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107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美食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唔,如此,我倒是也放心了。”锦娘微微松了一口气。

  女子在世上要活下去十分艰难,能有一条生路,谁愿意陷入烟花柳巷之地。正如如烟,她将来若是懂些医术,就像那娄四娘,就有自己的立身之本了。

  几人正说着话,又听说蒋羡请了几位县学生在家里用饭,锦娘忙让厨下多添了几道菜,又笑道:“咱们十六郎到哪里都有许多志同道合之人。”

  只是见罗大写的信件过来,说赁她铺子的人已经于上个月决定不再赁了,铺子被他们也是弄的很脏污,问锦娘接下来如何?还道金梁桥的铺子的钱庄的掌柜似乎也有意周转。

  锦娘自然是让罗大先把甜水巷的铺子清理好,再继续赁出去,赁钱依旧是一个月十五贯到二十贯这个价位区间。至于金梁桥的铺面先观望一番,若是那边真的不打算租的话,也继续在中人那里挂出去,价位要在三十五贯到四十贯之间。

  汴京的房子不愁租不出去,只愁人家能够爱惜铺面,若有损耗,可以提前支一笔钱修补一番。

  这些烦心事也算是堆在一起了,一直到来年开春,春暖花开,许多事情都好转不少。先是罗大来信说甜水巷的铺子赁了出去,赁给一间卖绸缎的,他们还赁了锦娘后面的两间下人房做库房,一个月月钱二十五贯。还有金梁桥的宅子,那边还是继续续约了,就不必担心了。

  又到中午,田娘子请了温娘子和锦娘俩人用饭,今日倒是吃了一道从前都没有吃过的酿鱼。把剁碎的羊肉和米饭下油锅炒至七八成熟,再把它们塞人新鲜鲫鱼的肚子里,之后再在火上烤熟,味道十分鲜美。

  “这道菜叫什么?”锦娘忍不住问道。

  田娘子笑:“这便是鱼羊鲜。”

  锦娘拉着她道:“你可一定要把方子给我,我爹娘最爱吃鱼了,他们还未曾吃过这道菜呢。”说来她还有些想念爹娘和弟弟,之前刚出来时的确兴奋不已,但如今丈夫儿女虽然在身边,倒是有些思念父母亲人了。

  原本温娘子过来是想挑事儿的,后来见锦娘背景硬,田娘子为人和气,倒是服软,与大家交好。

  她吃着鱼羊鲜也觉着好,不免道:“县尉娘子真是孝顺,我家的儿子若是有你这么一半孝顺就阿弥陀佛了。”

  “看您说的,我看颜哥儿人挺好。”锦娘知晓这温娘子原本有两子一女,女儿早出嫁了,长子英年早逝,故而对小儿子极其宠溺。

  偏偏这小儿子人也不坏,却是个和他爹爹一样,似闲云野鹤,并不在功名上下苦功,让温娘子苦恼不已。

  田娘子很快就让厨下的人过来告诉她,锦娘则赏了一盒果子给她,才回去准备试验试验。

  锦娘回去之后,没想到蒋羡在家,她笑道:“早知道你在家,我就先回来了,田娘子留我们吃了一顿好饭。”

  说罢,又把她吃的鱼羊鲜的味道细细描述出来,蒋羡双手交叠放在后脑勺下,就这般看着锦娘说话,她形容能力真的很强,一件小事在她嘴里都能说的绘声绘色的。

  “那娘子可以做给我吃吗?”蒋羡有些期待。

  锦娘连忙摇头:“我害怕杀鱼,不会做。”

  蒋羡失笑:“那我就做给娘子吃。”

  他知道锦娘做菜的手艺,仅限于把菜做熟,没想到这般干脆的拒绝他。也是让他喜欢娘子的一点,不擅长的事情很少一条道走到黑。

  许多人天生的性子,永远不改,锦娘却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锦娘又与蒋羡说起家中的计划:“上回我说买个大三进的宅子,如今想若是带个园子就好了,所以这几年得攒一些钱,你也别怪我手紧些。”

  甜水巷一进的宅子太小了,已经是不够住了,如今孩子们大了,都得有个自己的院子,她只要不在南薰坊那样的地段买,旁的地方也是可以的。

  但仅仅只是住,没地方赏玩,也没意趣。

  况且锦娘想人在赚钱的风口也就那么几年,一定得置办产业,如此在落魄时,也不至于没个栖身之处。

  蒋羡家中的钱财皆是锦娘掌管,他从不置喙。

  有顾清茹教导,锦娘又勤奋,自是一日千里。她素来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旁的事情都是要往一旁搁浅的,从来都是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故而,这日方妈妈与锦娘说起此事,她才清楚。

  方妈妈道:“县尊家的公子在如烟过来衙门后,总是跟着查案,依照奴婢看,他肯定是喜欢上如烟了。”

