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沓
这短暂的插曲很快被安禄山放在了脑后。
天幕下的所有人又开始沉默。
和刚刚看杨贵妃和李隆基爱情的沉默不同,刚刚是沉溺于《长恨歌》描摹的美好事物。
现在的沉默没有别的情绪,就是愤怒。
此时所有人的沉默都震耳欲聋。
他们提笔开始把天幕的一字一句都给记下来。
所有人不约而同都在想同一个问题。
怎么才能不让陛下下诏,就弄死安禄山。
所有人都在脑中将安胖子千刀万剐。
虽没有人说话,但周围的气氛顿时变得阴森森起来。
【李隆基没有听张九龄的话,安禄山是幸运的。但是他的幸运当然不仅仅止步于此,很快,张九龄下台了,取而代之的宰相是李林甫。】
【李林甫给李隆基提过一个建议,让李隆基重用胡人,他们出身低微,对朝廷忠心耿耿,给点小萝卜就能拉磨,很好用。】
【这建议是彻底提到李隆基的心坎里去了,这时候的李隆基猜忌心一天比一天重,长安本土的生长的文人,他们在京城的势力就像百年老树的根,谁知道哪一根触角就跟宗室搭上了,他用着实在不安。】
【李林甫的建议是好的,李隆基觉得从此他用人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但是李林甫的心思真的单纯吗?他也不单纯,这个建议也是他基于自己的利益提出的。我们都知道李林甫他排斥异己,他最忌讳的就是有文化且有军功的人了。唐朝有一个著名的传统,出将入相,意思是皇帝会选当过将军的人来当宰相。】
【萧崇就是一个很好的出将入相例子。】
萧嵩捋着自己的胡子点头。
没错,大唐是有这样的传统,好儿郎都是马背上征战而来的!
那些文绉绉的,只知道动动嘴皮子的人,不堪大用。
韩休像是听到萧崇的腹诽一般,看着他,笑。
萧嵩一抬头,被韩休吓了一跳。
他瞬间就把刚刚想的话给否定掉了。
他在这话的后面悄悄画了个括弧,并标注,韩休除外。
韩休实在是太可怕了,他比那成千上万的突厥人都可怕。
最近完全没有打什么坏心思的李林甫又开始肝颤。
勿Q,勿Q,求求了,不要再提他了。
他最近实在是战战兢兢一心冲业绩,因怕陛下的猜忌他是把所有的坏心思都藏起来了啊。
他甚至还开始学张九龄的做派,甚至请了先生偷偷学知识。
他一把年纪悄悄摸摸挑灯夜读他容易吗,他不容易啊。
宇文融完全不知道李林甫又背着他偷偷学习了,还在这里傻乐。
让他看看是谁又遭背刺了?
哦,是李林甫。
快乐。
【但是李林甫这个建议也不是完全没用处,大唐后期出的那些名将,也大多是因为这个政策才有了更广阔施展拳脚的天地。】
【李隆基把安禄山放回去了,短短五年的时间,他就爬上了平卢节度使的位置。抛开一切不谈,安禄山带兵打仗还是有一定本事的。首先他懂得投降不杀以及杀鸡儆猴的道理,不投降,那下场很惨,投降,那会获得一个不错的待遇,没什么民族节气的人都会选择后者。】
【说到这里就得提一提安禄山的语言天赋了,他会九种番语,能跟不同种族的人沟通。这些是他的第一份职业,互市牙郎带给他的。互市牙郎就是在边境做小贸易的人,边境人口繁杂,各族都有,掌握多种语言有利于安禄山赚钱。】
【就是这样的天赋给安禄山劝降敌军提供了帮助,他善于沟通,嘴皮子很利索,会讨人欢心。】
[可不就是会讨人欢心吗,那李隆基被他骗的一愣一愣的。]
[其实也不是骗啦,感觉李隆基是对自己的制衡之术太有信心了,然后他玩脱了。]
[……这,怎么说呢,我还不如安禄山。]
[一个小小的英语都让我头疼了一辈子。]
[我说当时我的老祖宗们再努力一点,我现在就不用努力了,]
[每天都在做梦中,希望唐朝的繁盛延续下去,希望万国来朝的盛况延续下去。]
自从听到自己死讯的李隆基蔫巴巴的。
但一句“老祖宗努力一点”又让他重新打起了精神。
嗯?子孙后代们原来是这样看好他?
