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沓
【影视剧里那些严肃的文官瞬间都鲜活起来了呢。】
【哈哈哈哈,他们的规矩呢?他们的体统呢?】
【有辱斯文,真的有辱斯文呐。】
一时间,众人都将同情的视线打到了御史大夫,李杰的身上。
他们都还记得李杰年初的时候,鼻青脸肿来上朝的那日。
有当日去外地办公没亲眼看上的,这会儿与周围人交头接耳。
“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
“啧,你是没看到,李公那张脸,惨的呦……”
“真像天幕上的那样?”
“不止,远远不止,那日的李公,一个脑袋肿成了两个大,话都说不清楚了。”
百官唏嘘不已。
御史大夫李杰经天幕提醒,回想起来不太美妙的记忆,他伸手摸了摸脸蛋,犹感觉一丝疼痛。
李隆基也想起了这件事,说到底,是他连襟的错!
他回头寻找李杰的身影。
李杰站的并不算远。
李隆基起身,走到李杰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是朕约束不力,让爱卿受委屈了。”
李杰十分感动:“陛下盛名,臣无任何委屈!”
李隆基点头,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接着期待看向天幕。
这回天幕总要表扬他了。
这是年初发生的事儿,他可没有向着自己连襟,他坚定地与他的臣子站在一处,妥善处理好了此事。
天幕如他所愿,说了出来。
【御史大夫李杰被打的第二日,他穿着破烂衣裳,顶着青一块紫一块的脸就去上朝告状了。他说的也是不卑不亢:长孙昕和杨仙玉打坏了我不要紧,侮辱我也不要紧,但是他们撕坏了我的官服!他们辱的是陛下啊!】
【我们通过第一个景致斜封官的例子能知道,李隆基是愿意听姚崇的话的,这回李隆基也是贯彻了姚崇的政治纲领,整顿外戚。他的连襟给他来了这样一个大动作,那简直是在打他的脸面,于是李隆基当即下令当朝杖杀长孙昕和杨仙玉,安抚李杰,并高度赞扬了李杰这一举动,这也表明了李隆基开元初期,抑制外戚专权的心。】
李隆基心里终于畅快了。
他记录神音之言的笔也停住了,仰头看着天幕,带着期待与希望,想让天幕像夸姚崇那样,也夸夸他。
朕准备好了,来吧,夸朕!
飘过去的弹幕却并未如他所愿。
【哈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小耳朵,抑制外戚专权?李隆基还干过这事儿?他才最不配说这句话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十要事说”的翻译参考百度百科。
第29章 (视频) 朝堂掀起内卷之风
【李隆基搞外戚专权有一手的。】
【真不知道为什么, 唐隆政变还是他发起的,唐隆政变没有让他意识到外戚专权的坏处吗?】
【都说了他后期像被夺舍了。】
【我觉得他前期只是抑制了本性罢了。】
宣政殿前,李隆基如坐针毡, 那舒适的屁股垫也不再舒适。
怎么回事呢?
不是刚刚说了他在这件事儿上办的还可以吗?
他没有偏向王皇后的亲戚呀!
弹幕还在持续。
【要我说,李隆基他就是双标doge,怎么对他不喜欢的王皇后的外戚, 就能做到公平公正, 宠爱他儿媳杨贵妃的时候, 可没想过不能让外戚专权, 逃跑的时候都得巴巴带上呢。】
【博主第一个视频也讲到过,可以简单看看,就是说的不太详细。】
弹幕几句话, 把武婕妤cpu干烧了。
她刚哄好自己的儿子, 打算去殿外仔细瞧瞧天幕,就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什么叫宠爱他的儿媳,杨贵妃?
李隆基,把自己儿媳搞到后宫了来了?!
逃跑, 李隆基跑到哪里去?
是她想的那种,最没出息的兵临城下的那种逃跑?
武婕妤叫来身旁资历比较老的宫女, 问道:“天幕所讲的究竟是什么意思?之前还出现天幕了吗?天幕讲的都是什么?”
第一次的天幕说的全是陛下干的坏事, 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宫女, 她哪里敢说话啊。
宫女支支吾吾, 说不出什么话来。
武婕妤眉毛一横, 怒道:“说!”
