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骄棠绽西洋 第203章

作者:甜海盐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年代文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看到他的动作,姜沅不由得瞳孔一缩。

  直到男人又放了回去,她才轻舒一口气,如释重负。

  后腰侧现在还有些疼,可能是有点淤青了。

  谢宥川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日日这样,她有些承受不来。

  瞥见他意味深长的眼神,姜沅察觉到他又是故意在逗自己,面色微窘,翻过身去懒得再搭理他了。

  她的情绪向来不怎么明显,大概是从养成的习惯。

  在她有些生闷气的时候,忽然觉得后衣摆被人撩开,男人指腹温热,带着薄茧。

  冰凉的膏体轻轻在她后腰痛的地方揉开。

  “下次痛不要忍着,说出来,”谢宥川嗓音平缓道,“这样我才知道以后要克制。”

  看到她娇嫩的白皙肌肤上,自己留下的淤青,男人漆黑的眸底带着不易察觉的心疼以及懊恼。

  有时候手劲太大,总是不自觉弄伤她。

  以后会多加注意。

  “……嗯。”姜沅应了一声,“我知道了,老公。”

  谢宥川无声勾唇,手上的动作更加缓和。

  等他擦完药,姜沅也睡着了。

  去卫生间洗了一下手,谢宥川关了灯,他刚上床,姜沅就下意识朝他怀里挤。

  温香软玉在怀,谢宥川却无半点旖旎心思,只是用下巴轻轻蹭了一下她的眉心。

  将她背后的被角掖好,谢宥川这才闭上眼睛。

  今年又过了一个很热闹的年,姜沅收了不少红包,也没有忘记要提前给青颖的孩子准备礼物。

  谢宥川带她去金铺,给她打了一条双层的金项链,说是海城那边的时兴款,可以叠戴。

  同时也给林青颖尚未出生的孩子准备了两条纯金的长命锁,这也是怕到时候她如果生了双胎,顾此失彼。

  虽然这种几率很小。

  林白在回海城前,给姜沅提来了几包温养的草药,还为她把了脉,这是邱望舒的嘱托。

  她性子虽冷,但是对这个表妹却极为上心,哪怕是同在海城的堂妹们都没有这个殊荣。

  林白把之归结为眼缘。

  “参汤的效果不错,还可以继续喝。”林白收回搭在她脉搏上的手。

  听到她提前给林青颖的孩子准备了双份出生礼,摇头说:“这种概率应该挺小的,她家没有双胎基因,不过也是有可能,但是不大。”

  “反而是你。”林白看着她貌美的脸庞,肉疼道,“要是你怀孕了,很大的几率是双胎,到时候我还得准备双份礼物,以后逢年过节都得给两个红包。”

  说着说着,他想到了什么,不由自主瞪大了眼睛:“妹子,你不是在这等着哥吧,故意用这种方式提前提醒我?”

  旁边的谢宥川有些意外。

  如果不是林白提到这个,他都快忘了,自己还有个远在国外的小舅子。

  沈昭会时不时给姜沅寄东西,但是和他基本上没什么联系,除了两

  人结婚的时候寄了块金刚石原石回来,谢宥川对他就没什么印象了。

  如今那块金刚石还在书房里的架子上放着,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弄到的。

  姜沅眨了眨眼:“那倒不是,我暂时不会打算要孩子。”

  林白也只是逗逗她:“双胎也挺好,这点钱我还是拿得出来的,晚点生也可以,你们夫妻俩还年轻,又有自己的工作要忙。”

  “不过青颖那姑娘想多生的愿望估计也实现不了,现在提倡计划生育嘛,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

  他上次说五福临门也是和林青颖开玩笑而已。

  “不过她家这情况生一个也行,反正是跟着她姓,她老公也没意见。”

  江敛那个人林白也算是有点浅显的了解了,除了数学和林青颖,别的他都不怎么在意。

  姜沅倒是忘了计划生育这件事,估计青颖自己都没注意,看来到时候得和她说一下。

  过了年,休完了假,该回部队的又回了部队,姜沅也从闲适的生活中转换到忙碌状态。

  过年时间她还借用过虞必先所在的研究所,后续又在自己所在的七九二研究所重新验证过。

  在一九八三年二月底,她和江敛共同署名的论文《论分形几何在常见物理系统中的普适规律与量化验证》在物理数学交叉研究期刊上发表。

  这一次江敛的署名在她前面,因为他在前期付出了很多精力,姜沅只是后期才开始和他一起研究这个课题。

  本来姜沅并不想署名的,她认为自己贡献并不大,可江敛从来不是一个喜欢占便宜的人。

  这篇论文也引起了物理界和数学界同行的广泛兴趣,不仅带动了两个学科的交叉发展,还为物理学家研究物理系统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有数学家开始注意到物理系统中的分形问题,开发了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和近似理论,大大推动了两个学科之间协同发展。

  这天,有物理学家正在吃早餐,听到助理说又新出了一篇促进物理和数学共同发展的期刊论文时,忍不住打趣道:“不会这次又有那位小姜同志的名字吧。”

  他放下豆浆,拿起桌上的期刊,看到熟悉的论文风格,哑然失笑。

  “还真是她啊!”

