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 第97章

作者:冰河时代 标签: 穿越重生

  苏向珩调侃,“倒底是亲侄子啊,啥时送我一副。”

  苏言祖笑骂:“都几幅到你手里了。”

  “那哪是到我手里啊,都被别人抢光了。”抢的人当中还有月华公主,但苏向珩并不敢透露,一言带过。

  五月槐花,开的漫山遍野,随风起伏,如潮涌的波浪,芳香飘荡四野,诱人味蕾,回家的路上,苏若锦忍不住让赵澜停下马车,请大伙一起帮忙摘了不少。

  “小郡王,明天到我家吃槐花宴。”

  赵澜看到心情颇好的小娘子,点头:“好。”

  槐花味道清香甘甜,不仅营养丰富,在缺衣少粮的年代,那可是调节贫乏吃食的好东西,可以用来做汤、拌饭、焖饭、蒸槐花糕、槐花饺子等。

  食用槐花,选未开放的花蕾,也就是槐米最好,口感脆,香味浓甜,不要太美味!

  第二日,放在水里养了一夜的槐花,如同在树上刚接下来一样,新鲜水嫩的很,苏若锦把能想到的都做了,从饭、饺子到汤,再到蒸槐花糕、最后裹上蛋液油炸,苏三郎站在锅边就吃了一小盘。

  苏若锦也不等上桌了,也给坐在回廊下吹风的赵澜端了一盘,让他当零食。

  捏一支放到嘴里,嘎嘣脆,一股新香清甜充斥味蕾,不知不觉让人心情愉悦,“怎么想到做这个。”

  “以前住的巷子里有,很多大娘带着小屁孩们打下来做美食,我家也经常吃,不好吃吗?”

  “好吃。”

  苏若锦眉高扬,钟鸣鼎食惯了,不见得好吃吧!

  “真好吃。”

第153章 凉皮和水晶粽

  天气越来越热,水井上面搭了架子,上面爬满了丝瓜,刚开花结扭,估计还要十天八日才能吃到。

  苏若锦朝靠近廊下攀爬的小株植说道,“小郡王,再过三年,请你吃葡萄。”

  三年?赵澜一想,那时他十六,小娘子十一,那会是什么样的光景?很感兴趣的从躺椅上起来,穿过天井,走到水井边,阳光被茂盛的丝瓜藤叶遮挡,荫凉一片。

  他看向矮矮的葡萄藤,攀着小小的支架,正努力往上长,看样子,两三年后,给井台遮阳就变成它了。

  “还有吗?”他也想在自己的院子种上葡萄,等果子结出来,他请小娘子过去吃。

  苏若锦摇摇头,“等明年春天,我让冯老爹帮你带,你要几颗?”

  “多几颗吧。”

  “好。”

  鲁大妮见二人聊的差不多,上前提醒道,“二娘子,可以开饭了。”

  “好咧!”

  天气热,除了槐花做的各种吃食,苏若锦还做了凉粉、凉皮,摆到桌上,就感觉凉爽宜人,除了槐花饺子,赵澜吃的最多的就是凉皮。

  凉皮的特点薄、透,口感酸辣爽口,特别适合夏天食用。

  凉皮怎么变透明的,这技术,苏家一直没有外传,赵澜喜欢吃,双瑞也没讨要过,苏若锦准备明天就给烧烤摊加这道凉皮,洗面这道技术活教给史六。

  “那烧烤是不是要减量?”

