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巷来了个大美人 第22章

作者:溜溜猪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大概是开始了新的生活心情好,冯燕文神采飞扬,对比下来一起出门的徐解放,就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走到台阶那里没看到,差点一脚就踏空了。

  一行人连个眼神都没给他,徐解放失魂落魄的回到了家里。

  薛老太还在骂骂咧咧的,诅咒冯燕文不得好死,这些碎碎念以前也经常有,薛老太有时候也会拉着他一起絮叨,但今天徐解放是一点心情都没有,走到屋里的时候见房间的包不见了。

  徐解放是个大车司机,一往外面跑就是十天半个月,前不久刚去了南方,从南方回来的时候带了一包东西。

  他以前也经常这样,带点当地土特产什么的,老太太也喜欢占这种便宜,但这次出去他在南方买了几件衣服,本来想着送给冯燕文,缓和缓和关系,没想到婚都离了,衣服却还没送出去。

  那个包到底是什么时候不见的,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但徐解放知道在老太太那里。

  而此刻的薛老太,正低头刨那个袋子呢。

  儿子都离婚了,她却有心情数起袋子里的东西来,当真是没心没肺。

  没有南方产的橘子罐头,也没有麦乳精,只有几件时髦的女士衣服,一看就知道给那个贱人买的,其实徐解放很少给冯燕文买东西,买了也到不了她手上,总是会给老太太提前拿走,偶尔心情好能轮到一星半点的给她。

  薛老太没翻到想要的东西,生气的把袋子往旁边一扔,坐在炕头上拍大腿哭:“一个两个都是没良心的,你到现在还想着她呢,她有没有想着你,我真是白养了你几十年啊,娶了媳妇忘了娘,想想你小时候,家里穷的都揭不开锅了,娘吃麦麸,把粮食省给你们几个吃……”

  一说起来,要从怀孕吃的苦开始说起。

  以前徐解放没觉得有什么,今天却觉得烦透了,那会儿谁不是这样吃苦,她娘说的那个时候,还有人穷的连麦麸都吃不起,怎么这些苦难都算在他头上了,是他自己要生出来的吗,还不是他们把他生出来的,而如今这些苦难就像一道道枷锁,套着他喘不过气来。

  徐解放懒得哄他娘,又觉得家里哪哪待着都不舒服,一种无力的窒息感,为了所谓的孝顺,这么多年来确实亏待了冯燕文不少,但在母亲心里,自己做的依然不够,她还想要更多,想控制的更多,什么时候给自己的媳妇买几件衣服就成了大不孝了。

  都没回屋,徐解放直接走出了家门,在外头待着他又觉得所有人都在看他,逃也似的走出了胡同。

  “妈,老三走远了。”一直没吭气儿的李秀芝说。

  刚才她就料到了会这样,老三对他媳妇是有感情的,不过有感情能怎么样,老三也太愚孝了,亲娘说往东绝不往西,比起徐解放来,老大和老二心眼儿都多些,对母亲也是阳奉阴违。

  李秀芝说:“妈,刚才我跟您说的事儿,您看——”

  人越老越喜欢抠着钱不松手,薛老太手里可是有一大笔钱。

  早些年大家都往公中交钱,那会儿薛老太手里是掌握了家里的经济大权的,后来老三都成家了,各家各户也有了自己的规划,也就没齐齐往上交了,但因为徐解放两口子情况特殊,又没个亲生的孩子,一直是防着冯燕文的,照老太太的说法,可是防的好防的妙,不然这次离婚算是损失惨重。

  徐解放在外头跑车,这工作是辛苦,但钱多啊,一个月下来多的时候能上千!

  这些年钱都存在老太太那里,谁不猜现在是一笔大数字。

  薛老太顿时不哭了:“钱,哪里有钱,我手里可没钱。”

  李秀芝干笑一声:“这些钱我也不是替我自己要的,您也知道大卫下学期就要大三了,现在啥也没有,就算处了对象都不敢带回来,我听说他们班有个局长家的闺女对他有意思,但大卫这孩子您也知道,懂事儿真的特别懂事,又孝顺,自己什么情况他能不知道吗,咱们能把局长家的姑娘带回到这里来,别把人给吓跑咯,所以我想着给他买个房子,您只管放心,这钱我是借,可以打欠条给您,后头我们有钱了慢慢还。”

  儿子已经长大了,被媳妇污染了,不香了,现在孙子才是心头肉。

  薛老太转了转眼珠子:“真是局长家闺女?”