宫女吓哭了, “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武婕妤虽然正得盛宠, 但是她也是完全不敢把之前天幕的内容讲给她听啊。
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情!
宫女颤抖着声音泣涕道:“事关陛下, 奴婢不敢说啊……”
武婕妤稳了稳自己的心神, 权她:“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此事你知我知,你说出来,我保你荣华富贵,你若不说,我也有许多办法,让你说出来。”
宫女趴在地上仔细思量。
是啊,她是陛下宠爱的武婕妤,处置她一个小小的宫女不是挥挥手的事情吗。
而且,第一次天幕的内容,整个皇宫的人都知道,只不过大家害怕掉脑袋讳莫如深,从不在人前提及罢了。
武婕妤说的对,这件事情,只有她们两个人知道。
宫女也稳住了心神,她组织语言道:“这天幕,是来自一千三百年后,在天幕中说话的人,是一千三百年后的后人,她知道许多还未发生的事情。”
“第一次天幕,是在开元元年之时出现的,彼时婕妤……未在宫中。”
“天幕先是说了,陛下统治时期,会出现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大家本以为这是幸事,只以为能有机会亲眼目睹盛世模样,当时整个皇城从上到下,包括我们这些什么都不懂的宫女太监,皆是欢呼,备受鼓舞,以为……以为陛下是个明君。”
“没想到……”
武婕妤急急问道:“没想到什么?”
“没想到,陛下他,废掉了王皇后,一日内杀了三个儿子,这三子里包括如今赵丽妃的儿子,李瑛。还,还霸占儿媳。”
武婕妤感觉自己脑子不大够用了,她日日夜夜的枕边人,原来是这样的一个人?
“那逃跑呢?逃跑是什么意思?”
小宫女继续道:“逃跑是,陛下他在兵临城下的时候,弃城而逃了。”
武惠妃更震惊了,她往后退了两步。
弃城而逃?
看如今政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模样,怎么都和弃城而逃搭不上什么关系啊?
“弃的是什么城?”
或许是一座小城呢?或许是当时陛下尚且不在宫中,或许当时兵力不足,最好的办法就是弃城,又或许弃城之后,不久陛下又出兵将此城夺了回来呢?
此时武婕妤尚且还对李隆基抱有一丝希望。
武婕妤是武则天的侄孙女,身上就没有带着深闺女子的血液,自出生后也看过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政变,她与寻常不干政务的女子是有所不同的。
她知道权力的重要性,所以争宠希望能为自己的儿子添些助力。
但她更知道弃城而逃意味着什么。
宫女不敢看武婕妤的眼睛:“是长安城……”
弃的是什么城?
是长安城。
武婕妤闭了闭眼睛,却始终平复不了心里的震惊。
这是,国都沦陷啊。
李隆基他究竟在做些什么啊?
“那天幕可有说些细节,为何而逃?谁带的兵?这乱究竟是因何而起?”
若是说了尚且还能寻到应对之法。
小宫女道:“第一次的天幕只说了一个大概,具体细节没有透露。”
武婕妤跌坐在美人榻上,有些呆滞看着不远处熟睡的儿子。
她虽为权力,但与李隆基时时刻刻相处,说没有真的喜欢过他是假的。
毕竟他算得上俊朗,正值壮年,又极为风雅,在她生下儿子后,更是体贴了。
可现在她知道了,这让她心动的男人,最爱的不是她,而是他的儿媳。
他不仅霸占儿媳,他还弃城而逃,做出令国都沦陷这等荒唐的事情!
武婕妤觉得自己此前为李隆基跳动的心就是个笑话。
若李隆基是这等昏庸之辈,那这权力她更是要争一争,若是能在国都沦陷之前,让她的儿子登基,逼李隆基退位,那便好了……
后宫中,与王皇后在一处的妃嫔都沉默了。
李隆基霸占儿媳,弃城而逃的事情她们都已经知晓,如今听天幕之言,也有了心理准备,并不如何惊慌。
她们更关注的是天幕那句:“对他不喜欢的王皇后的外戚,就能做到公平公正,宠爱他儿媳杨贵妃的时候,可没想过不能让外戚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