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被阿姐抢走人生后,我乐了 第226章

作者:摘碗星星 标签: 穿越重生

  唐心心一口答应下来:“成交。”

  唐心心给了宋摇很大的决心,她此时只想尽快说服母亲卫氏,给她出钱开铺子。

  宋摇去了卫氏房中,一进屋子便道:“母亲,您看我穿的这件衣裳怎么样?”

第391章 差点惹下大祸

  正在卫氏房中吃茶的宋景山抬眸望了宋摇一眼,瞬间大惊失色。

  “啪~”

  他将茶盏摔在桌上。

  在卫氏与宋摇还未反应过来之时,他站起身朝宋摇脸上就是一巴掌:“你是想置宋府满门为死地吗?”

  宋景山又狠狠瞪了卫氏一眼,便拂袖离去。

  宋摇很是委屈,她用手捂着被打疼的脸,泪珠忍不住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流下。

  卫氏这才看清了宋摇身上所穿的衣裳。

  她指着宋摇:“你…你…

  我为了让你参加这次宴会,特意回卫家求了好一番,又搭上了两件首饰,就差给你舅母跪下了,她才答应。没想到你,竟差点惹下大祸。”

  金薇赶忙上前为卫氏顺了顺气。

  卫氏只是家中庶女,虽打小养在卫家老夫人房中,但也无法摆脱她是庶女的事实。

  宋摇一头雾水,她也顾不上哭了,低头瞧了自己的衣裳一眼。

  这衣裳到底怎么了,问题出在哪里?

  宋摇赶忙跪下,满脸委屈:“母亲,摇儿到底错在哪里,请告知。”

  卫氏听到宋摇讲这些话,简直气得想背过气去。

  “衣裳的交领为何是左衽?”

  宋摇顾不上委屈,满脸疑惑问道:“左衽有什么关系吗?”

  卫氏缓了口气道:“我们汉人的衣裳通常都是右衽,只有胡人与蛮夷被大周国皇帝视为贱民,才穿左衽的衣裳。”

  “就连苏仲行苏国公在当今面前,为胡人与南蛮人讲了几句话,不仅丢了性命,还落了个抄家的下场,难道你比他还要尊贵?”

  “打小我便将你送去曹府上女学识字,没想到你连这些基本的常识都不知。”

  经过卫氏的提醒,宋摇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她确实打小与曹府小姐和其他几位小姐一同上女学识字,可那女先生讲得很是无趣,她几乎都没怎么听过。

  而前世,这些做衣裳的活哪轮得到她,都是刘氏在干。

  卫氏接着道:“本来你父亲知道你要去武定侯府参加宴会,还为你高兴了一番。

  他特意过来看你,还问我,你缺不缺什么东西。这下好了,他没有将你赶出宋府都算是留了情面了。”

  宋摇很是委屈:“母亲,这衣裳是府中绣娘做的,定是柳姨娘买通了她,她故意害我的。”

  卫氏心中虽气,但听宋摇这样讲,同时心中又是一喜。

  好啊,柳萍儿,终于让我捏住了你的把柄。

  她吩咐金薇去传府中绣娘。

  绣娘跪倒在地:“冤望啊夫人,这衣裳上面的刺绣确实是我绣的,但这衣裳确实不是我缝制的。”

  宋摇怒道:“你还想推卸责任?说,是谁指使的你。”

  “大小姐,你怎么能冤枉我呢?你做完衣裳,我本来想提醒你的,但你跑的太快了。”

  绣娘又抬眸望向卫氏:“夫人,若是你不信,大可以查看下大小姐所做衣裳的针角便可。”

  卫氏站起身,来到宋摇面前:“站起来我瞧瞧。”

  宋摇不敢违背卫氏,站起了身。

  卫氏低头查看了片刻,朝着宋摇脸上就是一巴掌:

  “执迷不悟,被抓到了把柄还嘴硬不认错,我真是白养你了。”

  宋摇赶忙重新跪下:“母亲,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而绣娘看宋摇这副样子,也是恼了宋家人。

  她站起身道:“夫人,我虽是宋府外雇来的,但我也是良民,不是你们府中下人可以随意打骂。

  既然我的清白洗清了,我也要离开了。”

  卫氏道:“不是你的错,今日之事是我宋府不对,我给你赔不是。日后我再给你加半吊的工钱,你留下吧。”

