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 第180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应该退休了吧?”

  张怀民点头:“不贪权五十岁退休,正好去年退休,又是跨省,我们真不好查。可她非要干到五十五。”

  “为什么干,干走私?”苏笑笑真好奇,有个稳定的工作不好吗。前世她特别希望找一个混到老的工作。

  这个年代有学历,贫富差距不大,还没出现阶级固化,还有个继姨夫当靠山,她踏踏实实熬几年,以后真有可能进卫生部。

  幸运的话还有可能更进一步。

  张怀民:“我们的同志希望多掌握一些这些人的犯罪心理,讯问的比较仔细。还记得你二伯当初为什么干倒爷?”

  “两个女婿看人家赚钱眼红。”

  张怀民点头:“她也是看人家赚钱眼红。又听说二娃二十出头就能在首都办服装展,她就觉着比二娃大十多岁,也算是高学历,又会一口流利的英语,为什么就要做月入不到一百的工作。”

  “这话说的,早几年谁不是每月几十块钱。房价物价工资不是这几年才涨起来。”苏笑笑把菜盛出来,心说不是说吃一堑长一智吗。林莹都重生一回了,多多少少也该长点脑子吧。

  张怀民:

  “南方跟首都不一样。八五年前后大部分人老老实实上班,一条街只有几个摆摊的,南方甬城到处都是摆摊的。这几年那边还流传一句话,宁可睡地板,也要当老板。在这种大环境下,很难守住初心不朝钱看齐。”

  “君子爱财没问题。”苏笑笑把菜递给他。张怀民又接过碗筷,苏笑笑端着饼拎着暖瓶随他去堂屋,“可是也应该取之有道。”

  张怀民:“一开始是这样。也赚了很多钱。两年前弄了几车水果,半道上遇到暴雪,当时才九月份,首都深秋时节,南方还跟夏天一样,她没想到北方那么冷,不但全砸手里,还赔了人家很多钱。本钱不多又想把赔的钱赚回来就想走捷径。她老家往东不就出国了吗,利用这个便利倒腾。刚开始小打小闹,越干越大,直到想吃独食,挤的别人活不下去,被人反手举报给我们。”

  “给你们?”

  张怀民点头:“没敢在当地举报,怕被她继姨夫,就是我以前的副参谋长压下去。案子出在我们这里,那边没有及时收到消息,当地同志协助我们的人去她姨家抓捕,她姨还不知道她出事了,以为她有什么事耽搁了。”

  苏笑笑心底五味杂陈:“——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啊。看看人家——就是我小叔进货的那家,一年只干几次,听说走的货不是罐头就是衣服,遇到暴雪在车上放一年都没事。”

  张怀民:“那家就是团团的师兄。”

  “什么?他妈不是搞电脑的?”

  张怀民:“明面上不是他妈。那个什么公司名字是人家的。”

  “正常。很多高干子弟都这么干。”苏笑笑以前就听说过,“你怎么知道的?”

  张怀民道:“以前去过那边排查,发现她丈夫,团团师兄的爸爸神出鬼没很可疑。后来一查才知道就是以前在咱们隔壁岛养猪的团长。”

  “不是吧?”

  张怀民笑着点头:“他父亲是老革命,他岳父也是。但他本人很低调。当时我要知道他有这些关系,就亲自去岛上拉猪了。兴许我能给他当参谋长。”

  “说正经的。能判多少年?”

  张怀民:“至少十年。就算在里头表现很好,减减刑也得蹲十年。”

  苏笑笑记得林莹比她小十岁左右:“十年后就五十了?为了一点钱值得吗。”

  “一点?”张怀民差点呛着,“我们一家三口加几处房子卖了也没有人家一年赚得多。”

  

第145章 背靠大树好乘凉这次怎么还没死就找过……

  苏笑笑惊到失语,干这么大?

