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内娱嫂子系统后 第227章

作者:草莓珍珠蛋糕 标签: 时代奇缘 天之骄子 娱乐圈 系统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当然,她们也不需要就是了。只有差生文具多,岁丝说自家是第一,只需要说出这两个字就够了,什么条件都不用加,倍杀碾压的播放量会证明一切。

  台网同步播出从来不是“分流”的借口,而是爆剧的全端口矩阵。有网友说,她下班回家路上用手机看,回到家里发现,嘿,爸妈坐在电视机前看!直接衔接上了!

  这部剧播出后,简直是给从暑期档起就持续低迷的电视剧市场注入强心剂。它再次印证了真爆剧就是收视网播无短板的事实,在各个平台的热度也是实打实的。

  岁丝惊喜地发现,虽然浪潮的网络播放量不太可能打破《完美人生》的记录,但在豆子视频上的角色、话题播放量也许可以!

  目前,浪潮的豆子官博已经有好几个点赞量破百万的视频了。虽然浪潮只播了四集,剧情刚展开十分之一,但这种家庭纠纷、婚姻危机向来是下沉市场的热门话题。

  在故事开始,黎想就是年代版的“家庭主妇”形象。她的辛苦,她的劳累,她寄人篱下的委屈,她回到娘家挨的白眼,待在婆家受的阴阳怪气,都深深激起了许多网友的共鸣。

  对于故事的女主角黎想,观众自然都希望她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毕竟《浪潮之下》是以她的视角为主,凌穗岁又把这个角色演得这么好,观众自然会在她身上投注最多的感情。

  不过,在黎想是否应该离婚这件事上,观众们还是分成了两派看法。

  占据舆论主流、在互联网声音最大的自然是支持黎想快离,大女主不能被困在家庭里,黎想还要美美走事业线;

  但在另一些观众的看法中,婚姻不是儿戏,黎想和阎学军在农村时都能共患难,怎么好不容易回城后,反而要分道扬镳了?

  如果阎学军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那也就罢了,偏偏他不是。以互联网对男角色的宽容度,这一派看法的支持者虽然没能上桌吃饭,但在话题讨论下也有不小的存在感。

  这就是年代剧不同年龄观众群体的观念冲突了,对于这些关于剧情的争议内容,剧组当然是喜闻乐见。有讨论就会有热度,这也侧面反映浪潮的受众范围非常广嘛!

  虽说短视频很难给长剧引流,但《浪潮之下》好像开辟了一条新赛道。随着浪潮的剧情片段在豆子上持续爆火,它的收视率也跟着水涨船高。

  有不少网友表示,家里长辈刷到短视频后,还会特地守在电视机前追剧。他们虽然不太习惯在网络播放平台追剧,但看电视这个他们熟啊。

  还有岁丝说,虽然她家里算是有点小钱,但以前她支持凌穗岁的代言产品都是按需购买,岁圈也没有催氪商务的风气,毕竟活人足够多嘛。

  凌穗岁这段时间官宣了新的沐浴露代言,她先买了一瓶,回到家一看,怎么有好几箱?

  哦,原来是她妈妈买的。妈妈说生活用品是刚需,自家用不完还可以送亲戚朋友……

  ——这谁能想到啊,女儿在理智追星,但妈妈都快混成氪金大粉了!

第232章

  高端的商战,往往采取最直白的钓鱼方式

  自《浪潮之下》开播以来,央八黄金档的收视率就非常稳定。从第二天起,就没有跌下过3%,还经常突破3.5%,照这个势头,年冠应该是稳了。

  那些说浪潮收视好全靠题材的人,这会都悄悄闭嘴了。要是年代剧就能拿年冠,央八之前播出的那些作品是不想拿吗?

