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 第150章

作者:空山澜月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日常 穿越重生

  她去给孩子请假的时候,把宁时秋的新班主任都惊呆了。

  难搞的家长他遇到不少,但是为了带孩子去玩,而给孩子请假的家长,他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赵如月都这把年纪了,又重新享受了一把小学生待遇,被小学班主任严肃地批评了一顿。

  幸好在她的坚持之下,老师还是给批了假。

第129章

  赵如月定下的两套房子都是这个小区面积最大的户型。

  面积六十八平,每套房子的最低首付不到十万,但赵如月没有只付最低首付,也没有选择最长年限去贷款。

  付完首付后,一套房子每个月要还的贷款大概是六百多,两套加起来才一千多。

  赵如月看每个月只要还这么点,很有再买两套的冲动。

  她之前自己来看房、定下房子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家能拿到多少拆迁款,她以为估摸着也就有个五六十万。

  当初买那房子才多少钱,这一下子直接翻了十几倍,其实能有五六十万她也很满足了

  没想到比预计的多出来那么多,倒是让赵如月觉得自己之前太过保守,买少了。

  办好手续,赵如月回到酒店就跟宁绍明说起这事,他们商量了之后,果断又买了两套。

  剩下的钱拿一点部分出来给房子简单装修一下,添置些基础的家具家电什么的,等装修好,晾一晾,明年再租出去。

  还要借给宁时春一点钱在县城买铺面,另外他们自家还打算在县城买一套面积大一点、地段比较好的房子。

  这套房子以后他们全家人就一起住着,等孩子们长大各自去奔前程后,赵如月就打算跟宁绍明一直住在这里。

  现在的房子用料实在,应该可以当做他们在县城的养老房,所以就只打算买一套。

  装修这事也得托给范小蓉帮忙找装修公司,偶尔有空她也会去帮忙看看进度,监督一下装修工人。

  范小蓉自己装过一套房子,做起来轻车熟路,她上次找的装修公司不错,这次也打算帮赵如月找那家公司。

  还跟赵如月玩笑道:“我给他们介绍四套房的生意,他们到时候肯定得返给我一笔介绍费,姐,到时候我跟你平分。”

  赵如月也笑着说:“什么平分,按道理,我也得给你一笔辛苦费才对!”

  装修的钱,她提前给了订金和前期百分之二十的装修款

  回云山县的前一天,范小蓉邀请赵如月一家去她家吃饭。

  到了地方,赵如月打量了一下范小蓉的房子,觉得她这房子看起来也挺大:“没想到三十几平的房子,装修好之后,看起来也没那么小。”

  范小蓉笑道:“忘记告诉你了,这房子不是三十几平,是四十几平的,我当初看好的是另一套,可临要给钱时,我又改变了主意,刚好手头上的钱也够,就买了大一点的,能做一大一小两个房间。

  大的那个房间是卧室,小的那个是我下班回家加班办公和学习的地方。

  知道姐你读夜校后,我一直想着提升自己,就也报名了羊城这边的一个夜校,学的英语。

  我们厂子打算做外贸生意,等我学好了,以后挣老外的钱,工资更高!”

  “那可太好了!”赵如月很为范小蓉的进步而开心,正要继续说些什么,门口忽然有人敲门。

  范小蓉走过去通过猫眼往外看,来敲门的是她的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她就把门打开了。

  她那同事站在门口,一脸焦急地问:“小蓉,你有水电师傅的电话吗?我厨房洗碗池下面的水管爆了,现在正在往外喷水。”

  范小蓉惊了:“你出来的时候关总阀了吗?”

  “什么总阀?我不知道呀,我那房子装修全程是我爸妈忙活,这些以前都是他们管。”

  范小蓉无奈:“看来你是真没关水阀。”

  赵如月听到动静,走出来说:“得赶紧过去先把总水阀给关掉,要不水漏得太多把地板泡了还会往楼下渗,一般厨房可不会做防水,你家要是有工具的话,我倒是可以帮忙修一下。”

  范小蓉竖着大拇指说:“我姐修理东西可是这个!今天刚好遇上我姐在,你可太走运了!”

  那同事忙道:“太好了!我家里倒是有一些我爸留下的工具,只是不知道合不合适。”

  她赶紧跑回家找总水阀在哪里。

  赵如月几个人也跟着过去了。

  到了地方,赵如月发现范小蓉这个同事家的格局,跟自己买的那几套房子一样。

  那个姑娘还在屋里慌得团团转,赵如月已经找到总水阀的位置。

  但没有马上把水阀关上,而是先去厨房看了一眼漏水点,发现是洗菜盆下面的入水管坏了。

  才出来把水阀拧紧:“水管爆裂的地方修起来不难,你家要是有合适的管,我可以直接帮你换,没有的话就去五金店买一根。”

  赵如月教苏胜楠都养成习惯了,修理东西的时候,顺嘴就开始讲解,告诉她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处理。

  关了水阀,厨房里滋水的水管终于消停了。

  范小蓉那同事狠狠地松了一口气,对赵如月道谢:“谢谢,我记住了,今天幸亏有你们帮忙,要不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赵如月:“你现在得抓紧时间处理好厨房里的水,拖地应该会吧?”

  “会的会的,这个我真会。”她又赶紧去拿拖把,跑到一半想起来自己还没给人把工具拿出来,又跑去拿工具,回来就跟着范小蓉一起管赵如月叫姐,“姐,你看这些行吗?”

