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甜海盐
邱望舒略微颔首,没有磨蹭,温热的指尖搭在她腕间,随后不由皱眉。
“你脾胃虚寒,体寒之症有些严重。”她语气冷淡问,“有印象因为着凉生过病吗?”
姜沅看起来就很瘦,四肢纤细,好在她有锻炼的习惯,体质还不算太差。
“小时候掉进过河里。”姜沅仔细回忆,“后来发了一天的烧,和这件事有关吗?”
也就是老师救她那次,回家后晚上就发起了高烧,姜家爷奶不愿意送她去镇上卫生所或者军诊所,最后只能不停喝水降温。
那个时候太小,只是觉得烧得迷迷糊糊的,现在想来也没多大感觉了。
“应该是。”
邱疏寒收回手:“体寒会影响身体,四季手脚冰凉,来例假痛经严重,而且不易受孕。”
她状似无意道:“我听说你有未婚夫了,如果以后打算要孩子,就要好好调养。这样吧,下午我要去药房,你和我一起去开个方子,在药房把药煎了服用,最好是连续喝一周看看效果。”
见姜沅神色为难,邱疏寒也不催她,让她自己做决定。
姜沅本打算在这里住几天就去部队探亲的,可这样一拖,就到了月底。
“你是担心住久了不合适?”邱疏寒一眼看穿她的犹豫,“家里闲置的房子很多,你们每天和建筑队一起吃饭也不用额外开小灶,而且你和那个小姑娘也在帮着建筑队一起干活,并不是白吃白住。”
“你现在年轻还小,不懂身体的重要性,如果不好好调理以后会更难受。”
见姜沅有些动摇,她语气平静道:“如果不想喝中药,我可以给你制一些药丸,只是效果没有那么好,而且也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制成。”
邱望舒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对姜沅有多包容。
“好,望舒姐,我听你的。”姜沅不想辜负她的好意,点点头,“就喝中药吧。”
邱望舒“嗯”了一声,将杯中剩余的甘草茶喝完,起身往外走。
“换身衣服,我等你。”
她还不忘带关上门。
姜沅看了眼身上灰扑扑的旧衣裳,从柜子里找出一套洗干净的,换上后又把旧衣裳叠好放在一边的椅子上,准备晚上再洗。
邱望舒工作的药房是个叫草安堂,从祖宅出去走一段路,还要穿过各种弄堂的小道,绕来绕去前面才豁然开朗。
为了将就姜沅,邱望舒还特意放缓了步伐,看到小姑娘能跟上她,眼底带着浅淡笑意。
草安堂有四五个伙计,还有人在门口辗磨药材。
见她来了,笑着打招呼:“今天不是休息吗邱大夫,还来上班啊。”
“拿点药材。”邱望舒点头,带着姜沅往里边走。
“这是你妹妹?”有同事看了眼姜沅,夸道,“你们家的人都长得漂亮,一看就和别人不同,气质也很像。”
姜沅正要出声问好,就听旁边的人冷冷道:“哪里像。”
“眼睛啊,气质也是,我不是说性格,是那种走路时的神态。不然就你这冷冰冰的性子,有几个跟你像的啊 。”
同事早就习惯邱望舒的性格,而且一起共事两年了,也算是熟了吧?反正她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适当开下玩笑也无伤大雅。
邱望舒没有反驳,只是拿起小秤,走到中药柜前面,拉开抽屉,分别抓了制附子,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这几种药材,称了克重之后倒在旁边淡黄色的草纸上。
“都是温中健脾回阳散寒的,谁用啊。”同事瞅了一眼,“在药房煎吗。”
“嗯。”邱望舒显然不想多说,示意姜沅跟着自己去后面。
扑面而来的中草药味道给人一种安心舒缓的感觉,外面烈日炎炎,越往里走,心越静了,反而没那么浮躁。
邱望舒先将药材浸泡半小时,趁这个时间又开始烧炉子,清洗煎药的砂锅。
姜沅不远不近跟在她身边,两人时不时说上一句,但邱望舒在她面前明显比在别人面前话多。
“坐着等会儿。”邱望舒示意她自己拿小板凳,半蹲下来生炉子里的炭。
姜沅乖巧点头,不仅给自己拿了一个小板凳,还给邱望舒拿了一张凳子,放在她身后。
邱望舒回眸看了她一眼,又继续做手里的事。
药房里其它几个炉子都在煎药,时不时有人过来看看火候时间,又拿走一些煎好的。
虽然窗户是打开的,外面的树叶也在动,但是屋里温度高居不下。
见旁边的灶台上有一把蒲扇,姜沅起身拿过来,一下又一下不紧不慢给在忙碌的邱望舒扇着风。
背后传来一阵微风,邱望舒动作微滞,又若无其事道:“在家族同辈里,我和大哥分别是弟妹中年纪最大的。可能因为年龄上有隔阂,所以弟妹们都不怎么亲近我。”
