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男主的舅舅 第114章

作者:橙与白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两个人正争执着,伯爵府来人了,老夫人身边的人将简大爷劝住了。

  “伯爷,您喝醉了,说胡话呢。”

  简大爷:“你们放开我,我没喝醉……”

  “伯爷,您就是喝醉了,咱们回府吧。”

  见简大爷走了,简二爷甩了甩袖子回了侍郎府。

  侍郎府离皇宫近,附近都是一些朝堂新贵,府邸也比他们二房在伯爵府的地方大了许多,一入府邸,简二爷便觉得浑身舒畅。不过,想到夫人不打一声招呼就搬家,他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到了正院,简二爷仍旧耷拉着脸,他坐在了上位,一言不发。

  陆如乔抬了抬手,让屋里的人都退出去了。

  待屋里只剩下他们夫妇二人,简二爷道:“夫人搬家怎么不提前知会我一声?”

  陆如乔:“说与不说都一样,母亲不顾思宁和馨宁曾经对云宁的伤害,将她们放出来,这是完全不给云宁脸,我作为母亲无法忍受。夫君若是对此事有意见,你自去伯爵府住吧,我们就不去那方寸之地挤了。”

  这是要撵他走?简二爷脸色有些不好看。

  “我又没说不让你搬,只是你搬家的动静太大了些,部里的人都知道了,弄的有些没脸。”

  陆如乔端起桌上的茶盏轻抿一口,缓缓道:“若不将动静弄得大些,旁人如何知道夫君搬离了伯爵府,往后去找夫君都不知道要去哪里了。”

  简二爷想了想,觉得夫人说的也有理。他其实也想搬家,只是夫人搬之前没跟他说,让他觉得没了面子。

  陆如乔放下茶杯,转移了夫妻之间的矛盾:“而且,夫君之所以没脸并非是因为我,而是因为你大哥。”

  简二爷:“大哥最近几年做事的确越来越不像话了。他今日竟然埋怨我,嫌我没给承哥儿疏通关系。”

  陆如乔:“承哥儿像大哥,没什么能力,却心高气傲。还是夫君眼光好,你当初没帮他是对的。若真让他做了官,夫君少不得替他收拾烂摊子。如此一来还会影响夫君的官声。”

  简二爷被奉承了几句,心里舒坦多了。看着依旧貌美令人心动的妻子,他问了一句:“听说今日府里闹得很大,夫人有没有受伤?”

  陆如乔:“多谢老爷关心,多亏了云宁和兰宁,我没事。”

  简二爷:“那就好,对了,母亲那边……”

  陆如乔:“你放心,母亲什么都没有,只是因为咱们搬出来了,她想以生病为借口留下咱们。”

  简二爷自然也明白这一点。

  陆如乔又道:“对了,素姨娘最近和你妹妹走得很近,我见母亲身子不爽利,便将她留下来伺候母亲了。夫君若是舍不得便将她接回来吧。”

  简二爷知道母亲定然不高兴,他最近忙得很,不仅两国来访,各地官员也来京述职,正是结交众人的好时机,他没空去哄母亲。他本就对素姨娘没什么感情,如今跟夫人关系正好,更不会去理会素姨娘。

  “夫人考虑得很周全,就让她替咱们夫妻俩在母亲身边尽孝吧。”

  陆如乔:“我也是这样想的。时辰不早了,吃饭吧。”

  简二爷:“好。”

  

第80章 试探乔迁酒。

  因为今日刚搬家,家里乱糟糟的,云宁索性一直待在孟禹之这里。

  这大半日云宁一直在看话本子。

  孟禹之看了一会儿书之后有官员老找他,他便去外院处理公务了。等处理完,又回了内宅。他不是在处理公务,就是在处理公务的路上。

  等到傍晚,云宁瞧着天色已晚,便提出要回家。

  孟禹之本想亲自送云宁离开,结果刚走出内院就遇到了赵管家。

  吏部尚书来了府中,有要事相商。

  左右两家离得近,云宁自己回了府中。

  今日是搬入新家的第一日,全家都在正院吃饭。

  素姨娘留在了伯爵府,简馨宁知道回到侍郎府之后没什么好果子吃,她见生母留在了伯爵府,也不肯独自来侍郎府,于是跟着素姨娘一起留下了。素姨娘的小儿子简书宁倒是跟过来了。陆子琼今日回了陆家。因此,桌上只有简二爷陆如乔夫妇俩,以及简君宁、简兰宁、简书宁、云宁兄弟姐妹四人。

  简书宁只有五岁,离开了素姨娘也不哭不闹,安安静静的。他性子既不像简二爷一样精明,也不像素姨娘一样心眼儿多又坏。他做事慢吞吞的,半天也不说一个字,在这个家里大多数时候他都没什么存在感。

  他们几人这顿饭吃得格外和谐。

  吃过饭,各自散了。

  侍郎府一共有四个院子,正院给了陆如乔和简二爷夫妇,简君宁、云宁和简兰宁各有一个院子,陆如乔将素姨娘和玉姨娘安排去了后罩房,简馨宁和简书宁跟素姨娘住在左边几间房里,玉姨娘住在右边。因为素姨娘没回来,因此简书宁跟着玉姨娘住在了一起。

  云宁终于又有了自己的小院,做什么事都方便了许多,也自在多了。

  等到孟禹之处理完公务时已近子时,他捏了捏酸痛的眉心,缓解了一下疲劳。睁开眼时,瞥了一眼放在一旁早已冷掉的手炉。

  他从不手炉,自然也没见过府里手炉上的画。若他没记错的话,今日碧荷送过来的几个手炉都是荷花的图案。

  怪不得小丫头听到碧荷的名字后便不再用手炉,原来是吃醋了。

  云宁为孟禹之吃醋,孟禹之心情非常愉悦。不过,他却不能将此事放置不理。

  “暮山。”

  暮山:“主子。”

  孟禹之:“去跟赵管家说一声,庄子上缺人手,让碧荷带着内宅里所有未成亲的丫鬟都去庄子上吧。”

  暮山:“是。”

  过了数日,孟夫人看着父亲的来信,惊讶得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二弟给父亲写信说他要成亲了,让父亲来京城为他提亲???父亲问她知不知道对方是何人,人品性情如何。

  她一点消息都没听说,怎会知道此事。她甚至比父亲还要惊讶!

