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橙与白
云宁一边收拾棋盘,一边道:“可她们只会教画画,不会告诉我世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不会问我对孟相的看法,更不会告诉我寒门和世家之间的微妙关系。”
秦嬷嬷怔了一下。
云宁收拾完棋盘,问:“还下吗?”
秦嬷嬷:“不下了,姑娘好好休息吧,我明日再来。”
云宁:“好,我明日等着嬷嬷。”
因为陆如槿成亲之事,韩氏那边的课停了,不过,云宁依旧跟在她身边,看她处理婚宴的事情。等韩氏忙完,她看向云宁,问道:“我听说你不想回京城去了?”
云宁:“嗯,回去也没什么意思,不如在这里多学些东西。”
韩氏:“你若有这个心,在哪里学都是一样的。但,文渊伯府才是你的家。你是伯爵府的嫡女,你若长久不会去,别人怕是都忘了有你这个嫡女在了。”
云宁听出来韩氏话中有话,细细思索着韩氏的话。
韩氏的意思是让她回去跟简兰宁和简馨宁争。
可她不想跟她们争,争来争去也没什么意思。
“我喜欢在陆家待着。”
看着云宁真诚的眼神,韩氏微微叹气。
“之前我以为你特意去讨好你外祖父,觉得你精明过了头。如今看来是我看走了眼,你行事总是带着几分傻气。”
云宁:“多谢大舅母关心,云宁心里明白。”
韩氏:“你明白就好,其余的话我也不多说了。”
瞧着快到午时了,云宁从韩氏这里离开了。
第二日,云宁依旧去了韩氏那里,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中午回去时,到了云竹院,她看到了一个令她意外之人。
她连忙上前:“见过县主。”
常乐县主冲着云宁笑了笑。
县主原本就长得好看,这一笑更加明艳,连云宁都看呆了。
县主:“你就是云宁吧,我听你舅舅提起过,你叫我舅母就好。”
云宁回过神来:“舅母。”
县主四处打量了一下院子,问道:“听说这里是竹姨娘从前住过的院子?”
云宁:“对。舅舅小时候就住在这里。”
县主在院子里转了转,她看着墙边的竹林,道:“这里像是新栽的。”
云宁:“嗯,我来了之后舅舅让人种的。”
县主点了点头。
县主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后,从身后的丫头手中拿过来一个盒子,递给了云宁。
云宁看了县主一眼,没有收。
县主:“这是我给你的见面礼。”
云宁:“舅母客气了。”
县主:“收下吧。”
县主这样说了,云宁也不好再拒绝,收下了县主的礼。
“多谢舅母。”
县主:“你舅舅说你一个妙人,让我没事来寻你,可惜你要回京城去了,不然还能找你说说话。”
云宁也没把话说死,她道:“若我不回去,定会去寻舅母,舅母别嫌我烦才是。”
县主:“怎么会呢,你尽管来。”
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县主离开了云竹院。
香草:“县主真和善,一点架子都没有。”
云宁:“是啊,舅舅好福气。”
能看得出来,县主不怎么懂规矩礼仪,想必是从小在乡下长大的缘故。可这些又有什么打紧的呢?县主身份尊贵,鲜少有需要她行礼之人。而且,舅舅也不是重规矩之人,两个人极为相配。
午睡过后,韩氏去了听雨院。
对于韩氏的到来,陆如乔有些惊讶。
这几日陆如槿成婚,府里的事情基本上都是韩氏在操持,每日忙得脚不沾地。
“大嫂都忙完了?”
韩氏:“嗯,差不多了。五弟婚仪用的各种器具都已经清点好送过去了,亲戚们也基本上都离开了丹鹤,我总算有些空闲了时间了。”
陆如乔:“我以为大嫂还在忙,没敢去叨扰你。”
韩氏:“你明日就要回去了,我再忙也得跟你说说话。”
二人关系本就不错,相谈甚欢。
聊了约摸半个时辰后,韩氏见简兰宁出去了,跟陆如乔提起了云宁。
“云宁这丫头我着实喜欢,真想将她留在身边,我都不想还给你了。”
听到女儿的名字,陆如乔脸上的笑意凝住了。
想到这几日大嫂有意无意夸女儿,再想到女儿拒绝跟她回京,她心中也有些疑惑。可女儿是个什么性子她再清楚不过了。这些年来,她没少在女儿身上下功夫,可每次都没有任何的效果。
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失望,直至绝望。
犹豫片刻,那些疑惑还是没能问出口。
陆如乔苦笑一下,道:“大嫂不必说这种客套话,她什么性子我懂,这些日子也是为难大嫂了。”
在简家陆如乔还给女儿几分面子,到了娘家,她说话就比较直接了。
韩氏:“阿乔,我觉得你对云宁有些误解,我跟她接触了一个月了,我发现她并不是你口中的那种人。”
听到韩氏的话,陆如乔看向韩氏。
大嫂出身韩家,心明眼亮。
她怎么能被云宁这丫头装出来假象迷惑了。
“大嫂,你怎么能被她骗了呢?”