  赵如月看了看,该有的都有,点点头说:“可以。”

  “那工具给你,我拿拖把收拾地面,等会儿再去买水管,我家里没有那样的管子。”

  范小蓉提醒了一声:“还有不常用的水桶,也找一个出来,厨房没有地漏,要用水桶来装拖把吸的水,再拿去卫生间倒。”

  她说完也去找了一块吸水性比较好的抹布,跟同事一起吸地上的水。

  跟过来的宁绍明和两个孩子也蹲下身帮忙,没有抹布就等她们把大部分水吸走,他们再用纸巾擦。

  赵如月用扳手把水龙头直接拆下来,然后把漏水的入水管拧下来,又检查了一下热水出水管,发现热水出水管也有一点问题。

  对范小蓉的同事说:“你等会儿直接买一对这样的水管回来吧,另一根也不成了,现在看起来没问题,估计过段时间也要漏。”

  范小蓉的同事忙应道:“好的好的。”

  看地面拖得差不多了,急忙拿着钱包,直奔五金店买水管,她怕买错把坏掉的管也一起带下去了。

  东西买回来后,她和范小蓉一起看赵如月换。

  看完对范小蓉说:“感觉也不是很难,我还以为男的才能把那个拧开呢。”

  “确实很容易。”赵如月又忍不住教起她们来。

  两个姑娘看起来好像都会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会。

  赵如月教完,又说道:“要是下次遇上问题还不会,该找师傅来帮忙就找师傅,可千万别逞强。”

  两人听了都不住点头,范小蓉现在对单独跟男的待在同一个房子里,还有点阴影:“可惜能找到的师傅都是男的,要是有女师傅就好了。”

  赵如月也知道现在维修行业的现状:“这确实不太好找。”

  几人感慨完又回到范小蓉家,她那个同事特地送了一大块还没切成片的雪花牛排,作为帮助她的谢礼:“你们玩得开心,我就不过去打扰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报,这个还请你们千万收下,算是给你们今天聚餐加个菜,你们不收的话,我可觉得太不好意思了。”

  “好,那我就不客气啦!”范小蓉也不跟她推来推去,她们俩就不是这个性格,收下后下次有机会她在请客回去就好了。

  范小蓉利索地收下后,就带着其他人回家了。

  吃完这顿饭,赵如月一家第二天就又坐上了火车,回云山县。

  这次两个孩子手上的游戏机换成了进口的游戏机,还有好几种游戏卡,他们开心地玩了一路都没能把游戏卡全都玩过去一轮。

  回到家后,游戏机可以连接电视,一起联机打游戏。

  两个孩子连电脑都抛到了脑后,把原本玩电脑的娱乐时间全放在了游戏机上。

  直到把所有游戏的单机模式和联机模式全都玩了一遍,狠狠地过了一把瘾,每天就没那么沉迷游戏了,把娱乐时间又分了一半给电脑。

  赵如月和宁绍明回来后,忙着看房、看店铺、开镇上的会。

  忙忙碌碌间,镇上开发旅游景点的事终于商量出一个结果。

  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开始修整镇上的房子,除了学校和一些特殊的机构建筑,镇上很多地方都要改造。

  按照这么长时间和开了那么多的会,商量出来的结果。

  镇上几条街道上,已经建成两三层楼房或者平房的那些房子,要把房子的外立面改成复古的样式,做成古香古色的样子。

  各家再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自己家想做的生意进一步装饰,改外立面的钱会由开发景区的公司承担,他们会提供建筑材料和施工队,到时候统一施工。

  施工结束之后,想做生意的人家,要是打算对房子的外观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得提前报备,装饰的风格必须符合要求,而且进一步改造的钱也要自己出。

  不想用自己房子做生意的人,可以不必管,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日子,等镇上各大队通知去培训的时候,按时去参加培训就行。

  赵如月镇上的店铺因为是平房,外立面也要进行改造。

  外面的墙壁装上了仿竹子的建材,房顶也做成了竹屋的斜坡样式。

  原本开发公司对店里的装饰也有要求,但审核的人员来看了她家里面的样子后,感觉很满意,

  只指出了一些不合适的地方,让他们简单地修改一下。

  这完全得益于,她家刚开张的时候,儿子和女儿搞的自制对牌,那时候他们为了不用客人在店里等太长时间,自己画了对牌。

  把对牌撕下一半自己留着,另一半给那些在他家买东西的人,让人家去玩回来后,出示对牌才能拿走东西。

  那群买东西的初中生,正是看武侠剧上头的时候,就觉得这样很有武侠风范。

  赵如月一看,这形式那么受欢迎,后来就定制了一批古风对牌,阴差阳错地就给店里后来的装饰定下了基调。

  不管是镇上的餐饮店,还是县城的分店,店里的装饰都是偏古风的,只是以前没那么注意让店里所有东西的风格,完完全全保持一致。

  为了方便,店里难免会有很多跟店里大体风格冲突的东西。

  比如桌子不够时,用来凑数当桌子用的广东省省凳。

  那是一种四四方方、没有靠背的大红色塑料凳子,价格便宜又特别耐用。

  一张高凳子,加上另一张矮一点的凳子,就能让客人有个单人桌椅吃东西。

  不用的时候还能叠放起来省空间,可以说是非常实用了。

  以前为了省事只能这样,现在既然别人要求得更严格,他们只好把这个省凳从镇上的店里撤掉,放到县城的店里用。

  另外再定做一些木质的回来用。

  楼房的改造比较麻烦,那些老房子的改造就简单多了。

  榕溪镇的楼房还没多少,老房子倒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