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草莓珍珠蛋糕
哪段戏在哪个地方,她有哪些台词,身为演员的凌穗岁比助理清楚多了。
在这段准备时间里,齐晓晴是最闲的。她将凌穗岁化妆前的照片发给虞梦,还要注意图片里不能露出任何品牌的信息,尤其是凌穗岁的代言竞品。
所以,明星发营业照并不是随手拍了就发这么简单。齐晓晴对着每一张图看了五六遍,给角落里露出来的蓝色可乐罐子糊上马赛克。
这是Pepsi,凌穗岁代言了Coke,这两品牌互为对家全世界都知道,是绝对不能出错的。
齐晓晴不禁庆幸,还好凌穗岁和k记的合作最终没谈成,因为工作室对接短代的热情并不高。不然她以后想吃金拱门,还得偷偷摸摸的。
和虞梦确认好所有图片都没问题后,齐晓晴存到了云文档里。她算算日子,差不多有半个月没放粮了,于是登上了“岁岁念”的微博号。
这个账号虽然没有认证,但岁丝都知道皮下是凌穗岁助理。这还是上一任助理康乐建账号,后面交接给了齐晓晴,算是半官方的营业平台。
转发、评论和私信全是催更的,其中还夹杂了一些问题反馈,以及情绪宣泄。齐晓晴基本不看,因为她点了会变成已读,这个账号还有文君要用,她才是负责粉运的。
照片发出后,躺平的岁丝们又短暂地兴奋了一下。
这是什么?是新鲜的粮!端起饭盆大吃特吃!就是太少了根本不够!
粉丝在评论里面各种舔颜和催更,齐晓晴还截图了比较有意思的彩虹屁,发到工作室群聊里和大家分享。
等凌穗岁去拍戏的时候,齐晓晴就清闲了。
十一月的浙省很适合拍戏,不热又不冷,主演的戏服也不算反季节,导演喊停时不用立刻脱掉或披上羽绒,大大节省了助理们的工作量。
演员们在聊天讨论剧情,助理们也有自己的社交圈。齐晓晴觉得自己很幸运,她刚跟着凌穗岁时,对方就已经在圈内有名有姓了。
所以,无论在任何场合,齐晓晴都没挨过什么冷眼,别人对她都挺尊敬的。同一个工种,跟对老板的体验就是不同啊~
齐晓晴低头玩手机,她和几个主演的助理有小群,里面还有相熟的工作人员,至于聊天内容嘛,全是些不能讲的八卦,比营销号放出的瓜带劲多了,而且还保熟!
都是打工人,谁还没点对(前)老板和甲方的怨气呢?有些话不能放到外面说,但拦不住“真业内”互相吐槽啊。
齐晓晴看了眼群聊,她昨晚睡得早没看手机,竟然有一千多条未读消息,这是有什么大瓜啊!
趁着凌穗岁在拍一条很长的戏,齐晓晴赶紧吃瓜。
哦,这个瓜还是电影圈的,说是又有一部电影项目计划破产了,因为投资人不看好,开拍半个月后还是选择了撤资,前期投入的钱还不知道怎么办,好大一笔烂账没人接手。
这个撤资的事吧,还引出了投资人公司最近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资金链断裂,电影选角上又有什么猫腻,哪个演员的背后有大佬云云……
作为有素养的吃瓜人,齐晓晴只看不发言——反正她也赶不上热乎的了。虽然没参加直播,但看看复盘也够精彩了。
开拍后还停工确实挺惨的,但在娱乐圈也不算前无古人。齐晓晴只注意到一番主演是尔弘文,她在微博上搜索他名字,发现完全没人提到这事。
果然,糊是最好的保护色。这种事但凡发生在流量身上,早就被嘲死了。
齐晓晴摇头叹气,电影圈果然不是那么好混的。
她接着往下,就滑到了最新消息。有人转发了微博上的瓜主爆料,说有一个顶级导演+华业出品的电影大饼最近在考虑接触凌穗岁,肯定是绝世好饼。
有人艾特了齐晓晴,想从她这吃瓜。
齐晓晴回了个摊手的表情包,表示自己不知道。这不是糊弄,而是她真不知道,这瓜什么关键信息都没有,连导演的名字都不说,甚至用词都是“考虑接触”,真是爆了个寂寞。
而且,老板的下一个电影饼明明是港片嘛,就是一部很简单的商业爱情片,这不会是捧杀或者养蛊贴吧?
