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第39章

作者:九沓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姚崇是一个不错的宰相,上个视频已经提到了他的“十要事说”,随着“十要事说”的提出,与姚崇登宰相之位,那个君明臣贤的局面,便彻底开启了,让我们看看他为了这个盛世局面,究竟做了些什么吧。】

  天幕话音落下,紧紧跟在李隆基身侧的姚崇表面依旧平静,但掩在袖中的手已经抑制不住兴奋握拳了。

  好,好啊!

  他就知道,他姚崇一生为江山为社稷,鞠躬尽瘁,他当得后人一句褒扬啊!

  但是张说傻眼了。

  他没听错吧?

  姚崇,还不错的宰相?

  彻底开始君明臣贤的盛世局面?

  天幕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啊?

  【作者有话要说】

  姚崇宰相做的可以的,但是两个儿子和手下太坑了。

第28章 (视频) 弹幕:哈,李隆基?整顿外戚?

  天幕话音刚落, 姚崇顿时觉得自己的气场有两米八。

  李隆基听天幕这么说,自然认为这是后人在肯定他的眼光。

  于是文武百官面前,众目睽睽之下, 李隆基拍了拍姚崇的肩,高声赞道:“好!”

  “姚爱卿,朕的好宰相!”

  姚崇谦逊道:“这都是臣该做的。”

  百官看着眼热。

  姚崇这是亲口得到了陛下的赞扬, 得到了天幕的赞扬。

  那是天幕, 那是神迹, 那是来自千年之后后人的评价。

  此生功绩在三千年后自然盖棺定论, 在此时能得后人一句褒扬,那是荣耀啊。

  若这次的天幕也如上次一般,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那姚崇的声望必将仅次于上官昭容。

  天幕的话不仅仅给了姚公一个有才能的牌子, 还给了他一个清白的牌子。

  陛下可以心无芥蒂任用他,这是将姚公在陛下心里的位置又拔高了一层。

  李隆基满意看了看姚崇,又继续看向天幕了。

  姚崇欲往一侧看向张说,却发现张说该站的位置空空入也。

  欸?人呢?

  姚崇往后伸着脖子试图张望, 最终在不远处,不显眼的角落发现了张说。

  他看着张说神情颇有几分呆滞, 呆呆拿着笔, 那纸上仿佛写着什么。

  姚崇放轻了脚步走了过去。

  张说实在是还没有从震惊中缓过来。

  他推测的规律难不成是错误的?这天幕此番过来就是为了夸夸那姚崇。

  假的吧?

  他不能接受。

  细微又熟悉的声音从身边传来。

  不知道是谁在小声说话。

  “姚崇是一个不错的宰相, 上个视频已经提到了他的……”

  张说猛地抬头, 只见姚崇那张放大的脸就出现在自己的脸前。

  张说吓了一跳, 猛地往后退了两步:“姚公这是作甚!”

  姚崇看了看张说手里的纸笔:“张公上朝, 还带纸笔?也幸好是天幕亮着, 不然写字可困难。”

  张说转了个身, 不打算理他。

  姚崇继续道:“我见张公这是准备将天幕所说, 我的事迹完完整整记录下来?”

  姚崇作恍然大悟状:“张公勤勉好学之心感天动地啊。”

  张说带着几分羞愤,将身子又转了三十度。

  依旧不想理姚崇。

  但是姚崇并不管这些,他笑着:“不如张公借我几张纸,我也来记录一下,若天幕指出我什么短处,我也好及时改正。”

  张说看了姚崇装模作样的模样,言简意赅:“不借。”

  姚崇心里畅快并不与张说计较,转身寻了个小太监,让太监找来纸笔给他。

  就在张说以为姚崇已经离开的时候,他拿着纸笔又回来了,他亲切看着张说,带着几分欢快:“如此,我便与张公一同记录罢!”