大哥好一些,他是长子,要承担起当哥哥的责任,再加上性格温和好说话,弟妹们对他倒是很依赖。
邱望舒对谁都是一副冷淡的样子,多说两句都吝啬,没人敢往她跟前凑。
“你不一样。”邱望舒忽然话锋一转,“你好像并不觉得和我相处会很无趣。”
姜沅在她语气中听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柔声轻笑道:“因为在我眼里,你是个很有趣的人。”
邱望舒只当她是礼貌性地安慰自己,下一秒却又听她说——
“你认识很多中药,各种药性信手拈来,只是帮我搭一下脉,就能对症下药。”
“才二十岁能有这样的本领,小时候一定读过很多医书,辨认过无数草药,能沉得住气和自己融洽相处的人,怎么会无趣呢。”
“过于出众的人周身有一条和别人隔绝开来,泾渭分明的线,只有同样优秀的人才能靠近欣赏。”
“而我恰好驻足。”
邱望舒许久才回神,她盯着姜沅笑靥如花的脸看了许久,蓦然笑了。
“没错,我们是一样的人。”
说完,她伸手:“蒲扇给我。”
姜沅乖乖双手递过去
邱望舒弯唇,接过蒲扇,扇着炉火。
和姜沅在一起,她感觉到身心愉悦,这种感觉是前所未有的,在别人身上从来没有体会过的。
两人聊了许久,姜沅逐渐了解邱望舒小时候是怎么过来的,而邱望舒也知道了姜沅的身世。
“你是被遗弃的?”邱望舒微不可察皱眉,将浸泡好的草药放到砂锅里,侧头问她,“养父母说的吗。”
女孩温柔的眉眼里并没有多少哀伤,只是轻轻颔首。
邱望舒欲言又止,她觉得自己应该立刻去找沈柏聿谈谈。
如果他查不到,自己就亲自去趟云县。
沈柏聿是部队里的人,时间上来不及,但她可以。
姑父曾经在云县驻防多年,多少有些人脉在那边。
不过沈柏聿为了不惊动家里人,可能不会动用。
邱望舒恍神片刻,在思考对策。
见姜沅担忧地看向自己,她拿起旁边的毛巾,包着砂锅把手,倒出药汁。
“要蜜枣吗?”她记得姑姑家那个表妹小时候也经常喝药,姑姑会托爸爸寄一些蜜枣或者甜食过去。
当时姑姑在信里说,小表妹身体很虚弱,经常生病,她看了很是心碎。还说她再难受也不爱喝药,除非有甜食哄着她一勺一勺喂进去。
邱望舒只见过她两次,是个被姑姑养得很好的姑娘。
小时候第一次见还有些娇气,长大了性格要大方了些,只是依旧喝不了半点苦的。
目光又看向姜沅。
女孩捧着瓷碗,一大碗黑色的药汁就这样被她小口小口喝完了,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不等邱望舒说话,她反而先感激道:“谢谢你,望舒姐,辛苦你了。”
邱望舒很难说自己现在心里是什么感觉,酸胀又苦涩,好似喝药的不是姜沅,而是她。
如果猜测是真的,她真的不敢想象,姜沅到底受过多少苦。
而这些本不该是她经受的。
第76章 你来了,阿沅
回去的路上,邱望舒手里提着几包还没有煎的草药,脸色愈发冷了。
只有在姜沅看过来时才会缓解一二。
到了祖宅,她叮嘱了一些喝中药时应该忌口的,并且说:“这几天你安心住在这里,到时候我会研制一些药丸给你带走。”
“好。”姜沅接过她递来的草药包,笑容温和道,“你忙你的就好,不用陪着我。”
“嗯。”邱望舒点头,目送姜沅回房放草药,她并没有多作停留,而是去祖父书房找沈柏聿。
她知道,他肯定躲在那里。
姜沅从屋子里出来时,邱望舒已经走了。
她在原地凝神思索许久,忽然听到林青颖的声音:“我回来啦,今天真不错,学了很多东西。”
“怎么了阿沅,你好像有些走神哦。”
姜沅抬眸,看向林青颖:“我的眼睛和望舒姐的像吗?”
“像。”林青颖毫不犹豫点头,她越过姜沅,去里屋倒了一大杯甘草水,咕嘟咕嘟喝了大半。
解了渴,她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把画的草图拿出来描画细节,头也不抬道:“其实我觉得沈昭那个好看的哥哥眼睛和你的也很像,就是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姜沅一直都知道青颖的观察力十分敏锐,细致入微,得到想要的答案后,她无奈一笑。
在药房时,邱望舒无意间提到过一件事——
沈昭的母亲曾经在云县随过军,并且是在姜家村所在不远处的军诊所生下的沈昭姐弟。
而且沈昭的生日,也是六月二十号。
姜沅转身折返回床边,拿出纸笔,给金蝶写信。
从当初户口本的事开始,姜父姜母就对金蝶有防备心了,她想套话也套不到什么。
只能从别的地方入手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