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 第61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饺子吃完,苏笑笑盯着他,他把剩下的汤喝完。漱漱口擦擦嘴,苏团团就找剪刀。

  苏笑笑叹气:“不许拿剪刀。这么多人啥都不带也能把那俩人扔海里。”

  团团掐指一算,十几个小伙伴,“我去张伯伯家了啊。”

  “去吧!”苏笑笑把厨房客厅收拾干净就拿着毛线出去。

  果不其然,不远处的树底下坐着几个军嫂,看起来闲聊天,其实眼睛频频往钟团长家看。

  苏笑笑很好奇什么人脸这么大,把俩孩子扔给钟团长和宋老师多年不闻不问,现在孩子大了跑过来要把孩子带走。

  苏笑笑之所以笃定那俩人没管过孩子是因为钟三娃的态度,但凡一年来一封信,三娃都不会把他们当土匪。

  苏笑笑到跟前,王素芬冲她招招手,给她一个小马扎。苏笑笑坐下问:“人还没走?”

  王素芬摇头,指着在钟家和刘家胡同里玩的那群小子,“你看,都等着把人扔海里。”又朝刘师长家指一下,“梁护士长刚过去。”

  苏笑笑问:“司令也不知道他俩来要人?”

  “应该知道。但不知道今天来。那群兔崽子把这事嚷嚷出来,梁护士长才知道。”朝旁边看去,“小江,你跟宋老师关系不错,你去刘师长家问问?”

  苏笑笑朝小江看去,是个三十来岁的女同志,她丈夫好像是钟团长的兵。苏笑笑见她坐立不安,估计她会过去。

  果然,小江起身去刘师长家。

  她走没几分钟,那俩人从屋里出来,躲在胡同里的小子们一窝蜂跑出来,看到钟自立和钟更生在院里,没跟这俩人一块,那群小子高兴地嗷嗷叫。

  段大嫂和梁护士长以及小江从屋里出来,看着那对男女去码头。

  王素芬小声说:“我说带不走吧。”

  话音落下,吴双过来,王素芬抬头,吴双停一下,朝段大嫂等人走去,问钟团长家出什

  么事了。

  王素芬白了她一眼,小声嘀咕:“她烦我我还烦她呢。”

  其他军嫂一看没热闹可看,树底下不比家里凉快,就拎着板凳回家。

  苏笑笑问:“我坐的谁的板凳啊?”

  “段大嫂的。”王素芬指着身后,“这边还有一个。坐吧。又给团团织毛衣啊?”

  苏笑笑:“去年春天织的袖子短,咯吱窝有点紧。凑合能穿。不过我又不是没时间,没必要凑合。”

  王素芬点点头,把针线筐端起来纳鞋底。

  纳了快一个小时,王素芬准备叫苏笑笑回去,段大嫂一个人从钟家出来,王素芬立刻坐回去冲她招招手。

  段大嫂一过来,王素芬就迫不及待地问:“来的是自立的叔叔还是舅舅?”

  段大嫂:“他姑和他叔。”

  苏笑笑好奇地问:“他俩不想回去?”

  段大嫂点头:“首都条件再好也是寄人篱下。”

  苏笑笑很意外,自立和更生跟她是同乡啊。

  王素芬不禁说:“是不如在这里。想吃什么买什么,想上山上山,想下海下海。可是,早晚得回去吧?”

  段大嫂:“大学毕业再说。”

  王素芬下意识看苏笑笑,苏笑笑试探地问:“能考大学了?”

  段大嫂想说什么,见王素芬满脸期待地看着她,忽然想到张政委的大女儿和二小子跟自立和大娃年龄相仿,“小钟的舅舅来信说学校准备复课。对了,他舅以前是老师。先别高兴,没说啥时候。”

  王素芬:“再过两年我也等。”

  段大嫂道:“那你先别到处说。”

  “我知道,八字还没一撇,传出去大家得怪我造谣。”王素芬转向苏笑笑,“下周末陪我去城里看看,我给你和团团出来回车费?”

  苏笑笑问:“买什么?”

