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59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美食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蒋羡笑道:“要不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儿子原先听人说起不少落魄官家子弟也是为了娶一门好亲,当了家里的东西充门面。女子如此,男子亦是如此。所幸,儿子看母亲一眼能瞧上魏娘子,魏娘子不是这等人。”

  “这是自然,周二夫人还与我说她原先在周家的时候,那周家四哥儿不知误食了什么,憋的满脸通红,无一人敢跳出来担责,还是锦娘救了四哥儿。事后大家都问她怕不怕,她却说也没想过怕不怕,反正就先做了。”蒋六夫人赞许道。

  这让蒋羡倒是更期待了。

  ……

  锦娘这边则是把刚刚绣完的一条领抹卖了出去,一抬头,见进来一位客人,她正看着锦娘身上的衣裳。

  “你这样的做帔帛的衣裳还有其他样式吗?”

  “自然有,我设计的图册在这儿,您可以看看。”

  锦娘笑着拿图册上前,那位客人翻了几页,满是惊艳,“如此,我能不能一样做一套,这五套我都要了。同为女子,你也知道那抹胸实在是不太适合我。”

  古代没有塑形内衣,所以如果非天然挺拔,又肩薄的,穿起来却是很灾难。

  “好,我会在二十七日让人送到您家里。”锦娘道。

  客人不解:“为何是二十七日?”

  锦娘莞尔:“因为二十八日,我就要成婚了。”

  五套衣衫,除去成本,一共能赚四十贯。要在七天赶制五套出来,实在是不容易,还好她不必刺绣,这次的衣裳全部是搭配得当。

  她不敢轻忽大意,量完尺子就开始做,真是没想到,三月份看起来生意一般,最后却来了个大主顾。

  只不过这位客人只付了二十贯,还有二十贯要等到交付当天给,然而锦娘却已经是提前完成任务了。

  她在做针线之余,也是告诉阿盈铺在床上的是哪一床,盖的被子准备的是哪一床。

  成婚前三日,蒋家送来花髻、销金盖头、五男二女花扇,花粉、洗项、画彩钱果过来催妆,锦娘则回了金银双胜御、罗花幞头,绿袍、靴、笏过去。

  成婚前一日,阿盈和橘香跟荣娘一道送嫁妆到蒋家,之前定亲时其实就已经把奁产写上去了,现下却是写的更清楚。

  蒋家人也都过来观礼,打头的先抬着十个红木箱子进来,阿盈拿钥匙打开,只见众人看了过去,里面放的几乎都是四季的衣裳,全部是绫罗绸缎纱的,手都插不进去,全部是高档的衣裳。

  见蒋家管家登记好了,阿盈才把锁锁上,让人抬进去新房。

  随后进来的便是家具、竹器、瓷器等等,之后又是被褥、竹席、帐子、门帘、毯子等等,听阿盈道:“这被子是六铺六盖,各色竹席八张,门帘也有十二挂,锦帐两顶、纱帐两顶、罗帐两顶……”

  原本准备的是三十六抬,到现下已经是四十抬了,之后还有各色绸缎,后面还有珠宝首饰。

  绸缎就有三抬左右,后面两抬便是珠宝首饰,先是一幅头面,都是金累丝嵌宝的九件,再有一个首饰盒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珠花、梳篦、金钗、戒指、耳坠子、镯子、帘梳等等,更别提蒋家送的首饰,最后两抬则是放的房契、地契。

  许氏心道,她小看魏氏了,竟然有四十八抬嫁妆,当年她嫁进来时,也不过三十抬。

  另外还有一份压箱底的嫁妆银写的是一千贯,全部陪送过来了。

  就连蒋大舅母都道:“依照我看,新娘子的嫁妆恐怕有三四千两之多啊。”

  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蒋七夫人对蒋六夫人道:“当年周家以女许配给放哥儿,我也去观礼过,仿佛也只有五千两。”

  蒋六夫人笑了。

  ……

  却说锦娘这里,正等取衣裳的人上门,把剩下的二十贯付了,她才把账归拢,没想到自己竟然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赚了五百贯的嫁妆,还多了三十贯。

  陈小郎见锦娘神色,心想咱家姑娘见着蒋姑爷也没这么激动,到底还是钱亲。

第60章

  嫁妆丰厚, 送嫁妆的人也有面子。

  荣娘也带了两个丫头过来忙,橘香把桌椅摆正,又见阿盈开了箱子拿了一顶红罗帐出来, 帷幔上绣的是鸳鸯戏水, 刺绣十分精美,似游龙走线似的。

  “这是锦娘亲手绣的吗?”荣娘问起。

  阿盈笑道:“自然是,还配上这白玉钩, 煞是好看。”

