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和年代文大佬假结婚后 第17章

作者:玉胡芦 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爽文 年代文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迎面碰见几个四团的战士,齐齐立正敬礼,问候一声:“副团长好,嫂子好!”瞥一眼贺衍和新嫂子并排走,联想昨晚在墙外听到的对话,叽叽咕咕红着脸互相推搡走远。

  没想到贺副团冷峻的表象下,是个那样虎狼猛烈的人啊。刚才你看着没有,新嫂子的脸像桃花一样娇俏。

  苏麦麦莫名其妙,新婚的是自己,她个新娘子都没脸红呢,这些战士窘个什么劲。

  各团里谁结婚,连队的士兵都爱去凑个壁脚听热闹。

  贺衍蹙眉思想,记起了熄灯后与苏麦麦关于流血和干燥的话题。估摸着这群士兵蛋子是想歪了,他扯唇一笑而过。

  谁又知他克制了半宿的正人君子,今天上午得了个“讲分寸”的“好评”!

  在食堂吃完饭,路过打菜窗口时,苏麦麦瞥见师傅手边的保温箱里有卖酸奶。透明的宽颈玻璃瓶上面贴着手写的字条:牧场新鲜酸奶。

  想到陶向红送的一兜猕猴桃,苏麦麦食欲上头,买下来三瓶酸奶。

  眼下喝酸奶的人很少,这种黏稠味道发酸的奶味多数人都不习惯,且价格贵,没冰箱难保存,基本没什么市场。

  食堂也是跟牧场合作,促进牧场开拓新产品,就随便帮忙代卖的。通常都是从早上放到傍晚,然后又被牧场的人回收了回去。竟然这个家属一口气买三瓶,卖了有提成,打菜师傅高兴,还给小贺昀送了一块蜂蜜发糕做为赠品。

  每个玻璃瓶押金要两毛钱,喝完送瓶子回去时再退还。苏麦麦付过钱,便提上了走。

  正好后勤发给家属院的物资到了,工作人员特地给才结婚的贺副团通知了下,生怕他不知道。

  苏麦麦就一块儿顺道去领物资。

  后勤部位置在机关单位的区域,一路上战士们新奇打量的目光不断,苏麦麦暗自告诉自己要淡定,脸上便挂着微笑走在贺衍身边。看在旁人眼里,旁人都觉得夫妻登对,琴瑟和鸣。

  贺衍冷峻的气宇难得透出柔情,牵了苏麦麦一把又放开。

  部队每个月给家属院发的补给,固定的有十斤面粉,两板鸡蛋,五斤肥瘦不等的肉,其余的就随季节发,比如这个月的还有一包红豆、一包花生,几颗大白菜和芹菜、一网兜芋头。

  幸好推了自行车来,把前面篮子和后座都扎得满满当当,手上还提着鸡蛋以免打碎。

  之前住在院里的宋参谋夫妻都吃食堂,厨房的灶台估计很久没用过了。后勤部的房管员提醒贺衍开一开火,试试烟囱,不行的话尽快安排人来修。

  贺衍马上要去九旅出个几天短差,便准备下午试试灶膛通火。

  既然要烧灶台,那就顺带做点儿吃的吧。食堂的饭菜虽然管饱,有荤有素,多吃几顿却没啥滋味,苏麦麦这几天馋坏了。

  到家后,她拿出贺涵送给自己新婚礼物的一套玻璃小碗,将酸奶分装在几个小碗里。这种老式的酸奶浓郁醇厚,还会拉丝,正好有黄桃罐头,苏麦麦把罐头汁在表面上淋一层,就稠度适中了。

  然后再撒上她用案板和刀背碾碎的花生粒、坚果仁,将猕猴桃切成四方的小果丁,和饼干碎、几颗葡萄干一起在表面嵌上一层。

  酸奶独特的口感中,融入了饼干酥脆的香味,坚果的嚼劲儿,还有水果的酸甜滋味,不仅养眼还勾引味蕾啊。

  苏麦麦:“铛,绝味酸奶碗已就位,你们谁先来尝尝?”