  李秀芝担保:“真是局长家闺女,就是那丫头长的不咋样,但我也跟大卫说了,女孩儿长的好没啥用,以后谁不老的,等老了谁还分美丑,但咱们家也不能太寒碜是吧。”

  要真说媳妇美若天仙,薛老太肯定不乐意。

  这个家里,谁也不能美过她老人家!

  薛老太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给大卫找个好的对象,要是大卫真的能跟局长家闺女处,以后她也能扬眉吐气有面子了,等结了婚了再慢慢谋划,局长家的一切不都姓徐了?

  那她以后也是局长的长辈了。

  薛老太嘴角微微翘起:“你可是说了要还。”

  见老太太语气里面松动了,李秀芝笑的嘴角都合不拢:“还,肯定还,等我有钱一定还。”

  有钱了一定还,没钱还能逼死她不成。

  都是一家人,没准以后徐解放还要指望着侄子养老呢,侄子结婚他能不出点力?

  李秀芝打定了主意,先把钱拿出来,后头的事情慢慢说!

  ————

  “舅舅,各位叔叔婶婶,今天多谢你们了。”徐梦冲今天去帮忙的那些人做了个揖。

  见她这么郑重,刘大姐都不好意思了:“你这孩子,就是太客气了,以后都是街坊邻居的,大家之间相互照应,我也希望你跟你妈日子过得好。”这房子能租长点儿,也有人帮着街道盯住孩子。

  冯燕武这才注意到这个个子小小胖胖的大婶来,看着是个和气人,今天他来的仓促,都没带什么东西过来,今天能顺利解决,多亏这个大姐最后来这么一句,不然一时半会儿都说明白的。

  “是该谢谢您。”冯燕武说:“到这个点了,咱们在外头吃顿饭吧。”

  徐梦说:“就在家里做吧,昨天舅舅拎了两只鸡过来,这鸡可在家里养不长久,我瞅着赶紧杀来吃算了。”城里不比农村,鸡养在院子里很麻烦,不仅臭,两人也都没有时间去照料一只鸡。

  刘大姐见推辞不过,便应下了。

  冯燕文觉得这事儿是件喜事,既然请了刘大姐,索性把一条胡同里,打过交道的人都请过来吃个饭,于是又要请常喜一家,卖二手货的老板王栓柱,另外还有三个小邻居,那两只鸡索性都宰了,另外还要买点菜回来。

  徐梦说:“我去买菜。”

  刘大姐也表示不白吃,她跟冯燕文先回去收拾。

  冯燕武跟那些汉子是起了个大早赶过来的,早上也就在路边随便买了点填饱了肚子,这会儿已经饿了,见冯燕文正经八百的要请客,干脆商量好了吃完午饭再走,这几个人跟冯燕武的关系本来也亲近,都是给鸡场干活的散工。

  冯燕文则是盘算起菜来,两只鸡是现成的,但肉鸡不好炖汤,最好做红烧,都炒了炖土豆,这年头条件好了,土豆可以少放一些,多多的吃肉,刚好徐梦也是这样想的,这种肉鸡吃的就是肉,得下多多的调料炒出肉香来,那一道大菜就敲定了。

  一般摆酒吃饭,有这么一道大菜也够体面了。

  但冯燕文这辈子第一次请客,一定要办的好些才行。

  “土豆家里有现成的,你再想想还整点别的什么菜?”冯燕文请客机会少,也没什么主意。

  徐梦却是吃过很多酒席的,知道这些干体力活的人不光吃的多,肉也要管够,最好还要买点烟酒零食,不过待会儿冯燕武要开车回去,白酒就算了,打算买点啤酒,既然买了啤酒,就要搞点下酒菜。

