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快刀刘
冯小琴笑着给他递过一杯刚泡好的高碎,“也不是为了我,是为了连枝这孩子。她……也是意外,生不了,她给我养老,我总得帮她想想后面的事。”
郭大爷接过茶,无所谓地喝了一口,“反正都是花你的钱,我是不会管的。”
瞧瞧,现在连正经茶叶都喝不上了,只有高碎,这进嘴一口沫,啊呸呸。
郭大爷往地上吐两口茶叶碎末,一脸郁卒。
“不过你最好搞搞清楚,街道能不能让你养着孩子。”郭大爷心情不好,连带着也想看一点枕边人的笑话,“孩子要是放咱俩名下,倒是还有可能。要是放你儿媳妇名下,她自个儿一个年轻女同志,只怕是行不通。”
年轻女同志怎么啦?年轻女同志就不能好心收养亲戚家养不活的孩子吗?
冯小琴这么想着,但多少有些心虚。
之前她光顾着找个合适的孩子出来,还真没顾上收养孩子的政策。她娘家亲戚靠不住,但村里刚巧有个才不到三岁的男孩失了父母,现在被大队里轮着照顾,还没找到愿意养他的人呢。
冯小琴好不容一找到这么个能养熟的,哪肯就这么放弃?
“老郭……那我们……”
她话一出口郭大爷就直接拒绝,“你想都别想啊,我这里只有嫌孩子多的,没有嫌孩子少的。”
“你要是想弄个孩子给你儿媳养老,你就踏踏实实找个孤儿给你当孙子。别往我身上打主意,给我塞儿子。我那三个孩子给我坑的,一个月就剩二十多了,你再来一个,我还活不活了我?”
不等冯小琴回答,郭大爷直接端起茶缸往魏家走去,找魏成河聊天去了。
他俩都有不孝子,还挺有共同话题的。不像老张,虽然家里出过小矛盾,但还是和睦得让人嫉妒。
谭桂香很快就从自家男人那里知道了冯小琴的打算,找王大
妈如此这般说了这件事,没想到王大妈一点都不担心。
“你这钱还没全部到位呢,你怎么就不上点心?”
王大妈手上也有一件毛衣在打,今年不能占郭大爷便宜买新毛线了,也是找人换的线手套。
“老郭那个人吃不了亏。我现在是什么烦心事都不想,就等小宝他哥过年回家。”
“小宝他哥都下乡三年多了吧,这是终于要回家看看?那可是喜事啊!”
“是啊,”王大妈停下针线,“他就是太轴!非说那里需要他奉献,奉献个啥?他连高中都没毕业,地里的苗认识几根啊?真是死倔,不知道怎么想的。”
“唉,都三年多了,他终于有空回来看看,真是不容易。”
王大妈其实后面还有半句话,想让谭桂香帮忙找找正式工作,话到嘴边才想起来这人家里也有两个孩子不在,赶紧打住。
这种事情那她们可都是竞争对手。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谭桂香没有直接把自己的工作给其中一个儿子接班,但魏家肯定是要把儿子弄回来的。
可能这就是孩子多了,需要尽量一碗水端平吧。
王大妈自己在这方面就做得不行。她就是平时偏心小宝,有工作了偏心小宝他哥,在钱上面偏心小宝他姐。
每人偏心一点点,好像综合也算打平哈?
谭桂香也听出来了一点尴尬,随便聊了两句就走了。
赵主任车间工人偷废料的事情还没出结果,院里邻居又这这那那的,老二和老四还都写了信回家,催家里跟他们找工作。
这一年到头,真是没一天清静日子。
刚进家门,就看到赵安邦在碗柜旁边抱着盆弯腰大呕,感觉肠子都要呕出来了。而魏渡江在他身边不停拍背。
谭桂香大惊失色,“这是怎么啦?怎么吐成这个样子,吃坏什么东西了?”
