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骄棠绽西洋 第207章

作者:甜海盐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年代文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他们在得知国内科研基地建立好了以后,每家商量出两万美金,为祖国在科研领域的发展添砖加瓦。

  在见到这群爱国华人同胞后,一向善言的邱疏寒却忽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目光扫过一张张面孔,他整理好西装,朝在座的华人同胞深深鞠了一躬。

  “诸位同胞,我代表祖国人民感谢你们送来的一场及时雨。”

  “邱先生。”有认识他的商家赶紧开口道,“我们也只是想尽一点微薄之力,您不用这样。”

  “对呀,谁都希望祖国越来越好,我们在海外的华人华侨腰杆子才能越来越硬嘛。”

  “我们都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哪怕如今我们已经移居海外,可说到底与祖国还是血脉相连,我们都知道,祖国需要这笔钱。”梁母真诚道,“祖国的面子也是我们海外华人的面子,科研基地必须弄起来,不能让外国人小看我们!”

  老一辈人的对祖国的羁绊都很深,家国情怀也很重,不然她也不会同意女儿回国搞科研。

  以梁慧琳在物理实验室的经验,哪怕去了美国境内别的研究所,月薪也不低,一千美元总是有的。

  而梁慧琳在回国后,月薪只有五十三块八毛二。

  梁慧琳

  三人对此却并没有任何异议。

  因为她们不是奔着钱而回国的。

  姜沅如果留在美国,光是在物理实验室的月薪都有将近两千块,更别说各种科研奖金还有奥莱斯大学的奖学金。

  可她回到国内,照样拿着八十多块钱的工资。

  这些科学家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祖国成为科研强国。

  邱疏寒将这些海外同胞的名字以及金额登录在册,并且亲自送他们出去。

  一向温和的眸子有些微红,却依旧带着笑意,目送华人同胞们的背影离开。

  这件事传回国内后,掀起了轩然大波。

  以宣城制衣厂、首都红星机械厂、黎城纺织厂为代表的国营企业,纷纷召开职工代表大会。

  “同志们!海外同胞已经行动起来了,咱们也不能落后!这两年我们厂的经济效益节节攀升,不仅超额完成了国家分配的任务指标,并且还预留了相当充足的自有资金。”

  余厂长站在台上,挥舞着拳头,慷慨激昂道:“咱们工人向来是最先出力的,国家有什么困难,我们哪怕咬着牙也要顶上!这次经过厂领导班子会议全体决定,我们制衣厂准备向科研基地捐款两百八十万!”

  这笔钱厂领导和财务科都是严格计算过的,根据厂年入千万以上的利润来算,除了按照规定应该上交的款项,再扣除生产成本、职工工资福利、以及各项扩产支出,这个金额属于定格了。

  但如今的制衣厂在保证厂子的正常运作之下,咬咬牙还是能拿出来。

  国外的华人同胞都表态了,作为一个经济效益非常好且有社会责任担当的国营大厂,余厂长觉得这个金额最合适。

  而且现在国家鼓励企业支持科研教育等领域,他们这项决定汇报上去,上面主管部门也会大力赞扬。

  职工们也纷纷举着拳头附和:“捐!咱们必须要搞科研!”

  “我们都同意!”

  而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其它国营厂,钢铁厂的经济效益向来不错,还有化工厂机械厂这些。

  不过孙厂长没有余厂长这么豪气,制衣厂说利润上千万,但他估摸着是上了好远了。

  这几年宣城制衣厂可谓是国内国外的钱都赚,员工都扩招好多批了,俨然成了超大型国营企业。

  不像他这种小县城钢铁厂。

  所以孙厂长比较谨慎,只凑出了二十万。

  其它的国营企业也纷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甚至带动了很多改革开放后自己做生意的小商贩,还有一些工人以及普通百姓。

  几块钱,十几块几十块几百块的都有,人民日报和收音机以及新闻联播天天播放同胞们的爱国之举,海外也不断有同胞向大使馆捐钱。

  这时候的姜沅也怀孕六个多月了,过年这段时间她在家休息,天天都能听到电视机关于国人积极支持科研的新闻。

  和谢宥川商量了一下,夫妻俩几乎将所有的存款全部捐出。

  她每个月的工资不少了,有八十多,加上各种补贴也快一百了,谢宥川因为是团级干部,虽然现在工资加津贴没有在边防团那么高,但也有差不多两百。

  哪怕捐了存款,养孩子还是够的。

  而邱疏寒邱映雪兄妹俩更是在第一时间就向有关单位捐了款项。

  邱家在邱老爷子那个时候就是爱国商人,现在虽然没有经商了,但在这些时候总是会积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家和林家还有虞家都纷纷跟上,用林白的话来说,这也算是支持自家小姨子,毕竟她也是搞科研的嘛。