  张说吃了哑巴亏往肚子里咽。

  【姚崇的“十要事说”可以说就是他的政治纲领,他登宰相位之后,逐步施行自己的政治纲领。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整顿吏治。】

  【我们可以看到,“十要事说”中有多条与吏治相关,比如第三条的,对宠爱亲信的不法行为严加制裁。】

  天幕说到此,混在文武百官之中,被降职的姜皎吓得一个机灵。

  对宠幸亲信的不法行为严加制裁。

  这难道就是陛下降职于他的原因?

  找到根源了!

  姜皎开始在心里飞快盘算自己干过的一些不能拿到明面上的事情,并且飞快思考如何做才能弥补自己的罪过。

  看来陛下心里如明镜一般啊!

  平时和他喝酒吃肉打马球的时候倒是没看出来,陛下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本事。

  如此说来,最近自己在家认真处理政务才是对的!

  陛下隐藏得深啊……

  看来陛下心里果然没有拿他当好兄弟,皇帝就是皇帝,他日后一定得划清臣子与君主的界限,本本分分。

  李隆基听到这话,心里也是一个“咯噔”。

  对宠爱亲信的不法行为严加制裁。

  天幕是不是又在点他了?!

  上一次天幕说上官婉儿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先是逮着上官婉儿一通乱夸,接着话锋一转,说到他毁墓的事情!

  这回天幕也要来一个急刹,把矛头指向他?

  不能够不能够!他刚刚降了姜皎的职!

  上次天幕透露了,韦安石后来被贬有姜皎的关系后,他害怕天幕背刺,直接一劳永逸,将姜皎降职了。

  李隆基提心吊胆等了又等,天幕没有扯出他。

  【除了第三条,还有第六条,不任命亲属出任公职,以及最后一条,禁止外戚内宠专权。】

  无人看到地方,李隆基小心呼出一口气。

  暂时把心放下了。

  此时他无比庆幸自己的谨慎,在上次天幕提到的时候,他迅疾做出了反应,积极应对,及时堵住天幕的嘴。

  以后他也要做到如此迅速!

  【针对整顿朝堂之上的乱象,以及激发吏治活力,姚崇分别做了两项举措。】

  【在整顿朝堂乱象之上,姚崇坚定自己的政治纲领,禁止斜封官。什么是斜封官呢?正常来说,一个人想步入仕途,是要走科举的道路的,朝廷官员一般由吏部任命,斜封官则是皇帝越过了吏部,直接批准任命的官员。斜封官这一称呼,是对这种非正常程序任命官员的一种蔑视性称呼,他们不走科举正途,也没参与什么政治活动,没有功绩。】

  【我们既然说到姚崇坚定要求禁止斜封官,那就是说明,李隆基是想搞搞斜封官的。】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把斜封官放在现代,那就是你在全力以赴日夜兼程准备高考的时候,旁边有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出现,你问他你为什么不学习呀?】

  【他淡淡看了你一眼,轻飘飘道:“我保送。”你敬仰的目光看向他,认为他一定学习很好吧?或者是参加什么国家级世界性的比赛获得了荣誉?结果发现他的成绩还没有你的一半。】

  【所以当时官员对于斜封官,还是不那么愿意接受的。但是无奈,那是皇帝亲自任命啊,有意见,憋着。】

  李隆基气还没喘匀,就又吊上来了。

  他就知道,又扯上他了!

  文武百官齐齐看向李隆基。

  怎么这事儿他们不知道?

  他们之间,难不成还有斜封官出现?

  大家不都是一同走的科举之路吗?谁弯道超车?谁少走了好几年的路?

  究竟是谁?

  怀疑的气氛于宣政殿门前滋生,百官不敢说话,但是不满的气息似乎能凝成实体,直接就要冲破天际了。

  李隆基心里苦。

  他此前是有这个想法不错,但是被他的好宰相姚崇悬崖勒马,给制止了呀!

  玉帝菩萨,天可怜见,他冤枉啊,他只是想想,他没有真的去做这件事。

  已经两年多,朝堂之上再也没有斜封官出现了。

  李隆基本能往身后看向他的好宰相姚崇。

  朕的姚爱卿,快来帮朕说句话呀?

  朕的姚爱卿,朕现在十分需要你!

  朕的姚……爱卿?

  嗯?姚爱卿呢?

上一篇:重生七零再高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