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内娱嫂子系统后 第290章

作者:草莓珍珠蛋糕 标签: 时代奇缘 天之骄子 娱乐圈 系统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大卫耸肩:“也许他们因此打开了思路……我最初试镜的是乔伊的角色。”

  “也许他们觉得你很温柔?”乔伊调侃道,“我倒是没有更改过试镜角色,希望没人觉得我看起来就像个反派。”

  大伙都笑了,乔伊又兴致勃勃地谈起另一件事:“说起来,我们四个可以组建一个‘评论家陪跑者联盟’了!”

  凌穗岁第一时间没get到这个梗,还是艾米给她解释。

  说来也巧,他们四个今年分别以男女主、男女配的身份获得了评论家选择奖的单项提名,但全部遗憾陪跑。别人是顶峰相见,他们这叫半山腰报团取暖。

  艾米这么一说,凌穗岁就想起来了。欧美这边电影界的最高奖项是奥斯卡,而奥斯卡又有四个风向标,分别是金球奖、演员工会奖、英国电影学院奖,以及上面提到的评论家选择奖。

  作为全球票房年冠的《美人与猛兽》,在服装和美术等多类技术奖上实现横扫,不过因为题材关系,凌穗岁只拿到了一个主要奖项的提名。

  因为档期冲撞,加上她觉得获奖概率很低,所以凌穗岁并未出席颁奖礼,这让当时已经在深度接触《功夫大师》项目,很想和她见面的几位主演深感遗憾。

  凌穗岁已经在好莱坞拍过两部电影,也有很多作品上过美国院线和流媒体平台。同行有很多渠道了解她的实力,看得越多,对她本人也就越好奇。

  明星之间聊天和普通人也没什么两样,都是围绕着兴趣爱好和共同好友的八卦。凌穗岁再次听到自己和詹姆斯相关的消息时,已经是“他对她情根深种,但她性向成谜”的版本了。

  凌穗岁当时正在喝茶,差点就呛到了。

  等等,詹姆斯的态度怎样不要紧,她怎么就“性向成谜”了?这不是应该发生在她身上的剧情吧!

  “因为他们是一群无聊又自大的男人。”艾米翻了个白眼,“你不谈恋爱,不传绯闻,不对哪个男人表现出特别的倾向,让这些自以为是的家伙们狠狠丢了面子。但他们不会从自身找问题,只会认为你喜欢女人。”

  大卫立刻举起双手:“我不是,我没说过,不要扫射到我。”

  乔伊紧随其后表达态度。在凌穗岁面前,他们可不敢表现出对女性的不尊重。

  凌穗岁哭笑不得,这事她真的是第一次听说,看来她的团队要加强在海外地区的舆情监测了。

  不过这种事也很难辟谣……她总不可能为了证明自己是直女,就立刻找个男人来谈恋爱,那也太没必要了。

  这方面的话题很快被带过,大家聊到了怎么度过工作之外的个人时间。

  乔伊特别好奇地问:“Lily,你真的会随身携带笔记本,只要不拍戏都在写论文么?”

  凌穗岁:……啊?

  不是,这么离谱的谣言到底是谁在传啊!

  “当然不会。”凌穗岁郑重说明,“我既不爱写论文,也不会随身带着笔记本,难道不是手机和平板更方便吗?”

  “我只是偶尔会记录一些灵感,但都是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有时还会乱涂乱画,绝对没有你说得那么……学术。”

  她这么说了之后,另外三人似乎松了口气。

  凌穗岁都不敢想象她在他们心中是怎样的形象了,严厉的、古板的教导主任吗?

  她把这个话题问出来后,大卫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虽然幅度比较小,但被她捕捉到了。

  凌穗岁震惊,凌穗岁不理解,凌穗岁无言以对。

  而这只是个开始——凌穗岁让他们多分享点对自己的印象,于是她听到了“每天都要戴耳机听剧本入睡”、“走路时都要排戏”、“不允许别人在剧组聊剧本以外的内容”、“演得不好就不给自己吃饭”……等等传闻。

  凌穗岁听到后面都快麻了。反正在他们的描述里,她两眼一睁就是拍戏,两眼一闭就是睡觉,中间完全没有空档,每分每秒都在努力,还患有极端的完美主义和竞争焦虑。

  她以为自己的top癌已经很严重了,没想到和人家对她的想象相比,还差一大截呢。

  “太夸张了。”凌穗岁无奈道,“我知道你们觉得亚洲人很卷——我承认事实如此,但真没到这个程度。我们也是有七情六欲和娱乐需求的。”