  “对。”苏若锦道,“五六月,说热又不热,人们没什么食欲,减少上火的烧烤,上凉皮这种开胃小吃,也给周围吃腻烧烤的食客以新鲜感。”

  凉皮调拌时可依据不一样口味添加盐、醋、芝麻酱、辣子、黄瓜丝、豆芽菜、蒜汁和当季蔬菜等,估计吃的人不会少。

  吃过饭,消过食,赵澜没急着走,一直坐在走廊里,或是假寐,或是陪苏三郎玩耍,好像当今天放假一样。

  端午节要到了,苏记早餐铺子早就上各式粽子了。

  北方人吃甜粽,南方人喜咸,苏记早餐各种味道都上了。

  今年,苏若锦没用铺子里的粽子,她在家里教鲁大妮包,包的是那种精致的水晶粽子,除了自己家人吃,还有就是送邻居朋友,苏言礼的顶头上司,苏家抱的大腿等等。

  赵澜在回廊里眯眼休息时,苏若锦便领着丁氏、鲁大妮、毛丫等人围在木桶边上一起包粽子。

  她叽叽喳喳指导的多,包的少,女人大多心灵手巧,丁氏与鲁大妮包的又快又好,没一会就包了好几种口味。

  一种水晶粽是广式的碱水粽,做出来是澄黄似透的,看起来漂亮有质感,苏若锦在里面加了红豆沙,煮熟出锅,香甜Q弹,一口下去,真是甜糯到家,好吃的停不下来。

  另一种水晶粽晶,用到的是西米,虽说这个东西是后世才有的,又叫西谷米,是印度尼西亚特产,但有的西米用木薯粉、麦淀粉、加工而成,是一种加工米,形状像珍珠,经常被用于做粥啦羹啦和点心当中。

  国外啥的,咱没有,但木薯粉、麦淀粉有啊,四月份时,苏若锦就开始为端午节准备了,做了好些西米。

  西米有温中健脾,治脾胃虚弱、和消化不良的功效,还有使皮肤恢复天然润泽的功能,这可是女人们的最爱。

  西米做好后,苏若锦隔三差五就做些西米羹给家人用,甜糯爽口,个个都爱,今天拿来做粽子,出锅剥开来,那一个个晶莹剔透,简直跟艺术品一样,哪里还舍得吃。

  傍晚,太阳渐落,阳光失去热度,温和的撒在屋脊、房檐上,落到院中绿植上,添上了一道温和的色彩。

  睡了一觉醒来,赵澜缓缓睁开眼,微风徐来,霞光扑面,把他绝美的容貌镀上了一层暖色,整个人飘飘欲仙,不似真人。

  苏若锦忙的两脚不着地,见双瑞过来打水,问道,“你家主子醒了?”

  双瑞笑笑点头。

  她献宝似的赶紧剥了五只小粽子,放在白瓷盘里端出来,“小郡王,饿不饿,吃点心啦!”

  醒来就有好心情。

  赵澜似被苏言礼同化了一般,脸上带着柔柔的笑意,一边享受双瑞给他洗脸擦手,一边看小娘子把五颜六色的小粽子放在躺椅边上的小几上。

  “怎么是透明的?”

  小娘子仿佛就等着他问这话,很得意的反问,“你猜?”一张小脸俏皮可爱,生动极了。

  “与肠粉、凉皮用了同一种东西?”

  苏若锦直摇头,“那是澄粉,这个是用淀粉做成的西米做的。”

  赵澜看着小小长长的粽子,中间沁出各种颜色,有绿色的、粉色的、蛋黄色的、紫色的,黑色的。

  绿的,赵澜知道是绿菜汁,“粉色用的什么汁?”

  “红苋菜的汁。”这款在五种颜色中最显漂亮,很吸引人眼球,也是苏若锦的最爱。

  “哦。”说话间,双瑞帮主子洗漱好已经退下,苏若锦赶紧用竹签叉了个粉色小粽子给赵澜,让他赶紧尝尝。

  小粽子是真的小,赵澜一口就吞到了嘴里,不仅甜糯,还弹劲十足,特别让人上头,他一口气把小娘子端来的五只全部吃完了,里面有枣泥的、豆沙的、芋泥的,每个都香甜可口,好吃到停不下来。

  他还想吃。

  一双介于桃花与丹凤之间的美目,殷殷的望着小娘子,跟苏三郎一般澄澈又含着贪吃的嘴馋劲。

  苏若锦:……明明比她大啊,不是弟弟啊!

