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李小光他叔点头:“刚到这边,小光手快,拿起来一看是那东西,团团就赶紧给您打电话。”
跟张怀民搭把手抬箱子的刑警问:“为什么不去新华书店?”
“有些书只能来废品收购站。”张怀民说完低头一看,全套毛选,这书他也有一套,想着团团的年龄可以看这书,随后放下箱子就把这套书拿出来。
他手下的探员问:“您还看这书?”
上面这两年评功过论是非,很多人受社会风气影响,看到“毛”字就皱眉,所以无法理解张怀民怎么还看这类书。
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张怀民也不想因此跟同事产生分歧发生争吵,笑着说:“扔在这里怪可惜。”
随后把柜子也搬出来仓库就干净了。搬到最后也没有发现土手/雷,众人放松下来。张怀民在刑警队呆了几年经常接触到刑事案件,不断提醒自己人命关天无小事,因此变得越来越仔细,最后两箱也没放过。
张怀民打开箱子倒吸一口气,全是炮/弹。张怀民怀疑收购站的同志收的时候没认出来,拉回来看出来又怕因此受到批评,就藏在角落里。
李小光他叔没认出来。公安震惊过后跑去电话亭要卡车,李小光他叔意识到什么,气得破口大骂。
团团几人被吸引过去,还没靠近就被伸出双臂的张怀民拦下,厉声道:“后退!”
杨一名吓得打个哆嗦赶忙后退,怕团团挨揍,拉他一把。
这次车来的快,可能一直在公安大院等着,所以十多分钟就到了。东西拉上车就直奔城郊。张怀民跟车过去,上车前让团团立刻回家。
立刻回家是不可能的,团团看到一排跟他书房书桌一样的家具,又瞅瞅先前放墙角的东西,对李小光他叔说这些东西他全要了。
李小光他叔愣了一会儿,指着张怀民挑的书:“不是来买书的?”
“没有书桌,再买几个摆件。您放心,我妈知道这事。”
杨一名等人齐刷刷转向他,他们怎么不知道苏阿姨知道啊。
李小光他叔被今天的事弄的没心思做生意,找出收购价,原价卖给他们,又用收购车的老破车送他们回去。
胡同里能进车,可车进去了人都过不去,防止被邻居投诉,李小光他叔停了车就让团团他们下去把东西卸下来。车门无法打开,李小光他叔在车里等着。
苏笑笑听到动静,打开院门吓一跳。没等她开口,团团就说:“妈妈,快去拿钱。”
“买的什么?”苏笑笑好奇。
团团拿出青花瓷瓶递给她,冲苏笑笑挑眉。
苏笑笑前世看古董是去博物馆,走马观花看一遍,时间一长就忘了。虽然今生家里有古董,可苏笑笑不感兴趣,因为不知道它们的历史,她也没时间了解,一直塞柜子里,见得少以至于没看出这是青花瓷瓶。
好在苏笑笑了解儿子,把东西接过去放院里就去拿钱。
三个小子在上面搬,苏笑笑和团团以及杨一名在下面接,十来分钟,李小光他叔就开车走了。
杨一名关上大门,李小光不明白:“大白天关什么门?”
另外两个半大小子虽然没看出这堆破烂有什么不同,但他们还是先让李小光闭嘴,然后叫苏团团给他们解释。
苏团团指着青花瓷瓶:“让你们上课不好好听,好东西在跟前都不认识。”
杨一名想了一路子也没想出这些破旧玩意有啥特别:“书上有吗?”
苏笑笑终于看出来:“不是瓶子本身,花纹。”
几人没看出来,但他们有办法,到书房把团团的历史书拿出来,看到青花瓷,接着又看到痰盂其实是青铜器。
杨一名在收购站就猜到团团挑的是古董:“只是古董?我还以为里头藏了金子。”指着青花瓷瓶,“这玩意满大街都是!”
李小光点头:“我叔可能三天两头就能碰到一个。”
团团叹气。
杨一名让他说话,少装深沉。
苏笑笑道:“团团是不是听谁说过,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啊?”
团团连连点头:“去年我们去公园卖对联听几个下棋的老大爷说的。”
杨一名:“他们懂什么?”
