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221章

作者:蒋牧童 标签: 天作之合 女强 甜文 正剧 穿越重生

  “殿下,郎君待您乃是一片真心,”突然,清丰扑通跪在地上。

  这次谢灵瑜却未立刻让清丰起身,而是端坐在椅子上,安静拨弄手边的茶盏,只见清润的浅褐色茶汤在盏中轻轻荡开。

  她慢条斯理地端起喝上了一小口之后,这才又缓缓放下。

  清丰跪在地上,这才意识到自己这话的唐突。

  殿下和少主之间的事情,岂是他能轻易插嘴的。

  清丰正要请罪,却不想上首之人却在此时再次开口。

  “真心与否,岂是三言两语便可道尽的。”

  清丰一怔,愣了片刻,就又听到这道清冷而淡漠的声音继续说道。

  “我要的是,让他来证明。”

第139章 我今生注定便是要爱上……

  “殿下当真是如此说的?”

  萧晏行看向清丰,却还是反问了一句。

  在听完清丰回禀他见到谢灵瑜之后,殿下与他说的每一句话时,萧晏行心中还是有种不敢相信的感觉。

  殿下要的,是他的证明?

  这岂不是就是说,殿下如今已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不管这是什么机会,却也表明殿下待他,不会再像之前那般冷漠和无视。

  但是转念间,萧晏行却又想起了谢灵瑜此行的真正目的,殿下是为了找出扬州城中意图谋反之人。

  虽然萧晏行在信中将扬州城内的反常异动说出,但是如今他也并未找到真正证据。

  毕竟谋反之事,事关重大,事未已成,谁敢明目张胆呢。

  但是从他调任扬州司法参军之后,便发现扬州城内隐隐约约暗潮涌动,这份暗流已隐隐成形,若是不及时遏

  制,只怕当真会有后患无穷。

  萧晏行从来都是当机立断之人,因而他便派人向永宁王府送去密信。

  这世间倘若还有他所信任的,谢灵瑜便是排在第一位的。

  毕竟他身份使然,他不会将自己手中的三千卫轻易暴露出去。

  况且他也存着一份私心,他只盼着能用这件事,让自己与谢灵瑜之间重新产生联系。

  只是萧晏行没想到的,谢灵瑜会如此当机立断。

  她居然直接来到了扬州。

  一时间,萧晏行都不仅有些后悔自己的私心,毕竟扬州如今并非全然安全之地,有包藏祸心者正在图谋不轨。

  谢灵瑜这般突然出现在扬州,岂不是让自己处于危险之地。

  如今便是殿下不要他证明什么,萧晏行也是要找出暗中谋反之人。

  待到了夜里,萧晏行还未曾睡下,今日清丰既然去见了殿下,可是否说明殿下有了再见他的打算。

  就在他思虑之时,突然门外传开响动。

  没一会儿,清丰领着一人走了进来。

  “显叔,”萧晏行见来人,立即起身,上前迎接。

  “少主,”带着黑色帽兜之人,迅速除去自己身上帽兜,朝着萧晏行恭敬行礼。

  萧晏行见状,立马说道:“显叔,我不是早说过,您乃是我的长辈,不可行此大礼。”

  被称为显叔的年长者,整个人虽然身形依旧挺拔,但是双鬓早已经斑白,就连脸上也早已经有着岁月抹不去的痕迹。

  “少主与我虽有主仆之情,但是礼不可废,”显叔如是说道。

  萧晏行不由苦笑了声,但他也知道徐显生性固执,这么多年不管什么时候,都会如此坚持,即便萧晏行再如何劝说都并没有。

  “可是在我心中,显叔与我从不是什么主仆,你便如同我的阿耶,”萧晏行望着眼前已然不再年轻的人。

  徐显却豁然抬起头,望着萧晏行:“少主,切莫再说此话,少主的父亲永远都是世子,我岂能跟世子相比。”