  “那您的意思是?”锦娘开门见山问道。

  方妈妈坐下道:“咱们家好不容易和温娘子家把关系打好,如今又有这样的事情,恐怕温娘子知晓了,还以为您是故意的呢。”

  锦娘摆手:“她要怪也便怪她自己的儿子,怎好怪在如烟身上?真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此事先看她自己愿不愿意继续做下去,若她不在乎人言,就和县尊公子保持距离,继续做下去也没什么。咱们不可因噎废食。”

  似吴县这样的大县,仵作这些都是齐全的,但是将来蒋羡若是被调往别的地方,那些地方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若有如烟行仵作医女之事,自然是好事。

  况且这于如烟而言,不必做奴婢,也不必入贱籍,还能被人看重,岂不是两下都好?

  锦娘这番话当然也是告诉了蒋羡,还道:“必要时你找那位县尊家的公子说说。”

  蒋羡没想到妻子如此深谋远虑,还以为她只是随手救了人,又不知晓如何安置就放在姜六姐那里了。他搂着锦娘的肩膀,突发奇想:“娘子,我们下辈子再做夫妻吧。”

  他这个人并不如表面风光霁月,也常常有私心,娘子却是从来都恨不得剖开心为他考虑一切。

  锦娘看他眼眸如此真诚,不免笑道:“你呀,这么好骗,日后肯定会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兴许我是故意冠冕堂皇呢?”

  她不是弱者心态,夫妻本来就应该相互扶持。

  蒋羡为难的看着她:“娘子,你是第一个说我好骗的人,但我只许你骗我。况且要玩弄我于鼓掌之中的人,也只有你,旁的人说什么我都不信。”

  “油嘴滑舌。”锦娘捏了捏他的俊脸,忍不住失笑。

  蒋羡则道:“无事,我与县尊说几句就好了,他一个衙内,老与衙门小吏混在一起不好。你就放宽心吧,锦娘。”

  听他最后呢喃自己的名字,锦娘身上有些酥酥麻麻的感觉。

  ……

  门外面的宁哥儿本来想找娘,但听到里面声音,对马养娘道:“爹娘在玩闹呢,我也要进去玩。”

  马养娘赶紧红着脸把孩子抱走了。

第96章

  褪去曾经的华衫, 如烟换上普通的青布衫,跟着姜六姐一大清早,又到了一家命案现场。死者是一家馉饳店的老板娘, 听闻是家中进了窃贼, 被老板娘发现之后,直接砍了头,如今尸首分崩离析。

  因为是女子, 所以特地让姜六姐过来, 本来之前姜六姐只负责验那些有妊的女子,后来干脆就把女尸几乎都交给她验了。

  姜六姐先大致看了看, 让如烟记下来,又让衙差抬了回去。

  二人回程的路上, 姜六姐说了些公事, 才打趣如烟:“今日总算是没人跟着咱们了。”

  如烟昨日已是听方妈妈说过, 说此事虽然棘手,但魏娘子不惜得罪上官夫人,也会帮她解决的。现下没看到那县尊衙内, 应该是帮她解决了。

  原本如烟面对死人很是害怕, 但有姜六姐作伴,这小半年日日接触,反而觉得仵作之责任重大,完全是替苦主发声。

  自然,她跟在姜六姐身边也学得些许医术, 她为人聪明, 闻一知十,对姜六姐又恭敬,在这里越做越好, 她并不想打破僵局。

  那个衙内是对自己有点意思,人也不错,但那又如何呢?

  飞出笼子的鸟,怎么可能还愿意回到笼子里。又去做个妾侍通房,成日仰人鼻息么?还不如现在来的好。

  此时已经是春天,范庄头带着儿子一起过来送第一季的租子,七十五贯银钱,鸡蛋一篓、荠菜、韭菜、芦蒿、春笋各两筐,白蚬六篓、鳜鱼两篓。

  锦娘让他们交到厨房,又翻了外账,外账指的是蒋羡的俸禄,蒋羡如今的薪俸都是把其余的都折成银钱,一个月是七贯钱和米麦两石。

  这七贯锦娘则用来付下人的月钱,还有家中生活耗用,别看锦娘平日手面很阔,其实她还是很节俭的。

  去岁年底,顾清茹的成衣绣铺开张,锦娘过去帮她站台,使得顾清茹的店能够顺利开下去,她知晓送金银绢帛锦娘定然不肯收纳,送干股人家也不肯要,故而用锦娘的名义出钱占了一股。