  “我去买点酱牛肉,另外买点千张平菇这种自家地里少的菜,家里面我记得有花生,让刘进他们几个剥点花生米出来,炸些花生米,这个男的女的都爱吃,量管够就行,另外您回去路上去小卖部买点啤酒和饮料,记得都买,男的要喝啤酒女的肯定也要喝点东西,饮料就买大瓶装的。”

  现在三个小家伙已经很喜欢帮忙干活了。

  请客嘛,这会儿流行的是要吃自家地里没有的菜,席面才有排场,至于青菜徐梦一个都没买,冲到菜市场买了一堆家里面不常吃的菜回去,等到家的时候,家里已经忙活开了,一片喜气洋洋。

  没见谁离个婚离得这么欢乐的,这会儿还没开席,过来帮忙的人却是不少了。

  刘进去通知了常喜家里,常喜父母刚好都在家,答应了一起来。

  王栓柱工作时间自由,家里也就他一个人,反正中午也是要吃饭,刚好省下他自己折腾了,听说有人请客,也答应了过来,他来的时候手里拎了点东西,随手往冯燕文住的那屋子外头搁着,冯燕武跟那群汉子本来在厨房帮忙杀鸡,杀完鸡收拾完几人被赶出到厨房外,于是在外头坐着打起扑克儿,见王栓柱来了,冯燕武招呼着他过来一起玩。

  “哥,来来来,会玩升级吗?”冯燕武一把搂住了人的肩,把人往人堆里头带:“你说你来就来吧,还带点东西,本来是好意请你们吃顿饭,最后整的你要亏掉几块钱。”

  “东西都是家里头现成的。”王栓柱被他的热情弄的很不好意思。

  “那怎么成,不能白白占了你便宜,回头我来城里给你拎点肉鸡鸡蛋。”冯燕武很热情:“我家里是开养殖场的,今年养了上千只鸡,这不是刚刚过完夏天,一到入了秋,鸡又开始下蛋了,回头我带点给你。”

  王栓柱性格有些内向,这些年很少跟人来往,他能来冯燕文都很意外了,更别说他还拎了东西,之前买旧家电家具没少跟他打交道,也得了他不少帮忙,家里好多小家具都是他半卖半送的,冯燕文出来看到那包东西,忙叫他拿回去。

  “拿都拿来了,哪有带回去的道理。”王栓柱不肯。

  好在冯燕武也是个爽快人,冲姐姐使了个眼色,拉着人跟他们一起玩去了。

  厨房里外是常喜爸妈和冯燕文在忙,鸡剁成了块子,用油都炸了一轮,土豆切成了大大的块子,待会儿炒一炒一起炖了就是了,常喜爸表示他可以担当大厨,冯燕文跟常喜妈被挤到一边去了。

  “你放心,我们老常手艺可好了,他要是没去开火车,说不定就去当大厨子了。”常喜妈说:“大妹子,鸡都炸了,能放,给你留个半只,明儿还能吃,我看了一下人数,也就十来个人,一只半的鸡也够吃了,这不是还有别的菜吗?”

  老二跟老三两个孩子支着个小马扎,坐在外头剥花生米,没有老大在旁边,老二很有小哥哥的样子。

  “老三,你别偷吃花生米好不好?”

  老三抬起头,嘴里还在动,大眼睛里面写满了无辜。

  老二叹了一口气:“算了,你这个傻孩子,等下有油炸花生米,你可别都吃光了,等下要油炸就没有花生。”

  老三就不说话了。

  但老二更忙了,不仅要剥花生米,还要盯着老三。

  总算是等到了大哥回来,老二小大人一样的叹气,顺便告状:“哥,老三偷吃花生米。”

  这会儿老三已经吃完了,抵死不认,摇着小脑袋说:“我没吃!”

