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相思不再念
“可以。”
不过,“你确定走华丽风澹师傅他们能钩出来?”
“没问题。”
手艺在那,新图就算一开始没把握,多磨几次也就磨出来了。
别小瞧手艺人的能耐。
友谊商店的手艺人可能缺乏创新力,但让他们照本宣科的本事却没话说。
古兴华对澹师傅他们有信心。
易迟迟点了点头表示了解,随后拿了装备继续未完的工作。
宁建东和古兴华一开始还站在旁边看,看了没几分钟就离开了。
等他们再次回来,已经是晚饭时间。
“先吃饭,吃完再继续。”
自觉自己不是周扒皮的宁建东,给她从食堂带了饭回来。
伙食还挺好,有烧鹅,清蒸多宝鱼,清炒时蔬和一个绿豆汤。
饭二两。
易迟迟吃了个肚皮溜圆,一看时间,好家伙,都六点多了。
她看向宁建东他们,“你们是不是要下班了?”
“是。”
往常这个时间点都下班了,但今天特殊情况。
“你别管我们,继续做,我们先去开个会。”
“行!”
会议室就在旁边,人来来往往,等会议正式开始后人声嘈杂。
开着门埋头画精修稿的易迟迟却耳聋似的听不到,只沉浸在工作中。
直到——
“想都别想,我们的单子是我们靠真本事拉来了,纺织厂嘴皮子一张就想拿过去挂他们的名,脸可真大。”
陌生的大嗓门炸雷般响起,易迟迟被吓得手一抖,颜色混了。
她看着上了大半色只差一点就能完工,现在却完全毁了的精修稿,在短暂的沉默后怒火冲天恨不得去和大嗓门干一架。
然而理智制止了她,人也不是故意的,不能冲动。
但还是憋的慌。
所以,她深呼吸让自己保持冷静的起身来到会议室门口,抬手敲了敲门。
“进来!”
易迟迟开门进入,满屋子参加会议的人齐刷刷扭头看向她。
大部分都认识,只少部分不认识。
其中一个大高个正满目诧异看着她,“你谁啊?”
很好,这位就是害她毁了精修稿的主。
她皮笑肉不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易迟迟,刚刚因为您的大嗓门,毁了宁经理明天要上交的设计图的苦主。”
大高个还没如何,宁建东就跟触电似的从椅子上起身,“图毁了?”
“毁了!”
她一脸苦逼,“就差一点点完工,现在全毁了,需要重头开始。”
古兴华啊了声,“那今晚还能不能完成了?”
能肯定是能的,但她得加班加点才行。
原本八九点能完工的事,现在可能要拖到半夜或者凌晨。
这换谁都会心情都不好。
她黑着一张脸看向大高个,声音幽怨的像是从地底爬出来的恶鬼,“您就没什么要说的?”
第427章 有条件
大高个挺尴尬,他看向宁建东,求救的表情很明显。
宁建东快要被气死了,结果闯祸的还不知道怎么解决,找他又主意。
“看我干什么,道歉啊。”
大高个恍然大悟,忙不迭跟易迟迟说对不起,还解释道,“大侄女,叔不是有意吓唬你害你白忙一场,实在是今儿这个事太让叔生气了。”
“我跟你讲……”
“抱歉!”
易迟迟见他有长篇大论诉苦的趋势,赶紧打断他的话道,“工作上的事别告诉我。”
讲道理,她就是个平平无奇的绣娘,顺带着兼职做一下画图工具人。
订单、渠道、争抢这些需要在牌面上的内容,真心不适合她听。
所以,走为上策。
易迟迟是个行动派,既然做了决定,她就果断退了出去,顺带着将会议室的门也给带上了。
一扇门,让室内和室外被隔成两个世界。
室内的宁建东他们看着关上的门,沉默半晌后继续未完的会议。
而易迟迟,则回了办公室勤勤恳恳重头开始。
感恩友谊商店的特殊性,不但有电灯,还有台灯。
就算黑夜来临,对她的视力也没造成任何影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就在她将设计图画出来,准备精修上色之际,宁建东他们的会议结束了。
参与会议的众人大部分都走了,但宁建东他们五人还没走。
他们还有事要谈。
来到门口准备进来时,前面大摇大摆的大高个突然往后退。
宁建东他们,“???”
“你……”
“嘘。”
大高个压着声音用气音道,“我们换个地方吧,小易同志在埋头工作,我们进去会打扰她的。”
古兴华探头看了一眼,伏案工作的易迟迟头都没抬一下,显然是过于沉浸没发现他们闹出来的动静。
一行五人退出,也没去别的地方,而是去了对面财务办公室说起了正事。
“单子就这样给纺织厂了?”
大高个对此耿耿于怀,客户是他拉来的,单子是他谈下来的,结果现在要他拱手让人,这换谁心里都无法平衡。
古兴华他们齐齐看向宁建东,被行注目礼的宁建东表示他也很无奈。
“这事的关键不在我,得看上面怎么想。”
而且吧,就算他能做主,他也会把单子让出去。
至于原因,很简单,友谊商店没有承接大额订单的能力。
“老高啊,你得搞清楚我们的定位!”
大高个也就是高长青拧起了眉头,“我知道我们的定位是什么,但这不是我们把单子让出去的理由,都是政绩啊,就这样让出去老宁你甘心?!”
“不甘心!”
宁建东实话实说,“所以我准备明早去交设计图的时候,和石同志谈谈。”
“有多少把握?”
“很大。”
笑了笑,他说,“纺织厂和我们是长期合作关系,朱平安同志有分寸。”
朱长坤是纺织厂的厂长,军转干部,为人最是硬气讲规矩不过。
这次之所以想截胡,大概率是被逼急了。
念及此处,宁建东看向高长青,“你今天在会场看见老朱没有?”
“看见了!”
高长青颔首,“老朱满场子乱窜在找机器,他想搞技术革新。”
这个话题叫人沉默。
技术革新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太难了。
设备跟不上,有再多的想法都是瞎的。
除非花大钱购买国外的机器。
但穷,等着更新换代的厂实在是太多了。
相比纺织厂,机械一厂、二厂、船舶制造等厂才是重中之重。
干财务的就没有对钱不敏感的,林清月也是财务人,她下意识地在心里算了一笔账,随后叹了口气,“朱厂长也难,他的技术革新还有的等。”
宁建东就叹气,“还是太穷了。”
众人跟着叹气,确实是穷。
穷得都恨不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了。
上一篇:重生被阿姐抢走人生后,我乐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