  “我先,我先。”贺昀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挤上前来。小家伙用勺子舀了一口,陶醉得眯起眼睛,把脸扑近碗边:哇——

  他在乌市时,奶奶每天催他喝牛奶,可他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酸牛奶呢!

  贺昀吧唧着嘴巴:“太好吃了,小麦妈妈好厉害啊,我要和奶奶报告。”

  贺衍工作拼命,两岁多把他领回家来后基本都是彭老师在照顾。小孩儿认人,他出来几天,又开始想奶奶了。尤其今早上醒来,张口闭口就是爷爷现在干嘛,奶奶现在干嘛。

  苏麦麦调配成品优秀,心满意足啧叹:被美食唤起的多巴胺兴奋起来了,便宜儿子说话真滴甜。

  贺涵瞧着这一幕,也好奇地凑过来端起一份试试。她原本是喝不惯酸奶的,因为觉得像变质。也不咋会做饭,部队总医院太忙,平时在家的时间少,吃个什么基本都是丈夫余老师掌勺。

  也不知道小麦怎能弄出这么多吃法,一个小姑娘家,上回在珊瑚宾馆食堂里她教大厨做的酸辣饺子和苏州灌汤小笼包,都成宾馆旅客必点的新菜品了。

  贺涵吃了一口,又舀了一勺在舌尖细细琢磨,那酸奶的稠腻感与变质感竟然在苏麦麦的调配下,越发地品尝出诱人的滋味儿来,她心里对苏麦麦的赞赏就又更多了几分。

  贺衍到家就换下军装,挽起衬衫袖子,马不停蹄地开始试灶火了。再往后天气转凉,洗脸用水都该要烧热的,到时候他在战术演练不能回家,要趁早把这事儿给苏麦麦解决了。

  先用木屑子在灶膛里生起火,试试锅灶能不能导热,再看是否能正常排烟。

  柴火是他那天买家具时在木器厂一块儿拉回的,木屑起火容易,废木头块则格外耐烧,哪怕烧成炭了还能维持很久的热量。

  贺涵深知她这个四弟,平时不谙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里劝他结婚,他就哼两句知道了事。没想到现在做起这些却有板有眼,熟门熟路啊。

  看他站在外面的长梯上疏通烟道,浓烟熏得那洁白的衣领和肩头一片黑灰,呛得轻咳。

  贺涵端着碗走出去,调侃地问道:“怎么样,结婚有家的感觉还不错吧?”

  贺衍低头扫了眼她的碗,漠然答:“没结婚与结婚,各有各的过法 ,谈什么可比性。”

  切,行动比嘴巴诚实,没见过他对家务事悉心照应的时候。

  那都是护他的媳妇,成了婚他就罩起来了,舍不得自己的人辛苦。

  贺涵又说道:“我明天就回去了,小瑗想我的不行,催着我赶紧回。我想了下,贺昀我就先带回去,一方面妈也舍不得一下离开他,上午在电话里还念叨呢。另一方面你和小麦刚结婚,生活上还需多磨合,你又要去演练了,我怕她忽然之下太辛苦。先带回去,等你演练结束再商量吧。”

  余小瑗是她八岁的小女儿。

  贺涵还想说的是,就他们院里的这个马大嫂,看着不太像个善茬。昨天分喜糖,那么多嫂子孩子愣是杵在外头踌躇不敢进院子,还隐隐有听说马大嫂不待见小孩,都避着她走。

  贺涵便担心,苏麦麦温温柔柔的,万一被欺负了怎么办。

  贺衍自然是希望能让贺昀留在身边的,但这必须经过苏麦麦的同意。遂应道:“这样安排也好,到九月开学后再看看情况。”

  贺涵一笑:“我走后你可对媳妇儿好些,这是妈一再嘱咐的,不能凶不能太严肃。”