  官员本人不能经商,但是官员眷属是可以经商的。

  因此范庄头父子离开之后,顾家也送了一季花红来,一共是五十贯。

  锦娘又把庄子上送来的时令菜和鱼往温娘子和田娘子处送,包娘子已然是闹翻,她自然是不会再送过去了。

  也不知蒋羡是如何劝说县尊公子的,锦娘本以为温娘子会生气,不曾想温娘子倒是拉着锦娘道:“我那不成器的,还多亏县尉告诉我。”

  锦娘笑道:“我就怕您怪我,那个如烟是我在水里救起来的,我见她着实可怜,就想先安置她。可她是什么身份,明公之公子出自书香仕宦之家,可不能因为小小女子而污了自己名声。”

  这番话是明着贬低如烟,实际则是帮如烟开脱,否则被县令和县令娘子针对,如烟怕是很难待下去。

  温娘子极力否认儿子喜欢一个身份低微的女子:“没有的事,他就是爱看些刑狱诉讼书籍,喜欢探案。但总在这些杂事上打转终究非正事,正好我们打算送他去白鹿洞书院。”

  这大概是蒋羡出的主意,锦娘暗道这倒是个好主意,蒋羡明年任期就到了,二人再也碰不到面了。

  如此,锦娘笑道:“白鹿洞书院,这可是四大书院之一。若是颜哥儿能够学有所成,将来娘子你就是享不完的诰命了。”

  温娘子自然也是如此想的,她丈夫能够被调到吴县来,费了许多功夫,然而为官却是平平,将来还不是得靠儿子。

  其实温娘子不敢像刚开始那般,也是因为她发现蒋羡和锦娘背景深厚,不敢轻举妄动。

  送往温娘子那里之后,锦娘经过包娘子那里,却只送给田娘子,田娘子倒是一如既往:“怎么是你亲自送过来的,打发一个人过来就是了。”

  “反正我今日无事,正巧送过来,也算不得什么好东西。”锦娘笑道。

  田娘子又让人看茶,二人说了好一番话,锦娘才从她家出来。包娘子这里也没有她送东西来,当然心生怨怼,只可惜,她再怨怼也没什么用。

  因为梅县尉不知晓她从哪里嚼舌根,惹得县衙上下都对她们夫妇颇有怨言,自然冷落了她许久。包娘子起初还有些性子,后来被冷落许久,连立春时回礼都是梅县尉的小妾在置办,她已然完全被撇开,如今正思如何复宠。

  至于包大嫂明明帮着她办事,结果如今连门都不许近,今年害了病,包娘子也不帮衬着些,得了急病去了。

  便是如此,包娘子才给了十贯钱买了一幅棺材。

  现下她看着锦娘不理会她,只能暗自生气了。

  锦娘转了一圈回来,见筠姐儿过来了,她上个月满了六周岁,在前世差不多可以上中班的年纪了,锦娘也教她认识了不少常用字,又专门教习女红。

  瞧,小姑娘都能够缝荷包了。

  “等会儿我们一去过去你顾家姨母那里,好不好?”锦娘笑道。

  筠姐儿点头:“好。”

  顾清茹因为孤身一个女子,顾老夫人也不大放心,让这位族侄女与她们同住。但顾清茹没答应,她便住在附近的喜鹊巷,一来自己有私人空间,二来也是让顾老夫人放心。

  不少女子和离之后,回到家中可能会被家人再嫁或者再卖一次。但是顾清茹本身家财异常丰厚,她又和本家交好,因此日子过的还是挺滋润的。

  母女二人到来的时候,顾清茹正迎着她们进去,还很欢喜道:“就怕你们不来呢。”

  “顾姐姐你说哪里的话,我巴不得时常过来呢,就是我家里两个天魔星,总是走不开。”锦娘笑道。

  顾清茹引着她们进来,屋里摆设的文雅,只桌上放着七八个红木匣子,有的掀开,有的闭上,倒是不像顾清茹的风格。

  见锦娘看向那儿,顾清茹则道:“是向家送过来的。”

  “向家这是何意?”锦娘问。

  顾清茹摇头:“是仲哥儿他爹送过来的。”

  锦娘听闻向母一共生了八子,顾清茹的夫婿便是第七子,也是族中才学最好的。然而夫妻感情太过好了,向七郎又未中科第,向母索性一并把账算在顾清茹头上。如今顾清茹父母亡故,兄弟姐妹关系也不是很好,得知向七郎瞒着她去见了婆母安排的女子,她气的要闹和离。

  向母也说向七郎若不和离就告他不孝忤逆,婆媳之间矛盾无法调和,向七郎只得先与妻子和离,但内心甚是不舍,还打发人送了东西过来。

  “顾姐姐意欲何为?”锦娘想难道她要重新回向家去。

  顾清茹冷笑:“他马上也要成婚了,送这些过来不是难忘旧情。”

  锦娘心道这些男子就爱这么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自诩深情罢了。

  不过,她担心的是仲哥儿,“姐姐,仲哥儿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