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春朝:这该死的妇道守不住了 第108章

作者:望云际 标签: 穿越重生

  他上下打量了周云若一眼:“孩子们上学堂,你个妇人跟去做什么?”

  周云若微微垂眸:“回祖父,子归在书院被同窗打了,儿媳想亲自前往,与书院师长沟通。”

  闻言,武安侯面色一沉:“哪个打的?”

  她瞬间拉起子归的手,给他看:“祖父,是卫国公的嫡长孙,他把子归的手都踩破了。”

  “他奶奶的,又是那卫蛮子,年轻时跟老子抢军功,生的小蛮子也不是个好东西,走,上马,我亲自带你找他去。”

  说罢,长臂一伸,武安侯将子归抱上了马背,子归紧张得小脸通红。

  马儿轻轻嘶鸣了一声,他转头对周云若沉声道:“这种事哪能让妇人出头,你回府等着,我定给这孩子出这口恶气。”

  话音未落,他已策马扬鞭,骏马如同疾风般朝着四门书院的方向奔去。

  周云若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眼中闪过一抹狡黠的光。

  武安侯与卫国公自年轻时就不睦,京都人人都知道。

  此番,武安侯亲自带着子归去,一则给他出气,二则也能让书院的众人知道,子归是被侯府看重的孩子,那往后就没人敢轻视他了。

  闫昭瞪大了眼睛,满脸羡慕地望着那远去的背影,拽着周云若的衣袖:“母亲,我也想骑大马。”

  周云若牵起闫昭的手,将他送进马车里,轻声道:“有福不会享,坐马车可比骑马舒服。”

  说罢,吩咐小厮照顾好闫昭,待马车驶出,她才转身进了府,丫鬟仆从们恭恭敬敬地跟在她的身后。

  巍峨高大的府邸,宽阔的街道,白玉石的高阶。

  闫母站在街边,目光贪婪地扫过每一处细节,那高耸的飞檐翘角,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红漆大门威严地敞开,仿佛在诉说着这家族的辉煌与荣耀。

  若不是亲眼所见,她简直不敢相信,她周云若一个被儿子玩过的残花败柳,竟能穿着绣金线的华服,在这等高门府邸中悠然自得。

  想起在边关受苦的儿子,闫母死死咬着后牙槽,目光如同锋利的刀刃,穿过层层叠叠的繁复雕花,直刺向周云若。

  大郎卖了祖宅,害得闫家人如今无处安身,自己也是最近才知道,那卖宅子的银子,是被大郎拿去赎祖传的镯子了。

  那镯子被这娼妇当了,还是死当,大郎花了大价钱才赎回来。

  闫家沦落至此都是因为她,想到此,目光越发怨毒,双手紧紧攥着粗布衣角,切齿之恨,让她双肩颤动。

  一旁的闫二娘子叹道:“婆母,看来外面传的都是真的,大嫂她真的嫁入高门,做了一品诰命夫人。”

  “闭嘴,再让我听到你唤那个娼妇为大嫂,我撕了你的嘴皮子。”

  

第165章 等我的大郎回来,一定不会放过这个荡妇

  闫二娘子暗暗咬牙,自从崔盈盈偷了家里仅剩的银子跑了,这老婆子就变得越发尖酸刻薄。

  想起周云若如今显贵的模样,再看看自己,一身灰扑扑粗布麻衣,头发简单地用一根木簪挽起,低头看了看自己脚下的布鞋,已经旧的不堪,鞋面上还沾着泥点。

  再看看那巍峨的府门,她们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闫二娘子攥紧了手中的篮子,里面装着刚从市集上换来的几个野菜团子,那是闫家人的午饭。

  闫二娘子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酸楚。:“婆母,这样的日子,咱们还要过到什么时候?”

  闫母转过脸,一脸尖酸:“怎么?你也想跑?”

  “您这说的什么话,我是二郎明媒正娶的妻子,又为闫家生了两个孩子,岂能与那野路来的姘头一般。”

  闻言,闫母冷哼一声,目光再次怨毒地看向巍峨的府邸。

  “等着瞧吧!等我的大郎回来,一定不会放过这个荡妇。”

  闫二娘子看了眼篮子里的野菜团子,想起家中两个面黄肌瘦的女儿,眉心紧锁,沉声道:“继续这样下去,咱们只怕是要饿死了,哪里还能等到大哥回来。”

  闫母细长的眸子闪过一抹狭光:“她的银子还不都是我孙子的,你没瞧见,昭儿刚坐的那马车,镶金嵌玉,哼,我自有法子让那不守妇道的娼妇,将银子吐出来,滋养咱们闫家。”

  闻言,闫二娘子撇嘴道:“您都将他打出闫家了,昭儿那孩子记仇,还能再认咱们吗?”

  “笑话,他身上流着闫家血,打断骨头连着筋,由不得他不认。”

  说罢,就夺过闫二娘子手里的篮子,拿出两个菜团子,一手一个,像是饿急了,三两口就塞进嘴里。

  闫二娘子又急又气,就去抢夺她手里的菜团子。

  “婆母,两个孩子就指望这几个菜团子渡命,您都吃了,是想饿死她们不成?”

  闫母恶狠狠地推开她,将仅剩的菜团子也塞进嘴里。

  噎的直捶胸口,待好受些,将空了的篮子往闫二娘子身上一丢:“为了几个菜团子,也敢跟老娘大呼小叫,我闫家还没倒呢!回去把锅刷干净,等着老娘给你们拿肉来。”

  “等到昭儿认祖归宗,这武安侯府的荣华富贵,都得咱们闫家人来享!”