  “吓到了?”张怀民撕一块葱花饼给她,“如果是几十万的案子,她只是主犯之一,不至于判十几年。经济犯罪判死刑的很少,判一二十年的也不多。”

  苏笑笑无意识地咬一口饼,都是多活一次,为啥人家敢干这么大,她只敢卖卖对联养养孩子老老实实上班啊。

  张怀民夹点菜放她嘴边,苏笑笑下意识张嘴,吃进去发现不是葱油饼才回过神,“上千万?”

  张怀民仔细想想:“涉案金额加一起有这么多。”

  苏笑笑算算她前世的房价和工资,又算算现在首都的房价和工资,放到她前世就是几十亿啊。

  这年头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张怀民:“别想了。突然发现葱油饼挺好吃的。”

  “这些天你不会天天吃方便面吧?”

  张怀民微微摇头:“不至于。”

  “那就是吃过?难怪你觉着好吃。我都没放油酥。回头做点油酥。”

  张怀民:“做烧饼放的那种?麻不麻烦?”

  “不麻烦,就是用热油烫面粉。”苏笑笑想起什么,“团团回来再做。不然不巧被他看见又该抱怨我们背着他吃好的。”

  张怀民嗤一声:“惯的!”

  “那怎么没见你给他两巴掌?”

  不舍得!张怀民脑海里浮现出这三个字,脸色一瞬间变得很尴尬,干脆转移话题,“因为这次的案子需要铁路公安配合,有一次他们到局里正好碰到我,我跟他们聊了几句,说火车上的小偷比公交车和在街上活动的猖狂。他们瞅准一条大鱼敢直接抢——”

  “这不叫小偷,叫劫匪吧?”

  张怀民神色一怔,“对,对,小偷不会跟失主打照面。除非他身上有命案,怕被抓到,或者需要钱救命才会动刀子。不管怎么说,现在火车上比十年前乱多了。”

  苏笑笑懂了:“提醒我二大爷?你觉着有用吗?”

  张怀民想想很多老人越老越固执。再说,即便他要收手,他的两个女婿,还有那对自私的儿子儿媳妇也不会同意。

  苏笑笑:“刘庄跟他们说过,再说的话会怀疑我们见不得他们发财。”

  “算了。”张怀民不想平白无故惹一身腥。

  苏笑笑没想到有些人那么不经念叨。第二天中午她和领导以及几个同事出去用饭,从饭店出来就看到刘荷穿金戴玉从她面前过去。

  苏笑笑一开始没认出来,刘荷烫着羊毛卷,穿着高跟鞋黑皮裤和貂皮上衣,还挎着粉色皮包。刘荷喊迎面走来的人,苏笑笑觉着声音耳熟,及时转过头看到她的侧脸才敢认。

  傍晚回到家,张怀民洗菜,苏笑笑准备做饭,想起中午那顿饭:“今天看到刘荷了。真发财了。”

  张怀民:“跟你打招呼了?没有趁机跟你显摆,奚落你没钱吧?”

  “她没看见我。可能看到了,不想理我这个穷坐班的。”

  张怀民顺嘴问:“你怎么知道她真发财了?”

  “戴着金耳环和玉镯啊。”苏笑笑仔细想想,“她手里的包,看牌子需要大几千。不过看质感,很像仿的,还是低仿,在阳光下看起来很廉价。”

  张怀民不禁问:“戴金耳环和玉镯?她不怕飞/车党上手扯?”

  “不怕吧。没了再买呗。”

  张怀民顿时想说市局离繁华地段近,而大部分市民又分不清派出所和公安局,所以出了事就找最近的警局报案,单单他碰上的就不下五起,其中一个脖子被划伤,因为戴着金链子,一个手指头被掰断,为了抢戒指,还有一个耳垂血流不止。饶是张怀民见多识广也不忍直视。

  苏笑笑问:“这两年小偷多,还那么猖狂,是不是因为国企改革很多人下岗,原先没有工作的更找不到工作?”

