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第238章

作者:九沓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然而就是这如砂砾草芥般的告示,送了一城人的性命。

  或许不起眼的不仅是告示,还有李隆基那道刺死的诏书。

  在那诏书下达的时候,没有一人知道,这一人之命,需要用满城大唐百姓来换。

  死一般的寂静。

  寂静的不仅是天幕,不仅是这座被屠空了的城,还有在看天幕的文武百官。

  丢的,是大唐的城池,死的,是大唐的子民。

  他们的子民没有逃跑之心,哪怕他们孱弱,不堪一击,可他们依旧用颤抖的手拿起武器。

  他们或被吓破了胆,但他们没有丢了保家卫国之心。

  可他们甚至没能和安禄山的士兵们对上,就被俘虏了。

  一城的人,被一个小小的太守给卖了。

  他们不是战死沙场,是被俘而死。

  他们没有背弃大唐,是大唐,背弃了他们。

  【陈留之后,是荥阳。荥阳破了。】

  【荥阳之后,是武牢。武牢有封常清啊,他是大唐的常胜将军,大唐双壁驻守武牢难道还会出问题吗?】

  【封常清还是那个将军,可他带的兵却不是自己的兵。那六万士兵,是地痞流亡组成的残次军,无身体素质,无作战纪律,无必胜信念。以这六万士兵抵御安禄山的铁骑无异于以卵击石。】

  【战败,武牢破。】

  【封常清退至葵园之后,整装军队,带着不足六万的残次兵继续战。】

  【又是战败,葵园破。】

  【洛阳上东门,继续战,然而再战再败,上东门破。】

  【封常清深知两军兵力悬殊,可他除了再战,别无他法。因为他的背后,就是洛阳。】

  【于洛阳驿站,封常清继续集结兵力,再战!】

  【可六万军队尚且不敌安禄山的铁骑,消耗巨大的残次兵又如何能抵,】

  【驿站沦陷,于是封常清退至宣仁门,这是洛阳皇城东门。】

  【再战,再败……】

  【史书上是这样描写的:“常清收余众,战于葵园,又败;战上东门内,又败。丁酉,禄山陷东京,贼鼓噪自四门入,纵兵杀掠。常清战于都亭驿,又败;退守宣仁门,又败;乃自苑西坏墙西走……”】

  【大唐双星,人人皆知的名将,在此时被逼到节节败退。封常清守洛阳,守到实在没有办法,才带着剩下的,几乎不能称之为兵力的兵,去找了高仙芝。】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有宝贝说这个时空的李隆基没犯大错,有点惨,我把另一个犯错时空的李隆基揪过来看天幕怎么样?把二凤一起带过来,不被这个时空的李隆基看到。两个时空不会因为这个有交错,也互不影响。你们会觉得有两个李隆基和两个二凤很奇怪吗?如果怪的话我就不揪他了TvT

第105章 洛阳彻底沦陷

  天幕上是纷飞的大雪。

  身批甲胄的将军带着残兵, 守着一个又一个关隘,又退了一个又一个关隘。

  “将军,我们该退了。”

  将领沉默不言, 满心不甘。

  若给他充足的兵力,若能将他自己的部下调度到这里,或是再多给他一些时间, 让他操练这些年轻的士兵。

  或有一战之力。

  “将军, 该退了!”

  年轻士兵面上焦急, 催促着。

  他们可以丢了兵力, 但不能丢了将军啊。

  封常清深深看了一眼洛阳,被身边的士兵半推搡着,扯着离开了。

  [封常清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吧。]

  [唉, 他带的兵太差了。]

  [不止兵差, 那些太守什么的也都是安稳日子过太多了。]

  [都被吓破了胆,所以一个个都主动投降。]

  [唉,没有几个人能居安思危。大唐要都是这样的兵,估计迟早完蛋吧。]

  [只能说, 皇帝是什么样子,他手底下的人都是什么样子。]

  [那个把一座城都卖了的人真恶心啊。]

  [自古以来这样的人难道还少吗?]

  天幕下的所有人都有着说不出的难受。

  宇文融讷讷:“那些太守就都, 这么跑啦?”

  李林甫:“都是人之本性。”

  韩休厉声辞色:“人的本性不该如此, 大唐的官员不该如此!”

  他只恨天幕没有把这个出卖河南节度使的人给说出来。

  若是知道他姓甚名谁, 他不可能让这人好过!