  说罢,转身就朝那马车离去的方向追赶。

  ——

  午膳时,管家疾疾来报,武安侯抱着子归去了公主府,孩子满身是伤,脸上都是血。

  周云若手中的玉箸“啪嗒”一声掉落桌上,她猛地站起身,裙摆摇曳,慌不择路地冲向门外。

  她满脑子都是子归受伤的模样,神色惊慌,进了凤台殿就喊:“子归子归”

  武安侯匆匆从内室走出来,朝她轻喝:“小声点,孩子刚睡着,别吵醒了。”

  “祖父,您不是说给他出气吗?怎么叫他受伤了。”

  那语气里不觉带了埋怨。

  武安侯却不生气,还面带笑容,他指了指内室的方向,那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轻微呼吸声。

  周云若轻步上前,待看清子归的模样,心间一疼,仿佛一根细针扎入。

  子归半张脸又青又紫,肿得几乎看不出原本的模样,细小的伤口上还残留着干涸的血迹。

  即便是沉睡中,他小小的眉头依旧紧紧锁着。

  周云若眼眶一红,走出屋子,蹙眉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子归怎么会受伤?”

  武安侯笑了笑:“放心,就是些皮外伤,我已经命人请来了最好的大夫,上了药,保管过两日,还你个生龙活虎的儿子。”

  又道:“这孩子了不得啊!小小年纪,身上有股不服输的狠劲,那卫家小儿比他大三岁,自幼习武,愣是被他打趴下了。”

  一想到那副场景,武安侯就满脸得意,拍着大腿连声叫好:“你是没瞧见啊!子归这孩子有勇有谋,这么大点的孩子还知道避其锋芒,抓其要害。”

  “那卫蛮子和他孙子今日颜面尽失,子归这孩子,日后必成大器。本侯决定让他入苏家族谱,将自己这身本事都教给他,也算后继有人。”

  周云若一怔,目光落在武安侯的脸上,子归入苏家族谱好归好,可一想到,学了武安侯的本事,那将来要上战场,刀剑无眼

  想到此,瞬间死死捏住手里帕子,他自家的孙子当个宝贝,即便是交了兵权帅印,也不让苏御上战场。却让子归学武,冠他的苏姓,这是拿命去搏啊!

  “我不同意,子归只从文不从武。”

  “你个妇人懂什么?天生的将才,叫他从文岂不是埋没了?”武安侯眉头一皱,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站起身,双手背在身后,目光如炬。

  “你看这天下,哪一位名将不是从刀山火海中磨砺出来的?子归有此等天赋,若是不加以培养,岂不是对不起他这一身的筋骨和胆识?”

  周云若直视着武安侯锐利的眸子,沉声道:“你孙子也能打,你咋不叫他从武?”

  见他黑了脸,周云若嘴一撇,抽出帕子就哭:“谁的孩子谁疼,你孙子,自幼聪明伶俐,你何曾让他涉足那凶险的战场?而今,你却要让我的子归,去走那条凶险路……我这做娘的怎能答应?”

  没成想武安侯张嘴就道:“他又不是你亲生的,他人在苏家,就是苏家人。”

  见状,周云若哭的更大声了,她蹲下身,双手紧紧抱住膝盖,哭得梨花带雨。颇有耍赖之意。

  武安侯气的跺脚,指着她啧啧道:“妇人之仁,头发长见识短。”

  周云若闷着嗓子抽泣道:“女子怎么了?祖母也是女子,不也能撑起大梁的半边天。”

  武安侯怒目一睁:“顶嘴,你”

  话未说完,便被人打断。

  只见长公主从门外走来,低头扫了一眼周云若,冷声呵斥:“长辈说一句,你有十句等着,谁教你的规矩。”

  

第166章 即便你此刻跪在我面前,也没用!

  言罢,她缓缓步入屋内,步伐中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

  周云若轻声低泣:“祖母,子归虽不是我亲生的,可我同他感情深厚,我怎么忍心叫他长大了上战场,万一”

  “行了,好歹也是侯府的当家主母,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

  说着,回身落在紫檀椅子上,神色不耐的朝她一摆手:“回吧!等这孩子养好伤,就给你送过去。”

  闻言,武安侯不答应了。

  “不行,我好不容易寻到一个可造之才,哪能由着他被埋没。”

  长公主不悦地斜了武安侯一眼:“这孩子学文亦或是学武,你们说的不算,要看他自己的意思。”

  听此,周云若起了身,子归最听自己的话,等他回来,与他言明学武的坏处,他定是不会随武安侯学武。

  待周云若走出雕花门,武安侯指着她离去的方向,对老妻道:“你瞧瞧,就这伶牙俐齿的模样,一点也不讨喜,也不知御儿喜欢她什么?”

  长公主勾唇露出一丝笑意,她刚才那句“长公主能撑起大梁的半边天”说得甚得她心,也算讨喜。

  夫妻俩因这事意见不同,绊起了嘴,最后还是长公主揪了武安侯的耳朵,好一通臭骂,武安侯才消停。

  傍晚

  苏御下值,绕过主院,径直去了书房。直到天黑也没出一步。周云若询问了厨房管事后,亲手做了几样他爱吃的小菜。

  又命石霞去请他,见石霞独自回来。低声道:“大人说今日公务繁忙,不让人打扰。”

  周云若闻言,轻轻叹了口气,吩咐石霞将饭菜装入食盒。亲自提着去了书房。

  到了门口,书房门紧闭,文远立在一旁,见她来有一瞬间的慌张。

  讪笑两声:“夫人,大人说了,不让人打扰。”

  话音刚落,屋里就传出绾绾的声音。

  “大人,我觉得这兔子应该画黑色的眼睛,红色太凶了。”

  又是一声轻笑。

  周云若双肩微沉,唇边掀起一丝苦笑,刹那间又隐了下去。

  她没有理会文远的话,上前一步,推开了房门。

上一篇:北宋小丫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