  恰好儿子过来请安,孟夫人看向儿子,随口问了一句:“你在外面可有听说你小舅舅有了意中人?还是到了谈婚论嫁的那种。”

  闻言,凌子观松了一口气,这个秘密憋在他心里许久了,快把他憋死了。他生怕母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他和简二姑娘凑在一起,触怒了小舅舅。

  “母亲也听说了?”

  孟夫人本也没想过得到答案,没想到儿子给了她这样一个回答。她愣了一下,看向儿子,问道:“你竟然知道此事?”

  凌子观点头:“知道。”

  孟夫人:“对方是何人?”

  凌子观有些犹豫了。

  舅舅说过不许他跟任何人说,他不知此事该不该说。

  孟夫人见儿子不答,有些着急了。

  “你说啊,你一个大男人吞吞吐吐做什么?”

  凌子观:“儿子能不能问一句,您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孟夫人拿起手边的信,递给了儿子。

  “你舅舅说他准备娶妻了,让你外祖父来京城为他提亲。他信上也没说要娶的是何人,你外祖父便写信问我,向我打听那姑娘的情况,然而

  我也不知此事。”

  凌子观看完信之后就放心了。既然是舅舅主动跟外祖父说的,他又有意要提亲,那么此事就没必要隐瞒了。

  “那姑娘母亲早就认识了。”

  孟夫人好奇地问:“是谁?”

  弟弟一向心高气傲,一般的姑娘肯定入不了他的眼。她在脑子里将家世人品相貌上佳的姑娘们过了一圈也没猜到是哪一个。

  凌子观:“简二姑娘。”

  孟夫人怔怔地看向儿子,久久回不过来神。

  无论如何她都无法将那个笑容灿烂的小姑娘和冷冰冰的弟弟联想到一起去,她以为弟弟看中的应当是成熟稳重又知书达理的才女,没想到竟是这样可爱又讨喜的小姑娘。

  “简二姑娘?你确定你没弄错?”

  凌子观:“儿子绝不可能弄错,因为这是舅舅亲口告诉我的。”

  听到这话,孟夫人想到了围猎那日发生的事情,以及后来南州灾情一事,在这两件事中,他们二人都有接触。之前她没往这方面想,如今想来,弟弟定是对人家小姑娘有想法了,不然不会跟这小姑娘扯到一起去。

  她将此事在脑海中过了许久,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

  原来弟弟喜欢的竟然是这种小姑娘,一直以来是他们搞错了方向。

  这小姑娘活泼可爱,长得又好看,甚是讨喜。做事大方,头脑清晰,看问题也很明白。她还救过弟弟,主动献出来粮食,人品是没问题的。她以前还将糊涂的儿子骂醒了,倒也有几分长辈的风范。

  想清楚这些,孟夫人又重新坐回了椅子上。

  她看向儿子,想到之前想撮合儿子和简二姑娘,她道:“我知道简二姑娘是个好姑娘,你舅舅年纪大了,好不容易看上了一个姑娘,你就别跟他争了。”

  凌子观:……

  他哪里敢跟舅舅争,也争不过啊。

  孟夫人:“我希望以后也不要传出来不好的流言。”

  凌子观只好再次坚定地表态:“母亲,我是真的对简二姑娘没有男女之情,我只是单纯的欣赏她。”

  孟夫人:“嗯,你能这样想很好。”

  凌子观:……

  想到这些事都是站在弟弟这一方说的,不知简二姑娘那边是什么样的态度。孟夫人问儿子:“你可知简二姑娘如何想的?”

  弟弟比对方大了差不多十岁,人家还是个小姑娘,会不会是弟弟的一厢情愿,人家小姑娘没看上弟弟?

  凌子观:“我不知道,我跟简二姑娘并不熟,不知她心中如何想的。不过,舅舅那么优秀,怎么可能会有姑娘不喜欢他。”

  虽然孟禹之一直嫌弃凌子观,但他在凌子观心中的形象可是非常高大的。在凌子观心中,孟禹之就是这世间最优秀的男子。

  孟夫人虽然也觉得弟弟优秀,但她是女人,她和男子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也未必吧,那位简二姑娘也十分优秀,长得好看,人品又好。你舅舅毕竟年纪大了,人家小姑娘看不上他也正常。”

  凌子观容不得旁人说自家舅舅不好,即便是那人是自己的母亲他也有些不高兴。

  “母亲,舅舅年纪并不大,他比简二姑娘大不了几岁。”

  孟夫人见儿子说不到重点上去,有些不耐烦地道:“好了,你就别夸你舅舅了,你快想想看他们二人在一处时简二姑娘是什么表现。”

  凌子观仔细回忆了一下云宁和孟禹之在一起的画面,道:“简二姑娘似乎每次见舅舅时脸上都带着笑,那次在驿站她就对舅舅笑了,上次在寺庙时二人相处得也挺好的。他们二人相处得挺自然的,她应该是喜欢舅舅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