  几人七手八脚的把帐子安好, 又开始铺床,阿盈提前得了吩咐, 拿了一床软缎的被子出来,被子上绣的是鸳鸯牡丹。

  接着又把椅披、桌帘、门帘依次安上, 橘香把铜底座一人高的瓜瓣橘红轻纱灯搬到床边, 又用布擦拭, 阿盈见她用力太大,不免道:“你仔细些,这盏灯可花了三贯呢。”

  还是前几日姑娘说嫁妆钱凑齐了, 才买了这盏灯, 肉疼了半天。

  但不得不说,有了这盏灯,这屋里的气氛完全不同了,姑娘的眼光是真的好。

  荣娘也感叹:“没想到锦娘一个人攒了这么些钱。”

  “还不是历年积攒下来的。”阿盈笑道。

  说罢,她又把这些日子要穿的衣裳都放在衣柜里, 其实这些都是姑娘传出去吸引客人的, 但是几乎都是九成新的,熨烫一下就跟簇新的差不多,拿出来时, 她都能看到荣娘两个丫头艳羡的样子。

  荣娘也是觉得整理的差不多了,也看看周围的环境,这里有正房三间还有两间耳房,出去就是蒋家的花园,这个园子里的花开的花团锦簇,约莫有一亩的大小,前面还有一小方池塘和水榭楼台,真不愧是大户人家。

  以前她也觉得她家三进的宅子就够大了,现在才知晓三进和三进也是有区别的。

  也难怪锦娘要卯起来置办这样一份嫁妆的。

  如此,自己也要努力了。

  荣娘的丫头也小声道:“太太,这个院子像是跨院,主院在东边,但这里更好。”

  “嗯,蒋姑爷听闻是家中小儿子,自然把这样的好地方给她们夫妇住了。”荣娘如是道。

  她们在外面檐下坐了一会儿,再进去时,见阿盈把茶具都拿出来了,放在美人榻前的鹤膝案上。荣娘都忍不住夸道:“阿盈真是很能干啊。”

  年纪小小,井井有条。

  阿盈则笑道:“多谢您夸奖,我们姑娘让我带了些点心过来,正好拿出来大家都吃点。”

  谁知道刚把点心拿出来,就见一个脸圆圆的丫头过来,她梳着鬟髻,看起来很亲切,她先对着荣娘福了一身:“姨奶奶,我是夫人身边的丫鬟孟冬,这是夫人让我送来的吃食,请你们先吃一些。”

  荣娘笑道:“蒋六夫人真是客气了。”

  说罢孟冬让身后跟着的两个小丫头摆膳,倒也不是什么饕鬄盛宴,就是四菜一汤还多了一份点心。阿盈见荣娘没动弹,以为她不想出钱,连忙从袖口拿出一个荷包递给孟冬:“多谢姐姐。”

  孟冬还推辞,阿盈上前拉着她道:“姐姐,这是我们娘子让我带来的,明日她过来,恐怕还要厚赏。”

  一听说是锦娘给的,孟冬就收下了。

  等出去之后,打开荷包一看,里面装着八十文沉甸甸的,还用红绳串着的,孟冬心道,果然魏娘子是有钱的。

  荣娘不免道:“今日新娘子还未进门,怎么就开始打赏了,也太破费了些。”

  “我也是听我们姑娘吩咐的,那个丫头是六夫人身边的人,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阿盈这一年,天天应对各种客人,姑娘每日晚上都会跟她一起复盘,哪个人应该怎么应对,她现在自然变得厉害许多。

  夜半之时,阿盈则要回去了,她还得明日一早伺候锦娘上花轿,遂叮咛橘香:“你好好在门里守着,这里面都是贵重的物件儿,可别让人偷摸了去。”

  虽说在魏家二人有些不合,但在外面,橘香还是很听阿盈的话:“你放心,我绝对不出屋子。”

  阿盈又对荣娘道:“大姑娘,就劳烦您了。”

  荣娘摆手:“快去吧。”

  阿盈出去的时候,陈小郎正守在门口,不由笑道:“大忙人,回去吧,姑娘还让我买了你最爱的酥油鲍螺犒赏你呢。”

  “还是姑娘记得我。”阿盈有些得意。

  回去之后,阿盈自然对锦娘说蒋家宅子三进还有园子,如何漂亮如何宏大,锦娘听了却并不是很动心。

  蒋家六房唯一能出仕的男子已经过继了,六老爷以读书人自诩,却又不通庶务,附庸风雅,她向香茗打听过,说蒋家六房如今只是个空架子了,蒋六夫人身体很不好,还对她母亲说了分产的事情,恐怕不是一两日的打算。在蒋家住,恐怕也不一定会住长久。

  但这些她还不能跟阿盈分说,只道:“那些何娄头面是不是唬住她们了?”

