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 第96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午饭后,老张把俩孩子送去学校就去供销社。苏笑笑和她婆婆继续看房。罗翠红不明白:“你觉着那个房子差不多,咱还看啥?”

  苏笑笑:“万一有更便宜的呢?”

  罗翠红恍然大悟,婆媳二人继续看,直到团团快放学,她回家做饭,苏笑笑去学校接团团。

  晚饭后,苏笑笑准备洗漱,张家大门被推开。

  罗翠红正准备出去跟邻居大爷大妈唠嗑,见状就停下问:“是不是怀民回来了?”

  “罗大姐,是我。”

  熟悉的声音传过来,罗翠红心说,你和我不一定谁大呢。

  罗翠红迎上去请他屋里坐。

  来人不是旁人,就是那位要跟儿女团聚的大爷。

  苏笑笑让团团和妞妞出去玩一会儿。俩小孩晚上吃得多,脑袋晕乎乎的,没心思学习,闻言就出去找朋友。

  苏笑笑给老大爷倒杯水,他抬抬手表示不用客气,很自然地打量一下张家的房子,问哪间是苏笑笑的卧室。苏笑笑指着前面和身后两间正房,“那是我公婆的房间,我和怀民住这间。新民夫妻俩有时候住单位宿舍,有时候住厢房。俩孩子也住厢房。”

  张家有三间厢房能住人,不过其中一间是张怀民他妹的。他妹的单位离张家不近,但公交车方便,无需转车。碰到雨雪天没法骑车,她乘公交去上班,晚上就回娘家。每月总有一到两次,所以她嫁出去十多年了房间还一直留着。

  跟老大爷猜的一样。苏笑笑看起来很诚实。老大爷又找人打听过,张家大儿媳确实有一套房子,也确实离鲁迅故居不远,以致于大爷认为苏笑笑先前跟他谈的那些都是实话。

  改革开放后港城市民可以来大陆,大陆市民也可以去港城探亲,所以大爷和他妻子的证件很好办,也已经办好了,随时可以出发,他就希望尽快把房子脱手。

  前几天大爷找人打听过,三间四合院有的一万多点,有的七八千,苏笑笑给他的价格偏低,可也确实如她所言,并不是非他不可。晚饭时他妻子还说下午看到张家婆媳二人四处看房子。基于种种原因,大爷就没兜圈子,对苏笑笑说屋里的小件他带走,剩下的连同房子八千块钱!

  苏笑笑:“我希望您说的是带,而不是邮寄。”

  “邮寄也寄不到港城。”大爷笑道,“寄到鹏城,我们老两口没本事拎过关。”

  苏笑笑点头:“说句不好听的,您别生气,您可别故意弄坏。”

  大爷失笑:“都是我一个个挑的东西,你答应我好好收藏,我都留给你。”

  苏笑笑不信,但她依然说:“都跟您说了,我不懂古玩。我就是想卖也不知道卖给谁。话又说回来,要是你那些东西都

  是好的,我也担心拿出去一样被人发现我家有好东西,给家里招来灾祸。您又不是不知道现在的人多大胆。”

  大爷着急出去也是因为这两年返城的知青多,大部分人没工作,三个年轻男人聚到一起就能揭竿而起,何况成千上万个游手好闲的青壮年。

  大爷把东西都塞柜子里,也就是怕被人看眼里去,然后半夜溜进来杀人越货。

  苏笑笑的这番话让大爷很意外,为她感到可惜,这么聪明的闺女竟然在邮局干类似营业员的工作。也不知道爹妈怎么教的。换成他女儿,在国内考不公立上大学,他也会出钱让她去国外上个私立大学。

  大爷本来心里有点不痛快,认为苏笑笑有点趁火打劫,虽然他没证据。苏笑笑如此通透,反而让大爷高看一眼,冲苏笑笑点点头就回家。

  到家大爷就对妻子说,那些沉重的砚台易坏的钟之类的都留下,他们只带金银细软。

  精明的大爷六五年意识到时局不对劲,就把很多东西埋在床底下。以前眼红他万贯家财的人想趁着革命收缴他家物品时顺手牵羊,结果里里外外搜了一圈全是没法藏在兜里的大件。大件无法隐瞒,一一登记在册后统一管理,革命结束工作人员就对着册子送回来。

  期间不止一位工作人员劝他捐给博物馆。大爷经历过太多事,认为今年捐出去,明年不一定被哪个小贼以假乱真换走,所以谁劝他他都哭,说都是祖宗留下的东西云云。不知道的还以为工作人员逼捐,这样几次之后没人敢劝说大爷。

  大爷的妻子不禁问:“不是说能带的都带走?”