  没想到酸奶碗果然好吃,贺涵走回屋,准备向苏麦麦讨教讨教,回头也让老余试着做一做。

  苏麦麦教完二姐,其实方法很简单,酸奶是基础,至于搭配的罐头汁和水果、坚果等食材,就可以看个人的口味灵活搭配了。要是能冰镇下吃则更美味。

  她听着外面屋顶上的轻咳,贺昀这会儿已经吃饱满意地上床午睡了,卧室门窗都掩实起来。苏麦麦走出去,看见贺衍站在梯子上的两条长腿,蓦地联想到昨夜抱了大半晚,被自己大腿搭着的男人硬朗身躯。

  苏麦麦脸一红,但本着犒劳出力者的意图,便递着玻璃碗说:“给,这是你的,慰问辛苦的贺副团长,不知道符不符合你口味。”

  贺衍跳下梯子,他没有吃零食的习惯,但苏麦麦给的,据说还是什么绝味酸奶碗,他就接了。

  只是那清劲手掌上的烟灰,握在玻璃碗边沿,把碗得握黑了。

  他说:“谢了。你做的我都习惯。”

  苏麦麦抿唇,见男人脸颊和肩膀都是灰,看起来像刚在训练场滚过障碍堆似的。她就垫起脚尖,拿毛巾给他擦了擦:“别马前炮,先吃了再说。”

  家属区各家的院墙都比较矮,大约一米三左右,抬抬头就能看见里面了。

  二团陈团长的媳妇苗素莲和邻居柳嫂子经过,瞥到了这一幕。苗素莲心里就酸溜溜地不成滋味,要是自己的外甥女姚红霞嫁给贺副团该多好。

  那样一来,不管是二团还是四团发展得好,反正都是自家的。

  这次各旅部队联合战术演练,一团和四团是竞选关系,二团和三团是竞选关系,最后决出了三团和四团参加。苗素莲直替老公陈团长可惜,多难得的一个表现机会被别人拿去了。

  苗素莲就酸溜溜地说道:“你说这小苏啊,到底怎么想的,好好的一个漂亮姑娘,年轻又有气质,干什么不在南边嫁人,跑到咱们这边角旮旯的北疆随军,还甘愿当人五岁娃的后妈。”

  柳嫂子:“我听人说是姑娘向往北疆的风土,喜欢这儿来着。”

  苗素莲又指了指贺衍手上那枚玻璃碗里的食物:“喜欢风土,为何偏要当后妈?再你看她吧,做的那是啥玩意,跟电影里以前那资本家吃法一样。别不是什么糖衣炮弹,故意潜伏进来包裹贺副团长的吧,那可就犯错误了!”

  虽然秦旅长和庄政委两家猜测到贺衍的出身,但部队里大多数人目前还是不懂的。庄政委爱人吕娟也是偶然在卫生所那边听到有人叽咕,再联想到秦旅长亲自带贺衍找院子,这才推导出来的。

  柳嫂子平时最爱跟人私下嚼舌根,还是越嚼越有料的那种,哪哪儿的八卦都能被她挖出来。听了苗素莲的话,不由也向苏麦麦认真盯去。

  诶,你还别说,哪有谁见过贺副团用这种温柔熠熠的眼神看人啊?

  这变化未免也太快了。

  而且听说昨晚上贺副团长一连干了几次,你说夸不夸张?

  但想到分喜糖时苏麦麦给自己多抓了几颗奶糖,柳嫂子就帮衬道:“瞧你这话说的,姑娘漂亮些怎么了,咱们贺副团是很差的人吗?配不上吗?我看你是自己家外甥女没被他看上,心里酸的吧。那什么糖衣炮弹的,可别给人瞎扣帽,问题可不小,走走走,别站人院门口叨叨。”

  嘴上虽如此说,但望着苏麦麦那玻璃碗里的东西,还真觉得像外国电影里才会有的。而且这姑娘也真是美得绝顶绝,你瞧瞧那身段儿,啧,难怪惹得贺副团长竟都……

  农村姑娘连牛奶都喝不上,谁会做这种养眼的东西。

  