  这次由海外华人带头组织的募捐,也让世界见识到了国人团结起来的力量,人民日报对同胞们的爱国精神高度赞扬。

  相关部门在统计收到的资金总数后,专款专用,很快,从国外购置的科研设备航运回国。

  梁慧琳等人因为对这些设备非常熟练,被派去科研基地验收且安装调试仪器。

  林青颖在上个月月初已经生下了一个五斤六两女孩儿,白白嫩嫩的,特别招人喜爱。

  一向寡言少语的江敛抱着自己孩子,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姜沅对这个干女儿也十分稀罕,不仅送了早就备好的全金长命锁,还有两个金手镯以及一个大红包。

  春三月,姜沅的预产期也快到了。

  在此之前,谢宥川和姜沅商量过了,他在军医院做了结扎手术。

  在三月底,也就是二月二十八日,姜沅进入首都医院待产。

  这一天,谢沈两家人都在医院等候,就连谢老爷子和谢奶奶都来了,林青颖更是抱着孩子和江敛一起坐在外面走廊的椅子上,时刻盯着产房上面的灯。

  比她自己生孩子还要紧张。

  因为是双胎,生起来没有那么容易,直到晚上九点多,两个孩子才相继出生。

  护士抱着两个孩子从产房出来:“恭喜家属,是龙凤胎,来位同志和我们一起去看着孩子清洗。”

  “我来。”

  刚从美国匆匆赶回来沈昭眉眼间都是疲倦,看到他出现,沈家人都很意外。

  “阿昭?你怎么回来了?!”

  朝家人颔了颔首,沈昭目不转睛看着两个孩子:“护士同志,我跟你去。”

  男人身穿白衬衫黑西裤和一件卡其色风衣,已经褪去了眉眼间的青涩,取而代之的是沉稳。

第144章 脊背如苍松般笔直……

  邱映雪本来想去看着孩子的,但是见儿子过去了,她脚步微顿,转身去产房看女儿。

  因为是双胎,姜沅是剖腹产,如今还是麻药状态。

  医生将她安置在一个单独的病房里,谢宥川一直在这里守着她。

  两个小时后,姜沅已经清醒了过来。

  一睁眼,就对上妈妈担忧和心疼的目光。

  “阿沅,是两个龙凤胎宝宝。”邱映雪温柔地轻抚她的脸庞,“女儿,辛苦你了。”

  虞黎华去问医生产妇注意事项了,如今病房里只有邱映雪还有林青颖以及谢奶奶。

  谢宥川站在床头,眼底的疼惜不言而喻。

  “两个孩子看起来都很漂亮,还是基因好啊!”林青颖的女儿现在是江敛抱在外面,这种场合他进来也不合适。

  林青颖有些羡慕道:“以后长大了肯定不得了。”

  这时,沈昭也和沈临一起抱着两个孩子进来了。

  从见到孩子的那一刻起,沈昭一瞬都不敢错眼。

  而此时,看到姜沅,万千思绪在心头,最后只剩一声:“姐,我回来了。”

  姜沅温声一笑,握着谢宥川的手,看向弟弟的目光十分温暖柔和。

  “回来就好。”她说。

  姜沅在医院住了三天,这三天,沈昭一直在病房守夜。

  谢宥川大概知道他是为什么,拍了拍他的肩膀,和他轮流守着。

  等可以出院了,姜沅就回到了四合院。

  研究所给了她两个月的产假,可以好好修养一阵。

  这几日,替姜沅护理伤口以及处理恶露的事都是由谢宥川亲力亲为的。

  他还请来了表姐邱望舒,月子期间的早期护理以及药膳都由她来配制。

  而两个小朋友的名字也定下来了,是由谢老爷子和沈家商量好后,一起取的名字——

  哥哥谢朝旭,妹妹谢骄阳。

  家里的长辈们盼望两个孩子永远充满希望和活力,健康成长。

  林青颖时不时抱着女儿来四合院看两个小不点,还给宝宝们准备了和女儿款式相同的长命金锁,红包更是十分丰厚。

  沈昭只有半个月的假,他依依不舍和两个孩子还有姐姐道别,又踏上了去美国的路程。

  这种天气坐月子是最舒服的,不冷不热,谢宥川按照邱望舒的指示,用她配制的中药材加入艾叶和生姜熬水给姜沅洗澡,而他时刻都在观察姜沅的心理情况。

  好在她状态一直不错,伤口恢复的也很好。

  再加上两个孩子从出生后一直是羊奶以及奶

  粉喂养,时不时补充叶酸以防叶酸性贫血,哪怕不喝母乳也没关系。

  平时都有徐姨和家里长辈轮流带着,所以压力不太大。

  家里其余人都要上班,谢奶奶怕徐姨一个人忙不过来,影响到孙媳产后恢复和休息,所以她也留了下来。

  很快,到了五月。

  姜沅休假期满,又骑着单车去研究所了。

  研究所里都知道她是修了产假回去生孩子去了,徐宁看到她,还有些纳罕:“你这腰身怎么看起来比生之前还要细了,而且脸色好像更加红润有光泽了些。”

  她年纪比姜沅大很多,生了两个孩子,但是产后身材一直恢复不了,还是后来上了年纪加上研究所又忙,才慢慢瘦下来的。

上一篇:嫁给男主的舅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