  要知道,央八上一部黄金档的收视率只有一点几,全靠央视底盘撑着。浪潮接了最冷的大盘,实现赶超元旦、春节档的收视率,央视那边简直不能更满意了。

  浪潮收视能打,网播方面也是高开爆走。不到一个星期,《浪潮之下》的云合市占率就破四十了。

  如果一部作品的云合市占率破三十,都是值得官方发战报的成果。粉丝也会喜大普奔,带着截图四处炫耀,生怕有谁会错过自担的爆剧实绩。

  在这方面,岁丝算是相当低调了,毕竟她们不会拿一部作品当救命稻草。还有刚入圈的萌萌新粉忐忑地问,浪潮是不是播得不好,怎么市占率才四十出头,大粉之前发《完美人生》都破五十的。

  以上发言被打码截图到其它平台时,只要粉的是演员,并且还关心ta事业的粉圈er,就没有不破防的。

  听听,这说得还是人话吗?浪潮的市占还嫌不好?你们干脆上天算了!

  凌穗岁每次播新剧都要打破一些行业洗脑包,这次也不例外,比如说“流量演正剧必扑”、“流量扛不了上星收视”、“网剧受众不爱看年代剧”等等。

  前两个属于粉圈的偏见,顶多是播前狂踩浪潮的黑子惨遭打脸,以后自担作品扑街的粉丝少了一个挽尊的借口,后面一个还真坑到了部分同行。

  浪潮播出后,没有选择和它撞档的作品庆幸不已,该认怂时还得怂,而迎难而上或被迫面对的影视剧出品方只剩苦笑。

  说好的年代剧网播没优势呢,天杀的,当初到底是哪个同行在散播这个消息?简直用心险恶!

  凌穗岁还以为这只是一个洗脑包,毕竟她每次播剧都有唱衰的声音,压根不稀奇。但没想到,这件事背后还真有人在推动舆论。

  人家的目的也不是对浪潮造成什么影响,就是抱着“万一真有人信”的想法,怂恿同行和平台拿出王牌剧和浪潮硬刚。要是他们能撞个头破血流,削弱对手就变相等于增强己方嘛。

  想想看,能在网播领域压凌穗岁一头!如果运作得好,说不定有机会把主演和她捆绑上,要是能运作成对家,那以后就不愁没流量了!

  就算做不成对家,有个理由黏上凌穗岁也可以嘛。在内娱当明星不要怕黑红,怕的是无人在意。

  ——不怪有些公司愿意赌,实在是以上话术太让人心动。捆绑上位什么的,在内娱还是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至于结果,也就不用多说了。数据可以注水,观众的选择不会骗人,飞升只在梦里,被这些作品主演的粉丝怒骂到开精选评论才是现实。

  高端的商战,往往采取最直白的钓鱼方式,这回可真是愿者上钩了。

  《浪潮之下》不仅播放成绩好,口碑方面也是好评如潮。在这个万物都要营销的时代,片方肯定找了一些电视剧领域的博主合作。

  因为对剧的质量很有信心,片方也不要求博主们闭眼吹,或者搞什么春秋笔法来“扬长避短”,只需要大家说实话,分享点真实看法就行。

  但后面他们发现,其实根本不用特意找人。愿意参与浪潮话题讨论的博主,实在是太多了。

  他们特意联系的大v博主,写出来的东西中规中矩,反倒是当起了自来水的网友们,一个比一个更会夸。

  【浪潮之下是我这几年内看过最好的年代剧,凌穗岁又一次刷新了我对她表演宽度的认知,她真的什么角色都能演。

  在大荧幕看乔欣彤时,我会以为凌穗岁也出身在类似的家庭环境,看她就像是豪门大小姐;浪潮播出后,我又觉得凌穗岁不会是我哪个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吧?如果以后有人问我角色沉浸感和演员剧抛脸如何共存,我会请ta欣赏凌穗岁的作品,这是标准答案。

  ps:本人和黎想是老乡,听她的口音非常亲切,我说普通话也这样。还以为是找的哪个配音演员,没想到又是凌穗岁原音。她可是讲一口流利白话,有普通话一甲证书的粤省人啊!岁皇还是太全面了,简直强到超模。】

  【大胆开麦,浪潮应该是为数不多影视改编超越原著小说的作品之一。其实原著也很精彩,但凌穗岁对黎想这个角色的解读和演绎让改编有了质的飞跃。

  很多人提到年代剧,提到女主角,就会自动浮现出“艰苦奋斗”、“勤劳朴素”的关键词。如果是漂亮的女演员,那脸上必须要涂得很黑,还要扎两条麻花辫,那样才算是敬业,才算是符合角色。