  她故意一唬脸,“小郡王,不好克化,再说,晚饭时间到了,先吃晚饭。”说完,一股大家长不容反驳的气势离开,实际暗暗拍心口,少年郎的杀伤力杠杠的啊,那个小阿姨吃得消。

  赶紧离妖孽远点。

  赵澜低头一笑,像温暖的小奶狗一般化开了无边昏色。

  吃完晚饭,赵澜把苏家下午做的粽子全都兜走了,搞得苏若锦不得不重新再包。

  程迎珍担心,“若是送到范府,估计范夫人也会多要。”

  “可西米不多了。”再做也赶不上了。

  苏若锦原本想把西米留下点做羹的,现在只能全包了,西米粽不够,她就多包了碱水粽,这个水晶灿灿,也好看。

  赵澜带着从苏家卷来的粽子,没有先回府,而是去了姑姑的公主府。

第154章 端午之礼

  月华公主已和离六年,和离时没有孩子,所以整个公主府看起来气派辉煌,在赵澜眼中却一点人气也没。

  柔和的脸色,随着肃穆的公主府气氛变得漠然。

  赵澜过来,月华公主意外,也不意外。

  意外,是这个小侄子从小就被她嫂子当眼珠子养,轻易不随意到哪家串门,自从去年进了国子监,嫂子才渐渐脱手,不再一手一脚盯着这个幼子。

  当然,看似孱弱年纪又小的侄子,居然接了哥哥手中其中一个职务,让月华公主没料到,而且从官家的态度上看,小侄子似乎做的不错。

  真的挺让月华意外的,好像一眨眼之间,那个处处被人保护的金贵小侄子就长大了。

  不意外,是因为最近她跟苏家人搭上嘎了,而小侄子就是苏家学生,她与苏言祖之间两次会面,他都在场,想避都避不开。

  赵澜让丫头热了几只小粽子,邀请姑姑品尝。

  月华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虽然看到晶莹剔透的小粽子也小小的惊艳了一下,但她心思不在这个上面,她知道,小侄子可从没特意给她送过什么东西,今天晚上来肯定是为了她与苏言祖之间的事。

  果然,下一刻,吃了两个小粽子的小侄子开口了,“姑姑,姓苏的不合适。”

  一直等待小侄子开口的月华,掀起眼皮,“民间都有初嫁从亲,再嫁由身,我为什么不能挑自己喜欢的嫁。”

  “就见一次,什么都不了解,喜欢他的皮囊?”这根本不像十三岁少年说出的话,“如果是这样,京中什么样的美男子没有?”

  月华先是一愣,这那里是小侄子,简直就是祖父级的口吻。

  反应过来,月华毫不迟疑的回道:“长相挺拔俊朗的没他英气逼人,长相英气逼人的没他风姿绰约,长相风姿绰约的又没他挺拔俊朗,你说我喜欢他什么?”

  身上特有的江南文人的浪漫气质,充满魅力,惹人心神荡漾,只一眼就让人无限沦陷。

  月华起身,长裙迤地,优雅华贵。墨玉般的青丝,简单地绾个飞仙髻,几枚饱满圆润的珍珠随意点缀发间,让乌云般的秀发,更显柔亮润泽。修长高挑的背影,却显得落莫沉寂,笼罩着愁绪,让人瞧之,不自觉的想要怜惜。

  作为侄子该提醒的已经提醒了,赵澜不觉得自己再有留下的必要,起身走人,走到门口,又停下,“在东山书院找他说过了?”

  月华不想承认被人拒绝过,停着半天没动。

  赵澜若有所思,但也不多问,转身出门,淌进了夜色中。

  月华长长的叹了口气。

  奶嬷嬷看着心疼,走到公主身侧,“殿下,京中贵妇暗地里养面首,要是姓苏的不识好歹,把他圈起来养着就是。”

  月华看向奶娘。

  奶嬷嬷说:“咱不像云珠那般张扬,悄悄的就行。”

  月华:……

  第二日,书同架着骡车,拿着帖子挨家送节礼,除了粽子,苏家另配了三样,合着送四礼,符合苏言礼小京官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