第18章 嘿嘿。苏麦麦嘴上谦虚了……

  疏通烟管后,要把灶膛一次烧透,之后就都能通畅了。既然开火,苏麦麦就干脆弄起了吃的,里面大锅煮茶叶蛋,外面用来炼猪油。

  煮茶叶蛋听着简单,但要煮得清香入味,就格外考验各人的功夫了,最重要的是熬卤汁和掌握火候。

  苏麦麦煮茶叶蛋的手艺得益于她奶奶,苏奶奶最擅长煮茶叶蛋,有时煮多了拿到巷子口去卖,两下就被抢光,还有回头客前来打听什么时候再卖。

  苏麦麦在旁耳濡目染,自然无师自通。

  她先把一板鸡蛋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水大约漫过一半的鸡蛋高度,煮个七八分钟,放着备用。

  然后重新在锅里加入适量清水,逐一放进茶叶、八角、生姜、桂皮、香叶,又加了少许花椒、大蒜瓣、冰糖、葱段,还有老酒、盐和酱油。

  这些材料多是中午从部队供销店里临时买来的,虽然这个年代还没有什么生抽老抽的,但国营酱油厂里大缸发酵酿出的酱油绝对真材实料,浓醇扑鼻。之后用来做拌面,淋上酱油,撒点花生碎粒和葱花,一定香翻了。

  好了,盖上锅盖等它焖煮出香味来,这就是卤汁的灵魂。

  等到卤汁煮成,再把备好的鸡蛋放进去,让它们焖上几个小时,中间记得逐个敲一敲鸡蛋壳,好让滋味渗透到蛋壳里面。

  她苏家茶叶蛋的绝妙在于,卤汁焖得越久,香味就越醇厚,很招人惦记。

  搞好鸡蛋,苏麦麦就开始炼猪油了。部队后勤补给的五斤猪肉,有一边比较肥,苏麦麦把这部分切下来,切成小丁,煸出猪油后盛进搪瓷碗里晾着,等凝固后就成乳白色了,用的时候舀一勺子就可以。

  肥瘦相间那部分她则用老酒和盐巴抹匀,挂在屋檐下晾。

  炼油剩下的猪油渣,色泽金黄,酥脆适口,炒菜贼香。她洗了把芹菜切成段,用油渣一起做了锅炒面。再把二姐贺涵早餐买的四个包子在油滋滋的铁锅里一煎,包子被煎出表面一层酥皮,沾着蒜末调制的酱醋吃,一顿晚饭几个人用得心满意足。

  二姐贺涵边吃边羡慕她能耐,怎么一样的食材被她折腾出来,味道就格外美味呢。

  嘿嘿。苏麦麦嘴上谦虚了几句。

  她倒不是勤快,但美食能催使人行动啊,为了一口吃的她会把做饭当成一种享受。

  只是她这边吃得痛快了,对门的廖政委家却纳闷住了。

  廖政委自傍晚回到院里起,一会儿茶叶香,一会儿卤汁香,接着炸猪油喷香四溢,炒面的香味又起,还有什么煎炸的肉包子味儿飘出,就没停止过。

  家属区各家的饭菜味道都差不多,拿食堂的来做标杆的话,也就是有的人家味道稍微好些,有的稍微差些而已。做饭嘛,不就下锅炒炒焖焖煮煮,材料都是一样,能管饱就行了。

  还没见谁家做得那么香的,贺副团真有口服。

  夫妻俩面面相觑,闻着越来越浓郁的香味,有点像

  是茶叶蛋,又不太像。三十来岁人,从没吃过这种香味儿的东西。

  他们晚饭做的西红柿面片,按说刚吃饱不该惦记,却偏偏管不住那馋劲儿。

  窗户都舍不得关,多闻几口是几口。

  廖政委就对老婆说:“既然想知道煮什么,过去问问不就成了。”

  马妹花纹丝不动:“要去你去,叫我去干鸟啊。”

  她一说粗俗话,廖政委就不吭气了。

上一篇:七零骄棠绽西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