  在看浪潮之前,我本人确实是这么想的。我甚至还担心凌穗岁这张脸过于漂亮,会让观众失去代入感。看预告片里她打扮得还行,我以为都是后期剧情了。

  但凌穗岁扮演的黎想,从第一集 就很注意形象。她会把脸擦得很干净,也会在发型上搞点小巧思,即使囊中羞涩,买不起百货商店里的饰品,她还会把碎布头系在头发上,可以说是时尚意识很超前了。

  我很欣赏凌穗岁对黎想前期形象的处理,她也绝不是不舍得“扮丑”的演员。当镜头拉近时,观众都能看到黎想的皮肤状态很差,我看到有不少营销号都在截图这个去嘲笑她。但又能怎么样呢?

  凌穗岁早就不需要靠美貌去争取资源,观众都知道她长什么样子,她只是在还原角色,而且打破了年代剧的刻板印象。能吃苦的女主也会追求美,即使婆家说她事多,丈夫说她有点张扬,黎想通通都不在意,她追求美是为了取悦自己。

  在剧中,街上的服饰都有些灰扑扑,黎想头上的碎布头是难得的鲜艳色彩。我好喜欢这个设定,这也是后面她摆摊生意好的铺垫。她审美好啊,能给客人推荐搭配,好评如潮再正常不过。

  虽然凌穗岁每部作品我都要夸,但这次还是重复一次,她的演技太绝了。

  这个时期的黎想属于“有野心而不自知”的状态,她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也迈不开特别大的大步伐。她的摊子被人没收,去街上拦住县长那段剧情,还带着点朴素的傻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

  她的嘴巴不善言辞,眼睛却不会说谎。那种亮闪闪的,对未来充满憧憬,永远不会放弃希望的坚定,真的很契合“时代浪潮之下”敢想敢拼创业者的主题。

  我太喜欢黎想了,浪潮之下已经成为我的精神食粮。我每天都要蹲点等更新,白天还忍不住重刷之前的。黎想身上有股暖洋洋的、朝气蓬勃的味道,我每次看到她,尸斑都会淡一些。

  虽然知道台网同步不可能调整,但还是梦一个加更或超点……可恶,这是我最想当韭菜的一次!】

  目前,凌穗岁只有一部待播电视剧存货。天线广告部门这几天忙到飞起,玉米视频那边的情况也十分火热。

  因为要多花点时间做特效,去年就杀青的《瑶台录》没赶上今年的暑期档。凌穗岁并不着急,她的古装基本盘比现代装还稳,玉米视频对《瑶台录》的期望也是集均破亿打底。

  这种放在别的剧上面只能“展望”的目标,在被凌穗岁众多爆剧养大胃口的平台看来,也只能称之为保底。之前都说浪潮网播会是短板,但看看它现在的走势,破亿也很有希望啊!

  年代剧如此,仙侠就更别说了。凌穗岁+古装,玉米都找不到扑街的理由。

  本来《瑶台录》是定在明年暑期档的,但关于这部剧什么时候播出的问题,在玉米视频内部竟然吵起来了。

  参与制作《瑶台录》的项目组一方当然坚持暑期档,好剧要配最好、最热闹的大盘,才能给公司带来更多收益;

  但有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浪潮的火爆已经证明凌穗岁扛剧不挑档期,观众自会配合她的作品时间,那就应该把暑假留给其它作品,才能实现平台整体利益最大化。

  一方坚持现象级的头部作品能带来的利润会呈指数型增长,一大爆顶得上n个热播,另一方则反驳说这都是未知数,你凭什么保证《瑶台录》能爆到这种高度,凌穗岁也不是万能的云云……

  玉米视频今年营收状况不是很好,几部看好的作品都没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也影响到了平台的决策。

  尤其是当初从《瑶台录》那边拆分出去的新团队搞的那部“1女n男新式仙侠”,简直是扑得脸着地。八月的档期,s+的宣发只播出了一千五百万的集均,它至今仍然是业内笑柄,也是桃花系列剧的救星。

  ……虽然,桃花那部也只播了一千八百万,根本好不到哪里去。但玉米的“暑期档王牌”,还是把它从扑街之王的泥潭里拉了出来。

  综上考虑,《瑶台录》最终定在了明年Q1播出,预计是三月份。玉米很需要一部爆剧来回笼资金,想给这部剧投广告的赞助商实在太多了!玉米真的很需要这些钱啊!