韩氏郑重道:“你知道我的性子的,我不可能被她骗。”
陆如乔:“难道大嫂觉得我从前在骗你?”
韩氏:“不,我也相信你说的。我是觉得云宁这丫头可能是在一瞬间突然长大了,明白了善恶曲直,是非对错。”
若这话是旁人说的,陆如乔断然不会信的,可这话是她最敬重的大嫂说的,这就让她不得不多想了些。
韩氏见陆如乔听到心里去了,又道:“其实,一开始我也不相信她的。”
陆如乔:“后来为何信了?”
韩氏:“你可知子岚的文章之所以能传到圣上耳中是因为谁?”
陆如乔:“孟相。”
韩氏:“是因为云宁。”
陆如乔震惊地看向韩氏。
“这怎么可能呢?她字都认不全,如何能将文章递到孟相面前。”
她不是没教过女儿识字。小时候女儿还听她的话,跟着她识了几年字。后来女儿被送去简大姑娘家一些时日后,再回来就不爱读书识字了。这些年她都没能掰过来。
“这跟识字多少无关。”韩氏细细跟陆如乔说了此事,最后说道,“若不是云宁欣赏子岚的文章,一直鼓励子岚,子岚的那篇《尘埃赋》就不可能写出来,他如今也不可能成为闻名天下的才子。子岚走后,我一直在反思。我这个做母亲的是不是太不合格了。因为子岚屡次没能被选入京都学馆,所以我觉得他才华用尽了,不像小时候那样聪明了,屡屡贬低他。若我能像云宁那样相信他,一直给他鼓励的话,他是不是早就入仕了?如今我不能时时见着子岚了,每每听到他的成就,我在骄傲的同时内心也会升起深深的愧疚。是我这个做母亲的不合格,口口声声说为了子岚好,可这些年来却一直以关爱之名阻碍他。”
韩氏抬手握住了陆如乔的手:“阿乔,云宁到了出嫁的年纪,估摸着这两年就得出嫁了。我不希望你以后像我一样后悔。云宁还小,她既愿意改过,你给她一次机会又何妨?自己亲生的总比从别的女人肚子里钻出来跟自己亲不是吗?”
听到韩氏的话,陆如乔沉默了。
韩氏:“你可知府中第一个承认云宁之人是谁?”
陆如乔看向韩氏。
韩氏:“是父亲。”
陆如乔这会儿惊讶得已经说不出话了。
韩氏:“你也知道父亲有多么重视规矩礼数,他既然能承认云宁,说明云宁足够好。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了,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陆如乔:“嗯。”
窗外,简兰宁握紧了手中的帕子。
原本她去找陆子琼说话,结果陆子琼不在院子里,她便回来了,没想到听到了这样一番话。
看来简云宁这次要跟着她们一同回京了,她只希望她是真的变了,不要再来找她的麻烦。
她看了一眼屋内,转身默默出了院子。
不多时,韩氏离开了听雨院。
陆如乔在屋里坐了一个时辰,起身去了外院。
她过去时陆老太爷正在练字。
陆如乔:“父亲。”
陆老太爷写完这一页纸,放下笔,看向女儿。
“今日怎么想起过来看我了。”
陆如乔:“女儿多年没见父亲,这几日人多,一直没能单独跟您说说话,今日想跟您说说话。”
陆老太爷应了一声,道:“嗯,坐吧。”
陆如乔:“父亲近来身体如何?”
陆老太爷坐在椅子上,道:“还行,没什么大毛病,活个十年八载的没问题。”
陆如乔:“父亲莫要这样说,您定会长命百岁的。”
上一篇:快穿:炮灰的命不是命?垫脚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