  她说到这里,话题又被绕了回去。艾米和乔伊都觉得谈恋爱是一件很解压的事,尤其是在剧组的露水情缘。不用考虑未来,只需享受当下,越是疯狂刺激,他们就越喜欢。

  大卫虽然不热衷于男女关系,但他有很多个能释放精力的爱好。相比较之下,把健身和功夫当成任务去训练的凌穗岁似乎就有些boring了。

  但凌穗岁并不承认这个,她也是有爱好的。

  她打开手机备忘录,挑了几页翻译成英文后,向他们展示自己记录的内容。

  她会在生活中的某个场景里,随机选中一个观察目标,根据当下的感觉,去想象对方的相关信息。

  她这里的用词是“想象”而非“推测”,就已经能说明凌穗岁思考时的放飞程度。就在上个月,她看到了一个撑伞走过的女孩,对方在她的备忘录里已经用雨伞和暗次元生物交战八百回合了。

  “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凌穗岁说,“它能带来我源源不断的灵感,这正是我在演绎每个新角色时需要的。”

  凌穗岁这么说完之后,艾米等人看她的眼神好像又发生变化了。

  “我就知道。”大卫用一种复杂中带着钦佩的语气说,“你们华国人无论做什么都很努力,都会做到最好。和你们相比,美国人太懒惰了,这个国家的未来令人担忧。”

  凌穗岁:……

  这话听着有点怪,但又有种莫名的熟悉感。难道美国人也有自己的意林吗?

第319章

  “宁愿犯错,不要boring”

  吃完午餐后,两位男士先行离开,凌穗岁和艾米回到了安缦酒店。

  这里曾被誉为纽约奢华酒店天花板,也是很多明星来到纽约的首选下榻之地。迪兰德很大方地给主演们定了七天的套房,等正式开拍后再转移阵地。

  她们去了水疗中心,在双人护理室里聊了一下午。

  在酒楼里,乔伊和大卫都说自己看过凌穗岁的很多作品。

  他们赞扬她的美貌,敬佩她的打戏,对她演技炸裂的高光片段如数家珍。聊到《大侠无忧》,他们用长篇大论抒发对武侠的见解,聊到《嫁不出去的姐姐》,他们也能一一列举电影涉及到的女权理论,并展开探讨。

  那时艾米比较安静,凌穗岁也不怎么说话,她们把餐桌上的舞台让给了两位高谈阔论的男士,在喝饮料时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于是就有了现在这幕——在这个封闭私密的屋子里,她们能安静地聊聊天了。

  艾米说,她最喜欢凌穗岁演过的角色是徐芳菲。

  这是一个让凌穗岁出乎意料的回答,虽然按播放量算,《桃花灼灼》至今仍是内娱二十年内的古偶天花板,但根据海外流媒体平台的观看数据显示,它在北美地区相当小众。

  好吧,其实艾米也是根据资料补看凌穗岁作品时,才发现了这部古偶,但不妨碍她非常喜欢。

  “你肯定也很喜欢她。”艾米断定。

  “当然。”凌穗岁笑着说,“我喜欢我演过的每一个角色。”

  “我知道,但不仅仅是因为这个……”

  艾米翻了个身,和凌穗岁对视:“演员用理解和共情去塑造角色,但有些东西需要发自内心的认同和爱。你爱她,爱这个单纯天真,像花朵一样绽放的姑娘,所以徐芳菲才有爱人的能力。因为她热爱生活,围绕着她的一切才会那么绚烂。”

  凌穗岁沉默片刻,然后向她表示感谢。

  “相对来说,我比较少听到关于徐芳菲的夸奖。”她如是说,“这是我主演过的作品里,唯一没在国内拿过任何主流奖项提名的角色。”

  甚至还有人说,演过古偶可能是岁皇演艺生涯中为数不多的“污点”。尽管这句带着玩梗的调侃性质,这么说的人对她应该也没有恶意,但凌穗岁看到时还是很不舒服。

  考虑到发声只会扩大这句话的传播范围,凌穗岁最后还是选择当做没看到,只是在工作室为她制作出道十周年的纪念短片时,强调多给徐芳菲一点时长,凭此向粉丝们表达她的态度。

  虽然国内外的评奖机制并不相同,但对某些题材的偏见是共通的,因此艾米对徐芳菲在奖项上碰壁的事并不觉得意外。

  不过,这不意味着她听到凌穗岁说“别人觉得偶像剧的上限都在于男主”时,也能认为这是合理的。

  “为什么?”艾米很不理解,“爱情故事,两个主演,怎么会由一方来决定它受欢迎的程度呢?”