  “老张家的大儿媳妇聪慧。可惜文化不高。”大爷把苏笑笑跟他说的那番话告诉妻子。他妻子也很意外:“她不是一直在岛上?还知道这两年市里乱。”

  大爷点点头,看着住了十来年的房子,满眼不舍:“以前还觉着就这么卖了太可惜。买家要是小苏同志,也许她比咱们更爱惜这个房子。”

  “明天过户?”

  大爷仍然不舍,沉默许久才微微点头。

  罗翠红等大爷走远就问儿媳妇:“你和怀民有那么多钱吗?”

  妯娌就在对面站着,苏笑笑没敢提那一千块钱:“勉强够!”补一句,“怀民在岛上花不了多少钱,从我俩结婚到我和团团到岛上,他也存了一点钱。那边暖和,一年四季几乎不用买蔬菜,我俩又不经常买衣服,一年能剩一千多。”

  张新民忍不住问:“大哥工资这么高”

  苏笑笑:“都是血汗钱。三伏天海上训练,经常晒脱皮。哪有你舒服,天天坐办公室,一年四季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停!”张新民赶忙打断,“当我没问。不过,明天要不要我跟你们一块去?”

  苏笑笑想想现在的世道,先问他忙不忙。这个时候没有夏收秋藏,还不年不节的,财政部门不忙,张新民点头,苏笑笑转向:“明天先取钱后过户”

  罗翠红:“听你的。”

  话音落下,张怀民突然出现在院里,一屋子人吓一跳。

  罗翠红接着灯光看清是他忍不住骂两句,接着就问他吃饭了吗。

  张怀民摇了摇头。张新民下意识想问忙什么呢。到嘴边赶紧咽回去,拽着妻子出去就叮嘱,别问大哥忙什么。他妻子白了他一眼,仿佛说你以为我是你。

  苏笑笑给张怀民倒杯水:“这么忙?”

  张怀民“嗯”一声就没话了。

  苏笑笑无语,心说还瞒我?真以为我不知道出什么事了,“死的那人是不是流浪汉?”

  “你怎么知道是男的?”张怀民惊呼,“我——不是听我说的吧?”

  苏笑笑:“事发地离烤鸭店不远。你们查案的时候周围市民都过去看热闹,我听他们说的。死者身份不好查?你发动群众啊。”

  张怀民不由得接一句:“查到了。”说出来瞪苏笑笑,套他的话呢。

  老张和罗翠红一个拿碗筷一个端着锅从厨房出来,正好听到最后两句。老张放下锅,告诉儿子有粥有菜有馒头,就问:“笑笑还懂查案?”

  苏笑笑看过钟家帮张怀民借的刑侦笔记,“听人说过。像凶杀案,不是仇杀就是情杀,大部分是熟人作案。”

  张怀民舀粥吃菜啃馒头,假装没听见,就怕他一时大意又说了案件内容。

  苏笑笑担心他无从上手,毕竟张怀民以前没干过,忍不住多嘴:“有没有想过不是仇杀也不是情杀,是陌生人作案?”

  “他脑子有病?”张怀民不想理她。

  苏笑笑靠墙上:“你们办案啊,总会分析犯罪嫌疑人是不是挨过欺负报复杀人,或者跟死者闹过矛盾。万一是路过,他瞅死者一眼,死者嘴贱说一句,你瞅啥。他嫌死者态度不好把人杀了呢?”

  张怀民想也没想:“不可能!”

  “勘察过现场,是有预谋作案?”

  张怀民的勺子停顿一秒继续喝粥:“你就别问了。房子看得怎么样?”

  苏笑笑:“不出意外明天过户。买了房,咱家就没啥钱了。”

  “下个月就发工资了。”张怀民脱口道。

  苏笑笑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转向公婆,“所以真用不着您二老的钱。”听到脚步声,感觉张新民夫妻俩觉着外面没意思,慢慢悠悠回来,“您的钱不如留着给新民买房。”

  罗翠红没有大儿媳妇有魄力,不舍得拿出存款给儿子买房,哪怕只是一半,因为以前穷怕了,“先把你们的房了买好再说。”

  翌日上午,张新民陪母亲和嫂子去银行。老大爷直接去房管局等他们。

  张怀民到单位,听到同事分工继续走访,他找到另一个副队长,建议把所有能出去的人分两拨,一拨查死者社会关系,一拨查那案发前后的路人。

  副队长想也没想就问:“路人跟他无冤无仇,杀他干什么?”

