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甜海盐
吴珍珍最近张嘴闭嘴就是姜沅,她都听腻了。
“哪有哪有。”吴珍珍立马腆着脸上前讨好,“咱俩从小到大的情谊谁也比不了呀,别吃醋啦!明天请你去滑冰,我们出去吃,去国营饭店!”
“哼,这还差不多。”沈安澜满意了。
“阿姨,您可得说说安澜,她呀,也就是在我们这些熟人面前性子活泼,在外人面前总是淡淡的,这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嘛~我们学校可是有很多青年才俊的哦~”
吴珍珍摸着下巴:“你们物理工程系大部分都是男生吧,老实交代,班上是不是有男孩子喜欢你!”
“快说快说!”
邱映雪温柔看向满脸通红想要起身捂住好友嘴的女儿,笑意不减:“我们安澜再过两个月就要满十八了,可以谈恋爱了。”
“现在提倡自由恋爱,爸爸妈妈是不会有意见的。”
邱映雪和哥哥从小出生海城富贵人家,小学就读于私立青城中学,接受中英文并重的现代化教育。
她的父亲是海城富商,邱映雪和哥哥每天上学都有车夫接送,后来顺理成章去了海外留学。
回来之后进入科研所工作了两年。
因为有海外留学背景,父亲又是那个时代的资产阶级,所以被停职了。
如果不是嫁给了安澜的爸爸,她现在可能还在某个偏远苦寒的地方接受劳动改造。
也是因为这个,耽误了丈夫的升迁。
前几年组织查到当年父亲为了支援祖国建设,将家产全数捐出,她也得以重返研究所。
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她和哥哥性格都很开明,对自由恋爱一直是抱有支持态度的。
“我只想好好学习,将来也像妈妈一样,进入研究所工作,别的事我暂时都不考虑。”沈安澜抱着妈妈的胳膊撒娇,“等我生日大哥是不是会回来呀?上次我去部队探亲他还说没假,我当时可不高兴了!”
“大哥一点也不疼我,还是阿昭好!”
虽然她才是姐姐,但沈昭却总是把她当妹妹宠,比大哥沈柏聿还尽职。
吴珍珍竖起耳朵听着。
沈家大哥是她见过的除了姜沅最好看的人,目前在某集团军野战部队服役,好久没回来了。
她也有点期待见到他。
“不知道哦,你可以写信再问问他。”邱映雪见女儿气呼呼的像个小海豚,弯眸道,“不过这么重要的日子想来他是不会缺席的。”
沈安澜这才转怒为喜。
邱映雪听到吴珍珍提起的那个名字,随意问了一句:“安澜说的姜沅是报纸上那位华大的状元吗?她入学了?”
吴珍珍小鸡啄米似的点头:“是呀是呀,阿姨您也看了报纸呀。说起来可巧了,她不仅和我分到同一个宿舍,还和安澜选了同一个专业呢。”
“我和她没在一个班。”沈安澜合上全英语的论文,换了一本俄语教材,叹气道,“她入学考试是满分,比我多了两分。”
她从小心气就高,做什么都要拔尖,进了华大才知道什么叫藏龙卧虎。
除了姜沅,还有两个分数比她高一分的,一个在她所在班级,还有一个在姜沅那边。
其实哪怕吴珍珍不提,姜沅的存在感也很强。
自己有几次去图书馆,每次都看到她在帮管理员一起整理归类书籍。
见别人不仅天赋高还勤奋,沈安澜也只能继续埋头苦学了。
还好妈妈也是研
究这个领域的,课间有什么不懂的她都可以等放学了回来请教。
邱映雪对这位姜沅同学的印象更加深了一些,不过为了不打击女儿的自信心,并没有再开口提她。
又问起了小儿子:“阿昭这个周末不回家吗?”
“他说今天晚点回,和朋友约了打球,要吃了晚饭才回家,让我们别等他。”
沈安澜笑眯眯道:“他有单车很快的啦。”
邱映雪颔首,又继续看非保密性的研究资料了。
-
姜沅下午依旧是待在谢宥川的房间里,没有到处走动。
因为腿的问题,谢宥川不喜欢离开房间,平时的活动范围只在这间小屋子里。
他的日常就是看书,各种军事类的书籍。
姜沅坐在书桌前,随手抽出一本,看到英文封面,她愣了一下,柔声问道:“你还会英语吗?”
-“不会,别人送来的。”
表哥虞必先怕他自暴自弃,用尽各种手段从各地搜罗来不少古今中外的军事书,完全不顾他是否能看懂。
姜沅敛眸笑了一下,从旁边拿了支铅笔和淡黄色的装订本,在首页写下了《战争论》三个字。
她安安静静地对照书页翻译,因为涉及到专业用词,为了保证准确性,有时候会停笔下来斟酌片刻。
过了半个小时,她揉揉手腕停笔,已经写了一整页的娟秀小楷了。
谢宥川颇为意外。
-“你会英语?”
