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第73章

作者:九沓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第43章 (视频) 三个人的幽怨:陛下真把我忘了?

  张嘉贞听着李隆基口中这陌生称呼, 失魂落魄,心里只觉得满腹心酸和委屈。

  陛下以前并不会如此称呼他,陛下之前亲切地称呼他为张爱卿, 张宰相。

  他被贬了一遭,回来已经物是人非了。

  这“张宰相”和“张爱卿”的称呼还存在,但却不是叫他的了。

  这称呼, 被冠到了张说那个歹毒小人的头上!

  说起来, 张嘉贞心里的火又点燃了。

  都赖张说, 否则这里哪里会有张说的一席之地, 这明明该是他张嘉贞的主场。

  这接连两回的天幕,提及的也必定是他张嘉贞的名讳。

  张嘉贞转头看张说,怒视。

  李隆基往前走了两步, 到自己的位置做好, 用眼神示意拉住张嘉贞的宋璟和源乾曜。

  撒撒手。

  宋璟和源乾曜各自退后两步,撒开了手。

  张嘉贞本来将自己身上一半的力气都放在了宋璟和源乾曜的身上,现在两人乍一松手,他不免往前一个踉跄。

  “哎呦。”

  “噗嗤。”

  “哎呦”的是张嘉贞。

  “噗嗤”的是张说。

  张说的笑说掩饰了, 自然是掩饰了,陛下毕竟还在主位上坐着呢。

  但要说完全掩饰住, 也不尽然。

  反正张嘉贞是听到了这个声音。

  张嘉贞又开始吹胡子瞪眼的。

  李隆基适时把话插进来:“张尚书身体抱恙?”

  张嘉贞回过神。

  陛下这是在问他的话呢。

  身体抱恙?他才没抱恙。

  生病了这是怎么回事, 陛下刚把他调到长安, 早不生病晚不生病, 偏偏这个时候生病, 这是在对陛下的安排有什么不满吗?还是说他这个尚书不想做了?

  “臣身体极好, 多谢陛下挂念。”

  张嘉贞干脆利落, 表示自己的身体没问题。

  他不仅没问题, 他现在就能表演一个当场处理政务, 他精力充沛着呢。

  李隆基也觉得张嘉贞的精力甚是充沛。

  刚到门口他尚且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有了一个缓冲的时间,他全明白了。

  张嘉贞这是因为自己贬职了,而张说升为首席宰相而心中不满呢。

  对张说的宰相之位不满,那就是对他的安排不满了?

  李隆基心里有几分不快,但并未表现出来。

  他适时把话插进了张说和张嘉贞之间,也让这场正在酝酿之中的闹剧变成了彻底的默剧。

  无论是心有挑衅之意的张说,还是愤愤不平的张嘉贞,此时在李隆基的面前,都安静如鸡。

  【我们来简单说一下张嘉贞。张嘉贞,如何概括这一个宰相呢,“吏事强明,善于敷奏”,这是史料上对他的概括,精准且到位。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说的是张嘉贞这个人,他十分能干,而且善于向皇帝汇报政事。】

  [那是不是说明张嘉贞这宰相当的还行啊?]

  [但是再怎么行也不如之前那两个了。]

  [我觉得这话怎么看都不是像大夸特夸的感觉啊。]

  [对对,前面就是我的嘴替,我就感觉怪怪的呢。]

  [是啊,谁会表扬一个人很擅长汇报工作啊……]

  短暂的别扭之后,张嘉贞的注意力又被天幕给吸引了。

  这毕竟是关乎于他的天幕,天幕上说,最开始先讲一讲张嘉贞,那也就是说,这段时间他还是天幕的主角。

  张嘉贞虽不满意自己没能单独出现在一个天幕之中,但对于这短暂的只讲他的部分,也是十分珍惜的。

  “吏事强明,善于敷奏……”