  张怀民很坚持。副队长听老队长说过,张怀民是市局安派过来的,以为他上面有人,不想给自己树敌,就给张怀民两个人。

  凶器在现场,一块板砖,但勘察现场的时候忘了查板砖是不是凶手带来的。死者在路边,一边是马路一边是绿化带,没有砖,他们就先入为主——犯罪嫌疑人带来的。

  张怀民把板砖的照片带到现场,周围看一下,在不远处马路对面饭店门口看到一堆砖头,跟凶案现场的砖一模一样。张怀民问店里的同志砖怎么堆在门口。工作人员回答前几天砌一个洗菜台,这些砖是用剩下的。

  张怀民给两个同事使眼色,三人分头询问店里的所有同志案发前后他们在什么地方,又见过哪些人。

  

第75章 团团去军校要是买八千的房子,差了将……

  苏笑笑买房的时候没出现一丝波折,又是全款,大爷的房契也没有任何问题,这年头买房的也不多,工作人员不忙,所以很快办好。

  回去的路上苏笑笑想尽快搬出去。

  到家苏笑笑一说房子买好了,老张肉眼可见地失落,显然不希望热热闹闹的一家子没热闹三天就分开,苏笑笑见状补一句:“就是不知道那大爷啥时候搬走。”

  老张一时间没听懂:“啥意思?”

  苏笑笑:“大爷打算去港城投奔儿女,他说下午给儿子拍电报,收到儿子的电报再南下。首都离港城几千里,就算电报很快可也不是电话,最少也要一周。”

  老张情不自禁地笑着安慰苏笑

  笑别着急。

  苏笑笑真想送他一对白眼。

  回来好几天了还没给她爷爷奶奶上过坟,苏笑笑趁着下午没事,买一捆纸和一盘炮去给苏老爷子和老太太上坟。

  罗翠红担心儿媳妇一个人去墓地害怕,陪她一起去。

  周末,苏笑笑上班,没空陪团团去军校。四月的第三个周末,苏笑笑和婆婆送大爷老两口上火车,回来的路上买两把新锁,把院门和堂屋门的锁换了。

  到家看到张怀民在院里教团团擒拿,她愣了片刻,问:“那个凶杀案破了?”

  张怀民挑眉。

  “说话!”苏笑笑瞪他。

  张怀民站直冲她勾勾手,苏笑笑到跟前,他搂着她的脖子感叹:“我家笑笑跟我一样聪明啊。”

  苏笑笑给他一手肘,罗翠红后知后觉:“让笑笑说对了?真是无冤无仇的路人干的?”

  不算纯路人,死者和嫌疑人在一个饭店吃饭,嫌疑人看到死者的烟比较好想来一根,这种事很常见,张怀民就遇到过不认识的战友看到他的烟问他还抽吗。张怀民说不抽,他就把半包都拿走。张怀民也遇到过渔民在路边抽烟看到他就给他一根,还解释自己卷的别嫌弃。

  也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死者不给就算了,还把嫌疑人奚落一顿。嫌疑人当时觉着没什么,吃过饭越想越憋屈,看到店门口有砖,抄起板砖追上去一下把人闷倒。嫌疑人的回答是他没想杀人。

  张怀民问他知不知道男人的力气多大,一拳能打死人,更别说一板砖。同张怀民一起审案的刑警问他没想杀人跑什么。

  嫌疑人回答第二天听说那边死人了,他心里害怕。

  这个年代火车站归军管,火车票不好买,嫌疑人没敢去火车站,徒步去了郊区——早几年在郊区村里插过队。人家不知道他在城里犯了事,以为跟父母闹矛盾,便好心把他留下。结果就是刑警队把嫌疑人的亲朋翻个底朝天也没查到人。最后实在没招,查环卫工人,环卫工人也说没看到。其实怕报复不敢说实话,环卫工人给刑警队送了一封信。警队一早收到就立刻下乡抓人。

  这个案子还没移交检察院,判决还没出来,张怀民说一句“是吧”,就让团团继续。

  罗翠红瞪一眼儿子:“谁稀罕知道!”

  团团不想继续,拉着苏笑笑的手问:“妈妈,什么时候去大娃哥哥的学校啊?”

  “五一劳动节?”

  团团对这个回答不满意:“还有十多天啊?”

  “那你说去不去?”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