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第162章

作者:九沓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这关系还挺乱啊,前妻的求助?严挺之帮还是不帮啊?]

  [我错了,我刚刚还以为严挺之贪污呢,我冤枉他了。]

  [他要牵涉到这个贪污案子里的话,那应该是帮了他前妻的。]

  [哦呦,还挺重感情。]

  文武百官八卦之心熊熊燃起。

  前妻为了她现任求到了他头上。

  这帮还是不帮啊?

  李隆基已经捧好了瓜。

  嘿嘿,怪开心的呢,又有瓜吃了。

  李隆基现在吃自己臣子瓜的姿势已经相当熟练了,他屁股坐在龙椅边边,身子前倾,洗耳恭听的样子。

  兴致颇高。

  宇文融也不光盯着李林甫看了。

  严挺之平日里走路袖子都能甩人脸上,两个眼睛两个鼻孔都得朝天上看去。

  他早就觉得严挺之那故作清高的模样不爽了。

  看天幕还有严挺之的八卦呢,真不错。

  让他看看迂腐书生到底有没有变成绕指柔的可能性。

  天幕说有这个可能。

  宇文融一双眼睛都是兴奋的精光,摸着下巴打量严挺之。

  啧,看不出来啊。

  满朝廷和宇文融持相同的观点。

  啧,看不出来啊。

  严挺之的脸彻底红了。

第76章 (视频) 张九龄也有致命缺点

  【严挺之顾念旧情, 在明知道前妻的现任丈夫有罪的情况下,依旧坚持解救他。有时候,人的命运往往就在这一念之间。严挺之一念之差, 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李林甫正愁找不到机会下手,现在机会有了。所以李林甫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隆基,希望能严惩严挺之。】

  【严挺之是张九龄的人, 所以在李隆基问张九龄, 应该如何处置严挺之的时候, 张九龄护住了他。张九龄说:“严挺之和这个刺史贪污案没有关系, 贪污的人并非是严挺之,且严挺之的前妻已经跟他没有感情了,这事怎么都怪不到严挺之的头上。”】

  【这话李隆基是不信的, 严挺之要是没感情为什么出手相助?他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知道那刺史犯罪了,还要帮他开脱,这简直就是在助纣为虐,要他看严挺之根本没有把大唐的律例给放在眼里。】

  严挺之一拍脑门。

  要命了。

  “助纣为虐。”

  “没有把大唐的律例放在眼里。”

  这两个罪名哪个都不是他能担当的起的。

  李公虎视眈眈找他的错处, 他这么会明知错而犯错呢?

  难道天幕里的他是真的完完全全没有把李公放在眼里?

  看来天幕说李公记仇这件事是真的。

  宇文融对李林甫的认识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简单啊。

  但是也不怪李林甫记仇。

  宇文融撇了撇嘴。

  严挺之他干的那能叫人事吗?

  位置没有李林甫高,能力也没有李林甫出众的, 天天就知道看不起那些没文化的人。

  被没文化的人咬一口的滋味不好受吧?

  没文化的宇文融难得共情了李林甫。

  并且对严挺之表示了不屑。

  【不仅严挺之有错, 张九龄也有错。严挺之错在明知刺史有错, 却依旧要帮他解除牢狱之灾。张九龄错在明知严挺之有错, 依然要在李隆基的面前为他开脱。所以李隆基回答张九龄:“虽离乃复有私。”】

  【表面意思是说, 严挺之和他的前妻已经离婚了, 但是严挺之依旧有私心。实际这话也是一语双关, 在点张九龄。严挺之有私心, 你张九龄身为宰相偏袒犯错的严挺之, 更是有私心。】

  【帝王最忌讳臣子之间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上一个一定要护着自己手下的大臣,姚崇已经是前车之鉴,但很显然,张九龄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所以这个非常小的刺史贪污案,被李隆基的一句话上升为结党营私案,紧接着张九龄就被罢相了,李林甫顺势而上,成了最大的赢家。】

