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内娱嫂子系统后 第283章

作者:草莓珍珠蛋糕 标签: 时代奇缘 天之骄子 娱乐圈 系统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如果严思菱能听到他们谈话的内容,她肯定会松一口气。《嫁不出去的姐姐》肯定是有奖项的,这点评委会已经达成了共识,他们正在讨论的,只是该把哪个奖项发给它而已。

  有评委提议最佳演员,凌穗岁对白薇这个角色的完成度相当高,她撑起了整部电影的主线,时刻引领着观众的所思所想,没有人能在看完影片后,不为她的表演生出一段澎湃的思绪。

  评委甚至表示,如果再有人问他,什么是完美的表演,什么是演员的人生角色,他肯定会推荐别人看这部电影,白薇就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

  “你说得对,但我们不是应该先讨论金熊奖的归属吗?”

  金熊奖是柏林电影节的最高奖项,此奖项的意义即主竞赛单元的最佳影片。其它的评审团大奖,或者最佳导演、演员等等的单项奖,都只能算银熊奖。

  如果让凌穗岁来选,想要金熊奖还是最佳演员奖,她肯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

  在《嫁不出去的姐姐》之前,评委会已经有两部金熊奖的候选影片了,这部作品加入进来,就成了三选一。

  毫无疑问,评委们为各自支持的影片吵起来了。

  虽然这种评奖制度产生的结果很主观,每年都有很多观众喝倒彩,但评委们在讨论的时候,也不是完全根据个人审美,还是有一些通用标准的。

  能进入提名名单,就说明这部作品在表演、叙事、画面、构图、运镜、剪辑等等方面都没掉链子,而且有几项十分出彩。

  比起另外两部候选影片,《嫁不出去的姐姐》的优势不在导演炫技,反而在于平平淡淡才是真。它没有试着带观众体验艺术,而是走接地气路线,让人觉得白薇就生活在身边。

  她可能是邻居,是街道偶遇的路人,也可能是你自己。

  从电影要表达的内容来看,这种平淡的拍摄手法和凌穗岁细致入微的演技相得益彰。有评委说这样看不出导演的水平,被人反驳,作品不是导演的秀场,任何卖弄都要为成片效果让步。

  你可以说严思菱知道自己经验不足,水平有限,所以选了可以扬长避短的题材。但我们现在讨论的又不是最佳导演,你就说从整部电影的效果考虑,这样拍是不是最好的?

  而且,不炫技不代表导演水平不行。整部电影的叙事节奏非常好,分镜设计也很合理,蒙太奇的回忆拼接恰到好处,可见严思菱的基本功相当扎实。

  再说说内容——《嫁不出去的姐姐》反映了女性面临“花木兰式困境”的社会现实,展现出家庭内部爱恨交织的纠葛,这种风格的作品向来是柏林电影节的最爱。

  但想要拿奖,只有这些是不够的。作为一部文艺片,尤其是现代背景的作品,它得具有一定的先锋性,去探索、开创不同的领域,而不是在人尽皆知的范围里来回打转,那还能有什么独特的艺术表达?

  上面的作品如果被归类为文艺片,那纯粹是商业片票房太烂,给自己找个挽尊的借口。

  那么,在女性主义作品越来越被观众熟知的今天,《嫁不出去的姐姐》又有什么样的新内容呢。

  有评委这样说:“花木兰式困境不算一个新课题,白薇的态度才是。通常我们提到女性与家庭,如果用苦难叙事,往往会联想到压迫和逃离。”

  “其实把范围扩大一点,我们会发现女性在面对很多结构性压迫时,主流的态度都是回避,用行动上不合作的方式来表达意见。”

  “婚姻保障不了女方利益,就不结婚,生育给人体带来损伤,就选择丁克,听到的男性犯罪、预谋犯罪的例子越多,就会想方设法远离身边的男性,希望能生活在身边都是女性的环境。”

  “你认为这种方式不好吗?”有人插了一句。

  “不,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选择如何生活的权利,我只是在陈述这些现象。”