  姜沅的风格其实很好认,用两个词形容就是扎实、严谨。

  她的每篇论文这位物理学家都看过,从研究设计到结论推导,逻辑严谨,层层递进。

  对实验数据的反复核验还有参考的文献也是精准详实,且在论证过程中,每个观点都有足够的论据支撑,充分证实了她拥有深厚扎实的学术底蕴。

  所以在看完了这篇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后,物理学家毫不意外看到了后面她的署名。

  不过有些意外的是,前面这个名字比较陌生。

  物理学家放下期刊,慢悠悠端起豆浆,喝完后又吃了一碗小米粥。

  随后他才说:“七九二这个小同志的学术能力很强啊,也难怪她们研究所力荐她短时间内晋升评职称。”

  “看来那个国际科研团队的国内领头人非她莫属了。”

  很快,时间来到了五月,期间姜沅一直在实验室。

  关于国际科研团队的具体名额还没有确定下来,等真正组建并且开展研究也要下半年了。

  与此同时,一架来自洛杉矶的国际航班途径巴黎,落地首都。

  梁慧琳和于洋以及周诚终于来到了父辈做梦都想回来的故土。

第142章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梁慧琳从航站楼出来,见外面阳光刺眼,于是便戴上墨镜。

  “姜看到我们肯定会很惊喜的。”于洋也露出笑容。

  这一年半以来在实验室的疲惫好像在这一刻被抚平,他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航站楼上面有一排红色的汉字——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此刻,他心里有些许震撼,说不出来的激荡。

  “希望姜还记得我们。”周诚耸肩,手里提着两个箱子。

  一个是行李箱,装着衣物和一些在物理实验的手札笔记,还有一个手提箱里装着便携电脑。

  三人不确定国内目前的情况,都将自己的便携电脑带回来了,里面还储存着很多实验关键数据。

  “不要把姜说成负心汉好吧,她怎么可能忘记我们,我们还经常通讯呢!我有自信,我们绝对也是她最称心的小组成员。”梁慧琳没好气翻了个白眼,只是被墨镜挡住了,没人能看见。

  在她看来,国内虽然在发展科技,但和国外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

  三人在国外一流的物理实验室待了这么久,哪怕实验室在美国不算顶级,但是也领先于国内,而且他们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

  她自认为自己不比国内的天才们差,甚至因为资源等环境原因,要更甚一筹。

  不管怎么算,自己三人都更合适当姜的团队成员。

  于洋只是挑了挑眉,没有接话。

  三人在路边打了一辆面的,坐上这种微型面包车后,几人都忍不住四处打量。

  航站楼外面没有高楼大厦,反而是各种农田,时值五月,风一吹,到处黄澄澄的。

  于洋和周诚祖辈当年都是因为时势所逼,为了躲避战乱才偷渡

  出国,哪怕国外再繁华,可心里总是惦记着家乡的稻子。

  “司机先生,这些稻谷是不是已经成熟了?”于洋三人的普通话虽然不算很标准,但都能听懂。

  现在大部分人说的还是方言,他们讲的也算不错了。

  “你们是南方人吧?”面的师傅总觉得他们说话有些怪异,留了个心眼,笑呵呵道,“咱这是北方,种的是冬小麦,这个月底差不多就能割了。”

  “是的,南方人。”于洋三人祖籍都是南边的沿海城市,所以这个说法他也没否认。

  “那就难怪了。”司机师傅点点头,随后,他又和于洋聊起来,听到梁慧琳和周诚叽里呱啦说了一堆听不懂的话,心里忍不住警惕起来。

  “我说几位同志,你们是外国人?”

  司机师傅不动声色,悄然换了个方向。

  这几个人看起来鬼鬼祟祟的,而且手里提着的也不知道是什么,箱子他也帮忙拎过,可沉了。

  还有个手提箱,他估摸着里面装的多半是电台,指不定就是国外的特务,潜伏进来刺探情报的。

  还装南方人,除了会说点普通话,多聊两句就知道压根不是中国人!

  “不是,我们是中国人。”于洋郑重道,还带着几分自豪。

  他们在去年年底就提前和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联系过了,在大使馆的帮助下,经过了半年的审查手续,于这个月月初获得了国内户籍以及护照。

  三人是作为科研人员回国的,各方面审核都非常严格,如今他们对自己的中国身份非常满意。

  家里长辈们得知他们要回国,也非常支持。

  “呵呵。”司机师傅冷笑一声,心想你编,你再编。

  不过嘴上还是说:“哦,那挺好的,毕竟我们都是中国人嘛!”

上一篇:嫁给男主的舅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