就在齐晓晴决定继续观察,看看是一个营销号为了流量随口乱说,还是有人在背后大规模买通稿时,凌穗岁拍完这场戏了。
齐晓晴赶紧结束摸鱼状态,给她递上保温杯和手机。
凌穗岁看了眼童晓曼发来的未读消息,问她:“今天的戏要拍到几点?”
每天都会仔细看通告单的齐晓晴秒答:“下午五点结束,最晚不会超过六点。”
“行,下午裴导可能会过来探班,晚上我们约了吃饭,你订个餐厅吧。”
齐晓晴睁大眼睛。
裴导,哪个裴导?不会是她想的那个吧?!
第192章
裴导来探班《浪潮之下》
虽然娱乐圈的瓜主爆料有真有假,也经常夸大其词,但用“顶级导演”来形容裴学海,确实不含水分。无论在票房、奖项、影响力领域,他都有耳熟能详的代表作。
而且,在老一辈的知名导演中,他的作品不算多,却是难得保持住了前半生英名,这几年的电影没有大翻车,需要花大代价全网捂嘴的。
这点在凌穗岁看来很难得,毕竟人活一辈子,爬得越高,想要接着往上走就越难。随着身体机能下降,时代环境变化,有时连“原地踏步”都会成为一种奢望。
在《昭将》上映后,凌穗岁和裴学海就有一些线上交流。当时她隐约感觉到了裴导对她的兴趣,但她并没有急着询问或试探。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名导的心思你别猜。万一人家是广撒网,她这边全自动脑补吃饼,那就太尴尬了。
好在,裴导的邀约来得比她想象中更快。虽然还不知道具体项目,但听童姐反馈的信息,似乎是古装,还有大量打戏。
她问是不是武侠,童姐有点迟疑,似乎不知道怎么回答,还说让她自己和裴学海见面就知道了。
凌穗岁被勾起了好奇心,越发期待今天和裴学海的见面。
至于档期问题,倒是不用担心。童晓曼透露,裴导那边的剧本还在创作中,从立项到开机至少一年。现在已经是年底,她留出后年的时间就行了。
午休时间,凌穗岁还在重温裴导的经典作品。作为电影学院出来的学生,这部片子她最少看了十遍,还为它写过期中论文。
三十年前,裴导用它捧出了戛纳影后,可惜这几十年来,无人能重现那位大花的昔日辉煌。
凌穗岁在看裴导的电影,而坐飞机往她这来的裴学海,此时也在加深对她的了解。
他看的是《昭将》纪录片——用的还是夏天登录的账号,这个是svip尊享。
裴学海之前没看,但对这个纪录片有所耳闻。当时它上热搜时,有网友调侃这不仅是电影的幕后记录,更像是影视作品的打戏指南,武术指导似乎是真的试图教会大家该怎么打。
春节过后,有好几部用打戏为看点营销,正片却很烂的作品被网友吐槽,底下的高频句子都是“不如看昭将纪录片学习一下”。
在纪录片,凌穗岁几点起床,几点练武,每天要扎多久的马步都标得很清楚,打戏的拆分动作也很详细,给人一种跟着练就能学会的感觉。
剧粉痛心疾首,就算你们剧组请不起好老师,十几块的会员总舍得充吧?连抄作业都不会?
还有很多糊糊的粉丝私信工作室,艺人这时正是该卷的年龄,让ta跟着纪录片好好练,争取来个平时不显山露水,打戏时惊艳所有人。
这些粉丝的预想是好的,但现实并没有那么容易。且不提这些演员有没有那样的决心和毅力,人家《昭将》的武打训练是为凌穗岁量身定做,大多数人没她那个基础啊!