  “我们来说白薇——面对被找回来的弟弟,以及这种家庭地位受到冲击的局面,白薇是有做出过反击的。从表面上看,她的行为在和弟弟攀比,在争夺父母的关注,实际上这是一种示威和竞争。”

  “她一直在展示自己的力量,无论是财富也好,社会地位也好,或者是对父母的了解程度,能为家人提供何种物质支持,最终都通往一个目标。她拒绝接受家庭地位边缘化,她要做一家之主,这个家里的所有人,包括刚回归的弟弟和他的妻子儿女,都应该以她为中心,要围着她打转,这是她理想的家庭模式。”

  评委顿了顿:“听起来有没有很耳熟?事实上,这就是每个男人对待家庭的态度。”

  所以,她和白飞注定要针尖对麦芒,水火不相容。亲情的纠葛都是其次,主导权的争取刻不容缓。

  白薇不会因为白飞走丢就心软退让,因为这不是她造成的,她不觉得自己欠他什么;白飞更不会因为刚回归家庭而不好意思争取权力,男人怎么会有觉得自己不配的时候?

  “结合这部电影的花木兰式困境,这就是一个很讽刺的现象。白薇从小就‘女扮男装’,完成父母对儿子的期盼,她是这样被培养长大的。所以当她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她会用一种更多时候出现在男性身上的性格特质去处理。”

  “我不退,我凭什么往后退?白薇的配得感是非常强的,她和很多男性一样,下意识觉得家庭就该以自己为中心,为自己服务,哪怕说她现在不需要物质支持了,她也会要求家人给她提供情绪价值。哪怕是在女性主义电影中,能理直气壮拥有这种态度的女主都非常少见。”

  评委补充:“她对自己的性别没有任何认知障碍,她只是在前半生努力跃升阶层时,拥有了更多的,在社会学领域的所谓‘男性特质’,这些都是后天形成的,她是一个很不一样的女性。”

  有位评委来自东亚,他非常赞同以上观点,而他对电影剧情的描述是,白薇和白飞都想争当家里的“老爷”,这个角色在家庭里的权力是很大的。

  在封建时期,“老爷”决定了资源的分配权,各种事项的决策权,甚至是家庭成员的生杀大权。虽然在现代社会,这些权力已经缩减很多,但“老爷”依然是整个家庭里最高高在上,不可冒犯的存在。

  “白薇想争取当‘老爷’,她有财富,有能力,还关爱每个家庭成员,这是她能想到的竞争方式,但她还是失败了。在世俗的眼光中,白飞各方面都比不上白薇,他能当‘老爷’,只是因为他才是真正的儿子,仅此而已。”

  “白薇和白飞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是两个‘儿子’的竞争,但家里只有一个真儿子。白薇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都是后天努力得来,但她在家庭里,输给了先天的生理性别。”

  所以,白薇会失望,会崩溃,会痛苦简直太正常了。

  白飞是谁?不是哪个远在天边出生在罗马的家伙,他就是她的双胞胎弟弟。他们来自同一个子宫,有着同样的血统,前后脚来到这个世界。就因为他的生理构造和她有那么一点不同,他就是天生的“老爷”,是家庭里的人上人。

  就好像是因为他的归来,所以她这个赝品“儿子”原形毕露了。家里人对她的态度就写在电影名里,“嫁不出去”这几个字隐隐包含着抱怨和嫌弃,以及要把她踢出家庭的决心。

  而“姐姐”这个词,建立在白飞的亲缘关系上,这是以他为中心的用词。这就是白薇在这个家庭的处境,整部电影想呈现的现实问题,从片名就开始了。

  然而她的家人不会承认这点,甚至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些。你问他们,他们只会说,儿子女儿都是宝,两个孩子我都爱,但千百年来都是这样啊!