  “帮我找高中课本。”王素芬对段大嫂说,“嫂子,这事我不瞒你,下周找不到,下下周我就去杭城。”

  段大嫂点头:“小宋也要帮我家刘苇找一套。照我的意思,不如找个对象结婚算了。他初中毕业当兵这么多年,以前学的都还给老师,比人家早复习半年也是白复习!”

  苏笑笑心说,果然跟我以前猜的一样,宋老师不会不管段大嫂的儿女。

  苏笑笑劝道:“部队允许的话就试试。以前的高中生离校多年,这几年的高中生不怎么上课,天天闹革命,其实大家水平差不多,他比人家先复习肯定能考上。”

  这话让段大嫂很高兴,笑着说:“那就试试。”叹了一口气,“试试的话就不能给他找对象。”

  苏笑笑点头:“不能分心。”

  王素芬听她的意思有人给刘苇介绍对象,八卦是人的天性,王素芬不禁多嘴谁要给刘苇介绍对象。

  段大嫂小声说:“还能是谁。最爱做媒的梁护士长。介绍的人你也认识。”

  苏笑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人——林莹。

  “卫生室的林护士。”段大嫂道。

  苏笑笑顿时可以确定刘苇一定能考上,前途不错。

  段大嫂又道:“那闺女看起来不错,可是不知道为啥,我就觉着别扭。你看,你,小宋,还有小苏,我一看就想亲近。那闺女眼珠子太活,不行。”摇了摇头,“我们刘苇老实,我家那闺女还缺心眼,不能娶太聪明的。”

  苏笑笑笑出声,哪有骂自家闺女缺心眼的。

  王素芬也想笑:“嫂子,你家刘萍挺好。”

  “她的事我不想说。”段大嫂提起闺女就来气,改问王素芬给谁做鞋。

  王素芬回答她家老小长得快,合脚的鞋穿半年就挤脚,一年要给他做两次单鞋一次棉鞋。

  三人又聊一会儿,段大嫂找个理由回家,苏笑笑和王素芬就把板凳给她,各回各家。

  苏笑笑到家刚坐下,吴双来了。苏笑笑顿时有种她是夹心饼干的错觉,也像是夹在婆媳中间和稀泥的男人。

  苏笑笑指着板凳:“双姐,坐。”

  吴双快人快语,直接问:“你和王素芬聊啥呢?”

  肯定不能说王素芬吐槽你啊。这话在苏笑笑心里过一遍,笑着说:“还是高考那事。听说钟团长的舅舅以前在乡下锻炼,最近被召回市里,好像要复课。对了,钟团长的舅舅应该是大学老师。”

  饶是苏笑笑之前跟她说过,她也经常提醒俩儿子好好学习,可听到老师回城,依然忍不住失态,问:“定了?”

  苏笑笑希望她认识的孩子都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时间还没定。”

  “就是后年,我家俩小子也等得起!”

  苏笑笑不由得想起王素芬,心说你俩不是挺有默契的吗。

  “确实,再过两年你家老大也才十八。搁以前可能刚上高中。”苏笑笑道。

  吴双点点头,想起什么,转向苏笑笑:“你家有没有高中课本?”

  苏笑笑:“没有。我认识的都是中专生。这事你找学校啊。”

  “人家老师也有亲戚。”

  苏笑笑道:“那就让周参谋找别人问问。或者给老家人写信,他们在外面进城方便,让他们去书店或者废品收购站看看?”

