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此脸不要
李燕庸回了马车。
蔺照雪远远瞧。
马车里有照着的灯火,格外明亮,足以把书里的墨色小字照清楚。
蔺照雪是真觉着李燕庸厉害,但就是不明白一件事——他为什么一直不满意他自己。
也明白了一件事——她未来的夫君,原来如此能干!
但蔺照雪并不会因为一个人好看,或者一个人光环大,便一见钟情,飞蛾扑火。
她到了现在,也只是由好奇到由衷地感叹他厉害。
没任何其他旖旎的想法。
直到蔺昭雪逛得忘神,侍女也贪玩,忘了提醒,极晚了才回府。
蔺照雪缩着脖子,以为又得挨骂挨罚。
但李燕庸却送了信,说是他流连忘返,才致使回府晚。
替蔺照雪领了罚。
他说:“你并不是有意为之。我为男子,所以皮糙肉厚,你别跪了。”
但明明他就比她大了一岁。
蔺照雪这是人生第一次被兜底。
以前爹娘虽宠她,但并不溺爱,不论是不是她有意为之,都需要一并领罚。
她憋屈了好些时候,就是不服气。
而人生中遇到的其他公子少爷,也都是能撇责任便撇责任。
他的所作所为,是蔺照雪想要的,一直渴求的。
蔺照雪的心,就这么被撩拨了。
她就是在今日喜欢上李燕庸的。
喜欢他沉默的跟着,喜欢他替她“背锅”。
她那时候以为,他这般包容,这般容忍,定也是喜爱她的。
——
“姑娘,李大人答应了。”
玉兰的话打断了蔺照雪的神游天际。
蔺照雪思绪回笼,闻言,本来圆亮的眼睛更是瞪得溜圆,黑色的眸子像黑曜石。
她当即从支摘窗旁“腾”地站起来。
后拉着玉兰便来到梳妆台前挑首饰。
指着应景的红衣裳。
蔺照雪喜上眉梢:“可得挑个好看的!”
她打算把当年李燕庸没能拿到头灯的遗憾,就此弥补。
也好趁着元宵节的缓和氛围,把二人从如今的纷乱里摘出去。
和年少一般,心贴心地直抒胸臆,放纵笑傲,疏解剑拔弩张的气氛。
希望能重归于好。
*
灯会。
华灯火炬,琉璃彩灯。
蔺照雪已在灯会,装扮精致到了头发丝,手都攥紧了荷包,紧张地等着李燕庸。
她来得比约定时间要早很多,生怕和李燕庸来之不易的独处机会,出了什么差池。
一刻钟后,她看到了李燕庸的马车——
李燕庸下了马车。
和她是一个颜色!红艳艳的,多好瞧!
蔺照雪心头一喜,想迎上去。
可旋即,一个柔弱的女子却紧接着探出头,柔白细嫩的手附上李燕庸的小臂,轻轻下了马车。
蔺照雪的脚步一顿。
这女子,是丁焕花。
第9章 第9章家主的心上人
李燕庸接到了蔺照雪的邀约。
他应下了。
借着这个机会,可以安静地谈谈。
要去赴约时,一直掩着门檐斜靠的丁焕花,冷不丁地突然出声:
“夫君……你要去哪?”
似是一只受惊的兔子,怕再被抛却,眼里有仓惶。
李燕庸耐心解释:“我同她赴约。”
丁焕花抿唇,垂下头。
他们
都默契地知道,“她”指的是蔺照雪。
丁焕花问:“上元佳节,长街灯会吗?”
李燕庸点头。
丁焕花不说话了,两个人陷入难得的沉默。
他们以前在一起,总有话题的,从来不会冷场,也不会吵闹。
因为李燕庸总体谅着丁焕花。
李燕庸见丁焕花情绪不对,也就没再抬步去赴约。
他停了收整衣袍的动作,静静看着她,耐心等她下文。
丁焕花的声音有些抖,试探:
“那我,我可以跟去吗?”
“焕花头次提这种过分的要求,可能不妥。若是给蔺姐姐和夫君带来不便,那就算了……”
李燕庸看着丁焕花脆弱的模样,莫名想起来了蔺照雪曾经双目苍苍,瘦脱相的森白细腕无力地散在床榻边,砸在榻边的隐几上。
他很快答应下来,没有什么犹豫。
跟着去也好。
让焕花亲自看看,她也就心安了。
*
花市灯如昼①。
此时月色溶溶,倒进蔺照雪眼里,却只有悲凉。
她怔怔看着李燕庸同丁焕花并肩走来,活像一对璧人。
显得她形只影单。
蔺照雪还有着为见李燕庸的鲜艳打扮。
头上竖着挺立的玉蛾儿,身着灯笼纹样红色锦缎袄,外披织金貉袖。
富贵艳丽,精巧玲珑。
她原来觉着这身好看的。
可现在只觉着沉,生沉,成了累赘。
李燕庸和蔺照雪相对而立。
李燕庸注意到了蔺照雪正在直勾勾盯着丁焕花。
他皱眉,右手不动声色地把丁焕花往自己身后拢了拢,冷静地对蔺照雪提醒:
“你别用这种眼神看着她。”
蔺照雪听到这话,火被点燃:“我本身只邀约了你,你让我怎么不气?”
李燕庸仍旧在袒护丁焕花,条理清晰地说着事实,又句句刺心:
“她不是有意来的。元宵节就属灯会热闹,我和你赴约,她独自一人待在府里,孤苦无依,我看不下去。”
蔺照雪的话充满了讽刺:“你的意思是,我刻意排挤她?”
李燕庸眉头紧蹙,不免烦躁地扶额:
“蔺照雪,你又从哪听出我有这种意思?”
又是剑拔弩张的氛围。
蔺照雪深吸一口气。
不能再吵了。
最起码在丁焕花面前不能再吵。
她自顾自往前走:“灯会开场了。”
“在猜灯谜开始前,先逛逛,不若一会到了正点,车马辐辏,人挤人,就逛不了了。”
上一篇:我在废土世界直播种田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