  “其实我认为,白薇之所以会同意出去相亲,想和父母缓和关系只是很小的一方面。她应该是觉得在这个家庭里失去权力了,就组建一个新的家庭,满足自己的目标。但显而易见,她很难达成这个心愿。”

  “女儿不能当‘老爷’,妻子、儿媳也不能。整部电影就是她失去权力,争取权力,不断碰壁,不断循环重复的过程,她一直在硬碰硬,寻求以女性身份,在男权社会获得权力的方法。”

  “感觉我们一直在说权力这个词,用在家庭关系里是不是有点重?白薇想要的也不是物质上的支配权,剧情里没涉及到这个,如果替换成尊重,认同这类的词汇怎么样?”

  “那这种程度又太轻了,达不到成为‘老爷’的效果。”

  “你说的这几个词太文明,我觉得就是权力——是一种我可以支配你,我的意志可以轻松凌驾在你之上,压迫你心灵的权力。”

  “这听起来很野蛮。”

  “噢,白薇难道是什么单纯善良的天使吗?你别忘了,她之前一直是‘男人’!”

  “又闭环上了,这个电影确实把讽刺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几位评委越聊越嗨,说起自己对电影的理解,那叫一个滔滔不绝,怎么都说不完。好的电影能给人带来多角度的思考和启迪,在这个层面上,《嫁不出去的姐姐》完成得非常棒。

  “这部电影值得金熊奖!我认为今年的最佳影片就是它!”

  “我现在闭上眼睛都是凌穗岁扮演的白薇,很多表情的细节都刻在我脑子里,演员的表演为这部电影增色太多了。”

  “导演似乎很年轻,还是个新人,这是不是她第一部 会在院线上映的作品?”

  “所以呢?你管严思菱有没有经验,看这部电影好坏就行了。我们选作品都是横向对比,不搞纵向比较。既不能对大导演的作品提高要求,也不能对小导演放宽标准,反过来也不行。不考虑场外因素,只看作品本身。”

  “但把金熊奖发给这部电影,是不是有点鼓励重复女性苦难叙事的意味?柏林电影节的政治意味在欧三里是最重的,我们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吧。”

  “不不不,白薇并不是,她也不想以受害者的形象出现。她一直在争取权力啊,这也是我想把奖杯颁给它的原因,她的观念和视角放在女性身上是非常新颖的。不是逃离家庭,而是想办法掌控家庭。尽管她失败了,但她做过很多次尝试。”

  ……

  会议室内,讨论声越来越大。说到激动处,有些评委都忘了说英语,各种语言一连串的往外飙,场面一度比菜市场还混乱。

  评委会主席叹了口气,看来今年的工作没那么快结束,这群人不吵个天翻地覆,是不会罢休的。

第309章

  四舍五入,她想休息两年

  经过漫长的飞行,凌穗岁终于落地洛杉矶机场。

  她坐车前往伯班克市,即迪兰德和沃纳的总部所在地。这个城市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在全美最安全城市的排名中名列前茅,柏莎在这里买了房子。她说,这是一个适合退休的好地方。

  柏莎还邀请凌穗岁当她的邻居——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而且,如果凌穗岁想换个国籍,沃纳会比她本人更积极地促成这件事。

  事实上,他们已经游说过她好几轮了。《屠龙者》已经杀青一年,特效基本制作完成,内部看片的反馈结果非常好。制片人还放言,这部电影的票房会创造沃纳成立以来最大的奇迹。

  ……凌穗岁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想,果然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制片人,都很擅长贷款吹牛呢。

  最重要的是,沃纳认为《屠龙者》很有机会冲奥。

  只要凌穗岁移民过来,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就是她的囊中之物——至少,至少也有个提名,除非评委的眼睛都瞎了。

  对好莱坞而言,欧三只是名头好听,真正的巨大加成还得看奥斯卡。虽然它本质是个商业奖,但不妨碍它全球知名度最高,被很多人看做电影领域的最高奖项。

  沃纳真的劝过凌穗岁很多次,移民到美国来吧,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们华国很多明星都是外籍呀!