原来延续唐朝的繁荣和那万国来朝的盛况,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愿望,也不仅仅是大唐百姓的愿望,更是千年之后每一个人的愿望!
倏然,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悄然降临在李隆基的身上。
他隐在袖子里的手悄然握起。
握爪.jpg
他会努力的!
他不能辜负这么多人的信任!
安禄山又惬意上了。
李林甫有眼光,他的提议对他升官有帮助,他记下这个人了。
以后给他个大官做!
“安禄山的语言天赋了,他会九种番语,能跟不同种族的人沟通。”
对啊,谋生活嘛。
多学几种语言也没有坏处。
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别人认为难学的番语在他这里显得很容易,他多听听就会了。
可能这就是天命之子吧。
“爬上了平卢节度使的位置。”
!?
安禄山震惊了。
他居然能爬上节度使的位置?
还是在五年之内,这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但是调整一下心态,这事在安禄山心里就变得逐渐合理起来了。
他,天命之子,这神迹只有他一个人能看到。
他以后当皇帝的人,当个小小的节度使怎么了,这不是绰绰有余的事吗?
五年?
安禄山皱眉。
五年太久了。
他现在既已经从神迹中知道他的未来经历,他就会把这个时间给缩短的。
史思明正扣着自己的黄牙,他差点被天幕的话吓死。
节度使?
安胖子,节度使?
可别跟他开玩笑。
这什么玩意啊?他怎么听起来觉得虚头巴脑的呢?
【在平卢节度使之后,安禄山身上的官一层接着一层累加,在平卢节度使之后,安禄山又多了个范阳节度使的身份,是多了一个身份,而不是平调,也就是说,这两个地方的军政大权都是他的。李隆基觉得这尚且是不够的,又给他添上了一个河东节度使。就此,安禄山手里能调度的兵力已经有二十万了。】
【手里有兵力还不行,李隆基觉得这不够,不够凸显出他对安禄山的宠爱。他还要给安禄山封爵!给他个东平郡王的爵位!还记得张九龄在宰相位置的时候吗?那时候李隆基想给牛仙客一个小爵位都遭到了反对。现在李隆基好像是在报复性消费,区区一个爵位,给!他不仅要给,还要给个大的。】
【这下安禄山有了二十万兵力,有了爵位,李隆基还是觉得不够。为什么不够呢,因为安禄山总是来长安见他,安禄山来长安,怎么能没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呢?于是李隆基开始琢磨着给安禄山建造一个超级豪华的大豪斯。】
【是怎么样豪华的大豪斯呢,李隆基叮嘱了:“但穷壮丽,不限财力。”意思是你们怎么豪华怎么来,不用考虑金钱的问题!】
【有了这样一句话,工人们心里就有数了。床用珍贵的白檀木,吃饭的碗用金子做,筷子用银子做,就是厨房那些厨娘用的厨具,都得用金子银子。众所周知,安禄山是个胖子。李隆基又大手一挥,什么都要做成加普拉斯版本,床要能躺下五个人,碗要能盛五斗米。】
【最开始安禄山在张守珪手底下讨生活的时候,张守珪嫌弃他胖,严格限制安禄山的饭量,安禄山吃的多了点,张守珪就要凶安禄山。安禄山是个会看人眼色的,张守珪是他干爹,他吓得要死,根本不敢多吃一口饭。】
【但是现在好了,他的第二个干爹对他很好,他可以吃饱饭了,就此,他能放心大胆横向生长了。】
李隆基几乎呆滞了。
他听到自己给安禄山的这些荣耀,几乎感觉自己活在梦里。
这是他半夜惊醒都要抽自己两巴掌的程度。
不是,他二臂吧?
安禄山,谋反的逆贼,大唐的罪人,逼的他抱头鼠窜的死胖子!
他把三个要地的军政大权给了他?手里能调动多少兵力?二十万!
李隆基马上化身尖叫鸡,他在心里喊的石破天惊。
二十万人马!给他干什么?用来攻打长安的吗!
李隆基现在就是心痛,非常心痛。
天幕之前说,节度使在他统治的后期已经逐渐拥有了很大的权力。
他现在有意识收拢权力,并没把所有军政大权下放。
但天幕里的自己是个傻子啊,他不知道啊!
可想而知安禄山究竟是权势滔天到了何种地步。
李隆基的肝在颤抖。
还有,他还干了什么?
给安禄山一个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