  他也就吃了一颗,就被哥哥看到了,就成了偷吃了很多花生米,谣言害死人。

  老大却不是肯让这孩子继续帮忙,指着旁边的菜池子说:“你去松松土,拔拔草。”

  “哎!”老三脆生生的应了,接下新的任务,欢天喜地的就走。

  酒席开了两桌,男人们要喝酒,凑到一起吃,女人小孩喝饮料,凑到了另外一桌,刘大姐忙完了街道的事情才来,一进门差不多就可以吃了,看着冯燕文喜气洋洋的样子,她心里就越发不是滋味,这是以前在家里过的多差,才会对离婚这么期待和开心,不过没事儿,以后冯燕文就是大槐树的人了,她也希望对方能越过越好。

  桌上一道土豆烧鸡,一道酱牛肉,凉拌猪耳朵,都是硬菜。

  剩下的千张炒肉丝,清炒平菇,油炸花生米,这些菜都不赖,冯燕武对姐姐现在的实力,简直是刮目相看。

  她搬出来才一个多月吧,就能办出这样一桌席面了,也难怪不跟徐解放掰扯,不管徐解放存了多少钱,真计较起来,耗在上面也没什么意思,姐姐现在过的这么好,那他也要奔着好的去,等他混的好了,以后姐姐的日子才会更好过,也更硬气。

  想到这里,冯燕武举起酒杯来:“大家随便喝,今天啤酒和菜都多,管够!”

  回去的路上冯燕武还要开车,徐梦叮嘱了再叮嘱,他喝了一杯啤酒,就不肯再喝了。

  等人吃完了,也就要散场回家,留常喜父母跟她一起收拾残局。

  常喜今天也特别高兴,她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高兴,明明离婚也不是什么光彩事儿,但看着徐梦高高兴兴的,她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趁着大人们收拾的功夫,她偷偷跟徐梦说:“我妈最近可高兴了。”

  “为啥?”徐梦快手快脚的收拾碗筷。

  这会儿的人勤俭,碗里的饭都会吃完,就盘子里剩了一些菜,她把菜规整了下放在一起,剩下的盘子碟子都搬到大盆里面,等下一起端过去洗,这会儿市面上还没有洗洁精,得用热水洗和烫。

  常喜也乐颠颠的跟在后面,一会儿帮忙浇热水,一会儿帮忙递东西,忙的不可开交。

  “还不是说我懂事了呗,我说我想考大学,可把我妈给激动的。”常喜神秘一笑:“转手就给了我一百块钱。”

  常喜父母经常跑南方,一出去就是十来天,平常想管也管不了孩子。

  好在铁路职工还是铁饭碗,子女也能接班,只要常喜不乱来,她爸妈就阿弥陀佛了,给钱也是给的很大方,这些日子以来常喜也没少往这边送东西,最多的就是包子馒头饺子,徐梦跟冯燕文大部分时间不做饭,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吃常喜送来的这些,按常喜的话说,反正饭票用不完,她以前也经常买了包子送刘进他们吃。

  但冯燕文是个不占便宜的人,既然占了人家便宜,就顺手帮忙看着点孩子,常喜的英语底子差,冯燕文陪着徐梦学习的时候,顺道也把常喜教了,这段日子以来,两人都是一起学习的。

  于冯燕文来说只是个简简单单的事,但放在心思善良的常家父母身上,他们对冯燕文同样感激。

  徐梦心想,这就是双向奔赴吧。

  忙活了大半天,总算是收拾出来了。

  剩下的饭菜还不少,冯燕文叮嘱了三小只晚上别乱跑,一起吃饭。

  不用跑那么远去老爸单位食堂,三人巴不得,乖乖的应下了,也帮着干着点家务活。

  徐梦对家里没有冰箱却是有怨念的,要是有冰箱很多东西都不用当天吃完,什么时候才能富裕到买得起冰箱跟洗衣机啊,她时不时往王栓柱那边跑,他那里的二手电器,以电视机收音机居多,冰箱跟洗衣机还是家用中的奢侈品,不是不得已根本不愿意换新,要想逮到一台二手货,估计还要等几年。

  不过今天吃完饭,跟王栓柱又更熟了些,他答应了留意,尤其是洗衣机,一有货就通知他们。

  客人一散,*小院陷入到安静之中。

  下午徐梦又去常喜家拉着她一起复习,结果人不在,回来的路上却碰到了韩凌凌。

上一篇: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