  听起来不错啊。

  张嘉贞暗自高兴。

  至于画面上飘过的那些评论。

  什么“不如之前两个”、“不像大夸特夸”、“谁会表扬一个人很擅长汇报工作啊”都被张嘉贞给自动忽略了。

  听起来就是一家之言。

  且这些人看起来没怎么读过史书的样子,人云亦云,可见他们说的也不一定对。

  至少他张嘉贞对这些言论是全盘否定的。

  他张嘉贞第一个不认可。

  而张说与张嘉贞的想法就大不一样了。

  “不如之前两个。”

  那确实,光是四大贤相,前面两个就占了最后两个位置,他张说尚且还得争一争呢,他张嘉贞算是什么,比不过之前两个是自然的。

  “不像大夸特夸。”

  哦呦,完蛋喽,天幕连最开始都不夸张嘉贞啊?

  那张嘉贞可真不行啊,按照他张说摸出来的规律,不管最后是怎样猛烈的背刺,天幕最开始都会公正地将这人的功绩给一一罗列出来。

  嘿嘿,张嘉贞他一条功绩都没有。

  “谁会表扬一个人很擅长汇报工作啊。”

  没错啊,人家后人说得很对啊,只有没什么好夸的了,才会表扬一个人很擅长汇报工作吧?

  张嘉贞的政绩呢?当宰相每日要处理那么多的政事,他的政绩呢?

  就是不如姚崇那样会办事儿,也总得像宋璟那样,正直如一,直言上谏,做到一个合格宰相应该做的规劝圣上吧?

  啧,张嘉贞连上谏这条也不能让后人拿出来说道说道。

  张说与张嘉贞的位置面对面,仅隔着一条过道。

  因此张嘉贞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张说那饱含深意的眼神。

  张说给过眼神之后摇了摇头。

  真惨,将张嘉贞记录在史的人真惨。

  怕是绞尽脑汁了吧?

  此时正是饭点儿,众人都饿着肚子。

  李隆基自己也饿着。

  因此他招呼着百官不必拘束,边用膳,边看天幕。

  张说到底是在王翰家中填了填肚子,此时肚子有个薄薄的底,还不算饿。

  他给自己倒了杯酒,惬意抿了一口。

  然后在众人含蓄伸筷子夹菜,为填饱肚子的事业奋斗之时,从袖中摸出厚厚一沓纸,还有笔。

  然后“唰”地一声,把折在一起的纸给打开。

  引得众人纷纷往这里看过来。

  张说心满意足感受着万众瞩目的待遇,然后拿起笔,看了看天幕,奋笔疾书起来。

  百官傻了。

  “张公这是在作甚?”

  “莫不是如之前一般,在记录天幕?”

  “张公不饿吗?”

  “唉,愧疚,张公心里想的皆是国事,吃饭时都不忘记录天幕,检讨自己。”

  “张公甚至是连之前的笔记都随身带着。”

  “张公实在是吾辈楷模。”

  “和张公比起来,我在此大快朵颐,实在不该。”

  有人真情实意在焦虑着,暗自伸手招呼着一旁候着的宫人。

  “你过来,替我找纸笔来,悄悄送过来便可。”

  虽说他的声音极小,出去一个宫人也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但总有人发现了这角落里发生的一幕。

  看着此人目光放在张说身上唉声叹气的模样,大约能猜到这宫人出去究竟是为了什么。

  于是,几个有心眼的也纷纷把身边候着的宫人招来:“快,也给我找点纸笔过来,动作要快,手脚要轻。”

  于是,接二连三,一部分手里多出了纸笔。

  他们又在影响着另一批人。

  于无声之间,大殿弥漫起了一股互卷的风气。

  而等到李隆基将肚子填至三分饱,抬头看的时候,只见满座桌案上不是琳琅的食物,而是白花花的纸。

  李隆基也是在前两场天幕下记过笔记之人,那些总结此时还在他的床头贴着呢。

  他下意识往天幕所讲的主角,张嘉贞那里看去。

上一篇:重生七零再高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