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沓
【陆坚这是骑着张说脖子上说他做的不对呢。张说能容忍自己这么被反对?他不能,所以他当即就发怒了,厉声辞色驳斥回去:“自古以来,皇帝要是把国家治理至太平后,都会走上大肆兴建土木,纵情声色,沉迷享乐的道路上。只有我们的皇帝他发展文治,善待儒生,将古代的典籍整理编撰成册。这是天大的好事,没有一点可以指摘的地方。现在朝廷上下全力支持促成学院的建成,你反而要反对,你安的什么心?你在说陛下做的不对?】
【陆坚能怎么说?陆坚不敢说话,他安静如鸡。他不让皇帝搞文治,难不成让皇帝走上大肆兴建土木,纵情声色,沉迷享乐的道路?那他可就成了千古罪人。】
【要说张说的话也说的很有技巧,他不仅驳斥了陆坚,还拍了拍李隆基的马屁。这话缩减缩减,就是自古皇帝都昏庸,就李隆基贤明的意思。】
李隆基摇摇头表示反对。
他不认可。
说张爱卿拍他马屁,他是不认可的。
这完全是在根据史册记录而歪曲事实,后人这是自己揣测张爱卿的态度。
张爱卿明明老实正直。
他十分欣赏自己的诗,不是拍马屁的那种人。
张说的拍马屁的心思被天幕当场戳破,老脸一红。
但他想了想,除了宋璟那无比公正耿直的人,哪个当官儿的他不拍皇帝马屁呢?
只是拍在马屁股和马蹄子上的区别。
就是四大贤相之一的姚崇他都要拍呢。
没人比他更会讨陛下欢心了。
想到这里,张说又梗着脖子坐起来。
他不心虚,他完全不心虚。
李隆基看着张说坐地笔直的模样,会心一笑。
瞧瞧他的宰相,毫不心虚。
多么正直且真性情的一个人啊!
若是没有这次的天幕,他尚且还不知道张说是如此欣赏他。
张说就是他的知己,他此后要更信任张说,不,不仅仅要给予张说信任,他还要更加重用张说!
李隆基在心里高兴地想。
天幕就像李隆基肚子里的蛔虫。
【张说驳斥陆坚的话理所当然传到了李隆基的耳朵里,他龙心大悦,觉得张说就是他的知己,此后更加信任张说,并打算日后重用他。】
【但张说到底是否能被予以这样完全的信任呢?其实是不能的,这个我们之后会讲到。】
李隆基:呆滞,jpg
知己、信任、重用这三个词甚至还在李隆基脑袋里循环往复地徘徊着。
天幕一句“不能予以完全信任”,抄着一大块砖红色的搬砖,虎虎生风就往他脑门上砸过来了。
李隆基晃了晃脑袋,晕乎乎的。
难不成张说也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幸好啊,幸好天幕出现的时间及时啊。
现在张说确实没犯错,但人心易变,保不齐日后张说也生了什么贪污的心思呢?
没关系,天幕还在呢,他会根据天幕说的错处,来惩罚未来的张说的!
这话也把张说给吓住了。
什么意思?
天幕这是即将要背刺的意思?
张说左歪头右歪头,左思右想。
他确定,此前自己的确是没有犯错,天幕抓不到他的小辫子。
但以后……以后的事他就不确定了。
可这以后毕竟是有改正之机的呀。
陛下英明神武,自然不会因为他没有犯的错误而贸然惩治他。
只要他能把以后犯的错给记下来,小心规避就好。
李隆基同情看了张说一眼,那意思,你完了,天幕要背刺你了。
接着认真拿好笔,准备做笔记。
来吧天幕,我准备好了,快告诉朕,张说犯了什么错,朕要牢牢记住!
但天幕并没如李隆基的意。
【把话题继续扯到丽正书院上。陆坚对丽正书院不满意的原因之一,是被选进书院的学士太垃圾了,能力不行,白拿工资,像个吃白饭的。那我们就来看看他认为的这个“垃圾”是谁。】
【这个人就是唐代著名诗人,“吴中四士”之一,盛唐诗坛那颗最璀璨的明珠李白的发现人,四明狂客,贺知章。】
【我这样说贺知章,你们是不是会觉得有点熟悉,但是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印象?】
【你们可能只是觉得贺知章的名字熟悉,但是我敢打赌,你们所有人都背过贺知章的诗。这首诗可以算得上是我们所背唐诗之中的启蒙诗之一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啊!!我背过啊。]
[原来这首诗是贺知章写的!]
[小时候只觉得诗难背,根本不理解这里面的意思,现在才明白贺知章有多厉害。]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画面感真的太强了。]
[呜呜呜,我五年没回家了,想家了。]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有的宝贝想看《兰陵王入阵曲》,我再仔细查查资料,贺知章讲完就写这个,用来背刺李隆基。在这个平行时空《兰陵王入阵曲》肯定不会再被禁掉,主打的就是弥补遗憾。你们要是有其他想看的也可以说,不影响节奏我都会写。
根据时间线,有名的诗人也会逐渐写出来~
其实越往后写,对这个平行时空的影响就会更大一点,真正的历史我会放在天幕去讲,天幕讲不了的放在作话。再强调一下,这是平行时空哦,不会否认任何历史的。
今天比以前要早将近两个小时写完!(抬头挺胸)(骄傲)
第51章 (视频) 大器晚成贺知章
大殿上的贺知章看着天幕上的后人兴奋。
完全不理解这兴奋从何来。
但是这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好熟悉。
哦,脑袋有点痒, 一个属于未来的他的脑子,好像要长出来了。
贺知章本能往张九龄那里那里看了一眼。
想必在天幕说起子寿之诗的时候,子寿心里也有这样的熟悉之感吧?
而此时的陆坚整张脸都堆满了苦涩。
贺公是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在进丽正书院之前, 谁都没有想过没多久贺公就升官而了呀。
【如果你现在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觉得十分迷茫找不到任何方向,亦或是觉得自己活到现在没有一点成就,不知道存在的意义, 那你不妨来看看贺知章。】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贺知章, 那“大器晚成”最为贴切了。】
[呜呜呜博主怎么知道我在焦虑什么?]
[我现在毕业找工作,投出去的简历都收不到回复,简直焦虑的要死。]
[找完工作也不会结束焦虑,只会更焦虑。]
[天天拿着那点破窝囊废, 我一点钱都存不下。]
一向潇洒的贺知章在听到天幕这句话的时候,难得有些不好意思。
大器晚成……
他快四十岁的时候才考上状元, 和同僚们想比, 这年岁到底是有些大了。
怪丢人的。
怪不好意思的。
天幕真的是在夸他的吗?
不确定, 再看看。
如果说贺知章现在看天幕还是出于一个比较保守的心态, 那张说就是一个与贺知章完全相反的激进心态。
这是夸奖吧?
这绝对是夸奖。
张说拍拍桌子一锤定音。
要不怎么说就他张说能当上宰相, 他就是行啊!
看好的王翰因为那首《凉州词》被夸了, 还有张九龄, 不仅仅文采出众, 他还当上了宰相啊!
现在贺知章也被天幕提名夸奖。
现在好了, 他们这个文学小团体凑齐了。
这是天幕在用另一种方式对自己予以肯定!
看天幕的意思,贺公是后人的精神力量?
这都是贺公的人格魅力啊。
李隆基倒是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天幕的这句话上,他更注意的是天幕的上一段话。
天幕说,贺知章是唐代著名诗人,是盛唐诗坛上那颗最璀璨明珠的发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