  面对沃纳画的大饼,凌穗岁每次都立场清晰地拒绝。

  她反问:“难道奥斯卡会歧视华国籍的演员吗?如果不会,我没必要换,如果会,那我就更不能换了。”

  沃纳对接人无言以对,偏偏他找不到实例去说服她。

  凌穗岁是先有星光,才开始拍好莱坞电影。她不是哪个制片厂培养出来的,人家确实有说“不”的底气。

  早在《屠龙者》开拍之前,沃纳就知道凌穗岁的脾气特别硬。为什么还要用她?就是因为她的实力和名气值得啊。

  现在内部看片结束了,沃纳已经砸出去这么多钱,成片效果又是超出预期的好,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屠龙者》的冲奥计划。对商业电影来说,拿到奖项的后续收益非常可观,毕竟电影又不是只能靠票房赚钱的。

  所以,沃纳高层也只能叹息着,按照原本的方案和计划走。在利益驱使下,他们已经成为“种族平等”的坚定践行者,坚决反对一切不公平的评奖潜规则。

  在这场交锋中,凌穗岁暂时取得了胜利。其实她也知道华国籍演员的身份在奥斯卡吃亏,但真的是换个国籍,人家就拿她当自己人吗?

  想多了,该歧视的照样歧视。除非她够强,《屠龙者》的成绩够亮眼,各方面都高出其它作品一大截,别人才会知道尊重她。

  光靠《美人与猛兽》的成绩还不够,“这只是巧合”的偏见心理,在全世界都通用。

  凌穗岁从来不把奥斯卡看做一个简单的奖项,还是让沃纳去操心吧。

  她已经在表演上尽己所能,如果评不上,而且不是她的问题,那就不值得她为这件事多耗费一丝心神。

  凌穗岁抵达酒店后,按照惯例是先睡觉倒时差,醒来后发现手机里塞满了未读消息。

  让她看看……国内亲朋好友以及同事们对《嫁不出去的姐姐》的关心和询问,好莱坞的朋友们约她出来玩,伯班克离洛杉矶还挺近的;助理给她传了次日工作安排,公司群里在讨论新电影的上映计划。

  凌穗岁略过嘘寒问暖,优先打开助理的聊天框。明天是迪兰德新项目的主创会议,出席人有她这个主演,还有导演、编剧、制片等,在片场有话语权的人基本到齐。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会议可不是坐着开会那么简单。除了研读剧本,她明天还要试戏服和道具,拍几张妆造1.0的照片,所有人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讨论后续往哪个方向调整。

  现在是二月底,新项目预计五月初开机。如果她想参加《嫁不出去的姐姐》在国内的宣传活动,上映计划就得尽快提上日程了。

  国外肯定也会上,但得分批次,慢慢来。电影在当地的营销宣传是需要成本的,丰收传媒没办法一下拿出大量现金。

  希望电影能在柏林那边拿到好成绩吧,凌穗岁心想。

  即使顶流如她,也没办法光靠粉丝就撑起一部电影的票房体量。而且,她也希望《嫁不出去的姐姐》能被更多观众看到,欧三获奖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噱头。

  她本来想在姐姐剧组群聊里发个消息,转念一想又算了。作为导演,严思菱顶着很大压力,哪怕只是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让她变得更紧张。

  在和迪兰德那边见面前,张玟先和她确认了今年的行程安排。

  拍摄新电影时,凌穗岁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休假时间。因为迪兰德的拍摄期是五到九月,而《屠龙者》会在今年八月全球上映,内地已经确认引进。

  这种事情在演员身上很常见,相信迪兰德那边也会配合协调好。但张玟担心的是另一个问题,在原定的拍摄时间结束后,剧组会在上映前要求演员补拍吗?

  这事在好莱坞,尤其是超英片方面就更常见了,只是内娱很少遇到这样的情况,除非谁谁谁塌房了。所以张玟特意提个醒,如果凌穗岁Q4或者明年要接新戏,得多留一点容错空间。

  “倒不用太担心这个。”凌穗岁耸肩,“我明年想休息。你算算,从前年屠龙者开机后,我基本一直在工作,也该让我歇会了。”

  “那你想歇到什么时候呢?”

  凌穗岁想了想:“新超英系列不是要看第一部 的票房成绩么?就歇到这部新电影上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