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第159章

作者:九沓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张九龄面对盛怒的李隆基,依旧不卑不亢,一身文人风骨:“陛下把我提拔到宰相的位置,是信任我,我不能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在看到不合理的事情,不能一言不发。我坐在宰相的位置,却不说宰相该说的话,那才是真的德不配位。”】

  【张九龄的话是站在公理的角度,所以不管是从哪方面,都没办法挑出他这句话的错误。这话李隆基接不下去,但是昨天李林甫的嘀咕给了李隆基灵感。对啊,张九龄不是一直觉得牛仙客是小吏出身没什么文化,所以配不上尚书的位置,也配不上封爵吗?于是李隆基灵光一闪,开始对这个满朝堂最后一个敢说真话的宰相进行人身攻击了。】

  【李隆基发功了:“你天天说人家牛仙客小吏出身,卑微至极,难道你张九龄又是出身于什么好的门第吗?”】

  [我刚刚还说李林甫过分呢,现在好了,李隆基更过分。]

  [其实李林甫挑拨归挑拨,只要李隆基不听就好了。]

  [君不贤只能造成这样的场面。]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就是李隆基,他一手造成的,就像张九龄失宠,其实也是他一手造成的。]

  李隆基忙不迭检讨。

  是的是的,他要为安史之乱负责任。

  他现在已经在改了,他已经在努力了,还有哪里能改正都可以告诉他。

  李隆基一边低头认真检讨,一边暗戳戳用锐利的视线看了眼李林甫。

  你,也检讨!跟着朕一起检讨!

  张九龄乍一听天幕的话,确实愣住了。

  陛下,陛下竟然一直是如此想他的吗?

  张九龄一张俊脸上难得出现了呆滞的表情,他就用这般模样看着李隆基。

  李隆基刚瞪完李林甫,转眼就看到了张九龄这般模样。

  哎呦,给他心疼坏了。

  这事是他做的不好,他的好爱卿刚大病初愈,简直上朝身子受累也就罢了,他还说了这种伤人心的话。

  “朕绝无此想法。”

  李隆基安抚道。

  【张九龄是彻底心寒了,李隆基居然拿他和牛仙客相比。但张九龄依旧行得端,坐得直,他的出身不是秘密,他也从来没有否认过自己的出身:“我的确出生于岭南的布衣之家,不是什么贵族,也不在什么书香门第。但我科考得中步入朝廷之后,我为朝廷效力,掌管诰命多年,这才走到了宰相的位置。可牛仙客他如今不过没读过什么书的边疆小吏,陛下怎么能拿他跟我相比呢?陛下如果执意要重用他,也只能让众人不服。”】

  【李隆基又被怼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拿张九龄的出身讽刺张九龄,可张九龄并没有在意自己的出身,反而拿资历说事。是啊,刚刚才展示出自己实干能力的牛仙客,怎么能跟现在的张九龄比呢?但暴怒之中的李隆基已经没有理智去思考谁是谁非了,他只知道下自己现在相当讨厌张九龄。于是君臣之间,再次因为争吵闹得不欢而散。】

  【哎,他们散归散,但这好机会又被李林甫给逮住了。李林甫又开始对着空气小声说话了:“一个人呐,只要有足够的实干能力,会办事,这不就行了吗?拘泥于这个人的文化水平,才会让真正的人才流失啊。整个大唐都是陛下的,陛下想重用谁,这难道不是陛下说了算的吗?”】

  【李隆基经过李林甫“无意间”的提醒,彻底清醒过来。是啊,朕是天子,朕是九五之尊,我想用拿个大臣,还需要得到张九龄的首肯了?传出去也不怕别人笑话。李隆基的腰杆再次挺直了,第二天就封牛仙客为陇西县公,食实封三百户。】

  [李隆基有点过分了。]

  [这和对那种穷了一辈子,但靠着自己的努力过上好生活的人说,你就是一辈子贫苦命有什么区别啊。]

  [张九龄真惨。]

  [其实也是因为张九龄不太看得上没文化的人吧?]

  [李隆基真的有点无理取闹了,跟张九龄说话都没什么逻辑了。]

  [他想封赏,也得找个好的理由吧。]

  [感觉他后来只想凸显皇帝权威,不管对错了。]

  哎呀哎呀,这是什么话!

  李隆基急到浑身都热起来。

  他十分焦躁。

  想把天幕里的自己扯出来怒骂。

  你还敢挺直了腰杆,我现在的这个腰都不敢支棱起来呢,你这个净办糊涂事的还敢站直了。

  和张九龄对着干对你有什么好处?

  你这是想把最后一个能说上话的忠臣给彻底逼走啊!

  代入一下张九龄的视角,李隆基只觉得心寒了。

  如果有人指着他的鼻子骂:你李隆基就是个次子,你不配当皇太子,你不配当皇帝。

  他只会想把对面的头给锤烂。

  看看啊,他都干了什么。

  他居然讽刺一个寒门子弟的出身。

  张爱卿他最是自傲,他这行为简直就是拿着棍子往他的背上敲。

  拿出身说事是什么意思?

  现在的牛仙客确实没有办法和张九龄相比,这是不争的事实。

  难道只有贵族出身的人,才能给朝廷卖命,才能为皇帝效忠?