今年魏文红都没怎么生过病,可别是晚饭有东西不干净,到时候让她五闺女也吃坏了肚子。
魏渡江一脸疑惑,“不确定,我也有点想吐,但还能忍,不知道安邦吃了什么。”
行了,一家子都赶紧去医院吧,可别大冬天的吃坏肚子。顶着寒风蹲坑可不是一件舒服的事。
出门之前,谭桂香只来得及让魏同心帮忙照应好门户,就紧赶慢赶催一家人都去医院了。
结果到医院一查,其他人都没事,倒是魏渡江,怀孕了。
“不对啊大夫,我怀孕,怎么我不吐,我对象吐呢?”魏渡江被大家伙儿按在椅子上坐着,十分不解。
有点岁数了的妇科大夫一脸慈祥,“这种也是有的,一般都是家里男人心疼媳妇,替媳妇受罪呢。”
“一般不知道怀孕的时候也不会有这样的事,你家这个,只怕是太贴心了,从一开始就有反应。”
魏家一家子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到赵安邦脸上,他原本吐得一脸菜色,这会儿也变得脸色通红。
“喜事,喜事,这是大喜事!”刘淑英最先咧开嘴大笑,“安邦,你这受苦了。放心,你想吃什么我们都给你找来,你跟渡江一起吃,谁都别落下。”
魏成河和谭桂香也赶紧表态,“对对对,要有什么不舒服的就赶紧说,我们帮你解决。”
妇科大夫笑呵呵地看着这一家人,不禁想到自己。要是当年她闺女也能有这个待遇,也不会这么久都不回家看看。
想着想着,大夫又垂下头,心里坠了一块石头,堵得慌又沉得慌。
魏家人问了一大堆孕妇和“孕夫”该注意的事项,刘淑英非常满意于自家大孙女不需要受苦,兴高采烈拉着赵安邦的手直夸他,难得这么情绪外放。
等回家了,魏渡江赶紧趁赵安邦这会儿没什么反应,拉着他说心里话。
“安邦,你真是受苦了,我生孩子,你竟然反应这么大。我知道你心里喜欢我,但我从来不知道,你对我的感情,竟然这么深。”
魏渡江深情地望着自己的小丈夫,一双眼睛盈满情意。
奶奶今天得意忘形,太过在意她没有受苦,却忘了赵安邦心里肯定会不平。这人虽然是入赘过来的,而且对她们都还有几分真心实意,但孩子不跟他姓就算了,连怀孕的苦都要吃,他肯定会有意见。
这个人再怎么好,他也是个男人,还是一个被赵主任和沈丽养大,能从他们手里顺利脱身的男人。这种人,不能让他心里留下小疙瘩,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跟入赘一样,突如其来地就做出什么惊人的事了。
魏渡江当然是喜欢赵安邦的,但喜欢归喜欢,理智归理智。感情需要经营,对亲人朋友是这样,对爱人更是这样。
赵安邦很吃她这一套,虽然明知道魏渡江这个人,就一张嘴最会哄人,但每次听到她说话,还是忍不住翘起嘴角。
“你竟然今天才知道,那还是我平时太收着了,没有直接跟你说。”
赵安邦才不会说什么谦虚的话,或者说什么我心疼你,是我应该为你做的,之类的屁话。
做过的事情当然要说出来,而且要大说特说,不然谁会记你的好?
就像沈丽,做一分,说七分,剩下三分没计算到,那就是因为他很快就学会了沈丽那一套,也比着一起说。
小两口亲亲密密贴在一起入睡,魏成河两口子也因第一个孙辈而有些激动。
至于刘淑英,那更是欣喜万分,等着抱重孙。
院里邻居们各有各的事情,没谁顾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冯小琴。
凭什么他们都有孩子?
我也想要孩子,我非要有个孩子!
第99章 第99章冯小琴第二天就……
冯小琴第二天就找上街道办,打听收养孩子的事情。
言语中她把娘家村里那个不到三岁的孩子说得可怜无比,让办事员小姑娘都双眼含泪。但感动了半天,小姑娘还是只能跟冯小琴说,收养不了。
“……这孩子都这样了,双亲亡故、亲戚也不管,你们就不能通融一下吗?”冯小琴可怜兮兮地问。
办事员也是一脸惋惜,“大姐,真不是我们能不能通融的问题。您要是想把这个孩子养大,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上学办事都没问题。但这孩子毕竟是农村户口,以您儿媳的情况,确实是不能把孩子落到她名下。”
“农村户口想转城市户口,除了工作关系落户能行,其他的,就算是结婚都不行。”
冯小琴在这里纠缠了半天无果,又去问了几个自己照顾过、在县里也说得上话的病人,都说最大的问题是户口。
但她犹自不甘心,还是在盘算该怎么办。
冯香兰跟她是姐妹俩,虽然格外不对付,但也格外了解她。
“哟,你这是又打什么坏主意呢?”