  吴双沉吟片刻,也没说找谁,就说先回家。

  该说的苏笑笑都说了,也懒得关注后续。苏笑笑想起她弟媳妇,忽然想到宋老师在岛上都能收到消息,她弟媳妇在首都肯定比她消息灵通。随后又想到她姑和叔叔大爷。她那些堂兄弟姊妹,学历最高的小学毕业,让他们复习也是白复习。

  苏笑笑犹豫再三,去楼上写一封信,翌日上班的时候给她姑寄去。

  刘大姑收到苏笑笑的信就进城帮她收拾院子,查看房屋漏不漏水,顺便跟苏笑笑的街坊四邻聊聊。果然被她打听到最近上面有意恢复高考。

  刘大姑觉着这事跟老刘家没啥关系。转念一想,就像苏笑笑信里说的,高考断了十年,以前的高中生学的内容早还给老师,小学毕业跟这几年混完初中毕业的水平差不多,为啥不试试呢。

  

第46章 欠揍的团团我要把奖状贴这里。

  中午,刘大姑到家就跟儿子开会,问谁想参加高考。

  苏笑笑的表兄弟都看过她的信,但没人当回事,还觉着她在岛上呆久了,不了解外面的情况,跟窝在桃花源里的人似的。

  刘大姑的大儿子一见母亲上心了,忍不住想笑:“娘,咱家祖坟上没冒过青烟,您就别想了。”

  刘大姑嫌儿子没出息,就叫儿子去接在婆家带孩子的小闺女。

  她儿子震惊:“外甥女那么小,她哪有时间复习?您老别闹了。我承认笑笑懂得多,可你也不能啥都听她的。她中专毕业想考大学容易,小妹会啥?给笑笑回信都有错别字。就她这样还参加高考,别丢人现眼!”

  刘大姑:“你家祖坟上没冒过青烟,我们老刘家祖坟上冒过青烟。笑笑能当国家干部,你妹就能考大学!”

  “要没考上呢?”

  刘大姑想一想:“没考上就没考上。现在考学又不像以前那么难,没考上就当进城玩一圈。”

  “她不用花时间复习?她复习的时候孩子咋办?”

  刘大姑:“叫她老婆婆带。婆婆不给带我带!”

  苏笑笑的姑父忍不住说:“闺女婆家不许她考,你咋办?”

  “离!我闺女能生孩子还识字,洗衣做饭啥都会,还怕离了没人要?”刘大姑不再征求儿子的意见,“就这样。下午去接你妹。”指着上过两年学的二儿子,“你跟我进城找书。”

  她二儿子张口结舌,“——去哪儿找?去废品站也得花钱买。”

  “能花二十块钱?”刘大姑见她儿子摇头,“这不就行了。照我看花二十也值!笑笑说咱们只有读书考学能改命,我看也是。你妹真能考上,以后逢年过节孝敬我的东西你们拿去卖了就能养活这一大家子。”

  以前没人敢给刘大姑的儿子介绍对象,家里穷是其一,其次她有个不干人事的

  弟弟刘大军——老话说外甥像舅,人家担心刘大姑的儿子跟刘大军一个德行。

  苏笑笑中秋和过年给她寄东西,一次就是一大箱,虽然属于刘大姑的只有一点,可这一点几乎都被刘大姑偷偷卖了,亲戚邻居因此算到她手里有钱,这两年不止她儿子,苏笑笑的堂兄弟也都结婚的结婚定亲的定亲。

  刘大姑的话让儿子儿媳想起苏笑笑,虽然苏笑笑在信里说海带、紫菜、虾皮便宜,可再便宜一次几十斤也要几块钱。苏笑笑要不是国家干部,工作稳定手头宽裕,想给她们寄东西也没钱买。

  苏笑笑的姑父说:“明天吧。明天一早多跑几个废品站。实在买不到旧书再去书店看看。”

  刘大姑指着二儿子,“去把你几个舅舅叫过来。你不爱读书,我们老刘家的人爱读书!”

  她儿子气笑了,到门外防止被他娘抓到捶一顿,“笑笑姓苏不姓刘!”

  刘大姑脱鞋就砸。

  她儿子闪身躲开就往外跑,去三里外的舅舅家。

  刘家三兄弟听说她叫家中小辈复习备考都觉着她异想天开被鬼附身了。刘小叔的小儿子听了这话眼睛一亮。这小子最近被长辈压着相亲,但他不想结婚。因为这几年堂兄堂姐亲哥亲姐不是生一胎就是生二胎,一窝孩子吵得他大半年没睡过安生觉,导致他讨厌小孩,希望一辈子不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