  “可不是,您想的真周到,别的那些装衣裳的大箱子都上了锁搬不走,这首饰都是用匣子装着,奴婢一转身,有些轿夫还有些看热闹的都挨挨蹭蹭的想偷偷顺几个走。”阿盈道。

  锦娘的首饰都放在自己身边,真金白银怎么可能离开自己眼皮子底下。

  那些做的逼真的何娄头面本来也只是让她们看一眼,等到时候她戴上去也都是真的,谁还会说什么不成。

  新婚期间专偷新娘子东西的可不少,还多半是熟人作案,你抓到了也不好,不抓就吃哑巴亏。

  锦娘笑道:“今日辛苦阿盈了,我有阿盈一个,抵挡千军万马。早些梳洗睡吧,明日插戴婆还要上门给我梳妆。”

  其实在阿盈回来之前,锦娘已经用框子装了不少利市钱,这是明日要散给男方那边的人的。锦娘一共让小郎换了三千个铜子儿,这些钱是她爹娘出的,怎么都不让自己出这个钱。

  不能想了,还是早些睡吧,锦娘闭上眼睛,想起她娘拿的避火图又有些睡不着,男女之间可不仅仅是搭伙过日子的,还得有肌肤之亲,男欢女爱的……

  可是要说和见了几次面的人就能爱,她想想都抗拒。

  然而蒋羡却是与锦娘是完全相反的心情,他晚上过来新房看过一眼,专门送利市钱过来的,这里已经布置的很好了,门口挂着崭新的门帘,帘幔处用的是松青色打底,上面绣着各色梅花,帘体则是上下两幅喜上眉梢,都是软红的轻缎,看起来雅致又喜气。

  中间没有用落地罩做隔断,也没有用屏风隔开,而是两边用竖着的小巧的博古架隔开,博古架上放着些瓷瓶、书籍、绢孩儿、傀儡儿、泥叫叫,两架博古架中间撒着芙蓉轻纱帐,进来便是设了桌椅,还有一方小榻,榻前放鹤膝案,美人榻前还放着一个大的落地春瓶,春瓶里插着粉白两色的月季。

  再掀开一处月白洒金帐,这里便是起居之处,放着一张螺钿床,床前面放着一盏橘瓣纱灯,很是温馨,灯旁边放着一张细细的牙桌,桌上摆着几样点心。西边放着绣架和针线尺头,东边则放着一张长案,文房四宝、笔架、书画都在上面。

  临窗又放着小巧的梳妆台,上面放着红木嵌八宝奁盒……

  他越看就越是期待锦娘嫁过来了,但面对荣娘她们,他还得镇定些:“今日就劳烦您几位了。”

  荣娘笑道:“妹夫客气了。”

  蒋羡又行了一礼,负手出去,静待明晨的到来。

  而荣娘打开蒋羡给的利市钱看了看,忍不住坏心想若莹娘知道守一晚上就有二两银子会不会深悔自己没过来呢。

  次日天还未亮,锦娘就从被窝里被她娘喊醒。

  橘香不在,早上是娘亲自做的茶饭,让她多吃些,马上要准备沐浴,梳妆打扮。锦娘打着哈欠起来,对罗玉娥道:“女儿昨晚都没怎么睡好?”

  “要成婚了,总是有些心情激动的。”罗玉娥很能理解,她也是那个时候走过来的。

  锦娘笑道:“也不是因为这个,就是乍然从自家去人家家里,总是觉得不自在。”

  “女子总是要嫁人的,索性姑爷是个好的,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娘虽然心中万分不舍,恨不得你留在家中,可爹娘总不能长久的陪着你啊。”罗玉娥说的是自己的心里话。

  锦娘也无意辩驳许多,即便是现代的父母,逼婚的都比比皆是,在古代,她爹娘已经算是一定程度上很尊重她的了。

  用茉莉肥皂擦拭了身上,又在身上厚厚的涂了一层膏子,锦娘先穿上印折枝花卉纹绢黛青色的抹胸,又穿上合裆裤,在裤子外面穿上正红色灯笼纹的销金裙,陆续穿上泥金牡丹纹缘边的绛罗长褙子,等梳妆上粉之后,再穿上大红牡丹玉兰纹大袖和霞帔。

  若是无诰命的女子,只能在新婚这日穿上霞帔才是被允许的。

  锦娘这件婚服便是在霞帔上下了大功夫,霞帔的底色和大袖一样,均是正红色,上面亦是绣的牡丹玉兰纹,多用枝叶连接,叶子的颜色便绣的和抹胸一样的黛青色,锦娘再在叶子外面用金粉描了。

  便是周大姑娘当年出嫁的嫁衣都未必有她的好。

  嫁衣对于自己而言,只能穿一次,却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时刻穿的。这辈子可能很难成为诰命,但是成亲的时候穿穿还是可以的。

  “姑娘,潘婆子来了。”阿盈道。

  锦娘笑道:“请她老人家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