  “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以前没有摩托车,他们想干干不了。以前去哪儿都要介绍信,犯了事不好跑。现在今天在首都,明天可能在羊城,抓捕难度太大。现在有一种监控设备,就像相机。如果以后有了钱大街小巷都安上,我想会好很多。”张怀民把葱递给她,“明天周末,你看明早是不是买点肉?”

  苏笑笑:“现在菜市场的肉什么时候去都能买到。团团回来再去也不迟。”

  消失了一个多月的苏团团这次没叫他妈失望,上午九点就跟许小军一块回来。

  张怀民见他俩一人拎着一个大包,好奇地问:“最近去外地了?”

  团团瞪眼:“瞎打听什么。”

  张怀民气笑了:“现在又不是你找我打听案子的时候了?”

  “什么时候找你打听过案子。”团团把包一扔就朝苏笑笑扑去,“妈妈!”

  苏笑笑伸手抱住他,嫌弃地说:“多大了啊。”

  团团松手:“甭管多大你都是我妈妈。”

  张怀民牙酸:“洗澡去!一身味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俩当摸金校尉去了。”

  团团和许小军回屋找衣服。

  苏笑笑等他俩出来就问想吃什么。团团想也没想就说:“什么都想吃!”

  张怀民啧一声,去拿菜篮子。苏笑笑回屋拿钱,买一条鱼,两斤五花肉,一只鸡和两斤排骨。

  中午是清蒸鱼,糖醋小排,红烧肉和小鸡炖菜。主食是张怀民喜欢吃的葱油饼。担心不够吃,苏笑笑还烧了一碗紫菜蛋花汤。

  团团吃完舒服地靠椅子上感叹:“还是家里好。”

  苏笑笑趁机问:“还出去吗?不出去下周末去街上买套新衣服。小军,你也买一套。”

  许小军不假思索地问:“要参加什么活动吗?”

  “五月十号大勇结婚,饭店都订好了。”苏笑笑道。

  团团算算日子,“还有一个多月呢。”

  苏笑笑:“要是四月底和五月初下雨,周末没法出去呢?”

  确实要把突发状况考虑进去。想到这些,团团点点头:“妈妈,陈大勇怎么回门啊?”

  苏笑笑:“结婚当晚回他自己家,就是你们帮他布置的那个。第二天带着礼物去刘家。大勇单位今年分房的名额有他,过两年就可以搬去单位家属院。”

  团团不禁说:“再生个孩子,陈大勇的家就完整了。”

  张怀民看过去,团团赶忙说:“你不要说话。我不想听你给我添堵!”

  “看把你能的!”张怀民起身收拾碗筷,顺手给他一巴掌。

  团团吃蒙了,反应慢半拍,挨到脑袋上才想起来躲:“妈妈!”

  “别吵!”苏笑笑也起身收拾,“累不累?累就去睡会儿。”

  原本不觉着累,经她一说团团不禁打哈欠,许小军也困了。可想想衣服还没洗,就先定闹钟。

  三点起来洗衣服,然后俩人带着春装去学校。

  苏笑笑看着他俩出去,忍不住说:“回来吃一顿饭又走了。”

  “所以我说你要对我好点。你看我——”

  苏笑笑白了他一眼,去整理她的菜园子。

  薅一把青菜,准备做晚饭,苏笑笑听到敲门声,叫张怀民去看看。

  街坊四邻找他们会一边敲门一边问“在家吗?”近亲看到门虚掩着会直接推门。不声不响也不进来,只能是陌生人。张怀民想着这几年悍匪猖獗,难保有人摸到家里挑衅,就在院里直接问:“找谁?”

  没人回答,张怀民回屋把抽屉里的枪拿出来。又听到敲门声,张怀民把手背到身后去开门,看清来人很意外,竟然是刘旭。

  以张怀民的教养会请他进去。可刘旭不是旁人,是欺负他妻子的帮凶之一。张怀民不动声色地把枪别到身后,挡在门外问:“找笑笑?”

  刘旭看着他神色严肃,再想到他现在在市局,不敢惹他不满,老老实实地说:“你和大姐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