苏笑笑道:“有心思下棋的人,家里肯定没有烦心事。没有烦心事,说明有钱。现在什么人最有钱?”
杨一名想想:“摆摊的和退休老干部?可是也有懒得管事的啊。”
苏笑笑摇了摇头:“懒得管事的人早饿死了。现在活着的老人不是家境好会钻营,就是能吃苦。这些人无一例外都见多识广。比如今天去酒楼刷盘子,明天去地主家干活,后天去教授家修马桶,接触的古董也比你们几个见过的多。”
杨一名:“事实上就是不值钱。”
苏笑笑点头:“现在不值钱。你们大学毕业二十多岁该找对象的时候这些东西还不值钱?”
“如果越来越好,那过些年肯定就是苏阿姨口中的盛世。”李小光停顿一下,“我真想知道盛世是啥样的。”
第95章 以小博大装一时简单,谁能装一辈子?……
上午半天团团过得又惊又喜,不想聊太沉重的事:“说这些干嘛,早晚能看见。先说这
些东西。”
他的几个同学疑惑不解,他要说什么啊。
苏笑笑了解儿子:“这些东西是你们一起拉来的,团团想问怎么分吧?”
杨一名不想要破烂,他姥爷和爷爷家有更好更精致的,比那个“痰盂”好看的青铜器都随便放条几上:“你买的!我没钱给你!”
话音落下,被身边同学捅一下,看在苏阿姨的面上也不能这么说啊。
团团白了他一眼,拿起痰盂递给李小光。李小光苦着脸说:“我真没钱买这个。再说了,我要这干嘛?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穿。”
团团忍不住嫌弃:“你真有出息!”
“对!”别人嫌弃李小光,李小光不高兴。苏团团嫌他学习好会帮他补习,别的方面嫌他寡闻少见也会为他解释,所以李小光一点也不生气。
团团噎住,见杨一名还跟着点头,确定他的几个同学都不想要:“就说这个青铜——痰盂?”团团也不知道叫什么,“卖给收废品的肯定是按铜的价格。要是上交博物馆,最少也能奖你十块钱。如果过两年你爸妈不让你上高三,就把这个给博物馆,用博物馆给的奖金交学费。”
李小光心里顿时五味杂陈。
其他几人尴尬地收起嫌弃的嘴脸,苏笑笑很是欣慰,搂着团团问:“如果博物馆给五块钱呢?”
团团:“那就把小婶的自行车借给他骑,让他走街串巷卖冰棒。”
自从家里买了自行车,王芳借给张怀民的车子就闲置在家。原本苏笑笑要还给妯娌,王芳单位离家远,骑车不方便,坐公交车反而方便,又嫌车子占地方,干脆一直放在苏笑笑家。
李小光想哭又想笑,犹犹豫豫许久,憋出两个字——谢谢!
“多大点事。”团团不在意地摇摇头,“你要还是不要?”
全家没有一个识货的,李小光担心拿回去真被当痰盂用了:“可以放你家吗?”
杨一名嘴快:“那不就是苏团团的?”
李小光呼吸一滞,因此意识到就算他拿回家也是苏团团的,因为是苏笑笑掏钱买的。
苏笑笑道:“就当团团送给你们的生日礼物。”
杨一名摇头:“我就算了。我有钱,改天咱们去别的地方看看,要是还能挑几样,我送你们一人一个,也算生日礼物。我和苏团团就不相互送了。”
苏笑笑赶紧提醒:“你们不懂,我也不懂,只能去废品店或旧货商店。以后谁要跟你们说他们家有更好的,更值钱的,你们都别信。”
杨一名:“苏阿姨,我们懂。我小舅也说过,所有的巧合都是处心积虑。就像今天这事不可能有第二次。”
苏笑笑感叹:“长大了。快挑一个吧。”
团团的另外两个同学不再客气,问她哪个好。
苏笑笑微微摇头:“我和团团真不懂。看运气。也许过几年翻十倍,也许十年后还是破烂价。”
杨一名附和:“送给你们是为了防止以后没钱上学,现在想这么多干嘛?”