  徐显便是当初追随在崔知节身边的旧属,当年崔知节身死之后,也是徐显带着萧晏行迅速离开,避免了圣人的进一步清算。

  也是徐显带着他到了沧郡隐姓埋名,更是徐显在崔知节死后,迅速整顿剩余的三千卫,保护所有人隐秘起来。

  这么多年三千卫能够这般隐秘发展,徐显居功至伟。

  但是他从未居功自傲,这么多年一心守护萧晏行,在他年幼时还无法掌握三千卫时,替他看管三千卫。待萧晏行长大之后,便立刻让他接手三千卫,成为众人所拥护的少主。

  先前徐显之所以未跟着萧晏行前往长安,也是因为他本就是崔知节身边之人,在长安有许多旧相识,认识他这张脸的人也很多。

  万一有旧相识认出了他,便会有让萧晏行身份曝光的可能性。

  因而为了萧晏行,徐显一直留在江南,并未前往长安。

  况且他对萧晏行十分放心,相信以少主的手段和智谋,在长安定然能够扶摇直上。

  而让他安心的是,萧晏行在长安参加会试时,果然拔得头筹,甚至一举夺得状元之位。

  只是让他未曾想到的是,少主竟与那位永宁王殿下产生了交际。

  徐显乃是崔知节身边的老人,乃是跟随崔知节最久之人,要不然当年崔知节也不会选择将萧晏行托付给他。

  或许崔知节在准备返回长安之时,便已经猜测到了自己的下场。

  因而他并未带上当时还年幼的萧晏行,而是让徐显带着萧晏行先行离开。

  倘若他能够与圣人和解,萧晏行自然可以回来,但若是结局并不如人意,那么他们便彻底离开,找个地方隐姓埋名躲藏起来。

  果然没多久,徐显便听到了世子起兵谋反失败的消息。

  但是他却一万个不信,世子一心忠于圣人,甚至连圣人当初登基,世子从龙之功都乃是首功,便是连先永宁王都要排在世子之后。

  可如今造反这样的罪名却扣在了世子的头上,徐显自是不服。

  偏偏他却什么都做不了,因为当初他们离开之时,世子夫人并未随他们一同离开,而是留守在秦州都督府等待世子归来,在世子身死后,世子夫人便也殉情而去。

  当时少主还年幼,徐显便是有心为世子复仇,也只能咬牙忍住。

  他潜心隐藏,小心翼翼抚养少主长大。

  待萧晏行长大之后,便将三千卫交到他的手上,当年的真相他没办法去查,便让少主来替世子和三千卫平反。

  “显叔,你先坐下来,”萧晏行连忙让徐显坐了下来。

  随后清丰便赶紧去准备茶汤,在他走后,萧晏行低声说道:“显叔,你曾与我说过,当初楚王谋反派人刺杀圣人,其中确实有三千卫参与,可是您却不知?之前你一直前去调查此事,如今可有结果了?”

  原来在谢灵瑜质问萧晏行之后,他也并不知道此事。

  毕竟对于他而言,当时他也执掌三千卫也不过几年而已,先前很多事情都是由徐显打理的。

  是以萧晏行本想要询问徐显,但很快他便贬到了扬州。

  而此时徐显并未在江南,他前往秦州,联系了崔知节曾经的旧部,这些人当年有失散许久,也有如徐显这般隐姓埋名了下来。

  是以萧晏行虽然与徐显偶有书信来往,但是信件毕竟还是有暴露的危险,是以萧晏行也并不敢在信件之中问的太过清楚。

  而先前徐显回来之后,萧晏行向他提及此事,显然他也是错愕不已。

  当时徐显并未多说什么,只是说会彻底调查清楚。

  这一年来,徐显再次离开了江南,因为他行踪一向机密,素来飘忽不定,便是萧晏行也不知道他所在何处,何时能回来。

  所以今夜突然到来的徐显还是让萧晏行意外和惊喜。

  是以当徐显刚坐下之后,萧晏行便急不可耐的问出了自己最想要知道的事情。

  果不其然,徐显见他如此情急,淡声问道:“少主如此急切的想要知道这桩陈年旧事,可还是与那位永宁王殿下有关?”

  “是,”萧晏行毫不犹豫的回答了。

  在徐显面前,萧晏行也并不打算隐瞒自己对于谢灵瑜的感情。

  好在徐显也并未表露出什么,他思忖了会儿,这才说道:“少主如今应该对于三千卫的由来早已经知晓了吧。”

  萧晏行一愣,不知道徐显为何此刻突然提到三千卫由来。

  “当年圣人还未登基,我父亲和先永宁王为了辅佐圣人登基,特地成立了秘密组织三千卫,收集情报,拉拢朝臣,一心助圣人登基。”

  徐显在听完这句话之后,淡然一笑:“所以当初创立三千卫的乃是世子和先永宁王。”

  萧晏行微怔了下,似乎一下未能明白徐显的意思。

  直到他细细琢磨了这句话的含义,却又浑身一颤,整个人犹如置身于冰窖之中。

  “您之前说过父亲身死之后,他手中三千卫的势力便悉数交到你手中,”萧晏行说到这里,便彻底沉默了。

  萧知节手中三千卫的势力,交到了徐显手中,但是徐显却说三千卫未曾参与过楚王谋反之事。

  但是这个世上,当时还掌握着三千卫的人,却还有另外一人。

  那就是先永宁王。

  也就是说,倘若徐显说的是真的,他未曾派人与楚王合谋刺杀圣人,那么当年真正与楚王合谋刺杀圣人的,便是先永宁王。

  而最终先永宁王也死于了那场谋逆之中。

  这一切实在太过荒唐了。

  先永宁王若是真的要刺杀圣人,又怎会最后自己替圣人挡剑呢,难不成他是在最后时刻不舍得杀圣人,这才以死相抵?

  站在萧晏行的立场而言,他自是愿意相信徐显所说的话。

  但是这番说辞,能够说服谢灵瑜吗?

  如何让她相信当初是先永宁王派人与楚王合谋,这一切实

  在是太不合情理。

  即便是如此,萧晏行还是艰难问出口:“显叔,若真的如您所说的这般,您从未与楚王合谋,那么当初在长安派出三千卫与楚王合谋造反之人便是先永宁王?”

  徐显沉默了许久,轻声说道:“我虽不知王爷为何这般做,但有一件事我却是深信不疑。”

  萧晏行抬头望向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