冯香兰洗手的时候,见小妹洗完手还直发愣,忍不住问出口,说出来的话却夹枪带棒的。
“……谁像你一样,天天算计这个算计那个的。”冯小琴回过神,分毫不让。
最开始她俩都有一个儿子,都当了寡妇,彼此之间总是比来比去,也争吵不断。后来自己儿子去世,这个姐姐难得发发善心,还来安慰她。方连枝那个时候伤心过头靠不住,冯香兰还来帮着前前后后忙活。
但过了那个时间点,两姐妹又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只不过,都不会往对方最痛的那个点攻击而已。
至于冯香兰抢着跟郭大爷相亲,甚至为此还给了二姑婆一大笔媒人钱,那倒也不单单是单纯为了给妹妹添堵。郭大爷的八级工身份,还是更让人心动一些。
本来相亲被撞破丢了大脸,儿子和原公婆也对她态度恶劣,冯香兰还连着好几天痛骂冯小琴之后才能睡着。但后面听说郭大爷手上竟然连一半的工资都没有,每个月只有二十多块,
她从庆幸自己逃过一劫。
至于后面什么金戒指啊、房子收租啊,那都是小钱。骗骗外人还行,冯小琴可骗不了她这个亲姐姐。废了好大劲,还拼上了大半辈子的名声,结果就找了个工资二十多的三婚老头,冯小琴肯定不会就此满足。
今天她这个样子一看就是有大事在琢磨,而且还很难办呢。
冯香兰幸灾乐祸,骄傲地“哼”了一声,转头走了。
四十多岁的人了,还又找个老头,到时候想退休都退不了,现在上班照顾病人,退休了还得给老头当护工。
冯小琴简直莫名其妙。
这姐姐真是,无缘无故刺她一句,又带着不知哪里来的骄傲转身就走,简直是闲得慌。
咋的,今天病人少,终于能歇口气了是吧?
刚这么想完没多久,转头就一波接着一波来人。冯小琴辛辛苦苦干到天黑透了才从医院里出来,连方连枝送的饭都没空吃。
好家伙,现在不仅不能说自己闲着了,连脑子里想想别人闲着了都不行。这真是太可怕了。
等她拖着疲惫的身躯骑车回到家,就看到某位熟悉的机械厂工会干事,跟街道办的人一起坐在她家里。旁边,还有一个半大的小男孩。
“冯同志,你终于下班了!”工会干事一脸热络,“厂里听说你非常有爱心,想要收养条件困难的孩子,这不,这孩子就非常符合你的要求。他父亲之前也是机械厂工人,但父母意外去世。这孩子又老实,又是城市户口,你想落户在方同志名下也很容易,厂里帮你打好招呼就可以了。”
冯小琴看着那怎么都得有七八岁的男孩,瘦得脸都凹了,看着就苦相。
三岁的孩子能养熟,这个都这么大了,怎么可能熟得起来?
冯小琴的眉头皱了起来,工会干事赶紧让街道办的人带孩子去外边玩,他来讲些不方便让孩子听到的话。
“冯大姐,这孩子的情况有点复杂。他父母去世之后,工作和房子都让他叔叔婶婶接手了,结果那对夫妻拿了好处也不好好对他,听邻居们说,那是三天两头的挨饿、被打。”
冯小琴没什么反应,说到底,各人有个人的生活,一个陌生孩子过得苦,跟她又有什么关系?那不是有亲戚在照顾着吗?
“唉,要是就这样也就算了,这孩子好歹能有口饭吃。但他那个叔叔也是个贪心不足、爱搞歪门邪道的。这两天机械厂里废料被偷的事情,就是他叔叔干出来的,这会儿人都不知道送去哪个劳改农场了。”
“这孩子年纪不够,他叔叔又犯了错,厂里也不能把那份工作让他接班。但要是送他回乡下老家,那老家亲戚们得活吃了他不可。”
“我们问过孩子的想法,他是说只要能留在城里就行,谁养他,他以后就给谁养老,还主动说要写承诺书,让厂里监督。你说说,这多可人疼的孩子,就是摊上了个坏叔叔,都快活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