执导过武打戏的裴学海就很清楚,凌穗岁在软垫上一个行云流水的翻滚,看似很简单,但这个动作想做得好看,对身体核心力量要求极强。
换个人来做,那就没有灵巧敏捷的感觉了,绝对是头发散了,腰也扭了,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
裴学海看得正投入呢,凌穗岁有几个动作让他产生了新的灵感,但没等他记录下来,视频播放突然暂停,提示他的账号被封了,理由是多设备异地登录。
裴学海:……
裴学海无话可说,只能绑定自己手机号充了svip,又为凌穗岁增加一点拉新量。
对于裴学海要来探班这件事,无论是裴导本人还是凌穗岁都很低调,显然不准备借着这件事大肆营销。
浪潮剧组这边也很配合,保密工作做得不错。所以,当裴学海戴着帽子出现在片场时,都没什么人发现他的身份。
这正是裴导需要的效果。将心比心,那种大张旗鼓来探班,影响到拍摄的人是真的很烦。
他找了张椅子在监视器附近坐下,场务本来想赶人,却被导演助理用眼神瞪回去,一时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裴学海来得巧,下午这场戏是黎想请客的饭局。此时凌穗岁已经不是上午的事业有成大老板,而是生意刚有点起色,这会遇到了困难,还需要四处结交人脉、“拜山头”的年轻人。
裴导事先没看过剧本和原著,但从凌穗岁的表演中,他也能盘出人物关系。
她笑容有些勉强,身体略显僵硬局促,站起来敬酒时像是在重新驯化四肢;她的视线始终盯着饭桌中心的人物,几次想寻隙开口都没找到机会,明显是有求于对方。
接下来的台词也证明了他的猜想,凌穗岁的表演总是能做到很精准的信息传达,不需要在短视频里配上字幕解说。
这场戏是黎想和陈海有求于人,提出利益交换希望对方帮忙。被他们所求的“大人物”虽然答应,却非要嘴贱几句,言语间的傲慢和优越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海从来没受过这种气,他恨不得把杯中的红酒倒在对方头上,但他的手却被黎想仅仅拽住,还被她用眼神警告,不许轻举妄动。
经过这段时间的内卷和相处,凌穗岁和黄睿培养出了不错的默契。裴学海觉得凌穗岁的眼神是点睛之笔,黄睿给的反应也恰到好处,配合得很好,但他不知道,这是两个演员即兴发挥的。
他特意来探班《浪潮之下》,除了想和凌穗岁谈谈之外,也是想替应年来看一眼,这个扮演陈海的演员是不是比他强。
如今看到了,裴学海也只能感慨,凌穗岁的眼光还是很好的,应年落选不冤。他是有进步,但衡量好演员的标准又不是进步奖,而是演技的绝对值。
浪潮剧组拍戏的地方是个餐厅包厢,制片人还特意找了那个时代就开张的饭店借了景。虽然是老字号,但屋内装潢都是临时改的,这场戏拍完了,还得接着拍下一场包厢戏呢。
于是,几个主演先回到房车休息,此时的凌穗岁还不知道裴学海已经来了,毕竟裴导又没通知她,他还坐在导演组的人群堆里,想发现都难。
裴学海也不急着找她,他和浪潮导演聊了几句。哟,巧了,这导演姓张,他读研究生时的导师以前在裴学海手底下学过几年呢!
遇到“祖师爷”,张导只能擦了擦额头上不存在的汗,愣是把行业交流给聊成了大佬抽查,虽然在裴学海眼里,他应该不算正经徒孙……
其实张导年纪不小,在导演圈也算是有名,有四部花瓣八分以上的代表作,其中两部还是年代剧背景。
浪潮能码到他当导演,当时业内评价都很不错来着,奈何裴学海他从业时间长,辈分太高了啊……
聊起陈海和角色扮演者黄睿时,张导还有点心虚,他是知道凌穗岁拒绝过应年这件事的。幸好裴导很快把这个话题略过,聊起凌穗岁,那张导就有很多话能说了。
他对着凌穗岁一顿猛夸,褒奖程度完全不输给粉丝爱吹的彩虹屁,而且他是专业人士,对凌穗岁的演技更能夸到点子上。
裴学海就问他:“我听别人说,小凌很爱改剧本,她在浪潮剧组会这样吗?”
这个问题嘛……其实不太好答。
要说实际情况,这个项目都是丰收传媒牵的头,凌穗岁都不是改剧本,而是编剧要在她的要求下改编,她本人直接深度参与了剧本的编写工作。
反正张导觉得,这种事情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演员改剧本是出于私心,或者本意是为剧好,但水平不到位只会瞎改,那种就是千万不能给他们碰剧本,一改就毁了。
但如果是有水平的演员……共同创作的事,分明是剧组美谈啊。
张导表明了他的看法,裴学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正好,他的剧本也还停留在框架阶段,有很大的讨论变动空间,希望凌穗岁能给他更多的惊喜吧。
第193章
关于《大侠无忧》的初次交流
晚上七点,凌穗岁和裴学海在餐厅面对面坐着。
凌穗岁的社交能力很强,但裴学海并不是喜欢闲聊的性格。因此,两人只是简单地过了开场白,就开启了关于电影项目的讨论。
裴学海的新电影作品名暂定《大侠无忧》,找她演的是女主角无忧。
这个故事发生在架空古代,无忧的身份有点特殊。她从小生活在一座山上,山中的老人们组成了隐世门派,他们教她武功,把她培养成最厉害的剑客。
上一篇: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