  [啧,结党营私,有了在这个罪名政治生涯算是完了。]

  [姚崇当时就是要保那个贪污的小吏。]

  [严挺之还是挺糊涂的。]

  张九龄明显惊诧了。

  天幕说的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

  他设想过许多种自己被李林甫扳倒的情境,但被安上“结党营私”的罪名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陛下因为严挺之偏私,就延伸到了他偏私。

  这其中恐怕也有李林甫的推波助澜。

  同时这件事也能说明,那时候的陛下,对他应该已经厌烦疲倦到了顶点了。

  严挺之快彻底秃了。

  现在好了,他不仅仅和贪污案扯上了关系,还和结党营私案扯上了关系。

  牵涉到结党营私,不仅是张公的仕途生涯断送于此,他的官路也断了。

  小小的一念之差,造成了如此可怕的后果。

  严挺之看着老老实实站在那里的李林甫,像是在看什么洪水猛兽。

  【李林甫上位了,他和张九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文采和实干上。李林甫是现实主义,张九龄是理想主义。理想主义固然有魅力,但是理想主义最致命的缺点也在于脱离实际。】

  【历史上对张九龄罢相的评论是,唐朝最后一个贤相下台。这是不争是事实,不可否认,张九龄的确是贤相的标准,但他身上也有脱离实际的致命缺陷。举个例子,张九龄当宰相没对酒的时候,唐朝发生了钱荒,也就是政府铸造的钱不够用了。】

  [哈哈哈,这个时候或许李隆基要想起宇文融的好了。]

  [宇文融没文化,但搞经济是有一套的。]

  [但宇文融下手太黑,就是贪污也是贪污一个大的。]

  宇文融兴奋起来。

  不枉他等这么久啊,他就知道后人还是没有忘记他的,看看这不就又讨论起他了?

  “搞经济有一套的。”

  宇文融浑身舒畅,神清气爽。

  舒坦!这话听到耳朵里就是舒坦。

  “下手太黑,贪污也是贪污一个大的。”

  哈,说什么猪话呢,谁贪污了?

  他可没贪污,不要什么屎盆子都往他头上扣。

  他贪污那都是他当宰相之后的事了,现在他又没当上宰相。

  李林甫这虚伪的老好人还在旁边等着揪他的头发呢,他怎么可能露出马脚让他扯。

  “李隆基要想起宇文融的好。”

  宇文融在心里反复品这句话。

  这话就对喽!

  这话听起来比所有的话加起来都悦耳动听啊。

  宇文融用期待的小眼神看向李隆基,试图在李隆基的眼睛里看到一丝准备重用他的意思。

  但李隆基忽略掉了宇文融。

  李隆基把心思放在了张九龄的身上,张爱卿身上究竟有什么致命的缺点呢?

  宇文融一张脸鼓成包子。

  能不能看看他,天幕说了,他搞经济很厉害的!

  他是经过天幕认可的人才!

  张九龄拿出虚心的态度,认真看着天幕。

  他的致命缺点在哪里呢?他也很想知道。

  他该感谢天幕可以把这些说出来,给他指明一条改正的方向。

  【张九龄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取消官府铸钱,让所有的百姓一起造钱,自己造钱自己花,这样不就能彻底解决钱不够用的问题了吗?这样的想法就是脱离实际了,像空中楼阁一样,根本无法落实下去。】

  [这办法很离谱啊,我上过高中的都知道钱是跟市场密不可分的。]

  [完了这要闹经济危机了。]

  [好吧,或许他并不是很适合当宰相。]

  [就是不考虑市场的因素,光想想百姓造钱只能加大贫富差距。]

  [有钱人造更多的浅,没有钱的人只会更穷。]

  张九龄把天幕的话都记了下来,若有所思。

  缺乏实干能力确实是他的缺点,他也在偷偷跟李林甫学了。

  一向正直的张九龄难得心虚看了一眼李林甫。

上一篇:重生七零再高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