  从哪个角度,她都觉得说不通啊!

  凌穗岁躺在护理床上,看着头顶的装潢说:“我以前也不太明白,很多人给出的理由是偶像剧的受众是女性,她们习惯代入女主角,所以注意力都放在男主身上。但我觉得这个理由很片面,太想当然了,也有很多观众是站在上帝立场看的。这充其量只能算一部分原因。”

  “后来我慢慢想到,可能女性的爱太容易被视作理所当然了。她爱男主,天经地义,就像人需要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而男主是否爱她,爱的程度有多深,才是更多人关心在意的事情。”

  空气安静了一会,然后凌穗岁感觉到自己的手被握住,是艾米。

  她顿了顿,组织了下语言说:“谢谢你,但我其实没那么难过。”

  “我知道。”艾米冲她眨眼,“不然我这会就过去抱你了。”

  她俩看着对方,让凌穗岁发现一件很神奇的事。就这样干看着,竟然也不会尴尬。

  她很高兴,自己又多了一个好朋友。

  **

  事实证明,演员们在开拍前破冰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凌穗岁和几位同事认识的时间很短,但她很快就和大家建立起了对戏时的默契,这点在她和艾米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从最直观的表现上说,她们笑场的次数远远少于导演的预估和容错。艾米还以为可以早点下班,没想到导演说既然这样今天就多拍点。

  “很好,这是我第一次和文森特合作,没想到他是即兴发挥型的导演。”

  艾米和凌穗岁吐槽,“看来我们的成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要寄托于运气了。我这不是贬义,而且希望它往好的那面发展。”

  “这没什么不好的。”凌穗岁安慰她,“我们拍的本来就是很新的东西,如果导演循规……如果导演过于守旧,那我才要担心呢。”

  她说到一半时的卡顿,是因为一时半会没想好怎么用英文翻译出这个成语,不得不换一种表达方式。

  但艾米还是挠头:“你说话也太长了!好多那个什么……就是,那些很正式的语法,难怪别人会传你天天在剧组写论文。”

  她又想到一件事:“我记得前后几版剧本里,molly的台词就有过类似的变动。本来一句很简单的话,编剧改成了很复杂的长句,应该也有参考你的说话风格。”

  凌穗岁:“……Maybe?”

  为了不被嫌唠叨,她把回答缩减成了一个短语。

  但凌穗岁真觉得不怪她啊,她就是下意识用了高分表达……

  其实从她第一次来美国拍戏时,同事们就提过这件事,当时外网对留学生有个绰号叫“东方莎士比亚”,于是也有人喜欢这么称呼她。

  凌穗岁一开始想过要改,后来发现习惯成自然,就理直气壮不改了。

  语言只是用来交流的工具,美国人连各种口音都不介意,她说话的句子长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而且这个特点放在角色身上,其实也能算“东方特色”。不管它是好是坏,如果能被观众记住,这就叫辨识度。

  编剧们从凌穗岁身上得到的灵感不止这一处,这个项目里的专家学者对华国文化很有研究,中文也很流利,但论起对土生土长华国人的了解,这群华裔显然不如她。

  凌穗岁还给他们提供过一个参考意见:大多数华国人的性格是有点拧巴的。

  为了翻译这个方言词汇,她还专门去查了英语词典,结果没找到任何一个完全契合的词汇。

  她只能再给出具体一点的解释,这种性格的人既和自己过不去,也和别人过不去,人生最难的两件事就是向亲近的人表达歉意和说我爱你。

  凌穗岁强调,这点真的只是建议,因为她不确定它是否能得到观众的喜爱——她说出这句话,被总编剧询问这是否就是“拧巴”?凌穗岁沉默了。

  她忽略掉这个,继续说,如果他们想拍一个更local的华国女生,拧巴就是很有意思的特质。

  当时编剧没有给她明确的答复,不过从她拿到的最新一版剧本来看,这个性格特点在李茉偷偷出国,以及和米歇尔交流时都有体现。

  《功夫大师》是迪兰德寄予厚望的电影,李茉的人气情况也直接影响到heroine计划能否顺利推进。凌穗岁其实不确定,是否要在这样的作品里,给主角加入这些很难算得上“褒义词”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