去年年底刚恢复的第一届高考,英语不是必考的,所以对于姜沅会英语,他很讶异。
而且她书写很快很流畅,一看就是对英语的熟悉度很高。
以她的家庭和学习环境,这并不正常。
姜沅点头,语气听不出异常:“学校现在每天都有英语课呀,你知道的。而且我每天都去图书馆自学,会了基础,再看其它的就不难了。”
谢宥川没有太注意,自从上次灵魂短暂抽离了一下,他就很虚弱,也很少和姜沅对话。
姜沅每天做了什么他确实没精力去在意。
-“这样吗。”
他没有说信也没说不信,有时候天才确实难以用常理预料。
-“你以后缺钱可以去接一些翻译的稿件,现在很多单位都急缺会英语的人才,会外发一些需要翻译的资料。”
虞必先所在的研究所也经常需要人翻译相关文件,以前都是学俄语,大家对英语都涉及不深。
只是以他现在的情况,没办法向虞必先推荐她。
“好,我知道了,谢谢你。”姜沅颔首,又继续拿起铅笔,“有些词语我拿不定,需要你来确定,可以吗。”
谢宥川瞬间哭笑不得。
明明是自己应该感谢她才对。
-“嗯,说吧。”
两人一个问一个答,一下午就这么过去了。
徐姨高高兴兴地提了一条肥美的草鱼回来,起码有四五斤重。
有军嫂看到她,笑着说:“婶子,你这是把这个月的定量一次性用完了呀。”
“我们家小阿沅爱吃鱼,孩子爱吃想办法都要做呀,她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呢。”
“呦,那宥川什么时候结婚啊,是不是好事将近啦?”这个嫂子平日里为人和善,也只是顺嘴一问。
其实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惋惜。
她不像有些婶子,觉得那个小姑娘是攀了高枝,反而带点同情。
自己也是有女儿的人,虽然女儿还小,但想到她以后要是嫁给一个可能再也站不起来的人,别提会多心疼了。
“早着呢,孩子还小,先看看吧。”徐姨借机会把话摊开了说,也是为了两个孩子以后能顺利解除婚约做铺垫,“要是宥川的腿这两年恢复不了,这婚约黎华只能擅自做主替他们取消了。”
“孩子年纪小,太重情义。咱们做大人的可不能不懂事,把人家姑娘的一辈子给祸害了。”
“不管怎么样,这小阿沅以后都是谢家要照拂的人,我们呀,也是想真心对她好。”
这话是为了说给那些喜欢嚼舌根的人听,什么倒贴眼巴巴追上门来,没有的事。
还有就是退婚这件事可不能从姜沅嘴里说出来,不然她多少会背上无情无义的骂名。
再者就是小姑娘以后有谢家顾着,你们以后当面讲话再那么难听就是打谢家的脸,直接撕破脸皮都是轻的。
说话的那个嫂子也听出来她话里的意思,抖了抖手里的衣服,晾在院子里的竹竿上,笑着回道:“这样也挺好的。”
徐姨笑了笑,瞥了眼旁边院子露了半个头的某位婶子,雄赳赳气昂昂挎着菜篮子提溜着鱼往最里面的方向走。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心里到底怎么想的谁知道呢,说不定是嫌弃人家小姑娘故意找的借口……”那个婶子撇撇嘴,不以为意。
晾衣服的嫂子看了她一眼,没搭腔,提着空木桶回屋子里了。
最近研究所有很重要的任务,虞黎华比较忙,还是抽空回来了一趟。
她这段时间可能有十天半个月都不会回来,所以想叮嘱一下徐姨照看儿子和姜沅那边。
看到姜沅也在,也只是意外了一瞬,便洗了手坐下来。
“听徐姐说你考上首都的大学了?”
她因为儿子的事担忧不已焦头烂额,许久没有看报纸了,并不知道高考状元和小姑娘同名同姓。
姜沅温顺点头:“是。”
徐姨惊喜地抬头。
是真的呀?!
她悄悄朝竖起大拇指。
眼神在说“我们小阿沅就是厉害呀”。
姜沅不经意弯了弯眸。
难怪她没有开口让自己帮忙安排工作。
虞黎华恍然了一下,点点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开口,不要把自己当外人。”
“宥川那边如果一年内还没醒,不用等他亲口给你回复,这桩婚事我做主替你们解除了。”
不等姜沅开口,她拿起筷子,平静道:“你还小,有更好的前途,还没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别让这些事绊住了脚步。”
姜沅没有反驳什么,只是乖巧点头:“我听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