他的两个同学想想要是不能升值只能当破烂卖,那瓷器肯定没有铜的铁的值钱,于是一人挑个铜壶,一人挑个铜碗,看起来跟那个铜“夜壶”像一家的。
挑好了他们就帮团团把院里的东西搬厨房旁边的杂物房中。他们挑的东西用报纸裹起来放旧家具柜子里。他们刚放好,罗翠红进院:“团团,听说你买了一车东西,买的什么?”
团团指着还没来得及放屋里的书。罗翠红信以为真:“下回叫你爷跟你一块去。”
苏笑笑:“爸也搬不动。您做饭了吗?”
“正准备做。”罗翠红一看没啥事就回家做饭。
杨一名好奇:“苏阿姨,干嘛不告诉罗奶奶?”
苏笑笑:“你们都知道旧东西不值钱,团团的奶奶能不知道?要知道团团拉来半车,不定怎么数落团团。再说了,也没花多少钱,犯不着为此弄一肚子气。”
杨一名懂了,原本想回去告诉父母,瞬间决定不提这事。
四人从团团家出来,杨一名叮嘱三个同学,到家不许说团团买了许多旧物件——老头老太太一个比一个碎嘴,叫他们知道,以后肯定一见着团团就问七问八。
三个半大小子想到街坊四邻有两幅面孔,就算实话告诉他们,那些人也会当他们胡说八道败坏团团的名声。
几个小子到家被兄弟姐妹和祖父母问跑哪儿去了,他们就说跟团团去废品收购站买旧书,结果碰到为了多卖几毛钱往铁桶里加东西的,加的不是石块土坷垃,竟然是土手/雷。
四人的家人都没心思关心团团买的什么,反而问土手/雷有没有炸,后来怎么处理的等等。
李小光跟他叔他祖父母住一块,他叔下午下班回来就被他祖父问土手/雷和后来两箱炮/弹是谁收的。李小光他叔也不清楚,就跟家人一起分析。饭后李小光等他叔落单,就说要是再碰到老物件就收下来,将来可以救急。
这年头老物件不值钱,李小光他叔又因为他工资低勉强够一家三口用,所以对他的话不以为意。
有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今天公安来了一群,又是戴头盔又是绿卡车,再加上南边打仗顺便练兵,报纸上三天两头登哪个哪个军区参战,以至于市民很自然想到箱子里不是手/雷就是炮/弹。
首都都解放多少年了,竟然还有这玩意。善钻营的人就寻思收购站是不是还有别的老物件,所以第二天就有人去李小光他叔工作的收购站淘宝。
像样的东西都被团团拉回家了,淘宝人自然空手而归,但他们没有因此放弃。周末得空又去收购站卖东西,顺便问问有没有旧书旧画旧花瓶之类的。
这周末也是李小光他叔值班,他是临时工,担心失去这份工作,每周末抢着值班。李小光他叔看“淘宝人”六十来岁,穿着中山装,退休前像个见多识广的领导,再想想他侄子之前的话,就觉着老物件这些年不值钱,兴许两三年后翻一倍。
淘宝人对他的说辞是喜欢老物件。李小光他叔也不傻,喜欢看可以去博物馆,想买回家可以去琉璃厂,要啥样的没有啊,干嘛非得来废品站。绝对是想以小博大!
李小光他叔想利用工作关系自己收了,可他一没钱二不懂,所以一到他轮休就去博物馆,或者去琉璃厂,听人家讲解。在这期间把烟戒了,钱攒起来留以后淘宝。
李小光他婶跟家人抱怨他叔一休息就往外跑,怀疑他叔在外面有个相好的。李小光觉着好笑,十一月底顶着风雪去团团家复习,课间休息,几个半大小子喝骨头汤吃着杂面饼,李小光把这事拿出来让哥几个乐乐。
杨一名最先忍不住调侃:“就你叔那样的还有相好的?”
李小光点头:“对啊。兜比我的脸都干净,人家跟他在一块图啥啊。我婶说这话都不长脑子。”
杨一名噎住。
团团不禁说:“你跟你叔他们不愧是一家的。”
“我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