,房屋瓦舍都被染上浅浅淡金色。
大街上早就充斥着各种行人车马,喧闹起伏的人声,一如谢灵瑜回长安那日。
一派繁华盛世之景。
自出门之后,谢灵瑜一路听着外面的动静,偶尔与萧晏行说两句,倒也过得快,没一会儿就到了崇仁坊这处。
崇仁坊的东南与长安东市相邻,因此不少马车从那边缓缓而来。
或是不断前往东南方向。
因着坊内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马车甚为不方便,因此到了坊内时,谢灵瑜她们便直接下了马车。
她下车时,头上便已戴上了帷帽,帽檐四周垂着一圈白色网状面纱,而边缘则缀着一圈流苏,风吹拂而过,流苏缀着面纱轻轻晃动,却始终未让面纱掀起一角。
只是少女曼妙又婀娜的身姿,在下马车的那一瞬,便吸引了街边不少人的注意。
随后下车的萧晏行,不着痕迹的挡在谢灵瑜的身前。
在坊曲内,有着各种各样的铺子,买什么的都有,听荷虽走在谢灵瑜身边,两只眼却跟不够用似得,恨不得眼观四方耳听八面。
虽说这些街边上卖的东西,肯定比不上王府所用器具的精致。
但小娘子天性使然,就是爱瞧热闹。
几人一路走着,身后远远跟着几个彪形大汉,显然都是乔装打扮之后的永宁王府护卫,谁也不敢轻易让这位小殿下这样走在街头。
可是谢灵瑜兴致来了,旁人自然也劝不住。
“韩不缺馄饨,”正巧走到一家食肆门口,谢灵瑜瞧着门口硕大匾额上写着这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显然是食肆掌柜专门找人定制的。
而且这家铺子站在门口,都能瞧见内里搭着的桌板后面,热气腾腾的大锅。
有个刚吃完的食客,相伴走了出来。
谢灵瑜开口道:“两位,不知这馄饨铺为何叫这个名字?这可是掌柜的名讳?”
“小娘子一瞧就不是咱们崇仁坊的人吧,”对面之人,瞧着这样一个婀娜多姿的小娘子主动搭话,即便瞧不真切她的脸,也是毫不在意,反而殷殷笑道。
谢灵瑜客气:“倒是叫您说中了。”
对方说:“这韩确实是掌柜姓氏,至于不缺乃是说的他家馄饨从不缺斤少两,一碗十二只,皮薄馅大,童叟无欺。所以这家也是我们崇仁坊最为有名的食肆,小娘子若是有兴致,尽可尝尝。”
“多谢多谢,”谢灵瑜笑道。
对方说完,也便与同伴携手离开。
反倒是萧晏行自她说话时,便忍不住诧异,只因为谢灵瑜表现的太过寻常,当真像一个闲暇出来游玩的乐天小娘子。
竟叫人丝毫瞧不出异样。
只怕方才那人也不敢相信,他刚才竟与这大周朝唯一的女王爷说了话。
“走吧,既然人家说好吃,咱们也试试,”谢灵瑜确实跃跃欲试。
她率先进了食肆内,穿着青袍的店小二立即上前招呼:“四位,请这边上座。”
他们坐下之后,店小二立即取来干净碗碟杯子,又给他们各自倒了水。
听荷本不敢与谢灵瑜同坐的,却被殿下强行拉着坐下。
待他们要了四碗馄饨,店小二让他们稍等片刻,又去招呼别的客人,听荷这才悄声道:“女郎,奴婢瞧着这食肆并不十分洁净,你若是想吃馄饨,待回府之后,奴婢立马吩咐厨房的人去做。”
最重要的是,谁知道这家铺子的东西是哪儿来的。
她可不敢叫谢灵瑜吃这些东西。
反倒是谢灵瑜丝毫不介意,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
她确实不在意,前世她一心做个不让皇伯爷丢脸的亲王,恪守本分从无越矩之处,平日里别说上街,便是出门都是鲜少的。
更别提坐在这样的食肆里,这般大快朵颐。
规矩她守了太多,结果到了最后,也还是丢了自己的命。
倒不如这次活的肆意些,一日看尽长安花。
没等谢灵瑜开口,店外又走进来几个文人打扮的食客,被店小二引着坐到了隔壁那一桌,听荷这才没继续劝说下去。
这些食客身上一股子酒味之外,还有浓浓的脂粉味,倒不是说刺鼻,只能说有些熏人。
“郑兄,钱兄,待会你们可要一块去丰乐楼凑凑热闹,我听闻今日可是有好些个今科厉害人物到场呢,”其中一个带帽男子如是说道。
他对面嘴上有两撇胡子的男子轻嗤一声:“再厉害又如何,便是科举过了,也不是还得像咱们一样等着授官。”
“确实如此,也幸亏有平康坊的这些小娘子们陪着打发时间。”
第三人开口说完,引起三人纷纷笑了起来。
听荷奇怪道:“平康坊的小娘子怎么了?”
她声音虽小,可是他们这桌的人却尽数听到。
对面清丰羞涩的垂下头,他可不像听荷这般,什么都不懂。
“平康坊乃是妓院聚集之地,他们说的小娘子应是妓院里的妓子,”谢灵瑜神色如常解释。
对面原本正端着水杯,准备饮一口的萧晏行,手掌突然顿住。
清丰更是目瞪口呆看着这位小殿下,这些话别说从她口中说出来,只怕是叫她听着了,都是污了她的耳朵吧。
可是谢灵瑜却又没有丝毫扭捏羞涩之态,一副再自然不过的模样。
听荷却是羞死了,垂着头压根不敢抬起来。
此刻旁边三人依旧在说话,戴帽子男子:“要我说丰乐楼也就是盛名之下而已,都是借着应试举子的名头,大肆宣扬自己的酒楼罢了。”
“可不就是,举子们在酒肆之类谈论诗词歌赋本是风雅,如今却被丰乐楼弄成了比赛一般,实在是俗气得很。”
店小二正好端着四碗馄饨过来。
谢灵瑜抓着他放盘子的功夫,问道:“丰乐楼是什么热闹?”
上一篇:假千金拒绝做妾,囤粮满仓度荒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