  而且,平台也希望凌穗岁能发挥她的影响力,拉一拉玉米的播放量基本盘,后面的剧哪怕是蹭一蹭观众为她开的会员,也许都能有个不错的播放开局。

  因为丰收传媒是《瑶台录》的联合出品方,对于玉米视频内部的争议过程,凌穗岁也略有耳闻。

  嗯……虽然他们没明说,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是把她当成救命稻草了。

  这是她观众缘和星光的表现,从另一个角度看,却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征兆。

  “平台在防着我了。”她和童晓曼说,“影响力太大、又不受任何公司掣肘的头部演员,会让平台失去安全感。”

  他们既希望她能扛起爆剧,又害怕她真的有这么强的能力。

  想必玉米视频的高层在做决策时,恐怕也很头疼——平台肯定愿意给她砸最好的资源,期待《瑶台录》现象级大爆带来难以想象的收益,但“造神”之后呢?

  如果说之前几部爆剧的受众群体还是年轻人,平台还抱着凌穗岁的成功或许可以复制的美好愿望,但在今年暑假各平台都扑了个大的,以及年代剧《浪潮之下》台网双爆,凌穗岁进一步纵向发展,打通剧粉盘的年龄壁垒时,他们也该认清现实形势了。

  凌穗岁这个人,实在是太滑溜了。她自己是老板,没有公司能影响、甚至是强迫她接戏,她也没有被别人握在手里的黑料。她足够优秀,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受控制。

  就算以她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格局变化,但要是把她捧到内娱无人能及的新高度,她转头倒向别的平台,也是资本不愿看到的。

  和她签长期绑定合同,凌穗岁不会同意,这点玉米视频已经尝试过了。他们开出的条件非常非常好,几个平台还在暗中竞价,可惜凌穗岁压根不接茬,这事在她看来就没有谈的必要;

  上述条件不能达成,再将大量资源砸到她身上,就有将来坐视她帮竞争对手赚钱的风险,相当于平台“养虎为患”。

  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不止是玉米视频,其它平台也要在用她赚钱和不希望她发展太好之间找平衡。

  童晓曼开玩笑地问她:“你害怕了?”

  “……怎么可能。”

  凌穗岁伸了个懒腰,“自古利益动人心。如果动不了,那就是利益还不够罢了。”

第233章

  这已经是凌穗岁用爆剧占领年冠的第四年了

  十月下旬,《浪潮之下》仍在热播中。

  浪潮前期的剧情靠婚姻危机、离婚与否的社会热点话题吸引观众,等黎想终于离了婚,快速起飞的事业线将剧情推向另一个高潮。

  毕竟,浪潮的时代背景是上世纪改革开放初。只要敢想敢拼,处处都是商机,在省宣传部的指导下,黎想的角色定位就是“跟着党走,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不管是喜欢看黎想赚钱搞事业的观众,还是喜欢看“离婚后前夫和婆婆终于后悔了”的观众,都被浪潮的剧情吊住胃口,保持着热情的追更状态,每到七点半就蹲在平板或电视机前。

  最近黄睿扮演的陈海出场比较多,新的感情线和修罗场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短短几天,黄睿就成了浪潮剧组主演涨粉幅度top1,有不少吃瓜网友在观望,他有机会成为赘婿3.0吗?

  以浪潮的题材类型,恐怕有点难,但黄睿本来也志不在此。他这几天混迹在各个平台,看了很多博主发的浪潮剧评,越看心里越爽。

  没错,是这样的,《浪潮之下》就是这么好看,主演们的演技都很绝,其中翘楚自然是凌穗岁。

  黄睿很惊喜地发现,在关于#浪潮之下#的二次创作中,剧情解说占了不小的比重,播放量成绩也不错。这对于希望有部代表作的黄睿来说,当然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