  那绣娘是铁了心要走的:“多谢夫人抬爱,只是我家中老母病了,我还是回家照顾老母亲吧。”

  绣娘的一个好姐妹在香云庄做衣裳,手艺没她好,却赚的工钱比她多。

  况且香云庄是按劳结工钱,多劳多得,过节还发米发面。

  前些日子,她那小姐妹告知她,香云庄缺绣娘想介绍她去,但她拒绝了。

  她在宋府干的好好的,怎能随意撂挑子不干呢。

  到通过今日之事,她有些后怕,想着不如走了算了。

  卫氏也听出了绣娘在找借口,而且是铁了心要走的,便也不再劝她:“那好,金薇,将她的工钱结清。”

第392章 老夫人有请

  绣娘与金薇出门后,宋摇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又过了片刻,卫氏想到蔡女医嘱咐她,不要动气,不然会影响治疗效果,她尽量让自己平复下来。

  看在宋摇为自己寻女医的份上,也罢。

  “你也起来吧,这几日哪也别去了,去找府医好好将脸上处理下,别影响了过几日的宴会。”

  “是,女儿告退。”

  宋摇赶忙站起身,逃似的离开了卫氏的院子。

  本想与卫氏提起开铺子之事,她一个字都没有说出口。

  她先是找了府医,拿了消除红肿的膏药。

  回到自己的院中,她再也不敢耽搁,将衣裳的交领改成了右衽,再三检查没有什么纰漏,这才满意了。

  这让她对唐心心也产生了怀疑。

  转而又想通了,兴许是她也大意了,只一次不能否定唐心心的能力。

  她吩咐红莲将衣裳放进衣柜,等待参加宴会那日再穿。

  转眼间,常清清的及笄礼就要到了。

  而赵夫人很是重视女儿的这次及笄礼,打从半个多月前开始,武安侯府便开始布置,并陆续送出了请柬。

  只是这正宾的人选,难到了赵夫人。

  正宾是要选择有德有才的妇人长辈,要书写请辞送至正宾家中。

  与常老夫人商议过后,武定侯府打算请宫中的德太妃为正宾。

  德太妃是先皇的妃子,她一生无儿无女,因此也算是救了她一命。

  先皇在世时,有了废黜太子的想法,也就是当今皇上。

  但还没来得及废黜太子,先皇突发病症暴毙,未留下任何遗照,当今皇上登基后,其他皇子不服,朝廷便乱了。

  最后当今皇上赢了,当然,这背后自是少不了苏仲行苏国公的支持。

  当今将那些试图谋反的皇子,全部处死后还不解气,就连他们的母妃也一并处死了。

  而当时的齐君烨还小,才两岁的年纪,并未参与其中,算是保下了一条命。

  而宫中有些未生育的妃嫔,也保住了性命,包括德妃在内。

  皇后苏婉儿死后,宸王齐君烨当时才四岁,德妃怜惜他,便将他带回了自己宫中养。

  可以说,除了逝去的太后是宸王的生母外,苏婉儿是宸王的养嫂,而德太妃便是宸王的养母。

  德太妃一向和善,因此,她一向受人敬重。

  她见是长宁郡主的及笄礼,便答应下来。

  常清清的两位哥哥为国捐躯,德太妃也是知道的。

  在常清清及笄礼的前一日,赵夫人亲自带她去了宫中,再次恭请德太妃。

  德太妃得到了满满的重视, 更愿意走这一趟了。

  整日在这后宫憋闷得很,刚好她也能出去散散心。

  正宾有了,有司与赞者的人选却还未定好。

  不过,有许多人家已经递信过来,有武定侯府二房三房的小姐,也有与武定侯府交好的人家,都想让女儿露一露脸。

  常清清道:“祖母,母亲,有司和赞者的人选,我已经定好了,让云扶与江晚吟来。”

  常老夫人自是同意的,云扶幼时来过武定侯府一次,那时她才六七岁年纪,已经很知礼了。

  而另外一位江晚吟,自小与清清和云姑娘在梅书语身边学习, 也是差不了的。

  赵夫人见婆母答应了,她也不好反驳。

  “云姑娘与江姑娘来了吗?”

  常清清回道:“来了,前两日递信过来,已经来了京城。”

  常老夫人吩咐道:“徐妈妈,你去。”

  “是,老奴这便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