  这不仅仅是寒了张九龄一人之心,这话更是寒了全天下寒士的心啊。

  恍然间,李隆基像是看到了大批有志之士,本欲为大唐效力,但因为听到了他的这句话,而调转头折返回去的画面。

  画面之中,李隆基小小的身子追在他们后头,高声呼喊:“回来,你们回来啊!”

  回过神的李隆基打了个哆嗦。

  张九龄是寒门子弟,那谁是贵族出身?

  李隆基深沉望着李林甫。

  都是你,挑拨怪!

  你害死朕了!

  你自己被天幕背刺就算了,朕现在跟你站在一块被后人戳脊梁骨。

  【事实上,张九龄是对的,牛仙客后来被调到中央之后,所有的事都听李林甫的,唯唯诺诺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除了那个和籴法,他再也没有干出别的什么政绩了。有些人适合边疆,有些人适合中央,或许牛仙客在边疆才能真正发挥自己价值。】

  [啊,原来是这样啊。]

  [感觉如果不是朝廷有李林甫,牛仙客也不会唯唯诺诺,不过这都是我的猜测。]

  [要是这样的话,还是把牛仙客放在边疆吧?]

  [哎,那要是这样,后来节度使手里权力大了,牛仙客得多牛逼轰轰啊。]

  [再说一遍不要给节度使太多权力,不要放权给他们!李隆基懒死了自己不想干活儿。]

  李隆基依旧在认真记笔记。

  边记边比照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出了什么岔子。

  他没有放权给节度使,他完全没有。

  张说尚且还在世的时候,天幕就已经提醒过他了,那篇笔记他现在还能背下来呢。

  历史的错误他不会再犯。

  绝对不会。

  李隆基拿着绝对认真的态度,就差指天发誓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了。

  至于这个牛仙客……

  刚刚那些不大清醒的激动兴奋已经渐渐消散,李隆基开始重新评估牛仙客的能力了。

  “唯唯诺诺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

  “再也没有干出别的政绩……”

  牛仙客从惊吓的情绪又跳转到担忧的情绪。

  心脏依旧在跳。

  他这心脏一天天的,也真是忙的要死。

  陛下知道他没干出什么政绩,日后还会对他委以重任吗?

  担心了一会后,牛仙客又觉得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天幕将他捧的太高,他才应该担忧。

  现在天幕话锋一转,更像是把飘乎乎的他给拽了下来。

  站在实地人就安稳许多。

  至于天幕说的,他没有干出别的政绩。

  这就交给时间吧。

  张公的事情不就证明了天幕所说也并非完全准确吗?

  牛仙客没有因为天幕的话沮丧,反而他的斗志更被激起,跃跃欲试想要干出一番政绩给李隆基看看。

  他就算走到高位,也该凭自己的真才实干,而不是天幕寥寥两句虚言。

  【一向耿直的张九龄会一直这么强硬下去吗?他没有。他之前用一篇《白羽扇赋》以扇子自比。李隆基给他送了一把白毛扇子,张九龄就写道:“当时而用,任物所长。……苟效用之得所,虽杀身而何忌?肃肃白羽,穆如清风,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

  【这赋的意思是,鸟儿失去了羽毛,做了这把扇子,可扇子只有夏天的时候才能得到主人的使用,而气候一过,扇子就被主人扔进了筐中,看都不看一眼。虽然主人是这样对待扇子的,但是扇子依旧怀着感激之情。这是以扇子自比,尽管恩宠不再,陛下不再重用我,我依然会感念陛下的恩情。】

  【李隆基虽然表面上安慰了张九龄一番,但实际上,他确实在逐渐冷落他,这个行为没有因为一篇赋而改变。尽管他曾经非常喜欢张九龄的文采,也爱极了张九龄身上的风骨,但最终,那最喜欢的文采没能挽回帝王恩宠,那一身风骨也成了帝王最厌弃的犟骨。】

  【张九龄对李隆基低头了,他会对李林甫低头吗?要知道张九龄是最讨厌的就是李林甫这类没有文化的人。】

  【在李隆基想重用李林甫的时候,他就问过张九龄的建议。但当时的张九龄认为,李林甫会成为江山社稷的隐患,因此竭力反对。李隆基没有听他的建议,依旧把李林甫提拔上来。这件事是过去了,但却没有在李林甫的心里过去,这一直是李林甫心里的一根刺。】

  【在李林甫没有得到李隆基恩宠,且势力不足的时候,他愿意屈居张九龄之下伏低做小,作出一副什么都顺着张九龄的模样。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现在在李隆基的心中,李林甫和张九龄好像是调转了位置一般,最得宠的是李林甫,而非张九龄。】

  【这个时候,李林甫当然不会放过张九龄。】

  【而张九龄虽然耿直,但是并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他彻底看明白了局势,所以,高傲如他,最终也不得不向李林甫低头了。】

第75章 (视频) 李隆基:嘿嘿又有瓜吃

  “在李隆基的心中, 李林甫和张九龄好像是调转了位置一般,最得宠的是李林甫。”

  “高傲如张九龄,最终也不得不向李林甫低头。”

  大殿内, 众人一阵唏嘘。

上一篇:重生七零再高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