  萧崇捋着胡子, 只觉得这柔顺飘逸的胡子都千斤重一般, 坠的他心慌。

  最为一个带过兵, 打过仗的将军, 他知道士兵的重要性。

  将军是心脏但这心脏没有血脉的支持也是无法跳动的, 士兵和将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场漂亮的战役, 需要一个优秀的将领,也需要一批追随将领冲锋陷阵的士兵。

  他甚至能想象出那些没有经过正式训练的,地痞流氓出身的小兵在战场上是什么模样。

  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像鸡蛋一样脆弱,一击即碎。

  萧崇感受着心里的无可奈何,某一刻,他觉得自己能跟封常清心意互通。

  张九龄看着天幕,看着那退了又退的将军,还有浑身是血,几乎不能被称为军队的队伍,他心里的无奈不比萧嵩少一分。

  退一次,士气减半,退两次,士气顿消。

  如今这退的次数数不胜数,那些本就不剩多少的士气,想必荡然无存了吧。

  可他不能怪将军不尽心,也不能怪那些没接受训练的士兵不尽力。

  张九龄痛心疾首。

  他是文官,他不懂如何行军打仗,不懂怎么谋兵布局,尽管他现在恨不得以孱弱之躯冲进天幕之中,鼓舞士气,带头冲锋陷阵,都做不到。

  他沉沉看着李隆基,看着这个大唐的帝王。

  只要有他张九龄在相位一日,就绝对不会允许天幕的历史重新上演!

  看着天幕的封常清完完全全将自己代入进去了。

  他好像也进到这寒冬腊月,最不适宜开战的季节。

  他一次次出战,一次次战败,又战,又败。

  哪还有士气啊……莫说是军中士气,就连他这个当将军的心里都知道这一战接着一战,都将是注定失败的结局。

  他来到一个个城镇,又眼睁睁看着这每一个城镇在自己面前沦陷。

  除了撤退保存实力他想不到任何的办法。

  带领残军撤退的时候,他真实地感受到了天上飘落的雪落在了自己的肩头。

  那不是一粒粒雪,那是一寸寸国土,一条条人命。

  雪落在他的肩上,压得他直不起腰。

  【封常清和剩下不足六万的残兵去找高仙芝了,洛阳沦陷了。】

  【洛阳城中还有许多官员,此时,明晃晃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问题是:逃还是留。】

  【逃,那就是舍弃官位,舍弃名声,但或许能捡回一条人命。不逃,保全了名声,但命能不能在,就不知道了。】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诗背下来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但是真正铭记在心中并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这其中道理的,实在是太困难了。】

  【大多数的人选择了逃命,这很好理解。有命在是实质性的好处,但死后获得一个好的名声,那都是虚的,权衡之下,大批的官员都逃了,包括洛阳城内的士兵,也逃了□□成。】

  天幕上,繁盛一时的洛阳乱糟糟的。

  曾经这里是大唐的第二都城,这里人声鼎沸,摩肩接踵。

  花魁在花楼里跳着胡旋舞,乐师在一侧打的羯鼓,更有丝竹之音悠扬,远远飘到城外。

  街边小贩在认真做买卖,城墙士兵在认真巡逻,宫里的大臣都尽忠职守,洛阳城的每一个人都在尽心做着自己的事情。

  天下谁人不向往洛阳。

  可如今,繁华的大街上是东倒西歪的货摊,家家户户大门紧闭。

  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是骑马大摇大摆进城的逆贼,安禄山。

  有一人点头哈腰,与安禄山□□马并排,为安禄山引着方向。

  【除了这些逃的人,还有投降于安禄山来换得官职的人。他们在逆贼面前摇尾乞怜,毫无骨气,全去血性。大唐的骨气在他们身上消失的干干净净,而他们心中所想的,所追求的,是更多的钱财,更高的爵位,为此,他们可以背弃皇帝,背弃大唐王朝。】

  几乎所有人,瞬间将天幕那个卑躬屈膝之人,和投降安禄山换的官职之人联系到了一起。

  这下,所有人的愤怒都有了一个抒发口。

  张九龄气得手抖:“这个背弃皇帝,背弃大唐王朝之人,究竟是谁?”

  萧崇愤怒的扯下了两根胡子而不自知:“看他那副模样啊!”

  韩休冷笑补刀:“像一条可怜的丧门之犬。”

  “这人是谁?在我们之中吗?”宇文融有些着急。他十分好奇,这在洛阳沦陷之时不愿逃跑保命,投降敌军只为换个官职的人究竟是谁。

  “接着看天幕吧,应当回说。”李林甫道。

上一篇:重生七零再高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